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妈妈,我是怎么来的?人会死吗?”——如何跟孩子谈论生命的诞生与死亡?

叶月幽 医学界儿科频道 2021-05-01

*本文所涉及专业部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生命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课。



清明假期到来,不少父母带着孩子外出游玩,或者去扫墓祭奠逝去的亲人。很多孩子可能会这个日子充满好奇:“死是什么?”,当孩子问起来,或许我们不需要再去逃避这个话题,而是好好地给孩子进行一场关于生命的教育。

生命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很多无形的细节中。那么今天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如何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以及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具体做法。



01


“妈妈,我是怎么来的?”



这个问题大概是每个孩子都会问的。

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得到的最多的答案,恐怕都是:从垃圾堆里捡的、河上漂来的、树上摘下来的、别人放门口的……

这样的回答很容易破坏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家,也无法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庄严。

叶儿在两岁多时,正好我生二宝。于是叶儿就见证了我的肚子是怎样一天天变大,弟弟怎样出生,生下来什么样,又是如何一点点长大的过程。这个经历让他绕开了“我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因为他直观地看到了宝宝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然而他的关注点变成了:“我们是怎么到你肚子里去的。”

当时他的年龄还理解不了什么精子、卵子、受精卵这样的概念,于是我并没有去过多讲解我们的物质身体是如何形成的,而是通过故事的方式描绘了一个画面。

我给他讲了个故事,告诉他:“每个孩子在出生前,都会在天上选妈妈。当你还是一个小精灵的时候,躲在云朵里,看见我在祈求老天赐给我一个孩子,你相信我会是一个好妈妈,于是就坐着彩虹滑梯,来到了我的肚子里。经过十个月的等待和期盼,宝宝就出生了。”


叶儿听了后,扑闪着大眼睛说:“啊!我知道了!所以弟弟也是从彩虹那边来的,他也知道你是一个好妈妈,而且他也看见了我,他也选了我做他的哥哥!”

对孩子解释生命的诞生,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发展对于年龄很小的孩子,美好而温暖的故事会让他感受到自己生命的神圣,当他知道他是在父母的期盼中出生时,他也会对自己的生命多一份珍惜和热爱。




02


“小草也有生命吗?”



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了解生命的成长过程,或者陪伴另一个生命的成长。

比如给孩子讲他小时候的故事,和孩子一起翻阅他小时候的照片、视频,让他知道自己是如何在父母的爱中成长的。如果家里有二宝的,可以让大宝一起参与二宝的生活和陪伴等等。

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照料动植物,让孩子种一颗种子,一起观察种子生根发芽、展叶开花、最后落叶凋零的过程。带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感受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四时运转。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饲养一些小动物。通过观察小动物的成长,让孩子感知生命的历程。

每年春天,很多学校都会建议孩子们养蚕。蚕的生命周期很短,只要让孩子明白蚕在各个生命阶段的变化就好,在变成蚕蛾产卵之后,它们的任务就完成了,这时候孩子也不会过于伤感。

如果是其它宠物,比如猫、狗、金鱼、兔子、仓鼠等,孩子在照顾它们的过程中自然会学到对生命的尊重,如果这样的宠物不幸去世,我们就带着孩子用仪式送走它们,并帮助孩子疏导情绪。

在这样的氛围下成长的孩子,能够亲身体会到生命成长所带来的温暖和感动,会有较强的同理心,也不容易出现欺凌弱小、破坏环境、伤害小动物的行为。



03


“人都会死吗?”



