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 从中国两会读懂“全过程人民民主”

北京人大 2022-09-25


  中国没有照搬西式民主模式,而是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路,并据此让民主更加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相统一,让我们得以一心一意地探索创新“人民当家作主”的方案。中国人民充满自信,我们的民主道路走得通、走得好,沿着这条道路坚定前行,必将迎来一个更加蓬勃发展的中国。
  春和景明,万象更新,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如期而至。5000多名代表委员齐聚首都、共商国是,让14亿人的声音从“江湖之远”直抵“庙堂之高”。
  两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观察中国民主实践的重要窗口。在全球新冠疫情反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动荡时刻,世界更加期待从这场“春天的盛会”中读出中国发展的未来走向,探究中国之治的深层秘密。随着关注日渐深入,越来越多人也开始思考,中国没有照搬西式民主模式,而是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路,并据此让民主更加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中国民主的独特优势在哪儿,又是如何炼成的?这一人类政治文明中的独特风景,很值得解析。
  中国式民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围绕少数人、为特定利益集团服务。所谓民主,顾名思义,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尽管世界上喊出这一口号的国家不在少数,但实际情况却大不一样。一些“钱主政治”的国家,人民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竞选时被刻意讨好、竞选后却毫无发言权,这样的“民主”显然是形式主义的。再看中国,作为人民意志代言人,人大代表经逐级投票、自下而上选出,覆盖各阶层、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代表;政协委员则由各党派中央、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个界别等协商产生,细分的界别让其专业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借由代表委员,“国计”与“民生”有了直接对话的机会。凡是民众热切关心的,必能在议案提案乃至审议讨论中找到回音。可见,在中国实践中,人民不仅有投票权,更对国家政治事务有真正的广泛的参与权。
  中国式民主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工作实效,而不是漫天画大饼、开空头支票。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提出的问题。不同于一些国家政治人物竞选时说得天花乱坠,实际承诺兑现率连年走低,中国向来是直面问题、说到做到。每年两会召开之前,代表委员充分调研、收集问题,形成议案提案;会上,充分讨论、形成共识,将党的主张、人民的意愿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会后,返回岗位、砥砺前行,将两会共识贯彻于具体工作。环环相扣的程序,确保了解决问题的高效率。据通报,2021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建议提案全部办结,国务院各部门采纳意见建议4300余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超过1600项。以更大视野来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集思广益求解答案—付诸实践推动发展”的基本路径,也由两会延伸于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确保大政方针始终聚焦时代主题、始终直面民生难题。
  中国式民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而不是政党轮流坐庄、政策摇摆翻盘。关乎国家发展的重大议题,时间跨度往往以数年甚至数十年计。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这个道理并不难懂,但在某些国家,各党派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往往新人不理旧账、政策朝三暮四,既定目标屡屡破产,虚耗大量时间精力。而在中国,任何一项关乎全局的重大决策,都是经过充分的民主程序,最大限度征询各方意见建议做出的,充分体现了最广泛的利益诉求、契合大势大局。当其上升为发展目标、国家意志,政府部门就要开始工作分工,条条上按照部门进行分解,块块上逐级层层分解,时间上逐年分解,同时配备严格考核及追责制度。科学规划的能力,与执行规划的能力,让宏伟蓝图一笔一划成为现实。
  透过两会窗口,很多人进一步看到了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勃勃生机。世界上不是只有一种民主,西方民主模式不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万应灵丹”,每个国家都需要根据其民族文化、历史底蕴和实践需要,选择和发展相应的民主模式。中国式的民主,集中反映了我们的国家性质和执政党宗旨,我们党从来不代表任何权势团体,党的利益只有一个,就是人民的利益;始终强调国家的主人是人民大众,执政党和所有权力机构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相统一,让我们得以一心一意地探索创新“人民当家作主”的方案。从陕甘宁边区就地取材的“豆选”,到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庄严会议,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丰富和发展人类政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一个国家的民主好不好,人民最有发言权。两会平台之上,来自基层一线的“好声音”还在继续唱响。一言一策的凝聚、一点一滴的推动,绘出最大同心圆、找到最大公约数,充分调动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成团结奋斗的强大正能量。中国人民充满自信,我们的民主道路走得通、走得好,沿着这条道路坚定前行,必将迎来一个更加蓬勃发展的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

责编:张雪松



【聚焦】国家账本里装着百姓事——北京团代表分组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聚焦】北京代表团认真审议“一决定两办法”草案
【聚焦】北京团代表系列访谈:厉莉、赵晓燕的“两会声音”
【关注】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时代北京人大工作新担当新作为——全市各级人大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关于以首善标准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意见
【要闻】习近平在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 贯彻依法治军战略 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要闻】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来了!
【聚焦】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
【要闻】蔡奇:高质量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
【聚焦】新时代“她” 风采更加绚丽——北京团女代表彰显履职为民的巾帼之志
【聚焦】 北京团代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聚焦】北京团代表系列访谈:程京、田春艳、冯乐平的“两会声音”
【聚焦】北京团代表系列访谈:顾晋、伊彤、任鸣的“两会声音”
【聚焦】“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总则——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提请审议
【聚焦】关于首都发展的认识和思考
【聚焦】 凝聚新时代的奋斗伟力——北京团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聚焦】雷军、顾晋、吴晨的“两会声音”
【聚焦】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首都这些重点工作
【要闻】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的说明
【要闻】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
【要闻】栗战书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进一步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的指示要求落细落实
【要闻】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开幕
【要闻】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要闻】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一图读懂政府工作报告)
【聚焦】 全国人大北京团代表系列访谈:刘加军、李俊丰、戴天方
【要闻】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通过10项大会议程
【聚焦】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
【聚焦】北京团举行视频连线采访 代表建议聚焦数字经济、文化保护
【聚焦】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全国人大代表吴晨讲述“新首钢园区与冬奥”的故事

【聚焦】 全国人大北京团代表系列访谈:伊彤、阎建国

【要闻】肩负人民重托 我们携民意而来——北京团代表今天报到(附现场精彩图片)

【要闻】 牢记“国之大者” 共谱奋进新篇————代表寄语全国人代会

【要闻】全国人大北京代表团召开全体会 李伟为团长 刘伟夏伟东为副团长

【聚焦】报到首日北京团举行首场媒体采访 代表建议聚焦多个民生热点

【聚焦】全国人大常委会2021年工作:同心协力促发展 履职尽责显担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