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石鸥:统编教材将全面铺开,如何勇敢而理性地拥抱技术?

孙建辉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9-11-23
点击[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关注我们!


勇敢而理性地拥抱技术,为统编教材教学赋能

——专访首都师范大学石鸥教授


本刊记者  |  孙建辉


从2017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就读于起始年级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在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3个科目中统一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即统编教材。


统编教材更加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强调学科的育人价值。那么,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应用到课堂上,如何实现其与统编教材教学的深度融合,体现学科育人价值,成为教育工作者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此,本刊特邀首都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石鸥教授,请他谈谈对统编教材数字化教学如何更好地体现学科育人价值的思考


首都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石鸥教授


统编教材应成为信息技术和学科知识融合的重要平台


记 者:现在,全国小学一至三年级和初中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课已在使用统编教材。统编教材更加注重立德树人,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法治精神的培育。您能否谈谈在体现统编教材学科育人价值方面,信息技术可有哪些作为?


石 鸥:作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体现国家意志、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从编写理念、指导原则,到教材内容的选排,再到教学特性,整体上都表现出较好的育人价值。


统编教材有着反映民族和时代发展要求的较高价值定位,充分吸收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注重继承传统和经典,发扬时代特色和创新精神。


例如,各个学科特别重视传统经典内容和革命文化内容,如小学语文教材大幅增加古诗文篇目,初中语文教材重新选入陆定一的《老山界》等革命文化经典作品。在继承传统经典的基础上,统编教材充分融入现代教育理念,结合时代特色,与时俱进地选取一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作品。


要想将教材内容内化到学生心中,必须依赖教材与教学的精心设计,才能真正实现学科育人价值,否则即便是再正确的内容,都可能成为纯粹的说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这方面,统编教材可以,而且应该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学科育人价值。我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实现学科教学目标。信息技术作为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本身就是统编教材体现时代最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语文》八年级上册在“综合性学习”栏目中专辟了“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引导学生认识互联网,学习收集和加工信息。又如,《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就在引导学生正确利用信息技术等。


而且,信息技术带来的富媒性,将更有助于扩大教材教学效果,如《望岳》《背影》《济南的冬天》等经典作品的美感和人文色彩,通过文本与视频、音频的结合更好地表现出来,为学生创造难以忘怀的审美体验。


历史学科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还原赤壁之战、抗日战争、阿房宫、后母戊鼎等历史现场和器物,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和现场感等。这方面设计和改进的空间非常大。


二是教材设计时要为信息技术的运用留下足够的发挥空间与余地。统编教材可能存在的一个不足就是很难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发展现状。这时借助信息技术及其产生的海量内容与高度弹性,能够有效弥补这一不足,在底线意义上实现统编教材的多样化,满足不同的需要。


我认为,当统编教材全部投入使用后,必然会围绕它大量出现跟进的、解读性的、评价性的辅助教学资源或培训材料,且多以信息技术产品的形态出现。


这些跟进的信息技术产品本身具有无限扩展性,值得统编教材在运用时给予充分重视和挖掘,但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们会使得学生发展的预期性和可控性大幅下降。这种未知的状态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加强研究与监管,引导信息技术服务教材、服务课程目标。


对此,统编教材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它应该为无所不在的技术和碎片化的知识提供重要的整合平台,而不能被技术架空,更不能让技术成为脱缰之马。



对待知识与技术的融合要有开放、宽容的态度


记 者: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逐渐地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您认为统编教材教学如何才能与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合呢?


