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明明到了会说话的年纪,却迟迟未开口。
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你要和孩子多交流。
于是,你回家后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尝试——
孩子要玩具前,你告诉TA“要叫妈妈,只要叫了妈妈就给玩具”。
孩子要吃饭,你指着碗问孩子“这个是什么呀?碗是什么颜色的呀?有几个碗呀……”
总之,你费时费力地问了2周,但大多时候都是你在自问自答,孩子完全没睬你。
是不是很奇怪?明明和孩子多交流了,但TA还是不会说!到底要怎么办?
这个真是和孩子多交流了吗?你是不是走进了早教的误区?针对儿童早期语言的发育到底应该做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儿保科章依文教授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上对“儿童早期语言促进和干预中的误区”是如何讲解的!
正如开头提到的那样,医生告诉你要与孩子多交流,于是你一回家立马着手开始和孩子交流。那么问题就来,我们成年人理解的交流就是你一句我一句,有来有往,但跟孩子的交流也是这样吗?
你指着孩子的小熊问孩子“宝宝,这个是什么呀?”,你期待着孩子回答你“熊熊”。可惜事与愿违,孩子看了你一眼,对你嫣然一笑就是不回答你。
然而你单纯地认为孩子可能不愿意聊那个熊,所以你换了一个问题继续提问。就这样十几个回合下来,每次都是你单方面进攻,而你家孩子对你不屑一顾。TA 真的对你不屑一顾吗?
其实并不是。朋友,你还记得你是为什么带你孩子去看医生的吗?是因为TA不会说啊!
就好比,你在人民广场听到一个老外问你,地铁在哪里?做为一个哑巴英语十级选手,你听明白了,但你就是不会告诉他,着急却又只能眼睁睁地和老外四目相对。有没有?
你的孩子现在遇见的情况就和你遇见老外一样,TA想回答你,但TA不会说啊!
你说你以提问的方式作为交流手段有没有帮到孩子?没有,完全没有。你所谓的交流和平时电视里的单口相声有什么区别?
很多家长都在尝试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败北,就开始找早教机构或是康复中心,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只要找到方法,交流完全可以在家做。”章教授表示。看到这条,你一定很疑问:我的孩子不会说,TA怎么发起对话啊?
不会说没有关系啊。当你发现孩子有意向拿个什么东西时,不管你是拉也好,用手指这个东西也好,这个都叫发起交流。要让孩子多发起交流意向,而不是你单方面一直提问。
在儿童发起交流后,你知道TA说不出来,所以你就要帮TA说。你在帮TA说、帮TA翻译的这个过程,恰巧就是在教TA的过程。反复几次,孩子就知道:哦,这个是果汁!那个是袜子!上面那个方法适合完全不会说的孩子,而对于会说一些单词的孩子,比如孩子会说“妈妈、奶奶”。如果你的孩子现在1岁到1岁半左右,TA那么说,你完全可以把牛奶给TA了。
但对于一个不断长大且正常发育的孩子,你不能就满足于此,你完全可以加快TA学说话的进度。此时,我们可以增加对话的回合。这个过程中,你要做的就是扩展,多给孩子回应的机会。甚至你可以提问“宝宝,为什么要喝奶奶?”看孩子会不会给你回应,如果TA不能回应,你要帮TA回应。这样一来一回还增加了孩子词汇量的储备。
国外一项研究发现,在儿童18个月龄以前,你不停地在孩子面前和TA说话,这对孩子学说话是有很好的作用的。但是18月以后,你光说就没有多大作用了,还需要拥有丰富的词汇量和句型。
你不能只停留在一些词汇上,因为孩子1.5~2岁的孩子在说话过程中就需要有句型的出现,光听单一词汇,不能满足孩子说出句型所应有的词汇量。就好比你只会一个hello,这不足以支撑你给老外指怎么去地铁站。
图注:3岁前词汇发展的差异
上图是一个美国著名的实验,研究人员找了三个阶层的家庭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词汇量差异。
结果发现,在16个月之前所有孩子语言词汇量几乎是一样的,但到3岁的时候孩子词汇量的差异就非常大了,最多和最少的孩子之间差了近1000多个词汇。
有家长就会问了,这个是不是家长学历影响下一代的原因啊?其实不然。这个实验结果显示,孩子词汇量的多少和父母学历并没有关系,但和交流的多少密切相关。平时交流得越多,孩子越会说。
所以在3岁以前我们一定要和孩子多交流、多说、说在点上,这样可以很好地丰富孩子的词汇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家长怕只有交流不够,选择了视频教学,给孩子看儿歌视频或有趣的教育视频,认为这样做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学习语言。这真的有效吗?
有研究显示,如果你选择用视频教学,对8~16个月的孩子,TA的词汇量比不使用视频教学的孩子更少;而对于17~24个月的孩子,使用视频教学和不用视频教学的孩子之间的词汇量没有差异。
其实没有用也就算了,最多就是浪费点电费,可它居然还有害!研究显示,6月龄时的屏幕暴露越多。2岁时认知发育水平(Bayley-I)及语言得分(PLS4)越低。
看到这里,家长是不是又慌了?别慌,不看了就好。但落下的交流课还是要补上的,家长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面对面交流。
除了看视频,很多家长发现孩子不愿意说话以后还有一招,就是带孩子出去玩。但问他们玩得怎么样?他们说孩子很开心啊。那么交流了吗?没有交流,就是单纯玩了。所以有时候并不一定需要带出去,在家里多交流才是有效的语言学习过程。
在家里先把基础打好,然后再带出去,增加不同的体验,孩子有了学习意识,才能了解什么是滑梯、秋千、小狗、小猫、小蜜蜂。
对于宝宝学说话其实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方法。
■ 针对1岁以下的宝宝,应该让TA学会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的词汇,你要不停地告诉TA,你和别人交流时,TA也可以在旁边旁听。
■ 而到了1~2岁,就要开始学说话了,TA能说你就让TA说,TA不会说你就帮TA说。
■ 等孩子到了2~3岁,我们就可以使用绘本来丰富TA的词汇量。
近年来,语言问题发生率高,成为2~3岁儿童最常见的发育性问题之一,发生率约18%~28%。如果孩子在2岁时语言发育落后,在适当地干预后,3~4岁时约50%儿童还是可以使语言发育达到正常范畴。
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儿童难以摆脱语言的困扰,导致认知、读写能力、行为和精神问题的风险升高。
我国在语言干预这方面的的专业力量尚较薄弱,所以不止是寻找专业的机构干预,在家进行正确的引导也是很有必要的,不能偷懒!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yxj_ek@yx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