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想汽车赴美IPO,国产新能源汽车专利优势几何

肖晋 知产前沿 2020-10-29

作者:肖晋

理想汽车赴美IPO之际,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详解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现状,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核心专利拥有情况,并浅谈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发展策略。


一、特殊时期赴美IPO 理想汽车缺钱了?

在拜腾、赛麟、博郡等中国造车新势力纷纷遇挫之际,理想汽车启动赴美IPO征程。7月13日,理想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已向美国SEC提交招股书,冲刺纳斯达克。

(理想汽车融资情况,图片来源:商业数据派)
据了解,2019年12月正式开始交付以来,理想汽车仅用六个半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第一个10000辆的交付,创下了造车新势力全新车型的最快交付10000辆的纪录。不过,受到疫情与中美经济贸易摩擦升级等影响,中概股的日子并不好过,理想汽车决定在此时赴美IPO,可能不是最佳时机。
“现在上市,说明理想汽车是真的缺钱了。”有业内人士表示。当然,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理想汽车需要更多的资金,来研发后续车型,以及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理想汽车融资情况,图片来源:商业数据派)

从募资规模来看,理想汽车成立至今(包括前身车和家)累计融资额在20亿美元左右。相比起小鹏汽车累计将近170亿元和蔚来汽车的将近140亿元融资和18亿美元IPO募资,理想汽车的融资比较少。但理想汽车的亏损已经在大幅度收窄,汽车交付量也在提升。从理想汽车招股书披露的细节来看,除了2018年没有收入之外,在2019年和2020年都已经产生了收入。截止2020年第一季度,其累计的亏损超过了40亿元。

那么,在这场如此烧钱的新能源汽车造车运动中,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和专利技术水平到底如何?下文笔者结合相关行研报告与专利检索结果予以简要分析。
 
二、比亚迪国内销量紧追特斯拉 理想汽车专利储备过千 

1. 国内市场占有情况

在国内新能源市场,比亚迪汽车一直是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领头羊。今年5月,特斯拉中国却仅凭Model 3一款车型超越比亚迪。特斯拉中国销售11095辆,成为国内销量最高的新能源生产企业。比亚迪5月则销售10902辆,销售同比下降51.6%,位列第二,下面是5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名。

(五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
特斯拉的销量领先是意料之内的事,特斯拉是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厂家,综合专利数量和质量远远领先同行,并将自家1000多项专利进行开源供同行使用。

但从专利数量来看,公开资料显示,理想汽车专利数量近1000件,在国内知名汽车厂商中位列榜首。其中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和其他专利数量分别为 382 件和 565 件,共计 947 件;而已经实现上市的蔚来汽车总体数量排名第二,分别是 281 件和 535 件,共计 816 件。

(中国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专利数量,来源:企查查)

2. 全球市场占有情况
根据EV Sales网站公布的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数据,特斯拉2019年以36.78万辆的成绩仍然夺得全球销量第一桂冠;比亚迪2019年销量为22.95万辆,位居全球第二;而北汽新能源则以16.03万辆的销量排在第三位。

(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销量排行榜)
单单从这份表格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表现堪称不俗。不过,集汽车销售和汽车资讯服务为一体的海外网站edmunds评出的全球所有款型的新能源汽车排名,排名分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豪华电动车、豪华混合动力车四种类型的车。

可以看到,排名里有韩国车、日本车、德国车、美国车。每个排名有5个到7个名额,但很遗憾没有一辆中国车。笔者推测,全球销量排名中,中国车排名靠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本土庞大的市场加政府补贴导致。


(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综合排名,来源:edmunds网站)


三、国产新能源汽车科技实力如何 用专利说话

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核心技术为大三电,分别为电机、电池、电控。

电机:英文:Electric 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

电池:包括电芯、电池系统。

电控:纯电汽车的电控系统包括了电池管理、最高时速、电机反应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而这其中任何一个组件的状况,都和电控系统有着必然的联系。

接下来笔者就捋一捋国产新能源汽车公司在这三个方面的专利水平!

