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样做居然可以大大提高儿童识字效率,家长、教师必看

冯璐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9-11-23

冯 璐  

安徽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现任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副校长,曾出版《呦呦鹿鸣——我的教育行思录》。从1997年开始从事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语文教学研究,提出“启智语文”教学主张,开展“互联网+”下的“拼图说话”“音频识字”研究。


法国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埃宾特教授指出:“了解头脑做了什么,是如何做的,的确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最佳途径。”教育的对象是儿童,我们研究教育要从研究儿童开始,当教育符合儿童的成长规律时,它就会像呼吸一样自然、流水一样通畅,事半功倍。


在与儿童相处中,我们会发现,儿童有个普遍特点,那就是喜欢多次聆听同一篇故事或诗歌,反反复复地听,最后甚至熟读成诵、烂熟于心。这是儿童认识世界、感知生活的开始。由于童年期是儿童机械记忆最好的阶段,所以,反复聆听后的内容,就能印刻在孩子的脑海中难以磨灭,成为他后期学习的基础。


如果能够顺应儿童的这一特点,帮助他们记忆一些规范的语言,然后再与相关的文字一一对应、联系起来,是否能够提高儿童的识字效率呢?在这样的思考下,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开始了教学实践探索,希望能够找到相关理论依据。


终于,我的思考找到了理论的支撑:1984年前后,由天津教科院谷锦屏教师提出的“听读识字法”正是我所思考的识字方法的前身:为儿童提供优质的汉字环境,通过反复接触激发儿童产生学习汉字的动机。在改善儿童自身状态的基础上,通过环境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向儿童介绍汉语和汉字,使儿童在自然接触和学习汉语、汉字的同时,身心获得自然、和谐的全面发展。但是,在现代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如下问题:


1.听读的篇目不系统,包含的生字数量少、重复多,借此帮助小学生集中、快速识字是不容易实现的;有的篇目质量不高,背诵的意义不大。


2.家长没有大量时间反复朗读同一篇内容;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教师在课堂上更不会有那么多时间一遍又一遍朗读。


3.对于有些篇幅较长、难度较大的材料,家长未必能够读准确,如《千字文》《增广贤文》等。


那么,怎样借助儿童得天独厚的记忆优势,帮助他们轻松自如地高效识字呢?于是,笔者想到了“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新技术、新资源,通过“音频识字”的方法,帮助低年级学生轻松完成“听读识字”的全流程。


一、“互联网+”下的识字新方案


在教育改革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赋予“听读识字法”新的内涵和形式?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这为我们开拓了思路,指明了方向。“音频识字”就是在此基础上寻找到了与当前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网络资源空前丰富的契合点而诞生的。


所谓“音频识字”,就是反复播放儿童喜闻乐见的音频材料,在充分记忆的基础上,通过儿童指读材料,形成音、形、义一一对应的认识,从而轻松识记生字的一种识字方法。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特瑞赤拉就证明了:人们学习,1%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11%是通过听觉,83%是通过视觉。也就是说,人们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是他获得所有信息的94%。


此外,特瑞赤拉在说明人类的记忆与感官之间的关系时指出:人们一般可以记住自己阅读到的10%,自己听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自己既看到又听到的50%。他的结论表明,从记忆的角度考虑,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能明显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效果。


“音频识字”的操作路径是“听—记—读—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的学习经历了一个以听觉支持的“整体输入”“无意识记”为起点,以目视指读的“自发模仿”为桥梁,最后通过音、形、义的一一对应,实现“意义建构”为终点的过程,让学生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来学习,符合儿童的记忆规律和认知特点。



与已往“听读识字法”不同的是,“音频识字”是借助信息化手段,在儿童无意识记的状态下完成的——睡觉听、早起读,其简单易行的操作程序如同一条高效流水线,悄悄地改变着儿童的认知结构。


在内容选择上,笔者选用的是国学经典篇目。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学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它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领悟国学精粹,为一生铺垫正确的道德基础,厚积人文底蕴,激发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血脉,播撒民族文化种子。国学经典篇目语言精练、用词精准,有的汉字覆盖面特别大,如南北朝周兴嗣撰写的《千字文》,全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包含了近千个不重复的汉字,成为传世识字名篇。


但是,像这样的经典篇目,如果让儿童直接背诵,难度很大,枯燥乏味,儿童很难坚持。如果用听记的方法就不一样了,它可以解决不认字、读不通、记不住、记不全的诸多难题,成为“音频识字”的重点篇目之一。所以,笔者在现阶段“音频识字”的实验中,着重开展“国学+音频识字”研究。


