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的情绪管理,我是怎么保持正能量的?(附音频)
前几天,有个妈妈私信我,说自己被工作和孩子搞的身心俱备。上班的时候想着孩子,下班能和孩子相处了,家里又有一堆需要亲力亲为的事儿,一旦孩子闹起来自己就无名火往上窜,每天就在“焦虑-消沉-没效率-更加焦虑“的怪圈里恶性循环。
做为妈妈的我,太理解了。
以前我总会说“把注意力放在能够改变的事情上”,这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几乎是听完了道理像打了鸡血,然并卵,几天后该怎样还是怎样,着实有一副“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无奈。
这个公号写了一半年了,经常会收到大家的留言和私信,接触过上百成千的问题,都是由孩子辐射开来的。而我发现,回答技术问题是最后阶段才要做的事情,这之前,还有更重要的事儿,就是
解除心里障碍。
是的,找到任何科学育儿解释都不难,在任何有品质的公号和主流育儿书上,找到相应的答案再按部就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都会看到收效。
然而,更难的是,让自己克服未知的恐惧,忠于事实,去面对真实的自己和孩子,这也是我分享得越多,就越会去“向内看”的事情。
恐惧和焦虑对工作、生活的效率有着决定性的杀伤力,在未解决它们之前杀去解决问题,就会不断回到上述“焦虑-消沉-没效率-更加焦虑“怪圈。
很多朋友看了我的文章都觉得我正能量满满,怎么能当妈妈当得这么从容和淡定,难道,我就没有丧的时候吗?
坦白讲,作为一位两个男孩的全职妈妈,作为一位家里大事小事都要操持管理的妻子和女儿,作为一位在公众平台要持续高质量产出的育儿博主,我不仅仅有恐惧和焦虑,而且时常会低落,想去一个人的森林。怎么可能没有呢!
我是个普通人,会累会崩溃,会有情绪会低落,只是自身性格来说,我不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发泄负面情绪,我也不希望把这情绪发泄给别人罢了。因为这些对我来说,是无法改变自己境遇的。
当这种感觉来得多了,我慢慢学会了让情绪为我所用的方法,我越是直面这些情绪,它就越容易被消化,我越是用自己的方法去排解它,就越容易让自己走出来。下面这三点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不能直面自己?
《少有人走的路1:心智成熟的旅程》里面提到:
绝大多数问题的根源是恐惧,绝大多数恐惧的根源是懒惰。
这里的恐惧并不是已知的事情,比如为了锻炼毅力,我开始训练跑马拉松;为了改变体态,我去跳舞;为了填补在儿童心理学的空白,我去读书、上课、参加工作坊,这些尝试新的突破,迈出舒适圈的恐惧每个人多少都能体会。
而书中提到的恐惧,是未知或者没有觉察和思考过自身品质,是让自己停滞不前,屡屡失败,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根源。比如说,不能直面自己是做成一件事情的很大障碍,而为什么不能直面自己?在我看来是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问题,就是恐惧。
恐惧面对现实的骨感,恐惧自己人设崩塌,恐惧改变需要做出的牺牲,甚至,恐惧改变之后再一次失败。
这样想,对恐惧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原来人恐惧的不是直面自己,而是面对之后,需要为之付出的努力啊。
人生苦短,问题永无休止,需要我们一直修正错误的认知观念才能自我提升。这个过程是痛苦漫长的,所以人就会否认问题的存在,好去逃避修正认知,又或者,用直接行动去代替思想的懒惰。
那么都要付出什么努力呢?用例子讲讲吧:
第一、行动前付出思考和沟通:
我早期用奖励去来改善哥倆早睡的行为,一开始是很有效的。然而,时间一长就出现了问题,他们会在我突击查房时躺倒装睡,在又可笑又心疼之余,问题本身已经超越规则设立,变成沟通的缺失。
