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2天,女儿走了!这个病和流感很像……
发病的高峰年龄是6个月~2岁,
第二个小高峰是15~19岁。
我们今天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美国加州,故事的小女孩那年刚满18岁。
2014年,18岁的Sara是一个聪明、充满爱心和体贴的女孩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新生。
10月的一个星期六,她打电话给父母抱怨说头疼得厉害。但困扰她的不止是头痛,还有随之而来的疲惫和恶心,导致她一直嗜睡。
Sara的父亲回忆说“当时Sara给我们打电话时,我们以为女儿只是得了流感,并让女儿去校医院看病。但Sara自己更担心因生病而缺席的课程,而不是身体的不适。”
然后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
很快,除了头疼、恶心、嗜睡外,Sara又多了新的症状,紫色斑点状皮疹——这其实是 B型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的常见症状之一,可惜当时Sara和父母都不知道。
周二的早上,朋友告知了她的父母Sara因为病情严重,进入了急诊室。当天下午父母从洛杉矶飞抵加州,但那时Sara已经陷入昏迷。
虽然Sara的医生在确诊她感染了细菌性脑膜炎后立刻就开始使用抗生素治疗,但为时已晚。细菌感染已扩散到她的大脑和脊髓,Sara被判定为脑死亡。
Sara母亲在事情发生后说“我们不知道这类似于流感的症状会在36小时内发展如此迅速,并且杀死了她。”
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他们的女儿走了。
一、这可怕的病到底是什么?
比起我们熟知的乙型脑膜炎或甲型脑炎,很多人对流行性性脑膜炎(也就是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还是相对陌生,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流行性脑膜炎。
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也叫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为冬春季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
这个脑膜炎双球菌很厉害。
脑膜炎双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又名脑膜炎奈瑟菌或脑脊髓膜炎双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它所导致的脑膜炎是细菌性脑膜炎中最常见的一种。更厉害的是,它不但可以造成细菌性脑膜炎,亦会造成脑膜炎球菌血症(一种致命的败血症),这两种疾病有时会同时发生。[1]
图为:脑膜炎双球菌(蓝色)和其菌毛(黄色)
脑膜炎双球菌有13种不同的血清群,根据它们多糖类荚膜的抗原性结构而分类,五个血清群:A型、B型、C型、Y型及W135型。
其中B型是最为致命的菌株,在英国的病症中有40%就是由此菌株造成。[2]Sara所感染的正是B型脑膜炎双球菌。
脑膜炎双球菌生长在鼻咽部的粘膜表面,主要透过口水、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包括咳嗽、打喷嚏、亲吻或透过同喝一瓶水都会传染。并且它只感染人类,至今还未发现它寄生于动物身上。
它发病的高峰年龄是6个月~2岁,第二个小高峰是15~19岁。[3]
二、感染后会出现什么症状?
我们都知道,脑膜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发烧和头疼。但这两个症状都和流感很相似,很多人都会误将流行性脑膜炎误认为流感,但也有幼儿在上呼吸道感染时期病情就被很好的控制。
如不能控制,细菌就会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菌血症。这时表现为高热、恶心、呕吐,皮肤出现瘀点、瘀斑,主要分布于肩、肘、臀等易于受压的部位。病原菌最终可侵及脑膜,发展成脑膜炎,出现脑膜刺激征和颅内压增高,暴发型流脑由于肾上腺皮质出血,可出现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状。
因为流脑初始症状和流感相似,所以很难分辨,但随着疾病加重就会出现紫色斑点状皮疹,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将孩子及时送医,以免耽误治疗。
图为:脑膜炎常见症状
三、如何预防流行性脑膜炎?
成人多对脑膜炎双球菌有免疫力,而儿童则免疫较弱,但绝大多数脑膜炎双球菌的感染者并不发病,仅表现为鼻咽炎症状或无症状,但带菌者可作为传染源传播本疾病。
要想预防流脑,最好方案就是接种疫苗。但流脑的疫苗类型较多,而且并不是全面涵盖。
就像我们故事中的那个女孩Sara,她其实已经接种了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但由于疫苗对B群脑膜炎球菌没有预防作用,所以还是导致疾病带走了姑娘的生命。
那么在我国,到底应该选择接种哪种抗流行性脑膜炎疫苗呢?
现在市面上的流脑疫苗大致可以分为二类,多糖疫苗(MPV)和结合疫苗(MCV)。
多糖疫苗有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A)、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AC)和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前两者在我国属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可免费接种,疫苗的最佳接种年龄为[4]:
(1)MPV-A接种2剂次,分别于6月龄、9月龄各接种1剂,各剂次间隔至少3个月。
(2)MPV-AC接种2剂次,分别于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各剂次间隔至少3年。
(3)MPV-AC第1剂与MPV-A第2剂,间隔至少1年。
而结合疫苗我国现在提供的是,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PCV-AC)。
这是自费接种疫苗,它适合3~23月龄婴幼儿,基础免疫完成2~3剂次,各剂次间隔至少1个月,可视为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脑膜炎球菌疫苗的基础免疫,间隔5年需加强免疫1剂次。
如果儿童大于或等于2岁,接种1剂次MPCV-AC,间隔5年需加强免疫1剂次MPCV-AC。
非常可惜的是,中国至今尚无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B群流脑为目前全球主要流行血清群之一。近年来中国B群流脑病例上升趋势明显[5]。国际上已广泛应用多种类型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希望我国也加快研发速度,让疫苗早日问世。
最后还要说一下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要接种疫苗:
对疫苗中任何组分过敏者,对破伤风类毒素过敏者都不应接种MPCV-AC和MPCV-AC-Hib。
患有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不应接种疫苗
中度或重症的急性疾病,无论是否发热,接种疫苗都应谨慎。
Sara去世的时候年仅18岁,本该是一个肆意绽放的年纪,可是病魔无情的夺走了她的生命。
她的父母说在失去Sara的第一年他们感到了绝望,但很快他们决定不再这样下去,并开始和大家分享Sara的故事。他们去大学告诉孩子们这一可怕的疾病,并告诉他们疾病的症状和如何预防,让孩子们可以远离脑膜炎球菌的侵害。
事实证明他们成功了,仅2018年秋季,他们女儿曾就读过的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就有三名学生被确诊患B群流行性脑膜炎,并且幸存下来。
有学生告诉Sara的父母,就是因为他们的宣传演讲才让学生们认识到这个疾病的可怕。
参考资料:
1.Hitchcock P.J., Robinson E.N. (Jr.) and McGee Z.A., "Neisseriae: Gonococcus and Meningococcus", chap. 14 in Schaechter M., Medoff G. and Eisenstein B.I., Mechanisms of Microbial Disease, 2nd Ed., Baltimore, Williams & Wilkins, 1993., p.231.
2. Harrison, Lee H. (2010). "Epidemiological Profile of Meningococcal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50 (Suppl 2): S37–S44. doi:10.1086/648963. PMC 2820831. PMID 20144015.
3.迈克·沙兰.儿童感染性疾病蓝皮书(第3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245
4.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脑膜炎球菌疫苗预防接种专家共识[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9, 40(2): 123-128
5.邵祝军. 中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变异趋势[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3, 47(10): 891-893.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曹公子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