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小勇教授:如何走好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以下文章来源于信息化教学创新 ,作者修亚弟


近年来,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持续深入。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理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如何突破应用中的难点,走进走好技术与教育相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如何正视各类中小学校的信息化条件差异?如何理解“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课堂?今天,与大家分享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胡小勇教授的精彩观点。

胡教授认为,教育信息化有两个“一公里”现象——“最近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而“最后一公里”更为难走。要突破“最后一公里”,必然途径就是技术的应用落地和融合创新,而这需要四个关键词的支撑。


记者:胡教授,您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能分享一下您对其的理解吗?


胡教授:谢谢。教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系统。在中小学,我认为开展技术与学科课堂的融合创新,是持续推进信息化在学校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延伸当年“整合”的概念,《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要求,希望解决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成效不甚明显的问题。2017年底,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指出要推进“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信息化2.0,推动教育信息化由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教育部印发的《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也指出了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入普遍应用”。

我们曾经梳理过全球关于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发展的热点和趋势。最近几年来,我们进一步聚焦于信息化教学教研创新的主题。这是因为,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信息化基础性条件已经发展的相当不错了,甚至有些条件好的学校在硬件配置上完全可以赶超发达国家。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地区的学校在信息化设施建完以后,就“束之高阁、建而不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这几年,在教育系统,在学校和课堂,各种新的技术、新的资源、新的应用可谓层出不穷、接连涌现。我认为,目前研究探讨的重点已经没有必要再聚焦“要不要在教学中用技术”的问题,而是要探讨“用的好,用到位”,如何突破信息化教学应用中的难点,走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要走进“最后一公里”,能详细解释一下吗?


胡教授:在教育系统搞信息化,有两个“一公里”现象:“最近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所谓的“最近一公里”现象,指的是在教育系统、在学校、在课堂搭建信息化软硬件环境和设备资源;而“最后一公里”现象,则是在教育系统、在学校、在课堂真的应用信息技术,并且用好它、用到位、用到有效。

哪个一公里比较难走呢?硬件环境建设肯定也不容易,不过我们询问过和教育信息化打交道的许多人士大,大家都感觉更难走的是“最后一公里”。在不可能要求全国都是一种信息化条件高标配的国情下,各地学校多多少少都有了信息化的设备,不过每个学校都有没有把设备用到位,这就很难说了。我认为要突破“最后一公里”,必然途径就是技术的应用落地和融合创新,而这少不了四个关键词的支撑。

第一,信息技术要走进“学科”。这个“学科”指的不只是某一个学科,而是各个学科,还包括多学科领域的融合。我去中小学听评课,特别喜欢听的是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或多学科融合中应用的实践课例。在目前中小学,学科课堂在学生学习总课时中所占的比例是绝大多数的。如果学科课堂不用技术,而只是信息技术学科自己在用技术,就只能说明信息技术还只是教学系统的点缀,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应用态势。

第二,信息技术要走进“课堂”。前面讲教育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教育可以改革的东西很多,可以改环境、改资源、改课程、改领导力、改家校互动、改教法学法,这些都很好。只是考虑到一线教师的常态工作场所仍然在课堂、在教室,如果老师连自己天天待的课堂都搞不好,而只是强调要改课外、改校外,这至少是有欠常理的。

第三,信息技术要为“教师”所接受和使用。确实存在着有些老师不喜欢技术,甚至排斥技术的现象。技术不是万能的,但信息化是大势所趋,不管接不接受、认不认可,它已然到来。“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信息化就是不可逆转的时代大势,需要老师主动顺应和积极应对。2018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公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特别讲到了“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搞好融合创新,需要老师正确看待和学习技术、用好技术。

第四,信息技术要为“学生”所服务。在学校使用技术的出发点,不是为了用技术,而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服务学生的成长。

记者: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有一种“高原乏力”的现象:技术配置已经达到了较高的要求,但教学应用却未同步跟进。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


胡教授:这确实是一种客观现象,也是一种典型的技术条件和应用水平发展不对称的现象。许多好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已经达到了“物理珠峰”,但应用水平却还停留在“沼泽洼地”。