石 鸥信息技术对传统教材的变革性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我非常看好统编教材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前景。可以说,凡是注重知识开放性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地方,都有信息技术的用武之地,但其应用也充满挑战。


统编教材的内容较好地落实了教材编写理念,它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以德育为引领,大幅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国家安全和法治教育等相关内容的比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编排上也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遵循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将知识内容与学生经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充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不同于数学、物理这些有着严格学科范式的学科,语文、历史和道德与法治都是人文社会科学,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强烈渗透效应的信息技术,一方面会加速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另一方面也让教材中原有的一些无可置疑、习以为常的知识和观点重新面临挑战。


统编教材以秉持时代性为特色,教师教学时不能(事实上也不可能)回避一些值得讨论之处,要把获得答案的机会交给学生。信息技术带来的知识获取的便捷性,也为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以获得答案提供可能,进而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能力提供可能。


可以预见,统编教材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学科知识本身不会制造障碍,真正的难题在于编写者和使用者的信息技术素养,在于他们对待知识和技术的融合是否持有开放、宽容的态度。


记 者:统编教材中的哪些内容可以与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合呢?


石 鸥:目前来看,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大致分为三类内容。


一是知识和技能类。例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是先学识字后学拼音,一年级学生的识字练字可通过个性化智能软件辅助学习,迅速提高识字量。现在,发展迅猛的人工智能技术(AI)正快速渗透进教育领域,特别是在辅导学生识字、提高词汇量等基础能力的训练方面,它弥补了课堂一对一指导缺失的不足。


二是概念和命题类。学生学习这类内容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信息技术给予辅助。这是因为,信息技术能够提供海量的证据和观点以及处理信息的工具。通过收集和处理这些信息,学生会对概念形成完整性和一致性理解,做出事实判断,加深和拓展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是价值和审美类。这类内容突出表现体验性的学习过程,而富媒性能够让主题和作品实现艺术性再现,营造有益于主题理解和氛围体验的情境性场面,帮助学习者产生预期的审美和价值体验效果。例如,一些音视频平台为教学主题提供了相关的影视和音乐作品,以增强并渲染主题的艺术效果,在体验性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


此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虚拟现实技术被广泛看好,它呈现的内容已经逼近真实事物和真实场景,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般的体验,在越来越重视体验性的教育领域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勇敢拥抱信息技术,更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记 者:随着时代发展,数字教材、网络教材、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等系列教学资源开始进入课堂。在将信息技术与统编教材内容融合,开展数字化教学时,您认为师生会存在哪些困难?


石 鸥:凡是技术,都有两面性。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效果是明显的,但在与教学内容融合时,也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第一,技术会使师生的注意力偏离,导致目标弱化。任何深度的学习和思考,都需要专心致志。现在,更多的高科技进入教学现场,必然会重新分配主体的注意力。


比如,《历史》七年级下册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的活动课,要求学生围绕主题从网络中收集资料,而网络本身不能主动提供目标信息,如果一开始缺少明确的目标和有效的方法,学生就难免被“路边的风景”吸引,偏离预期目标,无法及时收集到准确、有效的资料。所以,教师在勇敢拥抱信息技术的同时,也要留意信息技术可能会扰乱教学秩序,分散学生对学习主题的注意,弱化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师要重新定位人与技术的伦理关系,认识到人不能盲从于技术,受技术奴役,而是要驾驭技术,在享受技术带来的自由和便利的同时,明确教育教学的方向和目标。


第二,师生面临技术使用上的障碍。技术的应用,必然带来教学上如何使用的议题。使用技术必然要面对和解决技术失灵时带来的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会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体验赤壁的地貌环境,借此了解和感受历史上赤壁之战的战争环境。


不过,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一些设备可能会“罢工”,需要教师自行调试,克服技术障碍。这些技术问题会占用教学时间,影响教学进程。不同主体对技术掌握程度的差异甚至会使主体间拉开差距,给教学带来困难。


第三,技术附带的健康和安全风险。人对技术的依赖改变了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比如,长时间盯着一些大大小小的电子屏幕,必然会对学生的视力产生影响,长时间使用耳机,也容易损害听力系统,造成听力下降,而网络的联通还会给各种黑客以可乘之机。


各种各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都有不可预期的风险因素。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电脑特别是平板电脑在教学上的使用(这在语文之外的其他学科更普遍),使屏幕拼字取代了大部分书写的时间和机会,导致学生总体汉字书写和识记水平下降。对此,虽没有必要杞人忧天,但也不能对一些未知的影响掉以轻心。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上存在众多的困难,有些是技术本身造成的,有些则是教育主体自身的原因。技术本身的问题会随着技术的完善逐渐克服,而如何对待教育主体与技术的关系则是永恒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始终把教育主体放在首位,批判性地看待一些消极影响,切莫因噎废食。


记 者:为了更加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体现学科育人价值,教师应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开展统编教材的教学呢? 


