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晋诺:从PPT到网络社群,且看我的数字化教学修炼之路
问卷调查
提升信息素养,优化课堂教学,您的真实需求是什么?识别左侧二维码,说出您的心声。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计算机进入办公室开始,语文教学就与信息技术走到了一起。回顾近30年语文信息化教学与教研的历程,我感触颇深:信息技术改变了阅读教学的形式,提升了课题研究的质量,加快了语文教学改革的进程。
PPT:教学从芜杂走向精要
我最先接触的信息技术工具就是PPT。
语文教学中,对PPT使用有一个从提倡、鼓励,到限制、约束的过程,甚至21世纪初出现了不提倡使用PPT的呼声。我认为,这是对教学中误用PPT的一种反应。其实,问题不在PPT,而在如何使用PPT。前前后后,我做了好几百节课的PPT,最大的感受是:PPT让我建立了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并帮助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阅读教学形式。
将教学设计转化为PPT课件的过程,是对整个教学设计的再审视,是对原备课内容的再次提炼与精简。每每在这样的精简与审视中,教师清晰了教学思维,优化了教学程序。这是使用PPT备课与传统备课的最大不同之处。
尤其是PPT课件的整体流程是线性展开的,它要求课堂教学的流程清晰、逻辑关联紧密、节点凸显。为满足这一要求,教师必须深透把握教学内容,并使之程序化、模块化、关联化、节奏化。这“四化”会促使我们反复阅读教材,找到文本的最佳教学点;反复提炼教学内容,转化教学内容为教学事件;反复调整教学程序,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反复谋划教学的关键节点,使节点形成整节课的标志点。
为此,我从不在课堂的开端展示所谓的目标,因为那会破坏整个流程的张力。我会用一个由教学内容所转化的“主问题”贯穿整堂课,并将课堂教学分成若干模块(模块是整个教学流程的逻辑因子),模块与模块之间构成了或因果或递进的逻辑关联,不能任意抽换,目的是给学生抛出一个又一个包袱,内含逻辑思维的阶梯。
图1 使用PPT授课
比如,我2004年执教“积累审美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结题课《哭亡女苏菲》一课,全诗共18个诗节,篇幅较长,备课时的情景现在仍历历在目。
从最初的以逐节诵读诗歌的情感为主线展开,到最终以第4、8、17、18节诗的研读带起全诗的理解,中间经历了许多思考琢磨,促动我转变思路的就是课件制作的“四化”经验。尤其是采用了让学生以女儿的口吻给诗人写答诗的形式,把体会诗歌情感这一教学内容成功转化为教学事件。
学生的答诗恰恰把隐藏于诗歌背后的丰富情感呈现了出来。利用PPT展示学生作品与原作,让学生的读与诗人的写融为一体,让诗人的情与读者的情互为呼应。没有PPT的帮助,则很难达到这一效果。
另外,在整堂课的三个节点处分别引用了梅尧臣的《书哀》、徐积的《哭张六》和教师模仿徐积的诗,形成了三个模块的重要结点,这也是PPT课件设计的经验所得。这个课例后来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期刊上,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原理事长苏立康教授评价说:“听了这一课,感觉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感情的洗礼……教师对教材的精心处理,也很值得称道。”其实这些皆源于教学的精心设计和教学课件的完美融合。
后来,随着对课件研究的深入,我开发了多种交互性课件,用按钮链接的方式让课堂教学的横向展开也随心所欲。比如《药》的课件制作,以“鲁迅门诊”为场景,提供给学生“病历卡”,让学生通过填写“病历卡”揭示出每个人身上的“病症”,从而理解《药》的深刻主题。“病历卡”的展示交流,就使用了横向展开的方式,使课堂教学灵动自由。
由此看来,PPT已不单纯是一种媒体工具,它与阅读思维互为影响,实质上参与了学科的思维建设。
网络化:教学从单篇走向专题
2001年,网络闯进我的教学生活,感觉瞬间打开了语文教学资源的大门。那段时间,网络给我最大的帮助是,让我得以开始了专题式阅读的初步研究。
不论是原来的以文体组元,还是后来的以人文主题组元,单篇教学的基本形式没有变化。在教学中,我早已感觉到单篇教学的局限与不足。单篇教学的指向,往往是文本的内容理解和文章特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阅读教学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几乎没有帮助。后来我渐渐明白,指向文本内容与文本特征的知识性教学,不是在教学生阅读,而只是教给了学生知识性结果。当明晰了这一问题后,阅读教学的立足点开始向教阅读转移。
教阅读就是要教给学生阅读的原理与方法,这些原理与方法应该体现在同类的文本中。于是,我萌生了专题式阅读的想法。但在网络进入教学生活之前,我只能靠翻阅纸质书籍寻觅同类文本,由于手头资源十分有限,许多有意义的阅读教学点却找不到恰当的教学文本,研究速度相当缓慢。
网络开通后,运用搜索引擎查阅资料成了研究的重要方式,它让我们能够精准定位文本类型、快速获取文本资料,彻底改变了原来用扫描仪获取资料的烦琐状态。那段时间,我整天趴在计算机前搜索文章,先后编出了“慢走细赏”“观剑识器”“田园风光”“价值天平”“五岳华章”“科学骄子”“人格楷模”“生的故事”“死的秘密”“浪漫古人”“微观世界”共二十多个阅读专题,三百多篇文章,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专题式阅读教学的资料式阅读文选编辑工作。
我每天固定的时间跑学校油印室,将这些文章分组印给学生阅读。这些文章后来就成为我使用的教材,可惜的是,它们的电子稿在一次学校借用电脑的过程中全部丢失,让我甚是痛惜。但在网上梳理、比较、筛选文本的过程,迅速扩大了我的阅读面,提升了识文水平,这些所得是永远不会丢失的。
后来随着博客、聊天室、论坛、个人网站的兴起,网上研读与寻求帮助成了有趣的研究形式。在研讨与寻求帮助的同时,我也遇到了拥有共同兴趣和研究方向的朋友。那个时候,好多专家名师,都是通过阅读对方博客后加好友或者论坛交流结识的。