可以说,用奖励的手段就是我思维和沟通的懒惰,我认为奖励可以把早睡的事情解决,可以躲过更深层次(也许会屡次失败)的沟通和交流。而实际上,奖励掩盖了规则设立的真实用意,也忽略了对需求的理解,好比说:
真实用意:规则的设立能够满足全家人的需求和感受
互相的需求:我渴望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晚上,他们想自己支配睡前的时间(例如画画,读书)
平等沟通和互相理解是“痛苦”的,与小小孩达成一致是需要付出很多心力的,短期之内也许会反复,甚至看不到效果。
可是,既然痛苦要面对,不如现在就修正,现在逃避修正,将来还是会卷土重来,好比有一天他们说:“我不要奖励了,我也不要早睡了。” 那么我就在四处碰壁之后走进了死胡同,还需要再次走出来。
戳旧文👉🏻《从威逼利诱,到无话不说,我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二、与自己和解:
让我们原谅自己,承认自己不是想象的那样,然后与自己和解(make peace of it)。
哥哥小时候是个睡渣,不但由于出生时的肠绞痛夜醒八次,在后来的半年内也从来没让我睡过多于两个小时。我承认,当儿医建议睡眠哭声控制,我当时就动心了,因为我很累,实在太累了。
在又累又无助的情况下,我焦虑指数已经爆表,我不知道睡眠还会被剥夺多久,我也担心错误的睡眠方式已经根深蒂固无法逆转,医生说睡眠训练越大越不好改,我做了些功课后,第二天晚上就开始了睡眠哭声控制法。
结果呢?
我更焦躁了。本来就因为缺觉而心力交瘁,听着他撕心裂肺地哭心里负担就更重,之后的每天晚上一想到睡眠训练,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睡整觉」,「奶睡有毒」,「睡眠训练」,我在犹犹豫豫的同时才恍然大悟:在一件事情上,老是纠结于”我该不该做这件事情”,基本上就意味着,我是不愿意去做这件事情的。
要么就全力以赴去做睡眠训练,要么就放弃这个念头,奶睡就奶睡,同床就同床,我是完全可以放过自己的。
是的,我因为半夜要起来喂奶导致睡眠焦虑,没关系,我不需要对抗这种情绪;
是的,我担心现在不做睡眠训练,我就会一直睡不好,这是正常的;
是的,我自己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强大,能忍受孩子的哭声,没关系,不能忍就别忍了;
是的,我没有全情投入去做睡眠训练,最后结果肯定不会好,我接受了。
做出一个选择,不需要经年累月,不需要思来想去,做完功课,就应该做决定。因为再纠结下去,信息量并不会增加,我的境遇也不会因此改变。
所幸,我决定不再与自己的情绪做对抗,而是去接受自己的情绪,去体会这种情绪给我情绪和身体带来的感受。
与自己共情,与自己和解,之后,眼前就开阔了。
戳旧文👉🏻《从夜醒8次到哥倆同房独立入睡,我都经历了什么?》
也许你会说了,与自己和解就是安于现状,那人会不会就停止成长。
是的,是会停止成长,但是暂时的停止成长,不代表永远的停止成长。
我是一个很愿意接受自己是个“会累会崩溃,会有情绪会低落”的平凡人,但是我始终相信自己能变得更好,因为我对自己没有任何固化的期望,一切都有改变的可能。
特别冷的一天,我带着哥倆从儿童博物馆出来,我们准备上车回家。在这里玩了一个下午,我们叁都接近人仰马翻,可他倆却因为争抢一小破玩具吵了起来,怎么都不肯坐上汽车座椅,我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伴随着弟弟的尖叫,我忍不住冷还是把他按在了汽车座椅上,一心就想赶快回家,想着路上的20分钟,哭喊忍就忍了。
车前面的停车位刚好没有车,我一踩油门就想往前开走,谁知那个鬼角落有一个铲雪堆积的小冰山,感应器失灵了,突然我听见了剥落的巨响。顿时,车里什么哭喊声都没了,一切都安静了。
我下车,跑到车前面一瞧,只见半块前保险杠脱落。
你说我郁闷吗?当然啊。
这是我的错吗?绝对是的,这事肯定不能赖孩子哭闹。往前开就是需要留心眼的,那我今天怎么看都没看就敢往前开?