石 鸥: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解决了教育变革背景下学科育人的价值问题。学科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核心素养的贡献上。


这表明,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熟悉核心素养,熟悉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特别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就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研制的,这对确定学科的育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它也带给广大教师发挥教学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要求教师把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和体现学科育人价值作为教学的主要追求。


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了解其他学科教材内容,积累和训练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与视野。在素养时代,教师要认识到单一学科育人价值的局限性,知道学科育人功能的发挥需要拓展,教学不能固守、拘泥于学科的樊篱,应有跨学科的知识和视野,同时要充分利用统编教材间的密切联系,发挥信息技术在跨学科教学中的优势。


例如,一些文学作品可以与近代历史教学相联系。学习鲁迅的作品时,可与近代史的新文化运动密切结合起来,通过观看《阿Q正传》等影视资料,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社会现实。


再如,历史教材的“课后活动”栏目中,可以建议学生课下观看《火烧圆明园》《开天辟地》等电影,加深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认知,也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对于这些音视频资源,教师可组织学生集体观看或者安排学生课后观看,并在班级交流平台相互交流,延伸对课上相关话题的讨论。


数字化教学是大势所趋,机遇与挑战并存


记 者:未来,您认为数字化教学有哪些趋势?


石 鸥:数字化时代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冲击,它在给教育带来诸多挑战的同时,也为新世纪的教育变革创造了条件。


未来的教学必然是数字化的,信息技术也必然会深深嵌入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或许,正如一位全国人大代表的提议所说,我们可以立法禁止学生带智能手机进入学校,但不能回避数字化给教学带来的巨大影响。


第一,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数字化教学将越来越关注和服务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也会因数字化技术的参与成为可能。数字化技术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对时空的限制,带来教和学的自由,而且随着技术和各种学习平台的发展,服务个性化培养的数字化教学将无处不在。


未来还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软硬件系统,目的是通过技术手段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服务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开始撬动传统教育的根基,今天不敢想的教育理想,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第二,对教学方式的变革作用更加明显。时下,很多学校已经在尝试新的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需要数字化技术的有力支持。换句话说,数字化技术推动了教学方式的转换。数字化教学凭借其可移动性、共享性、社交性等特点,适应时空环境变化开展教学活动,使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从而为教与学带来便捷以及可自由发挥的时空,学校与社会间的围墙将在数字化时代被拆除。


第三,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呼唤专家型教师。一些传统教学行为(如仅仅传授知识),将被越来越智能化的技术取代。这也许意味着,教师中的专家将成为通吃的赢家,他的教学会借助越来越人性化、智能化的数字技术大规模应用于课堂甚至多所学校的课堂,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那些缺乏创新力的教师将会失去课堂、失去学生。


正如我之前所说,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的时代,我们必须加快研究。如果我们不行动,数字技术和巨大的市场诱惑将替代我们行动,那将是一个充满未知数的结局。


文章来源:《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年第4期

图片来源:封面图片来源于昵图网

责任编辑:牟艳娜

微信编辑:李中华

监      制:朱哲


往期荐读

特级教师陈月新:如何实现课程教学的STEM化

中关村一小是怎么上科学课的?快来看课堂视频

今年9月,统编教材将全面铺开。教育信息化如何为统编教材教学赋能?

梁锦明:4000多名教师观看的“3D创意设计”示范课是怎样的

于海洋:看图写话 | “口语交际与写话”课教学设计+微课 | 看课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