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问卷涉大量自杀内容,关爱心理健康岂能复制粘贴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儿童心理健康筛查不能与成年人一概而论
抑郁症,一种经常被大众提及却对其忽于理解的心理疾病。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约有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社会重视,有部分学校已经将心理健康筛查作为常规体检项目。
日前,有一小学被曝出问卷大量涉及自杀内容,引起学生和家长的质疑。这则问卷的画风如下:
网传问卷截图
爆料的家长认为,这些题目详细阐述自杀内容,并具有诱导性和暗示性。经过对比,该问卷关于自杀意念的内容照搬《贝克自杀意念量表》翻译版,而该量表是用于识别受访者是否存在自杀意念,但最初的设计与使用人群范围并不包含儿童。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赵喜刚在接受新京报的采访时表示,对未成年人进行上述量表内容的测量是不正确的。赵喜刚强调,首先,在使用量表测试时,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不仅要对被测试者解释清楚量表的内容,还对测量时间段有要求。其次,自杀相关问题不能赤裸展示在未成人面前。
11月19日,该小学所在区教育局发布公告向学生和家长致歉,并说明其已经要求停止调查问卷工作。
“小孩又没有压力,怎么会抑郁?”这是儿童抑郁症最常见的误区。由于与成年人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青少年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多来源于学业压力、不良亲子关系、校园人际关系压力以及随着升学而改变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改变带来的压力。
现任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健康促进与管理委员会秘书长胡三红在红星新闻的报道中表示,由于成年人与青少年儿童所面临的的压力来源不同,心理筛查量表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且提问方式应该更考虑青少年的接受程度。
2020年,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中提出,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今年10月15日,教育部对《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答复,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
图源:微博
资深精神心理医学专家、广东卫视特约观察员何日辉在接受极目新闻采访时表示,卫健委文件中提到的是高中及高等院校,教育部提到的是青少年,在小学用量表进行大规模筛查是不合适的,是否将小学生纳入心理健康筛查范围还有待商榷。
现在网络上一搜,很容易能获得各种自测量表,有的家长自行给孩子进行测试,分数高了就觉得孩子心理出现问题。但是儿童心理状态的评估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仅仅通过一张问卷调查就能正确诊断。由于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限,儿童很难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所以还是需要去专业机构如医院的心理科或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评估。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下几种迹象要注意排除早期抑郁症的可能。
1.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儿童也会有失落的情绪,但他们常常会迅速恢复。如果发现孩子长时间充满抑郁的情绪,而且无明显诱因,那么要引起注意了。
2.充满强烈的悲伤感。经常被莫名的悲伤笼罩,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表达自己孤独感,觉得自己无足轻重,悲观地看待一切。
3.经常表示自己身体不舒服。精神萎靡,出现睡眠障碍,身体的抵抗力变差,经常生病。
4.出现自残行为。抑郁症患儿会有自责心理,可能会说出“我想死”之类的话,严重抑郁症的孩子还会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
欢迎来稿分享!我们将为您提供有竞争力的稿费和展现您才华的平台。投稿邮箱:yxj_ek@yxj.org.cn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