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陋习”难改?试试用这六个步骤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星教师 Author 林志超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学生“陋习”难改,是老师们最头痛的。为什么反复强调、反复训练,学生的“好”习惯却难以持续,不讲卫生、不懂礼貌、不遵守纪律等“陋习”却经常“故态复萌”?
特级教师林志超认为,习惯培养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工程,做好这六个步骤——“感悟-约定-指导-监督-评比-优化”,助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01
步骤一:启迪认识,感悟重要
习惯,是一种自动化行为。
坏习惯是藏不住的缺点,别人看得见,可他自己看不见。有些潜意识的行为并不是自己希望的,可就是控制不了。
习惯培养第一课,是激起学生自我反思,让学生意识到习惯的重要,定下改变坏习惯的决心,从而自愿地参与。
这需要捕捉学生身上的坏习惯现象,通过创设让学生“看见自己”的情境,比如镜像记录、模拟表演、重构现场等冲击视觉感官的“画面”,来唤起学生感悟。如:
学生纪律不好,可以单独带他出来,让其回头去看看纪律不好的现状;
有学生插队,可以让他体验一下,别人插队时自己的感受;
学生坐不住,可以提前告知学生老师准备在你不注意时,拍下你课堂表现,并与学生个别分享交流。
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你有没有坏习惯,需不需要改变这个坏习惯?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深刻地揭示坏习惯的本质,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好习惯的重要性,唤醒改变的迫切愿望。
感悟,让学生产生养成好习惯必要性的认识。有认识才有反思,有反思才有意愿去改进,有改进才会有更主动的进步。
02
步骤二:自我约定,树立目标
让养成良好习惯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需求。过去我们强调“规范”,学生的习惯训练条例和目标都是老师定的,不管学生能否做得到,十几条或几十条地制定,然后挂在教室的墙上。
这种墙上挂挂,给领导查查,让学生念念的,不能往学生心里去,有些规章制度反而容易成为学生眼里的约束条款,限制带来更多的“逆反”。
需要广泛发动学生参与讨论:习惯这么重要,我们需要形成一个怎样的约定来重塑好习惯?与学生共同商定一个具有约束力的约定,提出培养目标。
以此作为学生行为的参考依据,纠正自我行为,共同遵守。“约定”不仅需要告诉学生不该做什么,更要告诉学生怎样做会更好,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与包容,内容可包含学生的安全、礼仪、学习和品质等方面。
制定约定,内容不能太复杂,需要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要充分考虑班级实际、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以生为本地拟定。如低中年级学生:
可以编一些儿歌、小口令,课堂上要“小小手放放好,小嘴巴不说话”;
下课要“轻声慢步,靠右礼让”;见到老师同学要“行礼问好,微笑点头”;
课前要“学会整理,保持干净”;回家要:“认真作业,按时作息”;
……
到了小学高年级或中学生,要更加偏向于理性化而实用的内容,如:
安全方面的不做危险游戏,卫生方面的学会整理、保持干净,纪律方面的轻声慢步、不喧闹拥挤;
礼仪方面的热情招呼、使用好体态语言,学习方面的主动学习、认真倾听、及时完成作业;
……
规范制定需要立足学生起点,着眼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做到“简单、必要、能做到”。
约定,不能成为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强制,而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要求,约定的内容要有学生自己的认同,这样才能让学生把习惯培养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03
步骤三:具体指导,榜样示范
没有指导实践和榜样示范,也很难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我们经常发现,教育者在学生习惯训练的过程中采用否定式教育,示范性不够。如,学生坐姿不正确,就批评,你怎么这样坐?学生作业完成不了,就质疑,你怎么连这都不会,是不是上课没有听?
在示范方面,我们教育学生“礼貌待人”,在得到学生的帮助后,自己却忘记了说谢谢;教育学生“讲究卫生”,见到地上的纸屑,我们忙招呼学生来捡,自己却袖手旁观;路上学生礼貌的问好和打招呼,许多老师却不声不响地走了……
指责和不正确示范,往往导致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办,错误的积累往往让学生陷入不知所措的迷茫,导致不思进取、自暴自弃。
我们商定的公约是行为结果要求,一般没有具体交代该如何达成。所以,培养习惯时必须有具体的、细致的指导和良好的示范。如:
礼仪习惯的“使用好体态语言”,指导时要从每一个细小的动作入手,从坐、立、行、走开始,各种姿势的指导;
如何看书,握笔,敬礼,接、递东西;
如何说话、咳嗽,见面如何行礼问好等;
……
习惯训练需要通过正确的指导、耐心的示范,让学生有样可学,要有一个模仿的过程,带领学生一个一个地去完成训练目标,然后产生自觉的行为,引导学生走向满意的结果,奠基学生终身的好习惯。
04
步骤四:自我检测,相互监督
从坏习惯到好习惯是一个行为改变的艰难过程,行为改变是需要调整和适应的,把原来“舒服状态”改为现在“不舒服的行为”,内心会非常挣扎,必须依靠一种自我内动力,或外在抑制力来支撑自觉行为,否则坏习惯会把他拉回原形。
