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师道|孙宇:760+的每日一读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四有”好老师队伍建设,学校党委宣传部以115周年校庆为契机,面向全校,征集115位基层教师的“师道告白”。
孙宇
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现代公共行政、电子政务、互联网治理、信息通信技术变迁和技术政策以及信息化理论和实践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曾获北京师范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科组)一等奖、首届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一等奖;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优质研究生课程优秀奖,2016年本科教学优秀奖;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度优秀辅导员,2014-2015学年优秀新生导师,2015-2016学年优秀新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教书育人模范党员教师;2017年度北京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1
“处处留心皆学问”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立德树人,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需要老师倾尽一生思考的问题。
自2000年从教以来,孙宇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提及立德树人,她说这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去摸索、去感悟。在孙宇看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的非常及时、非常重要,为新中国教育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次会议给每一位老师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老师,怎么把这些要求言传身教传递给学生,如何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是需要我们不断反思的。”
工科出身的孙宇始终探索学科融合和教学改革,把所学的工科专业和所从事的公共管理进行融合,谋求转型。尽管转型的道路荆棘重生,但她从未放弃。孙宇说到:“其实转型挺痛苦的,我一直试图寻求两个领域的融合。在互联网时代,学生更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尤其是我们公共管理学科。实践中的公共管理覆盖面广、‘海纳百川’,如何培养学生真正做到‘处处留心皆学问’,是培养重点。”
孙宇强调在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这对于我们每个老师都是一个重大考验。“祖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提升,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的作用凸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举办了多次主场外交活动,中国正在逐步走向世界秩序中心。我们这个学科在公共行政和公共服务肩负着重要使命,不管学生未来身处什么工作岗位,身上都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让学生树立起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对教师而言,讲好中国故事至关重要。针对这一点,我觉得仅凭说教是不够的,更要靠行动影响他们,寓引导于无形。”
孙宇与2015级硕士研究生课后留影
2
培养“网生代”的
学生
面对“网生代”的学生,孙宇一直在探索更好的沟通方式。她分门别类建立师生互动QQ群、微信群,有的是全体学生的读书群,有的是在校生的群,每个年级还有各自的群。从2015年6月25日开始,她坚持做微信群的“每日一读”。每天早上八点之前,孙老师会在群里发一段文字,涵盖哲学、历史、国际政治、中国传统文化等,最近在读的是《中国通史》。“虽然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升,但是当前的国际政治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通过QQ群、微信群,可以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热点话题,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领悟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在这样一个虚拟空间中,孙宇与学生敞开心扉,畅谈时事政治,人生百态,不仅能及时、动态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业、生活、社会态度,而且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三观”养成。
虽然每天只是一则书,一段文,一件事,却能够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挖掘他们的潜力,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孙宇常说:“老师对学生最大的影响就是身体力行,我希望自己对学术、对工作和对生活的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能够感染学生们。”
孙宇认为,“网生代”的孩子,敏感性很强。他们非常关注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热点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孩子们的思想尚不成熟,需要老师正确引导。孙宇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她强调:“向社会学习,为社会服务,是在培养“网生代”学生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的。”
在指导学生方面,孙宇一直坚持因材施教。她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学生进行清晰的学业规划。分配导师一结束,她就会找每一位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诉求,指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对于打算就业的学生,每个寒暑假要求学生必须去社会实践,去实习,积累实践经验;对于有意向考研或读博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学术指导,带他们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给他们争取更多的出国交流机会等。对此,2014级本科生罗玮琳是这样描述自己的导师的:“有爱、有温度,有才、有实力,在工作和生活中都熠熠生辉的女神。”