二、“互联网+”下与众不同地“听”


儿童喜欢听故事、儿歌,而且具有“百听不厌”的特点。当儿童总能从一个内容中获取新的发现时,他们就会乐此不疲地反复聆听同样的内容。依据儿童的这一特点开展“音频识字”可谓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精心选择音频材料


“音频识字”的资源库包括音频和文本两大内容。资源包括三类,一是文本与音频配套提供的,如在购买文本材料时会配套赠送光盘,或在书籍上会注明音频下载网址或微信公众号,登录后就能随时下载,效果很好;二是先有了优质的音频材料,然后通过网络寻找对应文本,实在找不到同样的文本,教师可根据音频整理出文字,留作认读的材料;三是先有了比较优秀的文本材料,然后从互联网上查询到相关音频下载,如果实在找不到音频或音频质量不高时,则需要教师或专业播音员进行录制。


需要强调的是,作为启蒙教材,音频资料一定要正规录制,语音准确、表述规范、形式完美,能够真正发挥示范作用。


总之,“音频识字”资源取材广泛,教师或家长要做搜集材料的有心人。在学校里,可以通过教研组合作搜集、集体共享的方式来形成音频识字资源库。


持之以恒“整体输入”


“整体输入”的关键在于“坚持”和“专一”。“坚持”指的是“每天坚持、时间固定”。依据儿童的喜好和习惯定好时间,可以是在早晨他们“赖床”的时间,也可以在晚上入睡前。一旦定下时间就要持之以恒、专时专用,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细心的家长在播放音频时,会营造合适的倾听环境,不让周围的光线、声响等因素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如拉上窗帘、调暗灯光、调小音量,让孩子在宁静安详的环境下集中注意力聆听。


“专一”指的是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一个材料充分使用,直至认字完成之后再使用第二个,一股脑给孩子听太多的材料,会打乱孩子的思维,影响听记的效果。


“喜马拉雅FM”是国内最大的移动音频分享平台,同时支持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车载终端、台式电脑、笔记本等各类智能终端。笔者在实验中,借助“喜马拉雅FM”平台制作“冯老师给你读经典”栏目,从2017年9月至今录制了《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小学生必背古诗文》等篇目并分期推送,家长使用移动终端,直接单击上传的“喜马拉雅FM”录音模块,操作简单效果好,播放量截至2018年3月已经突破1.5万次。


因为是在睡觉时播放的音频,所以,笔者在录制时,精心选择了舒缓轻柔的古典音乐,用轻柔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朗读经典篇目。据一年级的学生反映,每晚听着自己教师的声音入睡感到亲切温暖,在经典国学和音乐的陪伴下,睡眠质量也很好,如果哪一天不听,还会睡不着觉呢!像这样的平台还有很多,如“蜻蜓FM”“荔枝FM”“企鹅FM”等,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三、“互联网+”下不可思议地“记”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研究大脑发育水平的结果表明,4岁儿童大脑的成熟度已达到了50%,8岁儿童则已达到80%。儿童的记忆是成人无法想象的,当我们每天在固定时间给他们播放他们喜欢的固定内容时,大脑就如同录音机一样一点一点记录下来。从儿童开始聆听起,成人每周或每月记录一次儿童的背诵情况,在文本中记录下具体时间(见表1)。



从记忆的规律来看,儿童的背诵是分段逐步实现的,可能是先背下最前面的一些,接着又背出一些,随后又增加一些,每次当儿童背不下去时就停止,并且给予真诚的赞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信与乐趣。


笔者在研究初期,曾让儿童每晚在入睡前躺在床上静静地聆听一遍配有古筝音乐的《三字经》(教师诵读版)音频材料,在舒缓的乐声和轻柔的朗诵声中,儿童渐渐进入梦境。


笔者起初担心儿童在半睡眠状态能否记住如此长的篇目?但事实证明,这种担忧是多余的。经过两个多月的持续聆听,儿童分阶段背诵出了全文,背诵的曲线呈上升状态,即起初听的时间长,到了两周的时候才开始背出一些内容,且篇幅不长。但随后的几周里,记录时间越来越短,一周甚至三五天就有新背出来的记录,每次增加的内容越来越多。所以在听记阶段要充分相信儿童,多鼓励、多激趣、多赞扬。


四、“互联网+”下妙趣横生地“读”


“音频识字”的中心环节是“读”,主要靠“读”来搭建“听”与“认”的桥梁。指导儿童用右手食指指着文本上的文字,字字入目地读,建立起头脑中的读音与文本中的文字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儿童的潜意识里感知每个符号的名称。


