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龚文丽、胡小勇等:在线教研的模式、工具与可持续发展建议

龚文丽、胡小勇等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4-09-02

胡小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线下教研正逐渐向在线教研发展,并已形成四种在线教研模式:网络名师工作室模式、基于视频直播教研模式、网络集体备课模式和精准教研模式。在技术支持方面,目前也已出现了相对成熟且各具特色的平台和工具。根据在线教研的特点以及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本文从探索多元化在线教研模式、以实践问题为导向设计和组织在线教研活动、加强支持与培训力度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推动在线教研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在线教研;网络名师工作室;网络集体备课;精准教研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教育部做出了“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工作部署,教师的教学阵地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与在线教学相呼应,在线教研顺势而发,成为教研形态发展的新风向。作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新形态[1],在线教研具备开放、协同、融合等特征,它的兴起对教师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各类教研资源、工具和平台融入教研的全过程,为传统教研打开了新思路;另一方面,如果没能恰当选择与使用相关平台和工具,则会错失在线教研带来的便利,甚至影响教研工作的正常开展。那么,在开展在线教研的过程中,教研部门和学校该如何做好组织和管理?广大一线教师该如何设计教研活动并选择平台和工具呢?本文结合案例分析了在线教研的典型模式及常用的平台工具,并为在线教研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01


创新应用:在线教研典型组织模式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中指出,采取校本研修、区域教研、教师选学等多种方式,将集中培训、网络研修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根据各地区和学校的发展情况,本文总结了网络名师工作室、基于视频直播、网络集体备课、精准教研四种典型的在线教研模式。


(一)网络名师工作室模式


2015年,教育部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应以“名师工作室”的形式将教学名师与一定数量的教师组成网络研修共同体,通过名师带动教师队伍的建设。2020年3月,《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中再次提出,加强“名师课堂”的建设,通过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的方式,发挥名师的示范作用,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研形态。基于网络名师工作室的教研一般有以下流程 [2]:一是团队准备阶段,包括确定教研目标,确定并组织参与教研的成员;二是实践行动阶段,提供在线教研的资源和平台,组织教师定期参与线上教研活动,包括专题讲座、听课评课、集中研讨等;三是观察反思阶段,提交教研过程中的学习报告和反思报告等;四是评价总结阶段,对教研中表现优秀的教师予以表彰,并开展教研经验分享会。依托网络名师工作室的在线教研,能够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协作,使名师资源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共享,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从2008年开始探索创建网络名师工作室,采用“1名名师+10名学科带头人+N名骨干学员”的方式,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基于网络名师工作室,教师可以分享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网上备课和研课,通过专题学习等网络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和碰撞思想。通过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偏远地区的教师也能够共享名师的智慧。


(二)基于视频直播教研模式


当下,教育直播作为一种新兴的在线教育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和使用。主讲教师可利用视频直播平台远程授课,专家和异地教师实时观摩评课[3]。在直播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音视频、共享演示文档、组织在线研讨等。观摩后,听课教师进行交流和点评,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教师交流与反思。基于视频直播的教研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扩大了参与培训的教师数量,提高了教师的参与积极性。


以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外语组开发的SPONGE教研模式[4]为例。它包括启动、预备、观课、协商、生成、提升六大环节。(1)在启动环节,组织者做好准备工作,进行统筹安排,让每位教师清楚教研活动的安排和具体流程 ;(2)在预备环节,提前告知听课教师教研内容,让教师对教研内容进行思考,避免听课时的无目的性和盲目性;(3)在观课环节,主讲教师直播教学,听课教师认真评课,发现主讲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4)在协商环节,教师进行讨论交流,聚焦教研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方案;(5)在生成环节,教师研讨结束后形成书面成果;(6)在提升环节,通过教研深化教学和引领教学,让教师研而有获,保证在线教学的质量。基于视频直播的在线教研,能够促进教师的沟通和交流,解决教师教学中的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让教师研而有获。


(三)网络集体备课教研模式


网络集体备课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备课质量。教师通过协作平台或工具开展网络集体备课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确定网络集体备课小组,准备集体备课的相应材料;二是确定教研主题,推送相关学习资源,让教师进行拓展学习;三是利用在线协作工具或平台协同备课,可协同编辑、批注和评论;四是实践反思、完善方案,教师在听课后进行交流,指出教学中的问题,不断完善教学方案。网络集体备课能够让教师发挥集体的智慧,通过协商讨论等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5]。 


