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为什么读老年护理大专?

养老门户 2023-03-08

Editor's Note

无意看到柱子哥的文章,什么哥嘛!明明是是一位坚强的美眉呀!很多时候,很多事,我们看不明白、想不清楚,只是因为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读了文章,让我开始思考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一切。对养老从业者而言,还可通过柱子哥所经历的视角,了解行业知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一只柱柱柱柱子哥 Author 一只柱柱柱柱子哥

作者|一只柱柱柱柱子哥
来源|一只柱柱柱柱子哥(ID:yizhizhuzige)

Hello大家好,我是中老年之友柱子哥。之前有很多读者问过我如何学习了解老年护理、安宁疗护的事情,这篇讲一讲我读了一年的老年服务与管理大专学了啥、我为什么读和我的收获是什么


01
重返校园读大专

我的病假期长到,我已经读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第一学年了。

我报考这个非全日制大专专业的契机很巧妙,是在2019年年初开始接触安宁疗护之后,发现目前上海在做安宁疗护事业落地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待改善的点:

1. 做安宁疗护项目志愿者的人几乎都是健康群体,没有我这样的真正了解癌末病人生理感受的人。大家带着好的初心做事,但多停留在短暂的倾听和陪伴,难以实现深度地共情和关怀。

2. 做安宁疗护项目志愿者多来自各行各业,缺乏实际照顾老人的经验,而照顾老人经验丰富的护理站护工却又文化水平不高、科学素养不高,难以实现科学理性的陪伴和照护。

3. 老年癌症末期病人,作为安宁疗护的重点服务对象,其实还没有很好的接纳和了解「安宁疗护」「临终关怀」这件事,这项偏社会学分支的研究在国内的实践经验相对匮乏,从事该项目的基金会也未完全统一践行标准。癌症群体里没有我这样的年轻病人热心此事,没有癌症病人把这个理念真正推广到有需要的群体当中去

于是我觉得,我可以做这件事。

图为上海市慈善晚会,我代表安宁疗护志工分享

我也许可以成为癌症病人和安宁疗护事业之间的桥梁,把真实的需求带到有爱心的群体,把真实的生理感受心理感受带到不理解我们的健康人群体,把「生命教育」中「体面告别」这一环带到真正承受痛苦的病人群体。

因为我和病友Vikie对「安宁疗护」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我们意识到:我们需要了解体察老人衰老的变化、老人的身心状态和需求,才能更好地关怀他们

于是我选了上海开放大学这个「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几个老年相关专业里,这个专业的课程内容更丰富、偏实践,两年半学制下我的同班同学全都是上海几家长护险机构定向委培的资深护工,他们被送来学历提升、学习知识。

我成了2019年秋季班这个专业最年轻、学历最高、没有任何相关工作经验的一名同学。

学费很便宜,我有很多基础课程(就是大学那些公共课)免修,两年半的学费大概七千多。

一年里我印象比较深也真的有好好学习的课程是《老年生理基础》、《老年营养与膳食》、《老年社会工作概论》、《老年生活照护》。

图为《老年生活照护》部分课程内容

事实上,养老照护/医疗照护护工这个职业在上海非常炙手可热,门槛低、考证便宜还有补贴、收入高

上海市人社局对养老护理员(初级)有补贴培训,一旦考试通过(22天的培训)并在上海地区有长护险资质的机构工作,1780元的培训费用会有1424元的退费补贴。上岗学习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很低,而收入则根据工作接单量来体现,相对轻松的话每个月到手7000元左右,非常勤快的话每个月到手13000元左右。

图为静安区长护险

从择业来看,这是外地来沪中年人性价比最高的职业选择之一,行业供需失衡、人才学历要求不高、市场空间大、门槛低。

上海市人均寿命到了84岁,无论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都对养老照护护工有很大的市场缺口,重度失能老人的刚需之外,有经济能力的中产及以上家庭也对老年照护有很强的需求

图为上海市长护险数据

读了大专之后,我会用心观察其他同学们的工作状态、他们上课提出的问题,也会察觉到他们需要提高科学素养和专业知识来对抗伪科普、朋友圈养生的误导:因为他们是离老人最近的人

大专的第一年就有护理技能比赛,由于我的动手能力实在是跟不上脑子的学习能力,我没有参加;还有去养老院护理院的补贴实习机会,我身体不好保证不了出勤也没参加。

今年高考报志愿选专业的时候到了,我就想到,其实对于小城市没考上大学准备读大专的穷人家的孩子,想在上海好就业、收入还可以、有提升空间的话,这个专业未尝不是一个选择

比起金融法律这些高度精英化、内卷化、资源与学历一起倾销的专业,养老相关/护理相关的专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哪怕不那么突出优秀,也可以往以下方向发展:医务社工、养老照护、医养一体机构、养老地产、公益组织、医院等等。

