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 | 首都机场“斤斤计较”的收纳大师

孙媛 1039调查团
2024-10-04

最近,随着暑期出行高峰到来,首都机场的客流量也在逐步攀升。在这座繁忙的机场中,有一群“斤斤计较”的神秘人,他们的任务是在每个航班起飞前,解决飞机里能装多少人和物、怎么才能装得下的问题,从而确保飞机的重心平衡,安全顺畅地起飞。这些人就是首都机场的配载员,为每架飞机量身定制收纳方案。



韩苏林:飞机空间收纳大师


“我们会尽快解决这个问题。”7月18日中午12点多,在首都机场配载室内,首都机场地服公司总运行控制中心配载分部的主管韩苏林手持对讲机,正在解决一架首都机场出港飞机的货物超重问题。一支笔、一台电脑、一部对讲机、一部电话,这都是配载员的工作标配。从航班起飞前3个小时,配载员就开始收集旅客、行李、货物、航油等方面的航班数据,为飞机量身定制装舱图。


工作中的韩苏林/受访者提供


韩苏林说,配载重点关注飞机的载重和平衡两大要素。飞机起飞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能载多少重量,因为飞机的引擎功率和地板受力的物理结构,都有一定限重。要对所有涉及到飞机上的物品和飞机自身的重量进行计算,包括旅客和货物。配载员关注的第二个因素就是平衡,要把控每个区域的旅客和货物的分布,才能计算出重心在哪里。飞机的升力产生是在它的翅膀上,不能让飞机的重心超出翅膀的范围,要不然它就飞不起来了。


飞机腹舱装卸货物/受访者提供


配载员是飞机上有限空间的“收纳大师”,他们会根据机型、旅客人数、行李和货物重量,科学地安排客舱内旅客的座位区域,还有货舱内行李和货物的摆放位置,为机组和货物装卸人员提供数据和具体方案。


韩苏林说,配载员承担着航班起飞前的信息中枢的作用。比如,行李装卸是依据配载员制作的装舱计划或者卸机计划来做,包括货物信息、旅客量、行李数等。配载员的工作实际上最终有个结果,叫做“舱单”,其实就是一张表单,会交给机长,说明飞机的重量,包括无油重量、起飞重量、落地重量,还有这架飞机的重心位置等。机长会根据数据,来决定飞机加速距离、在多大速度抬轮、尾部的配平角度等,还可以预判飞机在空中保持何种姿态。


首都机场暑期客流量增加/记者拍摄


今年暑期,旅游市场升温明显,首都机场客流量大幅攀升,家庭和团体旅客量明显增加。首都机场发布的数据显示,自7月1日暑运以来,首都机场的日均旅客吞吐量接近19万人次,同比增长13%;国际和地区日均旅客吞吐量达到4.4万人次,创4年以来的新高,同比增长63%。


韩苏林介绍,在“火爆”的暑运过程中,配载工作也面临特殊的挑战。配载工作过程中,会提前得知这趟航班的儿童和老人数量,进一步预判婴儿车和轮椅的运输需求。“婴幼儿或儿童一般都会带婴儿车,到了登机口再把婴儿车收走,装在飞机的腹舱也就是货舱,我们要预留好位置。轮椅也需要特殊考虑,尤其是电动轮椅含有锂电池,实际上对民航安全也是一种威胁,曾经出现过锂电池放在腹舱起火的案例。所以把控严格,首先轮椅要和锂电池分开,电池要带入客舱。有一套专门的程序跟机长交接,哪个旅客携带了锂电池,存放在什么位置。”


飞机客舱/网络图片


在暑期出行时,有不少旅客是举家出游。当一家三五口人想要坐在相邻座位,但又没有提前在线选座,到了现场值机时才提出需求时,有时候就因为飞机接近满员没法实现。这时候,有些旅客就萌生了上了飞机再换座位的想法。但是,在飞机上是不能随意调换座位的,这可能会对飞机平衡和飞行安全造成影响。


韩苏林提示旅客,飞机的飞行过程中,最主要的两个阶段就是起飞和落地。比如,起飞的时候,机长将依据飞机的重心位置设定起飞的角度,需要特别精准。“大家关键是要服从乘务员的管理,因为乘务员知道什么情况不能调换座位,一定是有原因的,有可能今天飞机的重心非常接近某个临界点,再去调座位是对平衡非常大的伤害,对整个航班的人员都是不安全的。”


韩苏林在首都机场航站楼内/记者拍摄


无论面临多么棘手的配载问题,善于钻研和沟通的韩苏林都能顺利解决。他今年44岁,从事配载工作已有16年,现在是首都机场30多名配载员的“领头人”,提出了“体积配载”的新概念。这个方案从去年开始筹备,那时候,随着疫情过去,首都机场的航班量和客流量逐步回升。为了进一步提升配载效率,韩苏林带领团队创新地将体积数据引入配载流程,完成了相关的方案编制和落地应用,让数据计算工作“升维”,从二维提高到三维。