孙宇说:“不管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其实在校学习的时间并不长,在这几年里,学生要修读学分、撰写论文、谈恋爱、找工作……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规划,不能稀里糊涂过日子,要有适合自己的节奏。”对于一些不善言辞的学生,孙宇有针对性要求他们在组会上多发言、多做学术展示,给他们更多机会锻炼自己。“组会每月都会开,按照课题将本硕博学生混合编组,学生之间的传帮带很重要;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会激发出很多新想法,对我也有更大启发,这就是教学相长。”为了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她会在学生毕业之前,分别找学生谈话,指导他们确定恰当的心理预期。对于老师的“套路”,学生们感触很深。2013级博士研究生焦旭也曾这样评价自己的导师:“治学精湛,淡泊名利,志趣高雅;教书育人,孜孜不倦,尊称女神。”
孙宇与2015级MPA学生结课后留影
3
“课堂要紧跟时代
潮流”
教师的责任不仅在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孙宇认为,她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肩负三大责任。
一是激发兴趣。学生出入门庭,对于自己所学专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发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培养他们对专业的热爱,对学业的激情。
二是鼓励创新。以《行政管理思想史》这门课程为例,孙宇大胆尝试教学改革,不再是“满堂灌”地讲解各个思想流派,而是点到为止,给学生讲解知识树、提供大量的经典文献,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写读书笔记。让学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思想家,进行挖掘,甚至八卦等,让学生不拘泥于传统形式,运用他们喜欢的时代语言和表达方式来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2015级的一位同学以《当大卫休谟遇上李白》为题进行课堂展示,将行政哲学、行政思想、文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只要巧激励,孩子们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三是思想引导。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孙宇发现有些学生“三观”会跑偏,甚至走向极端。这时候她就通过各种方式来引导学生,把他们拉回正轨。在《互联网治理》这门课中,孙宇会给每个学生一个议题,让她们课后准备、课堂展示,随后组织全班同学就该议题展开辩论,思想交锋,并适当引导,让学生在思辨中渐渐养成对问题的研判。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孙宇会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来生动课堂。在讨论网约车政策的那节课,她把学生分为不同的角色,分别代表政府、租车公司、网约车平台、出租车司机、私家车司机、乘客等,让同学们通过角色扮演明白:政府在做决策的时候必须兼顾不同的利益主体,谋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把大社会融入到小课堂中,在虚拟场景中,引导学生的“三观”养成。“教师的责任就是培养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送别2007级本科毕业生
孙宇给本、硕、博开课有八门次之多,教学任务重,但这从未削减她对教育的热情。“别的单位我不了解,但这是我们政府管理学院大多数老师的工作常态!我只是一个缩影而已。”孙宇笑着说道。社会在与时俱进,教育当然要紧跟时代潮流。为了给学生们提供最新的教学素材,孙宇每年还安排了大量的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我们的课堂是缺乏生命力的。”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老师,她认为从事科研工作是为了更好得站在三尺讲台上,让课堂更有内涵,更有深度。
从事教学工作多年,孙宇每年都会指导各级各类学生。按照政府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计划,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会在第二年开始接受导师的全面指导,孙宇觉得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对本科生成才非常有益。问起师门人数时,孙宇会心一笑,虽然没有挨个数个,但是现场可以从电脑里找到数字。原来工科出身的孙宇,电脑文档条目清晰,每种类型的学生都有一个包括学生学号、姓名、联系方式等的详细表格,学生在培养过程中的各种档案在电脑里按照学生的姓名逐一设立专有文件夹。
怀揣着儿时的教育梦,孙宇从来都不觉得累。在她看来,北师大是培养老师的最高学府,忆起自己当年刚刚进入北师大的点点滴滴,孙宇内心充满了感恩。师大浓厚的人文气息,师大的教学名师,师大的学术讲座,让她从一位年轻的新手教师逐步成长。孙宇说:“我来到师大之后,一有机会就去旁听名师大家的课,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我时刻提醒自己,三尺讲台,责任重大。与学生相处的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和学生在一起,我会感觉自己很年轻,永远跟着时代走。和学生在一起,我感到由衷的快乐。”
寄语北师大115周年校庆和青年学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迎接北京师范大学115年华诞之际,我期待历史传承大放光华,期待其在知识殿堂中宏伟壮丽、璀璨夺目;期待在汩汩流淌的知识长河中、在历史峰回路转处,都高耸着铭刻北京师范大学的丰碑!
莘莘学子,你们在这里青春激荡、思想锤炼、志趣养成、友谊凝结,爱情开花……这是雏鹰震翅、傲视四野、代际守望,背影卓卓的地方。无论你们走向何方,身在哪里,这里始终保留着对你们的希冀、赞许和掌声!
采访:王 娟、彭玉婷
文案:彭玉婷、郭文杰
美工:曾秀芳、张 盼
监制:王 娟
公众号:BNU思享者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你可能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