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英华 宋倩:我们这样解决语文专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变革”“加强实践性,促进语文学习的转变”。可见,语文新课标对信息技术作用的重视,呼应了数字化时代对学习方式变革的要求。
日益丰富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和学习平台,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数字化环境,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数字化学习工具和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解决了高中语文专题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高中语文专题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
语文专题学习存在的问题
2012年笔者开始实施专题学习,在专题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问题。
第一,文字印刷量大,学习成本高。语文专题学习很重要的一点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助读资料,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阅读思考中形成自我建构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印刷很多阅读材料,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第二,师生、生生互动不足,并且难以及时有效反馈形成互促学习场。学生在阅读大量学习材料后,会产生疑问、思考和表达欲望。传统课堂由于课时限制,缺乏充分的表达平台,交流反馈滞后,更无法将学习全过程记录留痕。
第三,材料形式单一,实践性和情境性不足。专题学习除了文字材料以外,还有很多图片、视频、音频等材料。这些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难以实现,需要借助网络平台完成专题学习任务。
2
数字化环境下语文专题学习的优势
其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大都是由教师决定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可以围绕一个问题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教师重点关注每个学生是否发生了真实的学习,并不强调学生一定要按照教师的方式学习,给学生提供了自主空间,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其二,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混合式”学习。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如果课程内容较多只能留待下一节课,时间间隔较长,学生对学习内容多有遗忘。在信息化环境下,可以在网络环境中随时发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可以高效获得学习资源,学习的时间和地点更加自由,也能够及时看到同伴的观点并进行互动,促进自己的思考。学生在及时的互动中,提高了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等。
其三,探索基于数字化环境下的高中语文专题学习的基本流程。专题学习是以问题、话题、课题、主题为教学单位,学生通过研读借助专题而聚类的一组阅读材料,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并运用个性化的言语表达,发展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形成审美鉴赏和创造的能力,做到文化传承和理解。专题学习所需时间较长,所读文章较多,所需互动较频繁,如何确定专题目标,何时补充拓展资源,需要补充哪类资源,如何调整专题进度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探索基于数字化环境下的高中语文专题学习的基本流程,才能保证专题学习的效果。
数字化环境下高中语文专题学习实践案例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基于学习任务群的专题学习,围绕语言和文化、经典作家作品、科学论著等,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研讨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相互协作,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也就是说专题学习是实施新课改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而专题学习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构建一个人人得读、人人得写、人人得发表、人人受关注的语文学习环境” 。由此看来,采用专题学习可以实现新课标中提出的基于数字化环境的语文教学模式。
我校一直致力于基于数字化环境的高中语文专题学习的实践探索。目前为止,实施过的专题至少有二十个,比如“《边城》与沈从文专题”“语轻情浓蕴百味专题”“笑对命运史铁生”“科普文专题”“诗仙之气”“缘景明情”“《红楼梦》专题学习”等。
在实施专题学习时,我们充分考虑学校已有网络硬件和学生的具体学情,探索出了基于数字化环境的高中语文专题实施方法。
(一)专题起始阶段:利用大数据,摸学情,定方案
在开展专题学习之前,教师首先在问卷星上设计与本专题有关的问题,然后发放到学生的微信群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
利用软件可以迅速回收问卷,并进行数据统计。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对数据进行筛选,了解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掌握情况,以便确定专题学习的起点。学生也可以通过问卷中的问题,初步了解本专题将要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对这一专题的认知情况。可以说,问卷调研在专题起始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散文专题是高三备考复习的重点,在高三“散文专题复习”开展之前,笔者曾对高三学生进行了“散文学习情况调查”(见表1)。
不仅仅是专题起始阶段,在专题每个课段都可以通过问卷设计好问题来了解学生原有认知、所得新知、存在困惑等。比如,我们做完“北师大燕化附中散文学习情况调查”后,了解到学生对散文读得少,写得少,普遍认为散文难,但喜欢散文的同学占多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保有学生对散文积极态度的基础上,进行散文专题设计。在散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辅助写作练习,对同类散文进行总结归纳。
(二)专题阅读过程:
利用微课和班级博客,换方式,促互动
