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岁女孩洗头后骑车成“面瘫”,夏天别贪凉

柚子 医学界儿科频道 2021-08-31

*本文所涉及专业部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解暑方式要注意


 

天气炎热,全国一片红海,高温天气让人直呼受不了,就连放在车里的相思豆都热成了“爆米花”:
 

图源:星视频
 
夏天为了降温,电扇和空调是少不了的,但是普通的电扇和空调仅限于室内,要是走到室外,渺小的人类还是对烈日束手无策。
 
孩子们喜欢在户外玩耍,家长们又担心高温天气下孩子中暑了。最近流行起来了一种挂脖式小风扇,可以直接挂在脖子上,方便又解暑,对于喜欢户外活动的小孩子,简直就是夏日神器。

图源:某宝
 
广西南宁的一个小男孩平时就喜欢带这种挂脖式小风扇,但是这次却不小心带着睡着了,睡醒之后男孩发现自己的脸动不了了,去医院检查最后诊断为面瘫。
 

图源:微博截图
 
医生介绍,因为这种电扇挂在脖子上直接对着脸部、头颈部吹,短时间使用不要紧,但是长时间使用免疫力低下的人很容易导致面瘫。
 
这样病例的每到夏天就会出现一批。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医生最近也接诊了一名7岁小女孩,女孩洗完头后湿着头发就骑车出去,结果骑完车回来就得了面瘫。

图源:微博截图
 

什么是面瘫?

 
面瘫专业名词为面神经麻痹,是以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因为一般症状为口眼歪斜所以又俗称“歪嘴巴”“吊线风”等。面神经麻痹根据病因不同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枢性面神经麻痹通常是由脑血管病、颅内肿瘤等引起,而周围性面神经炎可由多种原因导致,感染、受凉、劳累等都是常见诱因。
 
上述热搜的两个孩子属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而且都由受凉导致。
 

贪凉易引发面瘫


面神经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和部分皮肤、泪腺、唾液腺和口腔黏膜的一般感觉。血管在受冷刺激后收缩,使得面神经血液供应减少引起面神经缺血性水肿。水肿会进一步压迫与面神经伴生的血管,导致面瘫面积扩大。
 
病毒感染是面瘫的重要致病因素,而夏季的面瘫大多和受凉有关,主要因为降温解暑方式错误。
 
1.对着风扇吹头部:冷风直吹头部会使得头部血流减慢,造成头部血液流通不畅,使脑神经受压迫,从而引起头痛。同时,脑血管收缩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还会增加中风的风险。除了头部,风扇也不宜长时间对着同一个部位吹,与面瘫的原理相似,也容易导致局部肢体偏瘫。
 
2.空调温度调太低:过低的温度会刺激到血管引起痉挛,出现面瘫的情况。孩子与成年人相比,新陈代谢能力更强,但自我调节能力差,空调温度过低或者直接对着小孩吹,容易引发面瘫。夏季室内空调温度一般设置在26℃左右,室内与室外的温度差最好不超过5~10℃,而且不要让孩子长期呆在空调房内。
 
3.洗完头发不吹干:夏天温度高,头发会在短时间内自然变干。但是如果湿发睡觉头发会保持潮湿状态,湿发运动、骑车、吹风扇等,气流会导致头部温度持续降低,这几种情况都容易导致感冒或者面瘫。
 
4.冷热变化过快: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年纪越小,体温调节能力越差,容易受到外界温度影响出现过冷或过热症状,低温环境和高温环境交替过快可能引发身体不适。

普通面瘫能自行好转,选择适当治疗


1.表情肌瘫痪: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时露白,不能皱眉、蹙额、露齿,咀嚼时无力进食卡塞、漏水,婴儿吸吮困难等;

2.感觉失调:有时自然流泪或遇风流泪,听力下降或听觉过敏(微小声音产生强烈震动,出现过听现象),味觉减退,麻痹侧唾液分泌减少等。
 
该病在起病后的1~2周开始好转,75%的患者可基本恢复,但面瘫严重及高龄患者神经损伤后再生能力差,可能留下后遗症。
 
临床上将面神经炎分为3个时期,即发病1~7天为急性发作期,8~15天为静止期,15天以上为恢复期。要提高儿童特发性面神经炎的治愈率,需要在本病的发作期及时治疗,解除神经压迫。
 

 此病的治疗方案主要有:


1.药物治疗:主要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尽快促进神经损伤的恢复,改善预后。病毒感染导致的面神经麻痹可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临床上还通常同时给予神经营养剂。儿童面神经麻痹恢复较好,药物治疗时要注意剂量。

2.眼部保护:当患儿出现眼睑闭合不全时,异物容易进入眼部,泪液分泌减少使得角膜损伤或感染的风险增加,此时应对患儿进行眼部保护。建议根据情况选择适宜滴眼液或膏剂防止眼部干燥,合理使用眼罩。

3.其他:外科手术减压、神经康复治疗等。
 
最后医生提醒大家:“虽然面瘫容易诊断、预后好,但也有一小部分是继发性的,建议家长还是要就医排除,急性期尽早就医以免耽误治疗留后遗症。”
 
参考文献:
[1]马丽娟,周林.儿童微量元素的检测及其价值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4):240-242.[2]张丽.小儿面神经麻痹两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养生保健指南,2021,(3):98.[3]姚淋尹,郭素兰,魏秀芬,李亚玲.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5):35-36.[4]李玉雪,韩佳宾.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诊断、评价与分期分级治疗[J].健康之友,2021,(10):111.[5]迟放鲁.面神经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1):3-4.[6]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2):84-86.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柚子

责任编辑:CiCi


推荐阅读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yxj_ek@yxj.org.cn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