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闹天宫,机长与乘务长斗殴事件的反思
东海航空机舱斗殴事件的讨论,没想到成了这段时间的热议。
这起客舱斗殴事件的波及效应,连东航(东方航空)也无辜“躺枪”,可见社会影响之大。
其实,客舱冲突事件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只是这次上演“全武行”的不是乘客之间,乘客与机组之间,而是发生在似乎最不可能爆发冲突的机长与乘务长之间。
仔细查了一下,至少从公开的报道上看,这起事件真的可能算是世界民航史第一件机长与乘务长在飞行过程中的斗殴事件。目前的讨论以及影响已经成功“出圈”。随着南华早报对事件的报道,没两天,世界各地关注航空的媒体很多都在转载。
对于中国民航而言,在本就受疫情影响的当下,无疑在整体形象上都受到了事件的牵连。
01
事件回顾
事件的原委现在民航局已经介入调查,相信很快也会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和处理。从整体的信息来看,事件源于一位不“听话”的头等舱乘客,在错误的时间和场景下,执意要求使用飞行前舱的洗手间。这个过程中,是否乘务长有履职劝阻,目前还不得而知。
在911事件之后,机舱安保要求都在加强。在飞行员使用洗手间时,为保障飞行安全,乘务员需要将部分区域暂时封闭,防止乘客直接接触到飞行员的可能。
于是乎,机长离开洗手间时,突然发现了门口的这位乘客,可能着实也吓了一跳。
就在这样一个导火索下,气急败坏的飞行员与负责头等舱工作的乘务长发生了直接冲突,并据说直接先动了手。
随后就上演了这出“大跌眼镜”的斗殴事件。
双方可能平时都有着良好的健身习惯,结果飞行员被打掉了门牙,乘务长胳膊负伤。由此可见双方出手之重。
目前还不知道这场斗殴持续了多久,又是如何结束的,结束后飞行员又是如何重返工作?
02
斗殴事件的责任分析
基于现有的信息,其实姑且不论谁更在理,在工作时间机舱内相互打起来了,两方都置旅客和飞行安全于不顾,估计双双被开除可能是最轻的处理了,基本跟职业说再见了。
这样的代价,估计当事人现在都非常后悔。
我倒觉得更关注的是,两人是否会受到治安处罚或者更为严重的刑责。
目前看,两人伤势都不算严重,可能还不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标准,但《治安处罚法》下的打架斗殴可能也是没跑了。
再进一步,这起斗殴事件的特殊场所(飞行中的机舱),特殊对象(机长、乘务长),行为本身肯定是放任自己行为的后果,置乘客安全与飞行安全于不顾,是否涉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可能还有待更多的事件更多的细节查实。
但确实不排除,检方或者警方介入事件的可能。两人日后很可能因为该事件还会面临更为严重的刑事追责。
另外,由于事件发生在飞机降落前50分钟左右。在出现这种已经严重影响飞行员驾驶安全的事件后,是副驾驶独自完成的降落还是涉事机长也回到了工作岗位?
此时从身体和心理上,是否合适让他重新驾驶飞机?谁有权做出这个决定,都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最后,从两人的伤情看,冲突的时间肯定不是一两秒就结束的。
因此,其他机组成员是否有效劝阻了冲突的发生?机舱安全员是否严格履职?为何没有在第一时间控制和制服二人?
试想下,如果冲突双方是两位乘客,机组以及安全员会允许冲突爆发到这样的程度吗?
03
前车之鉴
2019年,美国丹佛机场在登机廊桥上也发生了一个较为类似的事件,性质虽没有这起事件严重,但也可以做个类比。
斗殴的双方是同一家航司的同事(也是前情侣关系),因为分手后的两看相厌,因爱生恨,在工作中突然在登机口大打出手,恰巧这一幕被廊桥的摄像头所记录下来。
两人随后被涉事航司Republic Airways开除,并且由于打架斗殴,双双被诉assault and disturbing the peace(一种刑事轻罪)。
虽然没查到该案件的后续进展,但从这个教训中也不难看出,至少公众对于航司员工之间冲突的关注。
04
“不省心”的东海航空
不知道是不是管理原因,近年来东海确实发生了不少“违规”事件,管理层似乎真的应该好好反省下。
除本次事件外,近年被曝光的处罚事件还有:
2018年1月8日,民航局中南局官网通报,东海航空一机长在飞行期间,多次让一名女乘客(机长妻子)进入驾驶舱,被民航局中南局行政处罚2000元,同航班安全员被处罚500元,涉事东海航空被民航局处以警告。
2018年8月,东海航空机长杨某某在执行DZ6217(深圳-无锡)航班时,违反《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未完成飞行准备阶段各项工作,直接进场飞行,被予以警告行政处罚。
其实立足大湾区的东海集团在航空业一直有很大的雄心,除了深圳的东海外,目前正在紧张筹备,准备在香港设立的大湾区航空也有东海的身影。
整个集团被外界认为,可能替代港龙地位,挑战国泰的新航司,接连出现如此严重的事件,无疑会让外界对这样目标的实现产生质疑,只能说任重而道远吧。
深圳机场,摄于2018年7月31日
一点思考
最后,从这起事件延展开,还有个更深层次的职场权力霸凌问题(本次事件中是否涉及,还有待调查结果)。
飞行员与乘务员之间虽然同属于一个机组,但实际双方无论在收入待遇、职场地位以及航司重要性都有着很大的区别。不然也不会有所谓“飞行员是公司的资产,其他人只是员工”的说法。
由于机长对于飞机运行的绝对控制权,这种权力甚至一点点扩展到整个机组的管理和领导权。在这样的绝对权力之下,也产生了很多基于权力的职场霸凌行为。
具体形式可能是言语冒犯、可能是性骚扰,甚至可能演变成本案中的斗殴。
每年,美国航司最为头疼的莫过于形形色色的乘务员控诉飞行员性骚扰问题。过往的很多案例都表明,航司其实很难在这个过程中做到完全的公正,受害者有时甚至只能利用行业组织或者自诉等第三方途径维权。
这个现象其实不仅在航空业,我们身边也并不少见。从最近的某市委秘书长被掌掴,到再久远一点的原重庆某领导掌掴下属事件。
不难发现,越是在强调权力,强调领导关系的领域,这样的极端行为越容易发生。
如何真正构建机组成员之间的和谐工作关系,提供更多反映和化解矛盾的渠道,建立员工之间真正平等相待的工作氛围,或许才是我们所应该从这件事中所反思的。
试想下,如果东航这位乘务长是位女性,是否这起斗殴事件就不会发生?是否就没有如此众多的关注?但是否意味着就没有问题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