而且因为全日制大专的孩子年轻,大专三年读出来可以尽快在中年低学历同行业群体里脱颖而出,实用性强、上海紧缺人才、就业市场机会充沛,也许比其他技能专业更容易留在上海


02
我有一个80岁的好朋友

「侬帮我看看这个报告怎么样」。

我的好朋友,一个八十岁的多发性骨髓瘤老头站在我病床前来找我说话。

比起医生护士、家人同学,他真的更喜欢我、信任我。

一年半以前,他第一次来医院,老太婆轮椅推着他在医院各个科室兜兜转转才在血液科安顿下来,确诊了多发性骨髓瘤。他和我们血液科病房一半以上的老头老太一样,查了半天查不出来,最后成了每周来血液科住院化疗的熟客。

他第一次住院和我住在一间小病房,我们那间男女混住的病房窄的不行,我们两个的距离就是一个靠枕的距离,侧身睡觉就是贴面聊天的感觉。

因为他第一次生病,什么都不懂,我那时候跟个话痨一样跟他讲了很多、安抚他的情绪、教他和太太怎么去做检查,让老唐推他去做PETCT,夜里他失眠睁着眼睛我就和他聊天。

后来,他就每次遇到我都要得意洋洋地问我「侬看我现在怎么样,是不是做得很好」,撒娇里很开心,像个问我要鼓励和夸赞的小孩子。

过去的一年他真的状态还不错,我上次在电梯口碰到他的时候,他还蛮好的,老两口看到我都开心地不得了,老太婆会讲「见到好朋友老开心了」。

这次再见,他已经像个黝黑的螺丝钉了。

他复发后用药副作用很严重了,全身发黑蜕皮褶皱成蛇蜕皮一样,腰椎骨折后行动也不好了,再也不是平时遇到我一定要拉住我说话让我称赞他状态好的老头了。

他很想放弃治疗了,实在受不了皮肤症状、拉肚子、没力气,也再也不想做骨穿了。

他还是要问我的意见,老太太也让我这个能说的听他的好朋友劝劝他。

「我的同学们很多都走了或者孤寡一个人了,我这样又有什么意思呢。久病床前无孝子,拖累别人干嘛呢」,失落之余,我也分明察觉他其实期望我鼓励他的回应

图为中山医院防跌倒指南

我叮嘱他们一些在家防滑、防感染、吃东西的注意事项(都是我大专课和患者教育)学来的,他上厕所的时候我让他扶着马桶边上的扶手起身,坐椅子的时候不要直接猛地往后一摊。

病房的走廊吵吵闹闹推车滚滚,关上门,只剩我、这个80岁的大学教授和另一个60岁的大叔。

这种敞开心扉的时候,我才能听到老同志们在家人朋友面前都不会流露的情感:害怕疾病、治疗辛苦、不想拖累家人、想让儿女陪着又担心影响儿女的生活、想要被在生活护理细节上关注却说不出口、医生讲的东西自己会胡思乱想、想被耐心地对待和倾听、生病了也想继续当家里的顶梁柱、害怕真的病榻缠绵被家人不耐烦、身边人都体会不到他们身体的感受

不被理解、难以共情、缺乏深度的倾听和陪伴,是我很多老年「好朋友们」的共性问题。

很多时候,家人觉得「伺候你还不够么,吃了喝了钱也不用你花」,其实比起实际的照顾,老年病人的脆弱内心更需要被呵护。他们宁愿没钱看病,也不想和家人疏远,被家人冷落,被身边人嫌弃。

他们渴望被关注到自己生活的需求,每一个被照顾的细节里他们其实都怀着小心思、怀着期待,像小孩子一样,摔了一跤最先想到的不是疼,而是抬头试探看大人会不会在乎他摔跤了。

但是我们这个年纪(30代)的成年人,心思多在子女、事业和自己身上,对父母尽孝更多是赡养义务,觉得出钱出力就足够了,没有那么耐心沉淀下来去真切地体察他们内心真正的敏感渴求

很多人,其实是在父母离世之后,在漫长的平淡生活里偶尔感受到内疚的碎片,被一些反思刺痛,怪责自己没有早些体察到父母的衰老,草率地、敷衍地、甚至有些不耐烦地陪父母走过生命最后一段时间。