可以说,网络打开了我学术交流的视野。特别是学校购买了一些网站的信息资源后,能够随时阅读专业论文资料,这相当于开辟了研修提升的第二课堂。我常常为准备一个专题的教学设计,把相关论文资料下载,整天研读这些论文。我还把下载的重要论文资料编辑装订、反复研磨,比如专门装订了王荣生、孙绍振、余应源等十余人的论文集。
通过研读这些论文,再找论文所提到相关书籍研读,我逐渐明白,专题式阅读的实质应该是以“言语形式”为核心组建阅读单元,由此真正突破了文体与人文主题的限制,形成了阅读能力框架,把教会学生阅读落在实处。这些学术资源使建设专题式阅读课程成为可能。
回首教学生活中的网络世界,可以发现,它依次为我们打开了资源之门、学术交流之门,使教学和教研多渠道化、多空间化,有效地助推了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同时,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网络世界与教学、教研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支撑与被支撑的关系,而是教学、教研被置入各种数字化网络媒介之中,网络成了教学、教研的生存土壤。
社群化:教学从个体走向群体
21世纪初,各行各业都在提倡“合作共赢”的理念。这一理念应该是以信息化平台的搭建为基础的,教学生活也因各种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出现,产生了本质性的改变。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为我的教学、教研开启了又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的标志是个人工作室的建立运行和微信公众号的开设。
各种社交平台更容易让我们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与拥有共同志趣的人聚合在一起,同时也为异地、异时开展不间断性同话题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条件,这就保证了教研群落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存在。我的“晋诺工作室”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成立的。工作室的成立让我的教学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最大的改变是教研意识从个体行为转变为集体行为。不论是备课商讨、作业设置等教学日常工作,还是课题研究等专题性研究工作,遇到疑难,大家第一反应是在群里提出疑问,把问题抛给工作室的同仁,教学思考得到快速辐射分解,研究意识已“捆绑”了整个团体。这些商讨研究的常规活动,场地就是虚拟的工作室QQ群。
图2 与工作室同仁研讨网络课程的开发
我们严格限制了群内的交流规则,不谈与教学无关的话题;除了每天的日常交流外,我们先后组织了26次线上讨论活动,举办了“名著导读”“线上评课”“我读我讲”等多个专题研讨。参与者由本市、本省,扩展到外省诸多教师,影响渐广。尤其是新立项的“专题式阅读教学——叶圣陶‘目标’说的实践研究”省重点立项课题,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借助网络平台,得以顺利开展。
目前已完成了“朱自清散文《春》《荷塘月色》《背影》专题——整体性原则与否定式言语结构” “《老王》《画人》《红鼻子》专题——心理距离与反差式言语表达”“《三峡》《小石潭记》《与朱元思书》专题——内心与外物的三种言语关系:外化、映照、传送”“《品质》《说书人》《老王》小人物专题——冲突式言语使叙事更具有故事性”等16个专题的完整样本。
研究过程中,教学理念得以交流碰撞、不断优化,设计思路在集体智慧中得到不断修正,工作室成员围绕这一研究在《教育研究与评论》《语文建设》等期刊发表论文8篇。工作室的活动受到《中国教师报》的关注,做了整版的介绍;《江苏教育》刊发了介绍工作室活动情况的系列文章。应该说,这些成绩的取得,完全是建立在网络平台的介入这一条件之上的。
同时,我开设了“晋诺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主要发布团队成员的文学创作、专题活动作品,比如我们举办过“我写给你看”下水文写作活动,推出中、高考下水文几十篇;“我与母亲”母亲节纪念写作活动,先后推出工作室成员作品二十多篇。
我自己开设了“晨思夜想”和“教学手记”两个专栏,“晨思夜想”主要表达对教育现象、教学理念的思考,“教学手记”主要记录上课后的反思。
目前“晨思夜想”更新到了第127期,“教学手记”更新到了第72期。这些写作成了我教学生活的固定节目,成了我生活与生命的天然组成部分,处于自然运行状态。它让我不断思考教育的真谛,它推动我越来越深入到语文教学的内部去,同时也愈来愈启示我要严格要求、审视自己。
可以这样说,两个专栏的写作是实现自我超越的最佳方式;而借助公众号迅速传播,我的思考随时受到更多同仁的呼应支持,我个人的教学行为与更大的教学群体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使我的教学生活始终处在激情澎湃的状态。我想,这就是教学的幸福吧!
纵观目前网络上的各种教研群、公众号,彻夜不停地研讨,百家争鸣式的教学思想观点推送,让每种观点都可以瞬间成为研讨的生发点,让无数的个体即时组合成无数的教研群体。可以说,网络平台打破了行政规划的教研形态,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生活方式。
“道”缘“术”行,术在道中,道术互美,美美与共!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语文特级教师)
文章来源:《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年第6期,原标题为《“道”缘“术”行—— 一位语文教师的数字化修炼之路》
责任编辑:牟艳娜
微信编辑:李中华
监 制:朱哲
往期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