网络资源扩展了语文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借助博客等网络工具,开设专题学习网站,将专题学习资源置于网络之上,学生不仅可以在学校的网络教室进行学习,还可以在家中阅读这些学习资料。
另外,不少教师有录制微课的习惯,可以将自己录制的微课放置在博客中,学生可以对重点内容进行反复学习。在“《边城》与沈从文专题”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录制了一段关于《边城》在现代文学中历史地位的微课,学生在了解了这一问题之后,开始思考经典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在进行“《红楼梦》专题学习”时,教师录制了一段讲解《宝玉挨打》的视频,学生在观看这段微课后,激发了对“宝玉挨打”这一内容的学习兴趣。
另外,博客内的文章有分组功能,教师可以根据专题目标,将专题资料进行合理分组,学生通过阅读已分组的文章,将文章建立某种关联,进而建构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充分体现了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特点。学生在阅读教师的专题文章时,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还可以同步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查找,此时网络也变成了学生的“虚拟老师”。
图1 学生讨论截图
博客下有评论功能,学生如果对某一学习资料有问题或者有想法,可以在这篇博客下进行评论,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回复,由此加强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边城》和沈从文专题”实施的时候,因为博客内的文章观点各有不同,甚至有相斥观点的文章,学生阅读后,激发了评论的兴趣,每篇资料后面几乎都有学生的评论(如图1)。学生在相互评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阅读也不断深入。
(三)专题讨论过程:利用手机群组、博客等网络工具,深讨论,促思考
在专题实施过程中,学生渐渐地会对某一些问题感兴趣,此时教师就需要提炼学生的问题,利用微信或 QQ 等聊天工具让学生能够充分讨论。
比如,在“《边城》和沈从文专题”实施过程中,不少同学提出“《边城》是一本充满了真善美的书,为什么作者要写到死亡”,班级的微信群内,学生对这一问题开始了激烈的讨论。不少同学引用了教师博客内文章,相互讨论质疑。刚开始学生在讨论时,教师并没有参与,而是阅读学生的讨论内容,将典型的讨论进行截图,并发布在班级博客中,由学生对这些评论进行第二轮讨论。学生讨论内容举例如下。
湘西是沈从文的故乡,也是边城的原型,可是湘西不全然是曾经边城的样子,作者写的边城都是现实中的不凑巧造成的悲剧,通过悲剧作者不满意这样的湘西,不满意这样的现实,大家希望找回真善美。
作者借着翠翠的躯壳重回梦里的湘西,青山绿水,民风朴素,爱情纯洁精粹,然而这种种美好最终也难以抵御世俗的侵略,归为沉寂。
翠翠的家是边城里的边城,沈从文的边城是尘世彼岸的边城,然而我们内心的那座人性与爱的城究竟在哪里?内心的善又会不会消逝于凡尘和物欲之中呢?湘西已逝,作者已死,边城又在何方?
在不断的讨论中,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也更加深入。最终,形成《〈边城〉中的简单爱》《爱的重新定义》等论文。
(四)专题写作过程:围绕选题,利用班级博客和教师微盘资料,拓思路,凝见解
图2 学生在网络教室查阅资料
教师在微盘中上传学生可能需要的资料,学生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室或自己的电脑、手机等进行阅读(如图2)。如果教师提供的资料不够,学生也可以利用学校的“中国知网”库,自己查找资料,以满足写作需求。
学生在写作中,如有问题,可以随时与教师交流,教师可提供必要协助,学生也可以在班级博客发帖寻求帮助,互相启发。学生在开始写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此时教师应给予一对一个性化针对性的指导,学生也会在试错、改错的过程中主动积累、整合,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和认识看法。
(五)专题成果分享:利用班级博客、朋友圈,分享成果,形成新资源
在专题结束时,每个学生都要完成一篇专题小论文或者其他形式的文章。学生成文有快有慢,完成后依次上传到博客、朋友圈中,这充分体现了专题教学在班级授课制下对学生的尊重,凸显了专题学习个性化的优势。阅读学生成果的读者既有同学,也有家长,还可能有陌生的网友,大家共读的过程本身又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至此,形成了专题学习的闭环,也为下一次学习本专题沉淀了巨大的学生新资源。
图3 学生文集《荧荧集》
在开展“笑对命运史铁生专题”学习时,学生完成了十四万字的小论文和散文成果,教师将这些文章发表在博客上供大家评阅,还编辑成册,学生给文集命名《荧荧集》,给文集设计封面,写序言(如图3)。
历经一个月的线上线下的学习,当专题学习结束时,有学生写道 :
读史铁生的文章是一场精神与思想的盛宴。看他在跌跌撞撞后终于一把火将迷惘、绝望、颓废统统燃烧殆尽。从星火蔓延到烈焰熊熊,经受苦难锤炼后的灵魂涅槃重生,抛开了身负的枷锁,挣脱了肉体的禁锢,回归了本真的样子,静而净,清而轻。
这荧荧而舞,扶摇而上的灵魂啊……
也许是史铁生文字所给予的哲思太过动人,让人内心都随之震颤,连闭眼小憩时那些文字都会不由自主地浮在脑海。这使我不得不执笔写下些什么,记录些什么,就好像,不这样做的话便会让某些熠熠闪光的东西埋葬在时间的尘埃下。
再后来,惊艳我的是学习交流时读到的同学们的论文。昔日嬉笑玩闹间所被忽略的东西借着文字倾泻而出,有的哲思深刻,有的精于词藻,有的温情动人。透过风格迥异的文章我们便能触碰到更加真实的彼此,甚至是平日中所不相熟的那隐秘于心的部分。
数字化环境让高中语文焕发了活力,也为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提供了动力。知识不是简单的传递,而是在不断地生成和创造,知识的传播已由单向流动转为多向连通,连通性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基本特性。这样的时代在改变着世界,也在迅速改变着我们的教育。
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包括问卷星等调查工具、博客等网络平台、微信和 QQ 等聊天软件、云分享平台等,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数字化环境下的高中语文专题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作者金英华系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长、特级教师;宋倩系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语文教师)
~ END ~
文章来源:《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年第5期,原标题为《数字化环境下高中语文专题学习的实践探索》
责任编辑:付惠云
微信编辑:李中华
主 编:朱哲
往期荐读
新高考英语被弱化了吗?拼图教学模式助力英语阅读教学 | 数字课堂
开学必修课:央视把57首诗词做成了歌曲,老师赶紧转给家长和孩子吧!
2018,我们将聚焦以下话题,欢迎来稿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