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开端,新冠病毒突然的肆虐,为全社会按下暂停键。作为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和高危易发人群,老年人在这场防疫战中显得尤为脆弱,特别是集中生活在养老社区、养老机构里的老年人。养老机构本应是老年人安居养老的乐所,在疫情的考验下,合理的设计能够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温暖的服务。本文将从养老机构中的出入口、内部流线、居室户型、公共空间、后勤空间以及设备系统等多个设计角度,探讨疫情之下的养老建筑防疫设计要点。《指南》中明确了养老机构出入管理: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感染”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老年人刚性服务需求,进一步规范了疫情下养老机构中的可入情形,明确了禁入情形。养老项目中有很多是复合业态的形式,往往会与商业、居住等其他业态进行结合设置。因此,在出入口设计上,养老机构应当设置独立出入口,进行有效分离,这将在疫情防控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重庆龙湖椿山万树颐年公寓养老项目——出入口常时疫时灵活切换以重庆龙湖椿山万树颐年公寓养老项目为例,该养老机构位于城市商业区,由商业+养老+公寓三种属性组成,与周边商业、社区高度融合形成“城市共生,持续照护”的服务特色。疫情期间,机构可对出入口进行有限的分离控制,将设计中预留的医疗出入口作为养老机构出入口,与公寓出入口分开使用,保障老年人的隔离安全。在养老机构的出入口设计中应预留缓冲区空间。在有家人要接送老年人等会与外界接触的情况下,保持缓冲区内始终有一扇门关闭,利用这一封闭空间,来避免与外界接触时产生的感染风险。如何防止病毒的外部输入和内部扩散,是目前养老机构急需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参照《指南》,我们分析了养老建筑中一些流线组织策略,用以帮助养老机构提高在类似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对能力。在组织养老单元的流线时,应尽量将医疗动线和员工动线与老年人的活动动线分开,医护人员工作时应尽量避免多次穿行老年人活动的公共区域。▲太保家园·成都国际颐养社区——医疗与活动流线互相区分
在发现疫情,运送病人外部就医时,需要考虑设计单独的、快速的流线通道。部分楼电梯应适当考虑布置在建筑边缘,让病人可以通过楼电梯直达室外,进入救护车。疫情期间应尽量避免住户的聚集活动,集中的用餐方式也应变为集中配餐。除了社区自身管理的加强和人员安排必须到位,建筑的流线组织也应有一些应变余地。例如,特殊情况下电梯可作为餐梯使用,直达各层的配餐区,通过公共走廊直达各户。公共走廊也需要设立通风消毒制度。由于老年人身体状态特殊,养老机构的户型很多以两居室及多居室的形式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在居室内部进行有效的隔离也是防疫运营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多居室而言,疫情期间无法形成绝对的单人隔离,所以防疫运营应当以居室为单位,加强检测与防范,将居室内感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老年人进入后能在入户缓冲空间内完成脱衣、洗手、摘口罩等动作,护理人员对区域进行集中消毒,避免外部公共环境过多的影响。其中,缓冲空间包括挂衣区(为出门的外套、帽子悬挂区)、洗手消毒区(充分洗手消毒)、置物台(从外部携带回来的钥匙等物品要控制带入居住区内)、垃圾桶(佩戴过的口罩及时处理)。病毒存在“粪口传播”的途径,卧床老年人的粪便安全清理很关键。长期卧床老年人的居室内建议设置可消毒的污物池,及时清洁消毒便盆。居室内老年人的衣物、被单等具有单独清洗消毒的条件,尽量在居室内设置洗衣机,方便单独清洗消毒。3.居室空间布局可灵活转化,满足不同情况下的使用需求
居室空间非单人居室时,疫情期间同居室老年人间具备相互隔离的条件。产品设计时建议预留一定的转换弹性。▲重庆龙湖椿山万树颐年公寓养老项目——护理共享房互相隔离
以重庆龙湖椿山万树颐年公寓养老项目为例,对于此类护理共享房,虽然是两人共同居住于一个护理组合居室中,但是在居住空间上进行了隔离,这样独立的居住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障安全的作用。《指南》指出,老年人居室要勤通风,且通风时长不少于30分钟。冬日居室通风常会造成老年人受风着凉,可采用换风装置或者户式新风系统,及时将老年人居室的空气进行更新消毒。此外很多居室出于安全考虑,会采用上悬窗或者下悬窗的形式。在居室没有换风装置或者户式新风系统的情况下,很难保证居室通风量。建议采用可平开的上悬或者下悬窗的形式,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通风需求。疫情期间,为了避免聚集性感染,养老机构中的公共区域需进行特定的管控。餐厅、中庭等公区不仅要做到灵活可变,更要兼具调节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作用。
1.餐厅设计:可分可合,灵活多变,满足单独就餐的需求
疫情期间,餐厅作为人员较为密集的公共场所,应当对其采用关闭或者改造的运营措施。对于无法进行房间内就餐的情况,在餐厅就餐时应当合理控制桌椅之间的间距,可分可合,灵活多变,必要时进行单独就餐。▲成都东原光明光电养老公寓项目——就餐空间灵活多变
在很多养老建筑的设计中,为了获得更好的采光以及让老年人拥有一个较为开敞的公共活动空间,往往会在中心设置大中庭/天井。但是在疫情期间,这种建筑形式很容易引起错层感染,并且在消防规定中,建筑内部天井不允许完全开敞。因此,在养老建筑的设计中,建筑中庭/天井应当有一定的隔离措施。例如,在天井周围采用可封闭玻璃围合,既能满足采光,又能在疫情期间避免错层感染。▲中信杭州延安路88号大楼装修项目——可封闭静态中庭
▲中信杭州延安路88号大楼装修项目——可封闭动态中庭
疫情期间隔离状态下,老年人活动受限制,长时间不能进行户外活动容易让老年人产生负面情绪,需要做很多的心理疏导工作。因此,在室内植入很多室外景观,可以让老年人在不出机构的同时感受到绿色与阳光。封闭式管理下,员工(医护人员和后勤人员等)的住宿等后勤保障很重要。疫情期间隔离状态下,如若缺少必备的后勤生活条件,会影响员工的生活情绪,进而降低护理质量。以天津万科怡园长者中心为例,设计时将未开放楼层空间留作了员工的独立后勤空间。疫情期间隔离状态下,员工不方便出入之时,不会产生生活上的不便。后勤空间包括员工宿舍、独立卫生间、办公空间以及员工就餐区,一方面保证了员工的日常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养老机构的日常运转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很多养老机构的公共区域采用的是中央空调系统,然而疫情期间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很多中央空调系统都停用了。这样就会引发关于老年人居住舒适性的问题:一是室内温度如何保证,二是空气流畅度如何保证。尽量缩小空调的内循环范围,空调形式建议每层设置,且不与其它层联通,同时每层按照小组团规模配置内循环空调系统。必要时,养老机构居室内应当设立分户单体空调,以便在中央空调系统停用时,可以继续使用。同时,机构内应当备有燃气供暖系统,以保证居室以及公区的舒适度。为了保障疫情期间的空气流通,养老机构内应设计户式新风系统。每个房间设置换风口,卫生间里设置排风扇,以便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天华医养十年实践,始终坚持有温度的设计,文章中罗列项目均为天华医养设计实际案例。
疫情期间,天华医养设计的养老项目,以零感染的成果践行着“长者安居”的情怀。
天华医养会将疫情期间对于养老建筑设计中突发事件的思考反馈于今后的设计之中,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与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
既是警醒也是前瞻,疫情之下共克时艰!
来源:天华医养(THAPE_E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