1. 首先来看电机
下图是2020年4月的新能源汽车电机装机量排行榜

不难看出,从装机量来看中国企业同样占到了半壁江山,但是这里面牵扯核心科技和材料,就像国产手机,手机是中国设计制造的,可能整个手机的所有专利里自主产权的占了一大半,但芯片制造、OLED面板、存储芯片均依赖国外企业。是不是国产新能源汽车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呢?

(2018年中国车用电动机专利申请人,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笔者查到了前瞻产业研究院与2018年年底的中国电动汽车用电机行业现状分析报告(电机的核心科技研发是非常漫长的发展过程,不存在一两年绝地反超的例子,所以一年多以前的报告仍然具有参考价值)。

报告中提到:“虽然我国车用电动机专利申请数量与公开数量与上世纪相比有了巨大进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自主汽车企业可以放松警惕,放缓技术研发的步伐。从我国车用电动机的专利申请人统计数据来看,目前我国车用电机技术主要被国外企业所掌握,尤其是日本企业,主要包括丰田、本田、日产、三菱等公司。我国奇瑞和吉利汽车分别排在专利申请榜的第七和第九位。”一句目前我国车用电机技术主要被国外企业所掌握足以说明问题。

(2008~2018年中国车用电动机专利申请数量)
2. 再来看电池技术
2020年5月7日,韩国新能源设备研究咨询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韩国LG化学装机量超过日本松下和中国宁德时代,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厂商。
电池厂商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是松下和宁德时代,占比分别为25.7%、17.4%。回看去年一季度,宁德时代以23.4%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松下以22.9%市场份额排名第二,比亚迪以15.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LG化学市场份额为10.7%,排名第四。
有专业人士分析,对于未来竞争格局,动力电池行业未来在集中度提升的同时,很可能出现宁德时代和LG化学的双寡头格局,LG化学有望凭借对材料体系的理解和产品的高品质卡位高端市场,宁德时代将凭借成本方面的优势卡位中低端市场,同时在技术端逐步积累后,有望扩大高端市场份额。
在动力电池专利方面,由于篇幅原因,笔者仅从纯电动汽车的电池专利情况入手进行数据整理。相比其他技术领域来说,中国在电动汽车的电池领域专利数量成绩不错,处于全球领导者梯队。

(纯电动车领域各个主要专利国家评比,来源:清华大学研究报告)
通过上图统计可以看出来,日本是纯电动汽车领域第一大专利来源国,并且,日本更着重在纯电动汽车的上游方向上布局研发,在动力电池材料及制作 领域和动力电池包管理领域专利排名第一;其在下游充电领域的专利拥有量稍弱, 特别是无线充电领域更是布局寥寥,专利排名仅为第四。具体来说,其动力电池 材料及制造专利优先权量超过 5.4 万项,占全球专利的 41%;动力电池包制造及管理专利优先权量超过 1.9 万项,占全球专利的 29%。这主要是得益于日本半导体、电池行业深厚的技术积累。
中国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专利布局非常全面且均衡。除了动力电池材料及制作和动力电池包管理上有着全球专利占有量第二与第三的不错表现外,其在充电技术上的突出表现让人瞩目。中国在快速充电领域的优先权专利占有量达到 49%, 在无线充电领域的优先权专利占有量更高达到 51%,均为世界第一,成为充电领 域世界第一大专利来源国。这反映出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纯电动汽车市场对充电 技术发展的需求和促进作用,并且与我国强大的基础设施研发、建设能力密切相关。
 3. 最后再来看电控技术的情况

根据全球最大的市场调研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DE的《2017-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EVM)控制器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全球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市场的主要供应商是:Continental,Delphi,Sevcon,Siemens和Texas Instruments。

市场上其他知名的供应商有:AMC,航空国际热力系统,博世,比亚迪,电装,EVS,富士电机,富士通,日立汽车系统,三菱电机,Metric Mind,SME和丰田工业株式会社。
也就是说全球全球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市场的前五名主要供应商没有一家中国公司,前13名中只有一个比亚迪入选。
 
