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Jony J逐渐从我们的歌单上消失了?
音乐人获得商业成功后往往容易在听歌鄙视链上向底部跌落,很多时候这反映的不是音乐人走红后作品质量下滑,而是乐迷预期的整体提高以及部分乐迷的优越感丧失。今天我想做的,如标题所写,就是以纯粹音乐爱好者的角度去尽力客观评价一下Jony J。
最初听到Jony J的名字是在2015、16年,那是国产说唱的前综艺时代,说唱产业尚未诞生,国产说唱的信息来源较为混沌,能发掘到的作品质量也非常参差不齐。在那样一个近乎原始的地下环境中,Jony J可谓是为数不多的天赋型说唱歌手。他腔调鲜明的说唱方式、缜密而耳目一新的作词给我留下了颇深印象。
Jony J
后来再看到他,就是2017年夏天的有嘻哈了。那年夏天国产说唱一跃成为流行文化现象,正儿八经的说唱产业也随即成型,持续至今,势头尚可。作为最早冲上浪尖的说唱歌手之一,如今Jony J混得算是非常不错,可以想到他的创作心态也会与前综艺时代有相应且可观的改变。那个夏天过去三年后,为什么Jony J从我们的歌单上消失了?或许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形容、概述及分解。
一,你不管给Jony J什么beat,他都能做出来一首Jony J歌曲。
这句话显然不是绝对严谨的,理论上讲,太实验或太偏离Jony J舒适区的beat必然会被Jony J以不同方式演绎。但诸位一定不难理解我的意思:豆芽不是一个很依赖于beat打出效果的说唱音乐人,通过排列较密集的歌词与清晰有颗粒感的个人腔调,Jony J的“押韵陈述体”才是他音乐作品的主体,beat更多起到的是绿叶衬红花的次要作用,而非像在许多新风格、概念说唱与另类说唱中一样,其对于最终呈现效果和人声的比重平起平坐、甚至胜过后者。
换句话讲,当我们听Jony J,我们听的不是vibe,不是沿海公路兜风音乐,而是能隐约察觉到每隔几句非得扎你一下的punchline,是一名生活观察者的就事论事,是Jony J以一种较传统的说唱格式为媒介的洞见分享。暂且忽略受种种鄙视链与潮流走向影响的说唱风格间的高低之别,在这一特定类型的中文说唱歌手中,Jony J已成为一个非常高且合理的标杆,无论你个人欣赏他的音乐与否。
Jony J
二,“押韵陈述体”可以是双刃剑。
毋庸置疑,Jony J的风格十分鲜明,这种鲜明体现在他人声驾驭方式所带来的听感,譬如他最惯用的一顿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结尾一个三押;也体现在他歌词的文学性上。细分的话,前者属于音乐特点,后者相比于音乐特点更像是语言特点,或者说文风。
人脑对于接受语言信息和对于接受纯粹音乐的回路非常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我先前提出了嘻哈音乐光谱这一理论(有关嘻哈音乐光谱,可以拉到底部阅读Lu1那条推送),有些听众倾向于近电音的说唱,有些则倾向于近诗朗诵的说唱。Jony J在光谱上的位置比较有趣,一方面,他的音乐很大程度基于语言叙述,但同时他的演唱节奏感又极强,浑然不似同样打叙述说唱牌的那些爵士说唱歌手,类比的话,我们可以或多或少将豆芽参照生涯中期的Eminem,<YSIV>中的Logic和Hopsin这一挂,都属于能量级(Energy level)较高的“押韵陈述体”型Rapper。
Jony J
而当说唱歌手选择“押韵陈述体”路线,其优势是生涯早期可以通过精准选题、议论特定聚焦事件来快速吸睛,以达到粉丝滚雪球效应;弊端则是生涯有起色后,创作者非常容易陷入审美疲劳的陷阱。打个比方,Future做的是氛围音乐,功能定位是造vibe,所以人们轰趴和去夜店时不介意、甚至往往欢迎播放Future的最新作品;但对于喜欢正经用说唱讲事情的Rapper而言,他们的受众寻找的不是”沉浸“而是”聆听“,脑回路更多会开在”语言交流“频道而不是”音乐“频道,因此,他们会更快地适应并厌倦同一个角色、同一个音色的叨叨,无论他的押韵技巧和flow编排有多高明。
这两天将Jony J许多歌曲又重新听过后,我也会有这样的感觉——最早听到Jony J觉得不错一部分层面得益于先前从未听过这种叙事风格,其中有一个新鲜元素,但听多了后难免还是会感到他的过度重复自我,仿佛一个人嚼烂舌根让人听得耳朵起茧。的确,Jony J在地下时期对于选题有过大量不同尝试,但在进入地上后,除了励志打鸡血,相信自我,种种不痛不痒小情愫,告诫大家社会上人心险恶要提防,还有什么?
