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网红运动不要跟风哦,当心损伤孩子身体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儿科医生孔令凯 Author 孔医生编辑部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开心适合最重要。


 导读 


开始本文前,我们先给大家说明,不是完全否定和劝退这些运动。所有运动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在适当的年龄、合适的能力进行适合的运动,为了特定的目标进行一些运动都是没有问题的,只要不拔高就好了。

又到我们编辑部的“下头”时间了。
我们今天就来说一些“可以,但是最好不要”的事情。
下面,宝宝4岁以下的妈妈请起立。

带小朋友游泳过的妈妈请坐。
带小朋友攀岩过的妈妈请坐。
带小朋友蹦床过的妈妈请坐。
好的,我真的会谢。
咱们妈妈对这些“网红运动”的可怕,一无所知。
不懂就问,养娃什么时候变成了这么卷的一件事?

小朋友运动的安全问题,我们已经快说包浆了。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宝宝运动受伤,甚至更恶劣的事件词条被抬上热搜。各种社交媒体上,也铺天盖地全是“网红育儿”的碎片信息。不少机构趁机推出成人化儿童运动项目培训,上下嘴皮子一碰,又把爸爸妈妈们“卷”到了另一个坑里去。
你知道吗?宝贝们的身体肌肉骨骼发育不完全,神经系统发育也还不成熟,这个阶段他们的协调性还比较差,如果过早地去模仿某些专业动作,很大程度上会增加风险。

像文章开头我们提到的3大“网红运动”,不能否认它们对身心发展的积极意义,但是对不适龄的小朋友,同样也存在非常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游泳


讲真,在咱们号里,“游泳”这个话题也是老生常谈了。

对1岁前宝宝学习游泳,我们持绝对反对意见,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亲子玩水,找到非常好的地方,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我们不拒绝。

像国际上很多专业机构对宝宝游泳的态度,大多也很保守,并没有国内大家以为的那么推崇。


美国儿科学会早期不建议 4 岁以前孩子接受游泳指导,后期出于安全考虑(溺水事件频发),把这个年龄标准提前到了1岁(比如对于生活在水边的孩子们)。除了学习一些基础技能,也更强调水上安全意识的普及。

权威的口风基本都是“宜迟不宜早”,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水育”的概念就突然走红了。各种月子中心、早教中心甚至是某些妇幼医院,都设有婴儿游泳的场所。

还有不少人以为只要孩子戴了泳圈,就不怕溺水了。

根本不是这样!游泳圈≠救生圈,我们平时看到的充气泳圈,顶多就是水上玩具,不是救生器材!脖圈更是存在致命的危险!

尤其前几年的脖圈事件一出,让不少妈妈都惊出一身冷汗:原来遍地开花的婴儿游泳,有这么大的风险!大家有庆幸,也有后怕。但注意啊,我们不完全拒绝亲子玩水,如果在爸爸妈妈的保护下,孩子在水里玩玩是不拒绝的。

当然,也不能全怪家长,只能说面对无孔不入的焦虑营销,风太大,迷了眼。

除了安全外,某些泳池卫生也是很让人糟心的点。

可能很多读者都带宝宝在母婴馆洗过澡,就很容易注意到,几个平方大小的泳池,却满满当当挤着不少小朋友,看起来颜色鲜亮的水上玩具被随意放置着,卫生条件实在让人堪忧。

如果真想玩,那一定找一个干净卫生的哦。

所以你说,游泳好吗?确实也好。

但是说破天去,也就是一项有氧运动,不要过分神话它。

爸爸妈妈们只要想清楚一件事,就是游泳对宝宝来说,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至于爸爸妈妈,如果确实想带小朋友游泳,那么,也请务必看下专业机构的一些安全建议,切忌一时跟风,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美国儿科学会的大方向是:

1岁前,不进行正式的水上训练,可以在监护下适当玩玩水。1岁后,可以适当进行潜水闭气、岸边求生的游泳项目。4岁后,考虑正式技能学习。

具体到每个家长:一定要选择适龄课程,确保教学资质,切勿中途离开,不让孩子单独玩水,随时保持一臂接触范围,游泳时间不宜过长,掌握心肺复苏技能——这些大的原则一定要牢记,万万不能掉以轻心!

攀岩


英国《每日邮报》早前有过这样一则报道,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居民在朋友家做客时,朋友15个月大的小孩Ezzy嘴里咬着奶嘴,在他面前轻松完成了一次“攀岩”。

英国《镜报》也曾发布过萨里郡卡沙尔顿的一对父母,花费3000英镑帮助小女儿在家建巨大攀岩墙的新闻。

推特上这样的消息很多,18个月攀爬肯塔基红河峡谷,2岁攀登科罗拉多峡谷,最小的从8个月开始就参与了“攀岩”。不得不说,“攀岩”这项“峭壁上的芭蕾”在国内外都引起了不少家长的关注。

我们先来了解下这项运动。


和平地上的运动不同,攀岩是在项垂直(空中)运动,竞技性比较强。它要求攀岩的人在不同高度、角度的岩壁状况上,连续完成转身、引体向上、腾挪、跳跃这些惊险动作,所以也常被美誉成“峭壁上的芭蕾”。

从20世纪中叶开始直到现在,攀岩逐渐从一项只有专业爱好者参与的运动,变成了大众项目。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有兴趣的、有条件的都想去试一试。攀岩馆往往也是来者不拒。

可能在普通人眼里,看不出平常的“攀岩”活动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但是,有经验的岩友就会发现,不少攀岩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比如,攀岩用绳不合标准,攀岩前不检查、不热身,安全带穿戴不规范,保护器使用不正确,保护员运动常识欠缺,没有地面保护措施......这些馆方的安全装置都没有到位,更不用说攀岩小白太多的不正确操作了。

可以说,上面但凡有一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攀岩这项运动对孩子来说是有门槛的,它要求极强的力量、耐力、技巧、判断力,目前没有明确多大的孩子能进行这个运动,一些机构给出的建议是8岁,也有些机构认为4岁以上可以。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宝贝确实有这方面的兴趣怎么办?

