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增71+15!疫情之下哮喘患儿会更容易感染吗?
本文涉及专业知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疫情一天未结束,防护仍不能懈怠
自首次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零8个月,但目前全球的疫情还没有止步,尽管全球已经研制出了多种疫苗,但是,这种德尔塔病毒依然突破了疫苗的防线,疫情似乎还没有尽头。
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气道过敏性疾病,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由于哮喘患儿存在自身免疫系统紊乱、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及共存疾病等原因,可能更容易被新冠病毒感染。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出现危重症的概率更大,死亡率更高,不能掉以轻心。
疫情期间,
哮喘患儿是否面临更大风险?
总的来说,针对德尔塔病毒,目前所有的人群都普遍易感,哮喘患儿也不例外。
许多专家认为,由于哮喘患儿存在免疫失衡,与正常健康人相比,患儿体内存在Th1/Th2细胞的失衡及血清白介素IL-10、IL-6、IL-4、IL-17、干扰素γ等细胞因子的改变。这些变化使哮喘患者对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风险增加。
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新冠疫情发生以后,哮喘和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反而减少了,各地儿科的门诊量均有下降。
根据去年的情况分析,儿童就诊率低的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儿童的流动较成人少;学校、幼儿园停学,大部分儿童居家隔离,外出减少,加上普遍戴口罩等措施推行,大大减少了感染率和过敏原的暴露,哮喘发作的机会减少。但是,如果不作任何防护,全面放纵,感染率将会大大地增加。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是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好,但若长期大剂量使用ICS,可使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降低、T细胞增殖能力减弱、吞噬细胞作用减轻、淋巴细胞作用减小。个别患儿使用不当可出现口腔真菌感染。上述全身及局部的副反应会造成患儿感染的风险增加。某些重症哮喘患儿在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后,其感染风险会更高。
长期有哮喘发作的孩子,往往肺功能下降,特别是通气功能,如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等全面下降,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可能会导致重症或危重症的发生率增加,死亡率也会增加。因此,在疫情期间,要加强哮喘患儿的管理和积极的防护。
那么,哮喘患儿在疫情期间如何做好防护和管理?
儿童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的过敏和慢性炎症,与环境、遗传因素有关。上呼吸道感染、变应原暴露(接触尘螨、花粉、霉菌等过敏原)、剧烈运动、大笑、哭闹、气候变化、物理、化学性刺激等因素都会诱发哮喘,家长应注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
家长需做好防护措施,在中高风险地区要遵守居家隔离等防务要求,尽量减少外出,不要远途旅行;不要去人群聚集处,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呼吸道症状的人。
儿童应尽量避免外出,勤洗手、不乱摸环境物品,特别是不要揉眼睛、抠鼻子、舔手指及触碰门把手或开关按钮等,外出回家必须先洗手。
若确需外出的要正确佩戴口罩。建议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儿童专用口罩,不建议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出行时尽量不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公共场所、乘坐电梯、公共交通工具或就医时请好戴口罩。
注意咳嗽礼仪,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部遮住口鼻。
多饮水、多休息、合理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度运动。
学校、幼儿园、群体暴露风险增加,更要注意加强防护。在上学途中,尽量避免公共交通工具,如果一定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程戴口罩。
勤洗手,保持手卫生,尽量少接触公共物品。必须接触的话,建议用纸巾垫好操作。尽量缩小活动范围。
尽量避免组织或参与大型集体活动;教室、宿舍、图书馆、洗手间等活动区域要加强通风换气。
家长外出回家后要换鞋、洗手(七部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接触任何东西前后都要洗手)、更衣后再接触儿童,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儿童。
室内环境是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在疫病流行期间,儿童大多留在室内。室内变应原是诱发哮喘急性发作和控制不佳的重要因素。
