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的最美代表风采】方中华:“市场兴村”带来方林幸福生活
核心提示
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有一个方林村,这里虽然没有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的优势,但三十多年来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市场兴村”之路。村民鼓了腰包,方林村更是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村庄。大家都说:“在方林,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
三十多年前,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流行着一句老话——“嫁囡不嫁石路窟”。这“石路窟”说的就是20世纪80年代的方林村:要地不够种、要钱没来头,村里一穷二白,连一条完整的路都没有。
三十多年过去,近日记者来到这里,却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方林——
扑面而来的是别致现代的城镇气息;“方林苑”小区里别墅与树木错落有致,幼儿园就在家门口;住着100多位老人的老年公寓安静祥和,院子里正有老奶奶在休闲活动;占地几百亩的浙江方林汽车城等市场入驻汽车品牌180多家,特斯拉等品牌4S店更是“高大上”……方林村俨然与周边社区融为一体,过去贫困的乡村模样早已不见踪影。
“不仅如此,方林村已拥有注册资金达1.088亿元的方林集团,运营着5大市场、13家子公司,坚持‘基本保障靠集体,勤劳致富靠自己’的致富理念,实现了‘吃粮有保证、上学奖学金、看病能报销、养老有保障’等16项村级福利。村民还在2016年正式拿到股权证,从农民转变为名副其实的股民。”全国人大代表、方林村党委书记方中华说。
1983年方中华当选方林村党支部书记。37年来,他带领方林村因地制宜走“市场兴村”模式,壮大集体产业、优化乡村环境、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村民整体素质,从集体经济亏欠1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87元到如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95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1万元,打造了幸福方林的新样板。
01
打破户界统筹土地、从农业转向市场,赚得第一桶金!
方林村位于东海之滨、温黄平原,水源丰富,气候宜人。在这样的条件下,为何要选择“市场兴村”?
方中华介绍,方林村资源匮乏,人均土地只有4分。但方林紧靠路桥市场这一闻名全国的商品集散地,而且104国道穿村而过,村民商贸意识十分强烈,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村民在国道两旁买卖旧器械并形成了原始的“马路市场”。
1984年,中央出台《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这让方中华进一步坚定了发展信心,果断提出“市场兴村”的发展思路。经几次党员大会讨论后达成了“依托大市场,兴办小市场”的一致意见:建一条路、办一个市场、开一家企业;之后打破队界户界,采用土地股份制形式成立公司,让农民对土地的实物占有转变为价值占有。
“当时村干部们干劲冲天,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随时随地当村民免费的搬运工,只为办成市场,吸引客户,防止‘有场无市’。”方中华坦言,曾有村民认为修15米宽的方林路太宽,拿刀拦在施工现场;还有的直言“方林能办成市场,除非黄桥底下的石板(从水里)浮起来”……但班子成员都没有一丝动摇。
1984年10月,辛勤的汗水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方林村旧机械设备市场挂牌开张。从开张到年底成交额达45万元,方林迈出“市场兴村”坚实的第一步!
方中华说,1994年方林村级集体收入207万元;村民人均收入5088元,约是1984年的27倍。脱离传统农业兴办市场,不仅全村老百姓赚得第一桶金,尝到了改革的甜头,全体村干部也都欣喜地认识到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有效的。“十年汗水,换来了方林发展的扬帆起航!”
02
一张蓝图绘到底:从“重塑一个方林”到“跳出方林发展方林”
03
党建引领:“像经营企业一样发展村庄”
在方林村,“市场兴村”新样板的美好图景已徐徐展开,但方中华没有忘记方林村所肩负的反哺乡邻、回报社会的责任使命。2010年,方林村倡导建立全国第一个地市级村官相互交流、共谋发展的平台——台州市村官论坛,组织先进村集体介绍发展经验、开展村与村之间的交流等活动,开拓各地村官视野;2019年,方林村参与成立的中国村企集团五村合作组织,成立五村控股集团并在杭州开设园区,致力于打造村庄发展交流平台,发挥乡村振兴示范作用;在方林村帮助下,四川宝山村、罗圈岩村等已经脱贫奔小康……
当年,方林村老书记认为“方中华这个小伙子有想法,靠得住”。如今潮起踏浪时,风起再扬帆,方林村由内而外换了新貌。方中华说:“无愧于村民们的信任,无愧于时代的嘱托。接下来,方林还将不忘初心,在新时期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争做排头兵!”
责编:薛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