前沿进展 | 人工规范场设计无色散耦合波导,可实现大规模光子集成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两江科技评论 Author 九乡河
“前沿进展”栏目,旨在介绍科研人员在光学领域发表的具有重要学术、应用价值的论文,促进研究成果的传播。部分论文将推荐参与“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评选。
01 导读
近日,南京大学李涛教授、祝世宁院士团队在光子集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将拓扑光子领域中人工规范场的思想引入到集成光子器件的设计中,利用弯曲设计实现高密度集成波导之间的无色散耦合,实现了高宽带、鲁棒性、高集成的光波导定向耦合与分束性能,并展示三级级联的1×8光集成网络功能。
02 研究背景
在光电芯片上实现对光的灵活操控是现代光学信息处理和光电子集成的基础,其中波导耦合是构建多种光子集成功能的基础模块。然而,基于倏逝波耦合波导结构在高密度集成中对工作波长和结构的精准性要求极高,因此工作带宽非常受限,同时在大规模集成时需要相位补偿调节。尽管研究人员已经提出多种方案,但器件的综合性能(如集成度、工作带宽、结构鲁棒性、器件功耗等)依旧难以满足大规模光子集成的需求。
在波导体系中,人们已经发现可以通过弯曲波导来产生规范场,从而实现光场的灵活操控,如负折射、Floquet拓扑绝缘体等。在前期的工作中,该研究团队已经在高密度集成的弯曲硅波导中实现了亚波长自成像功能(Adv Photon 3, 036001 (2020)),人工规范场诱导的拓扑界面态(Laser Photon. Rev. 15, 2000584 (2021)),演示了人工规范场在亚波长尺度上控制光的可能性,以及在集成光子学的应用前景。
03 研究创新点
图1 波导间的无色散耦合示意图
图2(a,b)利用弯曲波导人工规范场实现无色散耦合的原理,(c)人工规范场大小对耦合系数色散影响,(d)弯曲波导与直波导在不同波长下定向耦合效果的模拟结果
图2(c)展示了通过参数调节构建的零色散效果(A=0.9)。图2(d)则对比了不同波长下弯曲波导无色散的耦合与直波导耦合色散效应的理论计算结果,人工规范场设计的弯曲波导耦合长度完全保持不变,展示了其宽带工作特性。
在实验中,该团队加工了设计好的弯曲硅波导样品,并以直波导样品作为对照。可以看出,弯曲波导体系对于不同波长都能保持良好的定向耦合器功能,而传统的直波导只在设计的1550 nm处可以工作,并表现出较大的波长依赖性(图3)。
图3 弯曲硅波导实现宽带鲁棒的定向耦合及分束功能(实验结果)
基于同样的原理,他们进一步设计和加工了一个50:50分光比的弯曲波导样品,其同样也表现出很好的宽带性能。根据实验数据,弯曲波导器件的1 dB带宽约为160 nm,而传统样品仅为约38 nm。
为了进一步展示人工规范场设计在大规模集成中的表现,该团队将功能单元连接起来,形成三级级联网络,如图4所示。当光从I1端口输入时,对于定向耦合功能的弯曲波导网络,不同波长的光都从设定的O8端口输出;而对于50:50分束样品,则会平均分配到所有8个输出端口。
图4 级联光波导网络中的宽带与鲁棒性对比(实验结果)
然而对于直波导网络,即便在设计的1550 nm处,其表现也不是非常理想,这是因为在大规模集成中其受加工偏差的影响较大。而随着波长的变化,8个输出端口的强度更加混乱。该实验结果清晰地展示了人工规范场设计在大规模、高密度光子集成方面的应用潜力。
04 总结与展望
该团队基于人工规范场概念发展了一种弯曲结构来调控光波导之间耦合色散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在保持波导高密度集成的前提下实现耦合系数的零色散,这一特征极大有利于实现宽带、鲁棒性的光子集成器件。他们从实验上实现了光通讯波段工作带宽达160 nm的定向耦合器与分束器,并以此构建了三级级联的光波导集成网络。通过与传统结构对比,该方案清晰展示了它在工作带宽与结构鲁棒性等性能上的显著优势,为大规模高密度光子集体开拓了新途径。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29.053901
Physics 亮点报道链接:
https://physics.aps.org/articles/v15/s100
来源:课题组供稿
推荐阅读:
前沿进展 | 新型密钥探测技术,助力实现下一代量子网络
编辑 | 方紫璇
END
2. 多给我们点“在看”
新闻线索、各类投稿、观点探讨、故事趣事
留言/邮件,我来让你/事红
爆料请联系:ioptics@clp.ac.cn
点在看联系更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