需要说明的是,在日常指导儿童阅读和朗读时,教师是不建议儿童“指读”文本的,要让儿童的目光以线性路线移动,追随文字,“一目十行”。在“音频识字法”中的“指读”是特例,为了让“音”和“形”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只在听读过程中使用,一旦儿童的识字量增加,就不再需要指读。


通过听记过程,学习材料已经深深地印刻在了儿童的脑海中,这时候让儿童“读”这些材料,他们会煞有介事地读起来。其实这时候的“读”并非真正的认识字而朗读,而是在依据记忆线索进行“自发模仿”。处于阅读敏感期的儿童非常热衷于这种“自发模仿”,因此有的时候会出现文本与听记的内容略有不同,儿童也会按照听记的内容来“读”,容易出现错误,所以音频与文本务必相同,否则在识字早期儿童一旦“张冠李戴”陷入误区,以后就很难纠正。


为了鼓励儿童乐于认读,可以采用“网络打call点赞”“声音变汉字”等游戏化的方式激发儿童的热情。“网络打call点赞”就是同班的家长均建立起微信好友关系,每天利用“喜马拉雅FM”等音频分享平台录制儿童认读的片段,分享到朋友圈,家长指导孩子收听同学的录音,并给予点赞。在同伴的关注和鼓励下,孩子们会产生坚持认读的强大动力。


“声音变汉字”是借助“讯飞语记”APP完成的,这是一款说话就能变文字输入的APP,可以带着学生们玩“声音变文字”游戏,孩子们认读清晰、语音准确的时候,声音通过软件自动生成文字,不仅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而且也是对认读情况的记录和检验。



五、“互联网+”下高效轻松地“识”


语文学习要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规律。与“集中识字法”不同的是“音频识字”始终借助音频搭设的语境支持,使每个汉字并非孤立存在,在与前后文的衔接中已经呈现出与语境对应的意思,在音和形联系起来的同时,音、形、义同步对接,意义建构便水到渠成。


在反复指读之后,将所读材料的文字顺序打乱,制作成字表,让儿童认读,这是真正检验他们识字效果的阶段。字号、行距、字间距要大些,字体要规范,一般使用楷体或宋体,便于儿童辨认。


笔者与实验团队伙伴一起,将《千字文》《三字经》《小学生必背古诗文》与《小学生2500常用汉字表》的汉字进行整合,梳理出针对这些国学经典的《“国学+音频识字”2500常用汉字表》,在实验前、中、后提供给学生,检测识字数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认读过程中可以组织游戏活动来激发儿童的兴趣,如找字宝宝朋友,把认识的字宝宝送回家,看看你有多少汉字朋友等,边玩边标出儿童的识字量。梳理出来的还不认识的字作为后期指读的重点,在文本材料中做出醒目的标记,在后续的指读中逐步地识记。这样,在“读”和“认”的多次循环往复之后,识字量呈井喷式提升。


概括来说,使用“音频识字”,可以充分挖掘各种网络音频资源的教育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作用;可以让儿童接触最规范、最动听的语音内容,获得美的享受和规范的演示,为日后的朗读、表达打下基础;还可以解决一些家长因为工作繁忙、家务繁重而没有时间为孩子一遍又一遍朗读材料的现实问题,播放器就如同一位电子助手,成为孩子学习的好老师。


研究数据显示,六七岁的儿童能够在一年内,借助“音频识字”不知不觉地识记1500多个汉字,从而开展正常的阅读活动,并且积累诸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国学经典篇目三篇以上。这样,使用“音频识字法”,不仅为小学低段的学生节约了一半时间,让大量提前阅读成为现实,而且在识字的同时,学生因为大量的记诵经典,变得“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这是其他识字方法难以企及的,这些优势超越了普通听读法,突破了识字的时空限制,收到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效果。



— THE END —


文章来源:《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 年第3期,原标题为《小学低年级开展“国学+音频识字”的实践》

责任编辑:付惠云

微信编辑:李中华



往期荐读

教育部教师司司长王定华:主动驾驭信息化,教书育人,绽放芳华

余胜泉:人工智能可能承担12种教育功能,而教师核心价值在于“育人”

专访 |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解读“教育信息化2.0”

2018微软全球教育者大会:面临新技术的挑战,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适应未来的能力? | 域外传真

人教社“黑科技”进课堂,“教育信息化2.0”在路上


2018,我们将聚焦以下话题,

欢迎来稿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