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学证实:孩子出现这种行为,代表你们建立了亲密关系

曹公子 医学界儿科频道 2023-09-25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明明小婴儿连话都不会说,却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最亲近的人
 

你有没有被孩子递过沾满口水的食物或玩具?如果有,那么恭喜你,你已被孩子认证为是自己人。

在大自然中,大部分哺乳动物的孩子在出生后不久就可以行走,在父母的帮助中很快就学会了野外生存,唯独人类幼崽在出生后只会用哭来表达。婴儿的吃喝拉屎都要依靠大人,在这个时期建立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对他们来很重要。如果这时婴儿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那么很可能对之后性格的形成有影响。

图为:刚刚出生的新生儿
来源:https://zh.m.wikipedia.org/wiki/

NO.1婴儿是如何建立亲密关系的?

既然建立亲密关系对婴儿如此重要,那么不会说话的婴儿是如何与成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呢?为什么孩子可以在很多人中马上找出哪个是最亲密的那个人?近日发表于Science的一项研究也许可以解答这个疑问。


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员Ashley Thomas及其团队在一系列的研究中发现,婴幼儿可能是通过唾液来分辨他人的亲疏远近。


其中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让二组不同年龄段段孩子(分别为8-10个月的幼儿及16-18个月的儿童)观看了三个视频。

最先观看的是一个玩偶和一位女演员一起分享着吃一个食物的视频;而后研究人员又播放了玩偶和另一个女演员玩球的视频;最后一个视频,玩偶坐在两位女演员中间似乎在哭,这时,在场的儿童不约而同将视线望向和他一起分享食物的女演员。

比较儿童的不同反应,研究人员猜测,这是因为在儿童的认知里可以分享唾液的人更亲密,他们希望更亲密的人可以去安慰悲伤的玩偶。

为了更明确幼儿是通过唾液来分辨亲疏关系,研究人员对试验做了进一步的优化(如下图)。还是以视频播放的形式,左边的视频中女演员和玩偶进行了单纯只有抚摸额头的互动,而右边的视频女孩和玩偶有唾液分享的行为。当这位女演员站在两个人偶之间表现痛苦时,孩子们都看向与她有唾液交换的玩偶。

图为:与粉色的人偶只有额头接触,而与绿色的玩偶却有唾液接触,当女演员悲伤时,孩子眼神都看向绿色玩偶

该团队的另一项试验也证明了这个观点,这次试验的对象是更大一些的孩子(5-7岁)。研究人员给孩子们观看了一个图片,图片中一个小女孩在喝果汁,随后到来两个人,研究人员告知孩子们,他们的身份分别为小女孩的朋友和家人,看完图片后研究人员询问孩子:“你觉得这个小女孩更愿意和谁分享果汁?”

图为:上文所提到的测试用图片

参加试验的74%孩子选择了“家人”,这说明了在年幼儿童的认知中,唾液接触应发生在家庭中,即能和自己有唾液接触的应该是更亲密的家人。

NO.2常常和宝宝亲吻是不是可以增加亲密度?

既然孩子通过唾液来分辨亲疏,那么我们是不是经常和小朋友做唾液互动,比如我们可以多亲吻孩子,这样做是不是百利无一害?

答案是“不”,这样对孩子可能并不安全。

我们在亲吻孩子时很有可能将自己身上的病毒“转移”到孩子身上,例如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EB病毒),EB病毒常潜伏在鼻咽部附近,所以唾液中常会见到它们的踪迹。通过亲吻可以传染给孩子,如果这时孩子抵抗力下降,EB病毒感染便可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也是俗称的“亲吻病”。

很多孩子在年幼时都被传染过EB病毒,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患病,大多数孩子被感染后并无明显症状,大约只有10%的幼儿会出现高烧、喉咙发炎、淋巴腺肿等症状,也可能出现扁桃腺脓肿,较严重的情况会影响肝脏,甚至造成肝脾肿大,少数严重的患儿会有脾脏破裂等并发症。


图为:EB病毒(如果EB病毒阳性,那么患鼻咽癌的几率会高于阴性)
来源:https://zh.m.wikipedia.org/wiki/

除了EB病毒以外,最近被明确认证为一级致癌的幽门螺旋杆菌也是通过唾液传播的。很多孩子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表现为无症状,但还是有10%-15%的儿童会出现临床症状,最常见的包括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好在幽门螺旋杆菌在成人中引起的癌症,例如胃腺癌和淋巴组织淋巴瘤在儿童身上是极为罕见。

虽然上面两种病毒看似感染后也不一定患病,只有少数孩子会出现较严重的重症,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随意的亲吻孩子,因为还有很多常见的病毒也可以通过唾液传播,如流感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病毒(手足口病)等都可以通过唾液传播。

NO.3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做?

那么多病毒围绕在我们身边,是不是以后就不能亲小宝贝了?其实我们只要做到以下几点,亲吻孩子无伤大雅。


01
避免共食、共用餐具

尽量不要帮小朋友咀嚼食物后再喂食给TA,建议可采用剪刀来剪碎食物,或用公筷,如此可降低感染的风险。如果要考虑到提升你和孩子的亲密程度,你可以让孩子先吃一口,然后你吃完剩下的。


02
家长身体不适时,要减少接触小朋友

当家长出现咳嗽、流鼻涕、喉咙痛或皮疹等症状时,不应与小婴儿亲密接触。平日想要亲密接触时,可以更多的选择亲吻脸颊、额头、拥抱、牵手。


03
照顾孩子前,家长要洗手

家长想要接触孩子前一定要记得洗手,特别是从外面回家后,甚至最好可以在洗脸漱口后接触孩子。


这世界上有太多的病毒和细菌,很有可能明天就会从哪里冒出一个新种类的病毒,但这并不影响到我们和孩子之间发展亲密关系。家长只要做好卫生,在没有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还是可以适当的亲亲孩子,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安全感。

参考文献:

[1].Thomas AJ, Woo B, Nettle D, et al. Early concepts of intimacy: Young humans use saliva sharing to infer close relationships. Science. 2022 Jan 21;375(6578):311-315. doi: 10.1126/science.abh1054. Epub 2022 Jan 20. PMID: 35050656.


本文来源:医学界皮肤频道
本文作者:曹公子
责任编辑:CiCi

推荐阅读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

征  稿《医学界儿科频道》长期招聘线上约稿作者,1.儿科临床实用、有趣的内容;2.儿科医生有趣的诊疗故事;3.儿科临床前沿进展;4.其他(儿科医生感兴趣的内容即可)。

欢迎来稿分享!我们将为您提供有竞争力的稿费和展现您才华的平台。投稿邮箱:
yxj_ek@yxj.org.cn(来稿必回复)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