飞机腹舱运货/受访者提供


韩苏林说,货舱类似于一间空房间,配载员以前是能收到飞机限重和货物重量等信息。例如,这个“房间”里面能放500公斤货物,但是配载员不知道这批货物体积有多大,是否能装得下这么大的货物。特别是窄体机,可能在重量上是匹配的,但是空间不足。“所以我们就想办法拿到体积的数据,打通各个环节。最后成效确实很明显,出一版装舱计划,最终装货情况和最初出具的计划在99%以上是吻合的,严丝合缝,很少去调整。不在这个环节上浪费一分钟的时间,相当于是为航班、为旅客去抢时间。”


白洁:“斤斤计较”,30年零差错


“小白姐,这份舱单做好了。”同事们口中的这位小白姐,是首都机场地服公司总运行控制中心配载分部的班组长白洁,她被亲切地称为配载岗位的“看家宝”。1994年,首都机场在国内机场中率先组建起自己的配载员队伍,白洁从那时起就开始在岗工作,跟随首都机场配载队伍共同成长,见证了这个行业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


2001年,白洁从事配载工作/受访者提供


白洁说,公司当时进行了严格的选拔,精挑细选出一部分人去学习配载,最终通过考试才留在岗位上。“当时是由新加坡航空公司的老师来教我们的,进行了为期几个月的学习。那个时候电脑都比较少,多数都是用手工去画平衡图,计算各种数据,来制作出舱单交给机长。”


工作中的白洁/受访者提供


首都机场地服公司总运行控制中心配载分部目前代理海航、国泰航、新航等18家航空公司的配载业务,涉及近30条航线、数十种机型。面对海量的数据,白洁依据工作经验,梳理和提炼出了每种机型的特点,制作出清晰明了的信息表格供同事们参考和使用。


白洁总结的机型信息/受访者提供


白洁说,通过所有人的努力,团队积累了大量经验,归纳总结出“配载操作16步”等规范化操作标准和流程。每一个航空公司都会有相对应的机型和要求,比如,空客A330-300机型对配载有特殊要求,装舱前后板都会有限制,摆放的要求不一样,这类信息对于配载员来讲是一定要额外注意的。


白洁在首都机场航站楼内/记者拍摄


工作30年来,白洁在配载岗位上倾尽全力,创造了“零差错”的光辉业绩,成为了国内配载行业中的标杆人物,更将青春都奉献给了这个繁忙的岗位。回顾起过去的工作经历,白洁说,这个岗位就是要“斤斤计较”。“我是跟着这个公司一起成长起来的,今年马上就退休了,对这个岗位的感情比较深。每天就盼着这些航班能够顺利起飞,保证航班安全、最大限度利用货物载量。这份工作给我带来了比较多的满足感。”


张兆宏:配载“新兵”韧劲足


张兆宏和白洁/受访者提供


白洁即将退休,但她“斤斤计较”、一丝不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却影响和带动了很多人。今年26岁的张兆宏是白洁的徒弟,他毕业于中国民航大学交通运输专业。虽然从业只有一年多,但他却已经可以熟练上岗,时刻本着旅客优先的宗旨高效完成工作。


张兆宏说,配载员计算旅客重量是按平均重量,成人是75公斤左右,儿童是38公斤左右,婴儿是10公斤左右。行李重量无法估计,需要随时监控和调整,每件行李都要经过柜台实际称重,总量取决于旅客携带行李的多少。“我们尽量行李放在后舱,因为飞机到达目的站之后,先卸下来的是后舱行李,这样就会优先到达旅客手中。”

工作中的张兆宏/受访者提供


作为首都机场配载岗位中的新生力量,熟练掌握工作技能没有难倒张兆宏,但配载过程中各种复杂因素的协调处理、各类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却仍是这名“新兵”需要不断提升的能力。


7月18日凌晨3点多,他在为一架从首都机场飞往布鲁塞尔的航班配载时,就遭遇了突发情况。“现场的情况瞬息万变的,我预算的旅客的行李一开始特别少,但是越往后旅客来的越多,行李蹭蹭往上涨。这时候重量已经超过飞机的限制,那时候我的装载的计划已经发给现场装卸人员了,我就必须再重新出一份计划,临时把两个箱子的货物拉下来,替换两个箱子专门装载旅客行李。”


谈起自己作为“业界奇迹”的师傅白洁,还有自己未来的职业向往和规划,张兆红说,小白姐30年来没有差错,这在整个行业内都是很罕见的。“我很佩服我师傅,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将严谨细致地做好航班操作工作,尽全力不出差错,减少操作时间,保证航班能快速的过站。”


从左到右:张兆宏、白洁、韩苏林/记者拍摄


在首都机场每一架航班顺利出港的背后,都有配载员们伏案计算、现场核实的辛勤付出。他们成天和海量数据打交道,最大程度地以耐心细致的工作,为旅客和货物安全保驾护航,已经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幕后英雄”。


记  者 | 孙     媛

编  辑 | 朱艳婷 

主  编 | 程     艳



推荐阅读

深度|当自动驾驶遇上“车路云一体化”

07-14 推送

深度|挖掘长城“里口”的前世今生

07-13 推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1039调查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