以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教育局为例,该县在疫情期间成立学科骨干教师备课组,组织骨干教师“云备课”。首先,确定备课小组,分学科建立学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研讨群,明确教研组长和教师的责任。其次,提前安排教学内容,统筹线上教学资源;组织骨干教师网络协同备课,不断打磨教学内容,做到一校一案、一校一策;科学设计学习方案,每周的教学内容由教研负责人员把关审核。同时,做到教师和学生同步听课,关注教师线上教学与返学后课堂教学衔接的问题。通过集体备课,开展常态化的在线教研活动,对各学科的专题训练和学习材料进行研讨,提升在线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精准教研模式


精准教研是指基于信息技术环境收集教研过程中的多模态数据分析,从而支持课堂教学行为优化与宏观教研精准决策的一种教研形态[6]。精准教研关注教师的教研需求,通过分析、评估和诊断教研过程中的数据,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例如,北京市房山区针对教研需求不明确和教学经验化等问题,建立了智能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教师改进教学行为提供了全面客观的教育数据[7]。通过对师生课前、课中、课后数据的采集,对师生教与学数据的多维度分析,一方面精准配置各类教学资源,提高区域教研质量;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区域教学中的问题,确定教研的目标和内容,让教师的教研更加精准和聚焦。


上述四种典型的在线教研模式,每一种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或者结合使用。网络名师工作室教研模式适合组建教研共同体,依托在线教研平台,教师之间共同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从而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基于视频直播的教研模式,灵活性大、互动性强,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支持教师开展大规模的在线教研活动;网络集体备课教研模式可作为在线直播教研的补充和支持;精准教研模式需要智能技术和平台的支持,采集、分析和评估教研过程中的数据,可为教师的个性化决策提供支持。

 


02


技术赋能:在线教研平台工具



开展在线教研,离不开网络平台和工具的支持。好的在线教研工具能够促进教师的参与互动,更好地支持教研活动的开展。目前,在线教研常用的工具平台主要有以下四类。


(一)网络教研平台


网络教研平台指通过网络开展教研活动的平台,用来组织管理教师的学习和教研活动,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中国教师研修网、教研网对接各地教育的实际需求,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师资,为全国的中小学校提供优质的在线教学资源和教师成长资源等。“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平台通过网上“晒课”和“优课”评选,组织教师观课评课,开展网络教研,推广优秀的教学案例,让教师通过学习优秀的课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二)在线直播工具


受疫情影响,在线直播工具在教学和教研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其功能也各有优势(见表1)。对于计划以在线直播形式开展教研活动的教师而言,笔者有以下建议:第一,选定直播平台后,教师应提前熟悉直播平台的功能;第二,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提问或投票等,以活跃在线教研氛围;第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需要开启摄像头,以保持临场感。


表1 在线直播工具的主要功能


(三)在线协作文档工具


在线协作文档工具支持多人同时协作,能够满足教师在线协同备课的需求。教师可以在线撰写所负责的教学模块,同时还能清楚地看到其他教师的撰写情况,并可实时进行修改和编辑,大大方便了教师的文件共享。表2是三款常用的在线协作文档工具主要功能介绍。


表2 在线协作文档工具主要功能


(四)项目管理和数据收集工具


在教研的过程中,为有效地沟通,把控教研进度,有序推进教研的实施,可以借助专门的项目管理工具。表3所示的项目管理工具可满足教师任务安排与发布、教研进度把控、文件分享与保存等需求。教师还可以借助在线的数据收集工具,对教研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在教研期间随时收集和分析数据,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研过程中的问题。


表3 项目管理和数据收集工具主要功能



03


可持续发展:促进在线教研发展的建议



在线教研为教师专业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如何将在线教研落到实处,保证效果,尚需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等的多方努力。根据在线教研的特点,本文对促进在线教研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借助技术平台工具,探索多元化在线教研模式


信息技术在快速发展,各类技术平台的应用不断拓宽在线教研的渠道。例如,在线视频技术可还原真实的教学场景,让教师能够开展基于真实课程的教研,为教师的反思和评价提供空间[8];各类社交软件(如微信、QQ、钉钉)的使用便利了教师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教师在社交中学习[9];基于优质课例的在线教研,让教师不再受地点限制,更好地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沟通合作和综合性内容的探究[10]。受地区教育资源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各地开展在线教研的模式会有所不同。我们应注重教研模式对本地区和本校教师的适用性,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探索与构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在线教研模式。