那我以后还会疏忽嘛?希望不会,为了能真的不会,无论任何情况,从停车场往前开走的时候,都要环绕四周再上车,吃一堑长一智。
其实,只要错误是第一次犯,我是对自己很宽容的,我不会过于纠结这个错误,而会去审视错误后面真实的自己。
我发现,我无法兼顾孩子哭闹和行车安全,自以为带孩子开车5年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我对情绪管理的能力没有想象地那么好;在关键时刻,事情的主次我无法分清。就是这样,感激犯错的机会,让我有勇气去发现新的弱点,真实地面对自己,再全身心地投入去改变,和过去说再见。
这些年,西方社会的“成长型思维”盛行全球。
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人的天赋和智商是动态发展的,他们对未来的每天都充满憧憬和信心;而固定性思维的人相信某些特质是一成不变的,一旦打破了预期外的形象,他就会否认逃避,并觉得自己一文不值。
无论是育儿,还是育己,我都愿意用一种长期动态的眼光去看待人的发展,无论他处在什么阶段,什么年龄,改变能改变的事情,那么潜力才能发挥到未知的水平。
我爱我的生活,可还是会有烦躁的时候,只是别人觉察不到,因为烦躁让我自我排解了。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套排解情绪的方法,也许是疯狂买买买,也许是看肥皂剧吃零食,也许是大哭一场,这些分分钟都能治愈一颗低落的心灵。
所幸,我也找到了给自己产生正面荷尔蒙的事情,在拼尽全力地奔跑中清空脑子里乱七八糟的外物,放空思维,再理顺思维,这些都能让自己更好地重新开始。
规律的运动在很多人看来是自律,但是自律只是让自己开始,接下来能否长期持久地坚持下去,靠的就是运动带来的正面反馈了。我发现,有氧运动的正面反馈是全面状态的提升,情绪更稳定了,体态更好了,提高自己的效率,也提升自己的专注力,精力也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精力是比时间还稀缺的东西,又要工作、带孩子,还要照顾家庭的你肯定了解,任何的事情到了最后都是拼精力,身体跟不上,有再多时间都是百搭。
说到身体,我还会去关注一件事情。
晚上躺在床上时,用手放在胸口,去感受自己的呼吸,试试放缓呼吸,延长呼气时间,这样深呼吸的频率就是能让自己能平静下来的方法。
《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里面提到,当自己生气或者焦虑的时候,我们的呼吸通常会变得短而急促,这是身体的应激反应。这样的应激反应对情绪和精力都有很大的杀伤力,从而进入了恶性循环。
这也回到了上述“直面自己”谈到的感受负面情绪:闭上眼睛,深呼吸(孩子用的是五根手指呼吸法)。虽然这种应对方式听起来有点鸡汤,然而,越是能面对自己的情绪,越是让自己平静下来,心情也越容易恢复。
本文所有图片来自免费图片网站unsplash,风景图都在冰岛呢
正能量虽然说起来很虚,但是找到真实的自己、培养成长型思维、学会自我排解,是实实在在能落地的方法。
这些写给自己,也写给孩子,希望我们在一起时,正能量让我们互相吸引,一起变得更好。
晨宁 2019年6月 纽约
相关推文
近期推文
👩🏻点点“在看”,就有更多人知道你在看喔👩🏻
👩🏻加了星标,我们就不会再错过啦👩🏻
「 我是晨宁,住在纽约,哥哥Siggi(5岁)/弟弟Magnus(3岁),我们喜欢一起自创早教游戏和体验生活。这里分享着日常玩耍、学习、生活、好物和育儿育己的二胎故事,北欧和中国家庭融合的心路历程,和我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微博:@儿戏国
微信公众号:儿戏国
跟你分享有趣精彩的亲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