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聚焦民生热点 北京团代表建言献策

北京人大 2022-09-25
聚焦


❖  闫傲霜代表:建立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随着网络主播、送餐员、快递员、保洁、保姆等灵活就业人员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重要就业群体,他们的权益保障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的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致公党北京市委主委闫傲霜带来了一份关于解决灵活就业群体社会保障的建议。
  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灵活就业人员达到2亿人,相比于约7.5亿的总就业人口,灵活就业人员占比已经超过四分之一。与此同时,国家对灵活就业人群的保障制度及相关措施近年来也逐步完善。
  不过,经过调研闫傲霜发现,灵活就业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仍然面临一些问题: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保的比例较低,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存在政策障碍。例如,虽然一些地方社保给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三项保险开辟了通道,但是要求必须满足“连续、足额、按月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的条件。
  闫傲霜建议,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建立针对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稳定相关政策体系,奠定灵活就业群体对未来发展的稳定预期和系统规划,从而提升参加社会保险的意愿。让灵活就业劳动者感受到社会支持,减少后顾之忧。
  同时,闫傲霜建议,突破传统社会保障体系框架,构建与灵活就业相适应的社保制度,保障灵活就业劳动者公平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尽快出台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具体工作方案,推动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落实落细落地。

❖ 朱苏荣代表:推进农村金融立法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农民、农户、涉农企业、广大乡村在金融意识、金融政策、金融工具、消费者权益保护、数字金融方面都应平等安全地享受现代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服务。”全国人大代表、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朱苏荣建议制定《农村金融法》,明确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可得性、便利性和有效性,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商业性金融机构是农村地区资金实力强、服务覆盖面广的金融机构,也是农业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的主导力量。朱苏荣认为,应在立法中明确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法定职责,从而促进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大局,推进农业农村金融服务保障持续优化。
  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金融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她说,这些机构坚持本地化经营,聚焦“三农”领域,具有较高的服务专注度。应在法律层面明确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农业农村金融服务领域的职责、地位和作用,保证金融服务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如何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朱苏荣说,要完善农村信用和支付体系建设,提高金融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改善农业农村金融服务环境。继续加强传统农村金融服务,同时注重发展农村数字金融。完善农村担保体系,增强农民、涉农企业融资获得能力,解决农业农村融资需求。


❖ 田春艳代表:让孩子们更爱体育动起来
  体育锻炼是促进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让孩子更爱体育动起来”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田春艳认为,目前我国面向青少年开放的运动场馆还存在不足。应加强顶层设计,加大体育场馆建设力度,挖掘存量场馆设施潜力,优先保证青少年必要的体育活动所需。“要把增强青少年体质、提高运动素质、培育敢拼搏的体育精神提到更高位置,让孩子们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维持持久的创新创造动能。”
  “‘双减’政策落地,大量学生希望在课后及节假日进行体育活动,社区户外活动场地、操场、篮球场、足球场等地出现了人满为患、一馆难求的局面。”田春艳建议,全面梳理各地区中小学校内及校外可用场馆设施等情况,对人均场馆面积低于地区平均水平的学校和社区加大新场馆建设力度,给予必要的土地供给及财政预算支持。从可用性、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多个角度对校外新建场馆设施进行合理规划与管理。充分挖掘存量场馆设施潜力,特别是学校、机构场馆设施,尽可能对公众开放,努力实现不同群体有序错峰使用。
  体教融合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体教融合不仅要服务于竞技体育人才选拔,更要以‘健康第一’为原则,让青少年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副部长王艳霞认为,深化体教融合要重视长效机制建设,面向退役运动员建立培养和选拔机制,吸纳合格人员进入体育教师队伍,助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在学校层面开设体育选修课程也要相对稳定,通过长效机制建设,巩固深化体教融合成果。


❖ 韩永进代表:“全民阅读”进入新发展阶段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图书馆理事会理事长韩永进始终关注文化建设。他曾经参与《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参加国家文献储备库建设、走进校园讲“开学第一课”、在抖音上发起直播……不断推进着“全民阅读”的广度和深度。韩永进计算着,今年,“全民阅读”已经是第九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且“深入推进”的提法,令他很欣慰。
  韩永进回顾了2020年全国两会时,“报告里一开始没有提及‘全民阅读’。”在代表审议报告的过程中,韩永进提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是依靠读书学习走到现在的,也必然依靠读书学习走向未来。‘全民阅读’便是我们汲取人类智慧经验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方法。”韩永进高兴地看到,自己的建议马上被采纳并吸收进报告中。
  前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全民阅读”时,更多的还是倡导。在韩永进看来,今年“深入推进”的提法标志着“全民阅读”已经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韩永进认为,现在公众对读书学习的意义、方向很明确,“全民阅读”已经过了王国维先生所说的读书三个境界里的第一个,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因此,“全民阅读”可以进入到第二个境界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他还说,虽然现在阅读形式多种多样,但一定要学会善读书、读好书,从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样才能达到王国维先生所说的读书第三个境界,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任鸣代表:为观众奉献更多艺术精品
  “人民选择了我们,我们就要好好地代表人民。”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党组副书记、院长任鸣在视频连线采访时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任鸣说:“北京人艺必须走在前面,积极响应!”
  今年是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70年来,北京人艺上演了《雷雨》《茶馆》《窝头会馆》《哈姆雷特》《骆驼祥子》《日出》等诸多优秀作品。任鸣说,去年,北京人艺上演了400多场演出,今年还要加油干,演出更多的艺术精品来为广大观众服务。“我们满怀激情,要向艺术高峰进军,真正做到出戏、出人、出经典,这样才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观众对北京人艺的期望。我们永远与祖国、与人民、与观众、与北京同在!”

  任鸣特别关注到,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立法工作进程。《文化产业促进法》将明确地方政府在促进地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义务,以确保民众可以享受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这部法律的制定将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推动文化产业驶进快车道发挥巨大的作用。“作为文艺界的代表,我希望自己能够积极地建言献策,将这部法制定好,为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做出贡献。”

  扎根艺术行业数十年,任鸣除了对文化艺术工作有着浓厚的感情,还对行业发展抱有强烈的责任感。他同时呼吁文艺界的代表们能够同他一起建言献策,用更多优秀的作品回报广大观众。
  

来源:北京日报

责编:吕明芳




【聚焦】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栗战书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要闻】本市新增确诊病例,蔡奇主持召开会议调度疫情处置,要求以最快速度阻断病毒传播链条
【聚焦】 奋发有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北京代表团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聚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
【聚焦】关注生物安全和文物保护立法——访谈伊彤、韩永进代表
【聚焦】北京团代表提交五件议案:修改标准化法、社会保险法,制定房屋安全管理法等
【聚焦】 从中国两会读懂“全过程人民民主”
【区乡人大】为全过程人民民主“蓄力增能”——海淀区人大代表“进家站见选民”效果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