(二)以实践问题为导向,设计和组织在线教研活动


教研工作为教师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在线教研不是传统教研的“网上复现”,也不能简单地将线下的教研活动搬到线上。在开展在线教研的过程中,教的人、听的人、评的人都是在线的,教研缺乏临场感。因此,在线教研应以实践问题为导向,避免教研的盲目性和无目的性,增强教师的参与性。同时,为避免形式单一的直播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单元或者主题来进行整体的教研活动设计,将教研前期准备工作、在线教学、听课评课、讨论协作、教学反思等环节融入设计之中,满足真实的在线教研需求。


(三)加强支持和培训力度,提升教师在线教研技能


在线教研对技术平台的操作性、网络环境的稳定性都有一定要求。因此,一方面教研部门应建立在线教研支持与服务小组,通过提供平台使用说明以及相应的资源文档,帮助教师掌握和使用相关软件工具,为教师在线教研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教研部门还应组建在线研修共同体,以先进理念为引领,以教研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不断提高教师在线教研的能力。例如,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的全国教师培训管理者高级研修项目就以在线方式举办。该研修以主题报告、小组交流展示、专家答疑解惑等多种形式,关注在线教学设计和技术资源等问题[11]


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在线教研能力。一是要选择适切在线教研的工具,适应在线教研的方式。在工具和平台的选择上,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研需求做出选择。二是要利用好在线教研的资源,例如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包含中小学各科课程的教学课件、教学实录等资源。教师也可以利用相应微信公众号资源,如“中小学数字化教学”“信息化教学创新”“教研网”等微信公众号推送了大量优质的教研资源,能帮助教师不断提升信息化教研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四)用好智能平台工具,迈向智能化教研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更新,也推动着教师教研模式向智能化迈进。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学校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数据进行采集、统计与分析,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精准的教学行为分析数据。通过对教研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和挖掘,可为教师提供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行为诊断和干预,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12]。通过对教研平台数据的分析和挖掘,还可以优化教研评估手段和方法,满足多样化的教研场域和个性化的教研服务需求。

 


04


结语



在线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以教研促教学、育师资,是教育教学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13]。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教研形态持续转型发展,教师需要及时总结在线教研的方法和经验,用好新一代智能技术和平台的优势与潜能,将线上、线下教研的优势融合互补,优化在线教研的路径,不断探索和构建在线教研的新模式,推动在线教研常态、可持续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面向‘互联网+’的教师教研形态转型与变革研究”(课题编号:BCA180094)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胡小勇,易锡添.新冠疫情影响中小学在线教研的发展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69-77.

[2] 曹宇星,王东虹,饶嘉婷,胡小勇.教研共同体:在线社交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J].数字教育,2019(4):24-29.

[3] 修亚弟,胡小勇.远程协同教研:云技术跨越教研的资源壁垒[J].数字教育,2019(3):47-51.

[4] 金雀屏.英语线上教研实践及其启示[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4):73-76.

[5] 陈玲,张俊,汪晓凤,余胜泉.面向知识建构的教师区域网络协同备课模式研究——一项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实践探索[J].教师教育研究,2013(6):60-67.

[6] 林梓柔,胡小勇.精准教研:数据驱动提升教师教研效能[J].数字教育,2019(6):42-46.

[7] 李占起,王徜祥,魏淑珍.大数据驱动精准教研[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1):82-84.

[8] FISHMAN B,DAVIS E A,CHAN C K K. A learning sciences perspective on teacher learning research[M]//SAWYER R K. Cambridge handbook of learning sciences. 2nd e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4:707-725.

[9] 曹宇星.互联网+教研:面向新时代的发展——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J].数字教育,2019(1):10-14.

[10]DAN W, JINGYING W, HUI L, LING L. School context and instructional capacit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in rural and urban schools in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2017,52.

[11]“国培计划”开启“云研修”全国教师培训管理者高级研修项目举办[EB/OL].(2020-03-20)[2020-09-02].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003/t20200320_432933.html.

[12]胡小勇,徐欢云.“互联网+教研”形态研究:内涵、特征与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20(2):10-16.

[13]胡小勇,徐欢云.技术赋能下,教研形态升级成新趋势[J].教育家,2020(38):26-28.

 

(作者龚文丽、梁家琦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胡小勇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年第1期
责任编辑 | 牟艳娜
微信编辑 | 司君琪
 微信监制 | 赵满树

精彩回顾

元宵节快乐 | 网课作业换新装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三个技术突破点

岳维鹏、赵永涛:数字时代的教研转型与发展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说明文数字化教学 ——以《梦回繁华》为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