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患儿腹泻,是食物不耐受还是食物过敏?

张光成 医学界儿科频道 2023-09-24
*本文所涉及专业部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症状一样,为何诊断不同?


近期门诊来了两个孩子,均是因为腹泻前来就诊,但结果却不一样。

 

患儿A腹泻十余天,多个医生多次喂服益生菌、蒙脱石等效果不佳,大便仍为稀便。


患儿B腹泻近一月,体重不增,面部有湿疹。

 

两个患儿的大便常规检查结果:稀便,白细胞(+),隐血阳性。


两个孩子的大便的检查结果相同,经过相关的检查,患儿A诊断为乳糖患儿不耐受, 患儿B却怀疑系牛奶蛋白过敏。

 

我们知道乳糖不耐受是食物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系食物过敏。

 

两患儿都是腹泻,大便检查结果也差不多,为何诊断不一样?什么是食物不耐受,什么是食物过敏?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相关定义

    

▌食物不耐受

 

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机体缺乏某些食物相应的酶,这些食物无法被完全消化成氨基酸、甘油、单糖等,这些食物只能以多肽或大分子形式进入肠道,然后被机体当做有害物质识别,产生食物特异性的抗体(IgG),IgG抗体与食物分子颗粒结合产生免疫复合物(Ⅲ型变态反应)引起组织发生炎症反应,临床出现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表现[1]。儿童常见的是乳糖不耐受。

 

食物过敏

 

食物中的某些物质(最常见的是蛋白质)进入机体内,被免疫系统当成入侵病原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并与食物结合产生许多化学物质,引发免疫反应,造成临床上出现过敏症状如皮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哮喘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近年来随着对牛奶蛋白过敏的认识,患儿发病情况在逐渐增高。

 

食物不耐受与食物过敏的相关疾病

  

食物不耐受

 

多表现为慢性病,进食后数小时甚至数天出现不适。起病较为隐匿,症状较轻微,无特异性.与众多疾病有关,尤其慢性疾病,可表现为消化道、皮肤、神经、精神、肌肉骨骼、泌尿生殖、心血管等各系统的各种症状。如:

  

消化系统:如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2],慢性迁延性腹泻,克罗恩病,再发性腹痛,慢性肝病等。


皮肤:如湿疹,银屑病,痤疮病,慢性荨麻疹[3],异位性皮炎,过敏性紫癜等。


神经精神:如偏头疼[4],慢性疲劳综合征,抑郁症,自闭症,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癫痫,贝尔麻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等。


肌肉骨骼: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滑膜炎等等。


呼吸系统: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等。

血液系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泌尿系统:肾病综合征、IgA肾炎等[5]


其他如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口腔黏膜病等。

  

食物过敏

 

多为急性病,食用致敏食物后几分钟即可出现过敏症状。症状明显,相对易于发现病因。最常累及的是皮肤、胃肠道和呼吸道。如:

 

IgE介导的疾病: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荨麻疹,血管性水肿,鼻结膜炎,过敏性哮喘,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严重过敏反应等等。


IgE与细胞混合介导:特应性皮炎,嗜酸细胞性胃肠道疾病。


细胞介导:食物蛋白诱发的直肠结肠炎,食物蛋白诱发的小肠结肠炎等。

  

食物不耐受与食物过敏的鉴别

   

表1.食物不耐受与食物过敏的鉴别


治疗

  

食物不耐受的治疗

 

解决食物不耐受的较好途径是改善饮食习惯。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判断产生不耐受的食物,依据检测的IgG浓度,将食物不耐受分等级,如表2所示。

 

表2.食物不耐受的分级


表中阴性的食物正常食用,轻度不耐受的食物轮替间隔一段时间食用或者忌食,中重度不耐受的食物应该直接忌食。

 

值得注意的是:禁食的食物不是永远不能再吃,大多数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禁食(如6个月以上)后症状可能完全消退,在医生的指导下大部分食物可以逐步恢复到饮食食谱中。

 

食物过敏的治疗

      

食物过敏者可以适当地回避某种食物,但为了保证食物过敏的孩子有足够的营养摄入,所以应给予适宜的替代食物,并给予各种营养素的补充如维生素A、D、E。有症状者给予对症处理,发生过敏反应需应用抗过敏药物。

 

回到前文,患儿A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治疗:建议适当减少母乳喂养,母乳不足部分给予无乳糖奶粉补充,同时口服乳糖酶,患儿经过一周余处理,大便恢复正常,逐渐减少无乳糖奶粉的用量,随访孩子最后完全恢复纯母乳喂养。

 

患儿B牛奶蛋白过敏,相对地大便恢复稍慢。建议继续母乳喂养,但要回避鸡蛋、牛奶等,母乳不足部分换成氨基酸奶粉,一周后大便明显好转,但仍未恢复正常,建议先服用3个月,期间随访,同时注意补充其他营养素。面部湿疹经用药后也很快消退。

 

参考文献:

[1]韩熙,常艳敏. 食物不耐受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12,18(7):1043-1045.

[2]赵思文,陈惠芳,邹泽红,等.食物不耐受及食物过敏与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5(3):342-346.

[3]于洒,甄莉.银屑病、慢性荨麻疹、湿疹与食物不耐受的相关性研究.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8,20(3):8-10.

[4]赵知明,代亚美,付君,等.519名体检偏头疼患者食物不耐受结果分析.现代医学,2017,45(8):1158-1160.

[5]王凤英,李晓忠.食物不耐受与慢性肾脏疾病即风湿性疾病的关系.国际免疫学杂志,2017,40(4):454-458.

[6]Sampson HA, Aceves S, Bock SA, James J, Jones S, et al. Food allergy: a practice parameter update-2014.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4 Nov. 134 (5):1016-25.e43.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张光成
责任编辑:CiCi

推荐阅读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