当新的技术出现时,我们去探讨和惊叹于新技术的功能强大是没有错的。但是,教育是育人的工作,要牢记“人”的需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说“最好的技术,如果没有与使用这种技术相适应的教学,它在教育环境中也会变得毫无用处。”。

我们要通过深化应用来驱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的融合创新,“扩高原、筑高峰”,在技术和教学方式方法的不断磨合调整和创新变革中,使技术的有效应用成为常态。教师这个角色不会被取代,但会使用技术的教师会逐渐取代那些不会使用技术的教师;会根据教学融合适变使用技术的教师,则更胜那些只是简单用技术功能的老师一筹。

记者:您能和我们谈谈国内外在推进技术与课堂融合方面的发展差异吗?


胡教授:我在国外访学时有个感受,其实祖国现在的信息化条件水平正在突飞猛进,中美教育信息化最大的差距并不是软硬件环境的差距,而是常态化应用水平的差异。例如,我调查过中国一线老师做微课的最大动力是参加比赛,而在美国老师们并没有太多机会参加微课大赛,因为基本上没人办微课大赛。不过虽然美国老师的微课没有国内老师做的好看,但是他们在做翻转课堂应用方面是领先,这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我们要向国外学习好的机制,用机制创新来推动国内学校的信息化应用。例如,美国人把教师的培训经费折算成“教育券”发给教师个人,教师可以自己拿着券去找那些经过州政府认证的公司企业,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去上课。这其中就引入了一个重要的机制创新——通过市场竞争将优质资源、优质服务凸显出来。我觉得强调应用服务,这是一个很好的落脚点。所以,可以发现最近几年做信息化教学教研服务的企业也正越来越多,并且受到了中小学校的欢迎。

记者:在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创新的过程中,您认为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切入更好?是技术思维,还是教学思维?


胡教授:这既不能简单唯技术,也不要孤立谈教学,而是要把技术和教学相融合,秉持面向问题解决的创新思维方式来推动融合应用。有句话问的好:“技术是个万能的解决方案,可是问题在哪儿呢?”我们要以解决问题的应用视角来推动,而不是盲目追求让技术条件“高大上”,或者非理性地贬低技术的价值。

比如,在一些区域做教育信息化规划时,就推行“设施-应用”双项目驱动制:在开展信息化设施类项目申报的同时,要求同时申报一个依托该设施设备的配套教学应用类项目,并且两类项目独立评审。如果应用类项目被否决,设施类项目则直接否决;在项目验收时两个项目同步独立验收,应用类项目没先通过验收,则设施类项目暂缓验收。通过这种双向倒逼的机制,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是面向问题解决和有效应用。

记者:中国很大,各地教育发展仍然不均衡。您如何看待各地学校信息化条件的差异呢?


胡教授:这些年国家通过“三通两平台”等工程做了很多大事,教育信息化条件建设卓有成效。通过填平补齐大大提升了各地学校的信息化总体水平。但是,中国地域辽阔,必然会存在一定的条件差异,也不太可能实现全国学校信息化条件的绝对均等。并且,对于国内绝大多数的一线中小学老师来说,并没有太多机会去自由地选择技术环境的条件。因此,这就需要辩证地考虑信息化条件的差异,探寻多元化的应用路径。

首先,需要系统化的考虑,这就是水桶原理。水桶盛水的容量总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教育信息化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像硬件、软件、队伍、策略、支持等,需要系统考虑到影响信息化应用的各个要素,补短板,这样才能提高教育信息化系统的整体效能。

第二,需要多元化的考虑,就是路径依赖原理。通俗的比方,一旦人们开始做出了选择,由于惯性的驱动,就会在这一选择路径上不断强化,不愿轻易改变发展轨道。前面走的路,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后面要走的路。中国这么大,每个区域、每所学校都有各自的实际情况和历史道路。现有的经济条件、制度机制、人才素质等都会影响到学校信息化发展路径的选择。对于全国来说,每所学校只有适切自己校情的道路,而没有能全国划一的唯一道路。

记者:您能再建议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走好信息化教学的“最后一公里”吗?