Jony J
这一点上做得不错的是PO8,同为词匠与“押韵陈述体”型选手,带枪诗人的选题范围就更为广泛,歌曲主题的变换也更游刃有余,这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他作词语言风格的反复。
三,受体制所限,一位中国说唱歌手的最好结局不是成为艺术巨匠名垂青史,而是保持安全,闷声发财,最终大隐隐于市。
美国听众评判音乐人喜欢用一个词,叫“pushing boundaries”,即“推界线”,推的是大众的观念,推的是市场的舒适区,推的是先前未有过商业成功的艺术尝试。像Kanye West,Pharreal Williams,Lil Wayne,Kendrick Lamar等极受世界尊重的说唱巨星,都一度被挂上”推界线者“的头衔。
但在文化背景和国情大不同的中国,音乐人推界线这件事是市场不太跟得上、且容易触碰禁区导致自己生涯付之一炬的冒险举动。这或许也解释了在第二条中我指出的Jony J成名后选题范围反而缩小的现象,正因他人红歌也红了,担子大了,一举一动中需要考虑的利益团体多了,所以创作自由实际上有被削减,创作状态也必然更为拘谨。
2017年之前没有人想得到国产说唱音乐能够突破地下,最大原因即嘻哈文化的”抗争“和”自由表达“内核与中国的文艺创作环境近乎水火不容。如今我们看到如Jony J和GAI这样的地下说唱歌手实现商业成功,表面挺光鲜,但他们的实际取舍一点也不容易。
Jony J
没钱没名气的说唱歌手往往有种”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心态(在豆芽如今被下架的早期作品中完全能感受到这一点),挑战起艺术界线更义无反顾。但对那些成功将音乐变成可靠职业的说唱音乐人来说,热爱的事情成了生计来源,他们不仅要时刻保护好现有成就,以防一步错步步错自毁长城,更要在那些以往年轻气盛时容易做出的冲动决定上反复斟酌、博弈,在”这么尝试会不会销量不好“的念头上斟酌,和并不太了解嘻哈的唱片公司高管们博弈,再加上文中不便深入探讨的不可抗力,属实难于上青天。
且不提,”绝境出灵感“也是非常真实的现象,有时人一挣到钱,安分了,灵感还真就不往外冒了,这是许多艺术家都逃不过的规律。
Jony J
我想我们可以说,Jony J近年在音乐创作上的选择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将任何人放到他的位置上他们都会做出同样选择。但作为说唱音乐爱好者,我还是隐约想见识下在一个不存在创作自由限制的环境中,Jony J会带来怎样和今日不同的说唱音乐。
以上就是我对Jony J这位中文说唱歌手的一些想法,供大家茶余饭后一读。如果觉得这一篇还不错请慷慨地点个「在看」并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这将是对我们HIPHOPE的最大支持,希望进一步交流嘻哈文化、音乐的朋友也欢迎来到我们的读者粉丝群。下周再见喔。
撰稿|石头
编辑|Lisa
图|网络
猜你还想看:
武当派、Tupac、Biggie...你熟悉的名字和他们背后的故事
关于Cee和他的新专辑,这里有26件你必须知道的事 | 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