尘螨是室内最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其他常见室内变应原,如霉菌、蟑螂和宠物的皮屑及排泄物等,也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密切相关。
需要根据变应原的种类,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可以使用防螨床罩、枕套等家居用品,或使用除螨仪;
床上用品,如被褥、枕头、床单等要勤洗(每2周洗1次)、勤晒(有太阳就抱出来晒一晒);
避免毛绒玩具接触;不要让患儿在床上蹦跳;避免猫狗等宠物的暴露;
可使用空气净化器清新空气;减少空调和加湿器的使用等;勤开窗,多保持通风状态;接收充足的阳光。
物理化学刺激物会导致气道痉挛,诱发哮喘急性发作,常见的理化刺激物有雾霾、油烟、二手烟烟雾、消毒剂、香水、空气清新剂及蚊香等。
消毒剂是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经常使用的一些化学刺激物。研究显示,消毒剂会加重高Th2因子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尤其是学龄前儿童,短期接触消毒剂颗粒即可引起肺损伤,诱发哮喘的急性发作和恶化。
消毒剂的吸入不仅对哮喘儿童的急性发作有影响,而且可影响哮喘的发展进程。另外,消毒剂的暴露还可导致哮喘患者对常见的空气变应原致敏,从而加重哮喘的发作。
家长要重视消毒剂的正确使用。不可使用高浓度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也不可与其他种类的消毒剂或者清洁剂混合使用,避免出现氯气释放的危险。
需尽量采用擦拭消毒,避免喷洒消毒的方式;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最多每日1次;使用消毒剂期间,要打开所有窗户通风。
可分区域消毒,消毒时让患儿尽量避开消毒液的气雾,到楼下或单独房间闭门活动,待通风换气后方可到已消毒区域活动。
如患儿对消毒剂高度敏感,可换用紫外线灯照射法消毒,推荐每日消毒1次,每次照射时间不少于30 min。
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通风换气可减少室内变应原和消毒剂等理化因素暴露。更是降低室内病毒浓度、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疫情期间,如果哮喘患儿出现急性发作,应根据年龄、发作严重程度及诊疗条件,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治疗。
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可通过互联网尽可能与自己的主治医生取得联系,获得正确的治疗指导。
如果是轻度发作可以在家庭中处理,对于中重度发作,可能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当患儿出现咳嗽、打喷嚏等先兆症状时,可自行在家中采用吸入性激素(ICS),如布地奈德1 mg/次,2次/d,连用7 d,雾化吸入,预防哮喘急性发作的发生。
当出现喘息发作时,需评估患儿的发作严重程度:
轻度发作一般不影响患儿活动,说话成句,能平卧,无紫绀。首选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可选择吸入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气雾剂,或速效支气管舒张剂与高剂量ICS 联用雾化吸入作为初始治疗,总疗程需至少维持7~10 d。
≥6岁哮喘患儿可用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如福莫特罗)作为缓解药物。
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时,在雾化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的基础上联用ICS(如布地奈德1 mg/次,2次/d)作为初始治疗,有利于哮喘急性发作的缓解,或必要时4~6 h重复给药1次,根据治疗后的反应及病情恢复情况逐渐延长给药间隔时间,维持7~10 d。
对于中重度急性发作,表现为精神烦躁、焦虑或嗜睡,呼吸和/或心率加快,呼吸困难,说话不成句、口唇紫绀、难以平卧,上面的任何1项,或轻度发作初始治疗后反应不佳或症状虽有缓解但维持时间短于4h等,应联合使用吸入速效支气管舒张剂和高剂量ICS,同时尽快急诊就医。
吸入性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治疗的一线用药。可选择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体重≤20 kg,2.5 mg/次;体重>20 kg,5 mg/次),第1小时每20分钟1次,后续根据治疗反应逐渐延长给药间隔,每4小时重复吸入治疗;
为减少多次去医院引发新冠病毒暴露的风险,建议哮喘患儿家长最好购买一台家用的压力型雾化治疗仪,平时可以在家中雾化吸入治疗。也可使用压力型定量气雾剂(pMDI)经储雾罐吸药。每次单剂喷药,用药间隔同雾化吸入治疗。
在疫情处于中高风险地区,为避免频繁就医可能导致的感染风险,患者应尽量减少门诊就诊和取药频率。
强调基于症状控制的哮喘管理模式,做好哮喘患儿的自我家庭管理,定期评估哮喘控制水平,尽量维持目前的药物剂量。
可选择使用ICS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作为长期的维持治疗。
不管怎么说,经历了一年多的抗疫实践,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有效的抗疫经验,已经成功地遏制了这个病毒的传播速度。面对目前传染性更强的德尔塔变异毒株,我们显然不能坐以待毙,应采取更加积极的防御措施,做好日常防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