四、从专利角度简评国产新能源汽车优劣势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发现,从专利技术角度讲,中国发展电动汽车有两个优势、两个劣势。

1. 两个优势:
第一个优势,纯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通用技术领域中国追赶迅速。

(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国家专利申请趋势)
上图展示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通用技术的主要国家优先权专利申请趋势。该图可以反映国家在这些领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领导力的变化趋势。

可以看出,在2010 年以前,纯电动汽车领域和新能源汽车通用技术领域主要由日本、德国领导。但是在 2010 年以后,中国本土研发机构在这两个领域技术上的专利申请量迅速增加,全球专利的增长大部分来源于中国。就 2014 年的专利申请而言,中国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通用技术专利的最大来源国。

接下来的2015 年,中国也成为纯电动汽车领域专利的世界第一专利来源国。这可以说明我国企业、高校等研发机构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和新能源汽车通用技术的创新已走到国际前列,从专利数量上来看具有较强的技术领导力。这与我国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相符。

第二个优势,中国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专利布局非常全面且均衡。

正如前面所讲,除了动力电池材料及制作和动力电池包管理上有着全球专利占有量第二与第三的不错表现外,在充电技术上的突出表现也让人瞩目。

2. 劣势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整车企业支配能力不强。国内现在搞新能源汽车很活跃的是非传统汽车企业,比如做电池的,还有其它企业,很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
二是技术基础不牢固。基础研究能力比较差一些,电池性能理论上还有数倍提高的空间,但是这个空间能不能够利用起来,取决于基础研发能力。材料技术的科学发展,中国在这方面是有差距的。
除了专利技术方面的分析外,笔者认为还有“政策支持”这一优势,比如购车补贴;买车送牌照,在北京上海这种一个牌照动辄十来万的地方推出这样的政策可以说非常诱人,同时各级政府还在陆续推出其他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

五、未来发展的着重点

1. 重视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选择与其他国家已有专利技术积累

自 2001年中国启动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项目,确定三纵三横战略以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一方面,我国的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已经在世界上领先;另一方面,在市场与政策的双重促进下,我国的纯电动汽车领域专利数量在过去十年上升迅猛,已成为世界第二大专利来源国。

在充电领域与动力电池领域也有多家企业进入全球专利拥有量排名前三十位。说明在纯电动汽车领域,我国有较强的技术积累,部分实现“弯道超车”。这主要是因为纯电动汽车领域的核心技术方向对传统汽车产业技术积累依赖性较弱,并且其他国家在这个领域的专利布局相对空白。然而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虽然我国是混合动力汽车的最大市场之一,但在其主要技术方向上几乎没有表现,缺乏核心专利。这主要是因为混合动力汽车领域已经被日本、德国等汽车强国的企业提前占据,我国依靠大力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才实现部分专利突围。

目前,我国大力促进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企业与政府应关注日、美等国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已有技术、人才、专利积累,同时发觉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空白领域,积极寻找“突围技术”,实现我国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市场与技术的同步强大。

2. 重视产业融合领域的专利布局

与国外 OEM 大幅推进动力电池、燃料电池领域的研发相比,除比亚迪之外,我国 OEM 在汽车产业新产业价值链环节专 利布局寥寥。然而,这些新的产业链环节往往是目前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所在,并且可能在未来成为汽车产业链中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关键环节。

我国 OEM 应积极招揽产业融合领域各技术方向的人才、同时与电池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重视核心领域的技术积累,避免未来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代工厂”,重蹈传统汽车产业的后路。

3. 推进全球化专利战略,重视公开专利对标准建立的影响

从 2014 年丰田宣布公开燃料电池汽车领域五千余条专利,到 2015 年 Tesla 宣布“我的专利属于你”,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领 域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利用专利的公开进行标准之争、技术路径之争。

中国企业应重视其专利公开对技术路线、标准的影响,并提高自身的专利技术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可根据自身的技术积累情况,与专利公开企业形成联盟,快速形成技术储备。

编辑:肖晋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www.pharmaip.cn)

www.caiips.com


END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