生命有诞生,就必然有消亡,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每个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必须要面对。

然而我们生活在一个回避死亡的文化中,成年人自己都不愿意提到死亡,更别提和孩子讨论这样的话题了。另外,我们对死亡还有五花八门的忌讳的表达方式,比如“离开了”、“走了”、“没了”等等,这也让我们觉得死亡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

父母经常担心和孩子坦率地谈论死亡会加剧他们的恐惧,于是就遮遮掩掩、含糊其辞,或者在孩子问起时一笔带过。但恰恰是这样的态度更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惧,他们会越发害怕,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亡就会轮到自己的亲人甚至是自己身上。

而与孩子进行开放、真诚的讨论,不仅有助于对死亡有真实的理解,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在丧失亲人后从悲伤中走出来。

孩子最早面对的真实死亡,一般是亲人的离世,比如祖父母等。这时候,作为父母同样也失去了家中的亲人。所以父母可以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悲伤,也允许孩子自然地表达出他们的情绪与想法。不必为了回避孩子就刻意压抑隐瞒,故作坚强。

你处理情绪的方式会成为孩子的榜样。和孩子一起去面对真实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生命教育。

同时,配合孩子的年龄、认知与情绪发展阶段,以其能接受的方式,真诚而坦然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并应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每年的清明扫墓,是很好的机会。我们通过一些仪式寄托哀思,追忆祖辈,并带着对逝者的尊敬和爱,认真生活,拥抱生命。

不同年龄的孩子关注点不同,理解能力也不同,所以在谈论死亡时,孩子是主导,父母不要越界。比如叶儿三岁时的清明扫墓,他并不真正明白什么是生死,他更关心每座墓里住的都是谁。四岁时开始问他们是怎么住进去的,还能出来不。到了五岁之后,才开始逐渐问到生老病死的问题。

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提问时,一定要诚实以对,不要搪塞。不要以欺骗的方式来安慰孩子,假意的编造推脱只会让他们无法分辨事实。


比如不要说亲人只是睡着了。因为睡着了是会醒过来的,这种安慰可能会让孩子一直期待他“醒”过来,而不断追问。如果他发现最后无论如何都醒不过来的时候,他就会开始害怕,害怕自己或父母睡着了也会“死”去,而无法安心。

不要说亲人是去旅行或者工作了。因为再怎么出远门也还是要回家的,而孩子无法接受亲人为了其他事情就离开自己,不告而别,这会给孩子带来一种抛弃感。

这里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年龄。死亡会带来抛弃感,如果年龄很小的孩子问:“妈妈你会死吗?我会死吗?”

这时候孩子的重点不在于你会不会死,而是你会不会离开他,他是否能有安全感。这时候我们要陪伴孩子,倾听孩子的感受,让他确信爸爸妈妈会一直陪着他,看他长大成人,还要看他的孩子长大成人,所以你们还会在一起过很久很久的幸福生活。这是低龄儿童内心所需要的安全感。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他会慢慢明白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死亡之前,我们都可以精彩地活。

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孩子的倾听和陪伴。和孩子一起表达对过世亲人的哀悼和追思,让他们从中学习到真爱,使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勇气。这也是他们将来能够成熟面对失落或挫折的力量。

我们的倾听和陪伴可以鼓励孩子表达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悲伤。不要用说教的方式让他们坚强面对,孩子需要的是表达、理解和支持。只有让他们自己去感受、了解,他们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成长。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游戏、绘画、手工、绘本等各种方式,来帮助孩子理解生命和死亡。


倘若想坦然地和孩子谈论这个话题,我们也要先问问自己:你对死亡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你是否能够坦然地面对孩子的提问?还是也会有焦虑、恐惧于是看到孩子出现同样情绪的时候,就更加的紧张和不知所措?

孩子从来不是听大道理,而是直接感受父母的态度。如果父母能够从容面对,孩子也会变得内心安定。

生命教育是贯穿整个生活的,最终还是要回到我们自己身上。

我们是如何看待生命的,我们是如何活过每一天的,以及我们是如何面对别离和死亡的。这一些人生态度,都会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愿你我不曾辜负每一天。

本文来源:卓正科普Health Express

本文作者:叶月幽

责任编辑:CiCi


推荐阅读
版权申明本文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End -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yxj_ek@yxj.org.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