我们想说,攀岩本身没有问题,我们爸爸妈妈平常也不要阻止幼儿攀爬,攀爬能力是大运动发展的重要节点,小朋友如果有尝试的热忱也很值得鼓励。

这时我们对运动场馆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某些培训机构,是否具有合格的资质,是否具有专业的教练水平,是否具有完善的急救措施,这都要考察的。

如果,攀岩场针对低龄儿童的生理特性,开发针对他们的健康攀岩环境,并在安全防护相当到位的前提下,宝宝们也可以适当的参与一些课程。

还是那句话,一切从宝贝的实际情况出发,拔苗不能助长!

蹦床


蹦床好玩吧?好玩~

宝贝玩蹦床的时候解放了开心吧?开心~

蹦床有多危险,你知道吗?

奥运会蹦床冠军“蹦床公主”何雯娜曾经公开表示:“蹦床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运动。”她坦言蹦床太危险,对很多动作有恐惧,已经很多年了。


2000 年悉尼奥运会,正式把“蹦床”纳入比赛项目,属于体操运动的一种。这项极具技巧性的竞技运动,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近几年,人体炸弹、蜘蛛墙、天罗地网等等,各种刺激、解压的“网红蹦床”项目打出了极高的人气,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其中也不乏年龄很小的低幼宝宝。

很多爸爸妈妈觉得,蹦床这么简单的运动,应该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危险。

还是格局小了~你以为蹦床伤害事故只是偶然发生么,随便打开新闻网页,搜索的结果绝对可以让你大跌眼镜。

“2岁男童蹦床瞬间腿部骨折”“2名儿童蹦床相撞导致牙龈撕裂”“10 岁女孩玩网红蹦床 10 分钟致右腿骨折”“蹦床被大风卷起,致2名儿童死亡”“女童陷入蹦床缝隙窒息死亡”“女研究生玩蹦床致完全性瘫痪”

就在前几天,北京某海洋馆内蹦床设施发生故障,多名儿童被倒挂在高空。一条条消息触目惊心,蹦床并不友好

我们查询了一下中国裁判文书网,截至目前,涉及“蹦床”的生效裁判文书共计2219篇,而且近些年,蹦床伤害类的案件数量也在呈逐年显著上升的态势。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刊文,美国儿科学会研究发现:大多数蹦床受伤事件,多发在数人同时玩的情况下,小个子孩子的受伤概率是大个子孩子的14倍。其中 5 岁以下的孩子玩蹦床更易造成骨折、关节脱臼

蹦床常见的几个风险,大家看一下:

多人玩耍时,容易出现踩踏事故;触底反弹时的冲力,容易伤到宝宝关节、韧带;宝宝玩蹦床时脏器保护意识薄弱,容易造成脊柱损伤;蹦床与框架边缘保护不当,陷入造成骨折甚至窒息;蹦床产品发生故障极易导致事故发生。

可以说,蹦床背后潜藏的危险相当大。

我们并不是不赞成健康、适度的蹦床运动,直上直下的跳跃对于宝宝的发育有很好的帮助,还可以促进宝宝的心肺功能,但是其他复杂的技术动作,实在是不契合宝贝的发育进程。

所以对于蹦床的态度,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是除了要进行竞技类的运动前训练(比如跳水、体操等),并且要在教练监督下进行,其他时候都不要玩这个运动。

即使玩,也要在安全的环境下,保证专人监护,有专业人士指导,不宜进行高难度动作(翻跟头),每次只有 1 个人玩,避免碰撞。
 

 总结 


我们说,科学的儿童健身运动应该遵循FITT 的指导原则,也就是频度(Frequency)、强度(Intensity)、时间(Time) 和类型(Type)。尤其是运动强度和运动类型,爸爸妈妈们作为宝宝的引航员,一定要持理智,尽量选择普适性的运动项目,多一点谨慎,少一点侥幸。

最后还是强调一下,我们没有劝退大家的意思。

没有不危险的运动,只是对咱们小朋友来说,很多事都有一个临界点。

儿童运动成人化的危害显而易见,过度超前的运动体验百害而无一利。试想,成年人都会被劝退的运动,何况是小朋友?

爸爸妈妈们要学会区别“风险”和“后果”这两个词,对娃参与的运动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预判,对不成熟的“抢跑”行为坚决说 NO。不管什么时候,对我们宝贝来说,安全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一句话,让宝贝运动很重要,让宝宝科学运动更重要!

本文来源:儿科医生孔令凯责任编辑:Wen

推荐阅读


版权申明
 本文转载 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