胡教授:一家之言,我觉得可以从六个方面切入。

第一个,要优化技术环境的设计。在“互联网+”时代,技术环境不断升级,数字终端得到普及。但是在很多时候,我们确实发现很多学校的技术环境不是不先进,而是不好用、不易用、不想用。学校要优化技术环境的设计,以人为本来释放技术的能量。

第二个,要以教研促教学,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着力加强教师教研新模式的探索与推广”。“互联网+”时代,教研的形式和内涵都要创新,通过信息化教研创新提升老师们的信息化教学创新。教师要站在新时代重置自身的角色:刷三观、涨知识、增技能。建议教师在信息化浪潮中要有“六个意识”:学习意识、互联思维、数据思维、创新意识、分享意识和服务意识。

第三个,要关注学生的特点变化。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老师才能更好的教。现在的学生被电脑、手机、Ipad等数字化终端围绕着长大,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土著”。各种数字化设备已经嵌入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们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和过去相比,可以说是截然不同,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正在改变学生的认知。

第四个,要重视优质资源的选用。鼎鼎大名的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说过一句我特别喜欢的话,“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却忍受着知识的饥渴。”网络虽大,但要铭记“网海冲浪,未必寻得精彩;吹尽黄沙,未必觅得真金”。从理论上讲网上资源已经很丰富了,现在学生缺的并不是“数量”上的资源,而是看能不能找到自己心仪适用的资源,能不能用好有质量的优质资源。

第五个,要开展常态的学科实践和创新探索。这一方面要注意,不用技术,实现深度融合肯定免谈,但常态化应用也不是要强求“堂堂用”。另一个方面,要注意通过创新、迭代、完善来不断提高实践水平。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学科课堂的教学过程、环节和要素,在恰需之处用起来、用出彩,才是正解。

最后一个,要考量技术投入的总体教学效益。许多行业信息化项目的前期设计和后期应用投入回报高,这种“投资-回报”曲线被称为理想的“微笑曲线”。在现实情况中,建议要做好学校信息化项目的规划和应用,使信息化的投入产出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校里兴起了智慧学习、智慧课堂的实践。您对此有何建议?


胡教授:我觉得在技术支持的智慧课堂上,真正发挥作用的不仅是靠技术本身,还更要有智慧的老师,智慧的教法和学法。融合创新,智能引领。智慧课堂依托于先进技术所塑造的智能化学习环境,同时也离不开教师充分发挥师者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火花。

举一个案例。有许多智慧课堂的做法是给学生配备一个平板电脑,并装有相应的电子书包和资源,教师可以结合平板电脑上显示的学习进度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从而实现“智能技术支持的精准助学”。这种智能技术支持的课堂效果确实不错,但是如果有学校想做却没有平板电脑的条件,那还能不能做呢?

我们曾经指导过一堂看起来技术不是那么高大上的“智慧课例”:老师给班上的每个学生做了五颗不同颜色的五角星,每颗五角星上的图案不一样,分别代表了五个任务的梯度。在学生开始自主学习时,老师让学生将五颗星竖到电脑桌上。如果学生自学完成第一关任务就放倒第一颗星,完成第二关就放倒第二颗星,以此类推……在课堂上老师则根据学生桌面剩余站立五角星的数量决定走到哪儿去辅导。在这个课例中,我们用简单的五颗星也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普通技术条件支持的精准助学”。

是的,如果有条件获取先进智能的技术当然是最理想的;但是如果没有条件,老师也可以用智慧的方法弥补技术的缺憾,仍然让课堂富有智慧。勿忘初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教学组织模式,提升与特定技术环境相融的教法学法,才能更好地应用落地,走进“最后一公里”,走好“最后一公里”。

记者:谢谢您的分享。


胡小勇: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 THE END —


文章来源:《数字教育》杂志2018年03期

文章转自:微信号“信息化教学创新”

微信编辑:李中华



往期荐读

梁锦明:我们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应对未来的发展,教给他们一些10年后还能用得上的知识

余胜泉:人工智能可能承担12种教育功能,而教师核心价值在于“育人”

2018微软全球教育者大会:面临新技术的挑战,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适应未来的能力? | 域外传真

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众筹众智,让教育信息化2.0变为现实

专访 |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解读“教育信息化2.0”



2018,我们将聚焦以下话题,

欢迎来稿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