自觉行为的开始需要严格要求,通过自我检测,加强互检互评,让学生逐渐学会自我约束。在这里,一般需要制作两个表格,一是“自我检测表”,一天一次对照,每周一张,进行自我回顾和整理。如下表1:
表1:好习惯训练自我检测表(每周一张)
二是小组评价表,除了自评外,更需要他评(可以是学生评、父母评和老师评),作用就在于建立生生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的良好氛围。如表2:
表2:班级一日习惯训练情况登记表
登记表是对学生一日行为表现情况的反馈记录单,是相互监督的内涵所在,与学生个人表相互对照。
根据同学表现情况赋分,一天一张,每日得到多少个“√”,一目了然。“√”的个数可以换成积分,积分可以换表扬信等符合学生内心需求的奖励。没有得到正常积分,甚至更少积分的学生则需要通过服务他人、服务集体等行为来换取积分。
实践发现“一套适合学生当前发展的约定+一套深得人心的评价体系+一个长效的监督机制”是习惯养成的重要保障。
监督需要有长效机制,否则习惯培养就像绕线球一样,若不注意让线球从手上滑落,那么之前辛辛苦苦绕起来的就会付之东流,而且会失去更多。只有持续地关注、坚持地训练,习惯才会成自然。
05
步骤五:奖惩并行,不断促进
引导学生习惯养成需要及时表扬和适当小惩罚并行。没有表彰和督促,习惯训练就会流于表面。
学生初步养成了习惯,就要进行及时的表彰,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贴一些小红花、小苹果、小星星之类的,中学生可以用积分这种代币制的方式,让学生叠加自己的好习惯,孙云晓曾提出“好习惯用加法,坏习惯用减法”,不断累加到一定数量,就授予某种奖项。
习惯积分亦可以融入到学校常规评比活动中,完善班级奖惩机制,利用有效的表彰,激励进步的力量,能让学生保持动力十足地,持久地参与到习惯训练的活动中来。
需要提醒的是,习惯训练中,若有学生出现反复时,按规定给予适当的小惩罚。
因此,及时关注学生的表现,不能对小错视而不见,要及时地纠正。小错积累成大错,再进行“大惩罚”,这种“秋后算账”式的措施是不能促动学生深刻而有效的反思的,教育效果也是比较差的,是训练不出好习惯的。
比如,A学生喜欢上课搭话,老师没有及时制止,就养成了一个上课随意讲话的习惯,此时老师再进行“训斥”,会引起学生的对抗,因此需要在“搭话”的当下,及时引导和制止。
生活中也有一个这样的例子,大家都知道长期吃油条会得癌症,可都不在乎,因为那个“大惩罚”比较遥远,还不一定会来,所以大家不会及时去改变;可若换一种“惩罚”方式,吃了油条后,马上咳嗽或拉肚子,人们肯定就不敢吃了,相比“癌症”,“咳嗽”和“拉肚子”是小惩罚,却相当有效果。
面对学生的坏习惯,罚什么?
当然是奖励什么,就罚什么。不能老师想惩罚就惩罚,需要按照规则办事,若奖励的是积分就罚扣除积分,若奖励小红花就罚扣除小红花。
若这些惩罚没有用,那需要全班学生商量一个惩罚法,大家都认同的方法,让受罚学生也觉得不罚不行,不罚不足以让自己改变,这样学生就乐于接受,才能有效改变。
习惯的改变,外在的两个最基本因素分别是激励的扬长和惩罚的警戒,只有巧妙地进行奖惩结合,才能做到诫勉与鼓励并行,促进学生习惯不断地改变。
06
步骤六:优化环境,期待成长
氛围,是精神环境、也是心理环境,良好的氛围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有正向影响。
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后进生进入优秀班集体,受到良好班风的熏陶,很快改掉身上的毛病。当然,也出现反向影响的情况。良好的集体风气形成是需要“时时关注、时时促进”的,对学生良好表现,要鼓励、支持、欣赏;对不良行为,要及时监督制止、相互提醒、互相监督,用积极的方式去维系良好的氛围。
习惯养成,既要有“统一标准下”的约定,更要有尊重成长差异的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起点不同,需要有适应不同学生发展变化的措施。
对于个别习惯后进学生,要以“静待花开”的心态面对,要适时调整标准,让他们自己提出“计划和发展目标”,哪些“约定”容易达到,可以先参与训练,哪些“标准”一时改变不了,可以商量一个缓冲的底线。
同时,要激励优秀学生与之结对,开展生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以求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当然,在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适当采用弹性评价法,可先给予奖励,再进行强化教育的方式。
事实证明,这样做学生对自己制定的目标会更加认同,并能逐步增强自我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评价的能力。
期待成长,先行鼓励,构建一个友好的“能量场”,让学生置身其中,利用期待和鼓励赋予学生满满正能量,润物无声,滋养成长。
习惯培养的“六步”策略,习惯培养变为了学生可知、可感、可接受的目标,进而有效转化为学生的行为。
这个过程,教育者不再是站在跑道终点按秒表的裁判,而是站在跑道两边呐喊助威的拉拉队员,激发、保护和强化学生“自我内驱力”,让学生在奠基良好习惯的同时保持自信上进的发展状态,享受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比改变一个坏习惯要容易得多。因此,习惯培养需要抓住“初始阶段”这个最佳时机。
笔者发现一个关键现象,在人与人关系建设初期,双方的要求或共同约定被严格执行,那么这个约定会被双方定位成一种稳定模式,深刻影响着双方相互关系,并构成具有一定思维惯性的“心理场域”。
这个过程中若形成了学习者对教育者的尊敬和认可的关系,就能保证学习者对约定的更好遵守,利于学习者良好习惯的形成,更利于教育者之后对学习者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及积极心态的培育。
文章来源 | 星教师
微信编辑 | 李中华 司君琪
微信监制 | 赵满树
精彩回顾
代表委员热议:如何推进教育评价、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