03
转眼间你就白发苍苍

昨天从医院回来的下午很晚了,我和公婆都没吃中饭,我们累地不想回家烧了,就在小区门口面馆吃一口。可是小面馆的菜单打印字号太小了,我公公眯着眼睛也根本看不见,我们站在点单柜台半天,他还是看不到自己要吃什么,我和婆婆点好了,店员不耐烦地先走开了。

图为昨天吃饭路边小店的菜单

我公公佝偻着身子拿着菜单,丧气地说「算了我看不见,你随便帮我选一个吧」,我拿过菜单,一个个念过去,报菜名一般把面食/盖浇饭/米饭主食这些类目下的菜名念了三遍,他最后选了兰州炒饭。

看到他拿着勺子大口吃炒饭的样子,我竟恍惚泪目。

我终于不是那个对老人没有耐心的人了。

图为我公公在读《人民日报》对我的专访

过去的十年我一直在求学、恋爱、工作,憧憬远大前程,自己的人生应接不暇,对家里的老人自然是在很多事情上疏忽了。

疏忽到,我曾觉得衰老是一瞬间的。

其实不是,是无数个我未曾体察的瞬间的累积,而我,只看到了结果。

从老年卡的照片到遗像,看似弹指一挥间,其实是数年的连拍。

我因为读书离开老家,我错过了我爷爷的过世、错过了父母的治疗、错过了我奶奶的心肺衰竭,我错过了很多我本可以有耐心倾听、理解、体察的瞬间。

我也是自己生病之后,才真的明白:人病了、老了,就是会变得更敏感、更衰弱、更麻烦的。

衰老和死亡是自然规律,在这个过程中,不得已成为「负担」不是任何人的错,今天年轻的我们,也会经历这个过程。

图为我带我公公洗牙

对家里老人的关怀、照护、体察不是复杂的事情,是只要有心、用心就可以做好的事情。

在一年的老年护理学习中,我学会了注意老人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症状、防范老人摔倒骨折、老年牙齿的清洁保健、饮食不均的改善、关节磨损的照护等等。

这是我和公婆感情最好的一年。
我公公现在待我如同半个女儿。


04
不再像当年血气方刚

「其实老年人自己也要加强学习,我是50年前也近70岁了,最近一个月每周六去六院看病,所有的网上预约、收费挂号全都是在各楼层的机器上自己搞定的。小声说一下,我动作还不慢,不耽误在后面排队的年轻人」。

这位快70岁的阿姨今天在后台很开心地留言跟我说。

她是我很多老年读者中的一个。

他们有时候也像小孩子一样,也想当个小孩子被很多人疼爱,可是衰老的外表下,他们多数时候还是承担着照顾者的角色,在家里默默做很多家务,省吃俭用节衣缩食,有身体不舒服也不声张,自己终于摸索会了什么东西也想被看到被表扬,额外的付出想被家人看到,想被称赞「做得好」,想被家人以外的朋友群体接纳,想被公园里的舞伴棋友羡慕,自己付出努力也想成为谁的「引以为豪」

当他们得不到这些的时候,也会有失落和无理取闹,无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老小孩」一样「作」着我们,被我们当作大人一样教训「不懂事」「不识相」「不为人着想」。

如果不是因为生病住院这么久接触了这么多老人,我可能永远体会不到这些。如果不是因为我读了这个老年护理大专,我可能注意不到我公公的牙结石、偷偷停药、便秘、一个手指不灵活。

不是心变软了,是体察的颗粒度变小了。
不是变了个人,是不想再内疚和遗憾了。

上周出院的时候,我的好朋友躺在床上,眼睛却一直跟着我转看我收拾东西,也不说话了,人蔫蔫的,老太婆讲「要和好朋友分开了,不高兴」。

我还给他他的病理报告,跟他说「蛮好,不严重,听医生的吧,治疗还有用」。

「你老太婆离不开你,女儿也离不开你,我也想下次还看见你,我们都需要你。」

来源:一只柱柱柱柱子哥,作者:一只柱柱柱柱子哥



END


老人护理有了明确规范,养老机构7月30日都要这么执行,“老年人能力评估师”上演“等风来”,预计半年会发布相关国家认证方式高端私立养老院每年收费增长10%,但老人却愿意埋单!为什么?把养老做到极致:养老护理细节服务135条实用经验,快来学!干货分享|护理交接班那点事(附交接班时站位指引及护理交接班制度)一位民办养老院院长:最不敢想的是收回成本,最难的是留住人才,最大的投入是硬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