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衡量一个人的学习能力
↑↑↑ 点击蓝字关注,桑文锋个人公众号
注:本文由桑文锋在 2018 年 3 月 1 日首次发表于知乎。
不管是在百度工作期间还是创业这两年,招人可以说是作为管理者的重要工作之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招聘倾向,而我的倾向就是那些积极主动且具有快速学习能力的人。公司这两年被劝退的员工中,主要的原因也是这两点。
既然这两点这么重要,那为什么不在面试中直接筛选出局?主要是很难在面试的一个小时中对这两项特点进行准确判断,往往是实际工作一两个月之后,才会暴露出来。尽管如此,我在面试中还是积极尝试如何更好地判断一个人的主动性或学习能力。主动性这里先不提,主要还是来聊聊学习能力的衡量。
首先,为什么学习能力很重要?这和从事的工作内容有关。如果工作内容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比如把一沓材料从 A 地送到 B 地,这确实不需要太强的学习能力,只要手脚灵便就可以了。但创业公司往往从事新的方向,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往往是之前没有经历的,需要快速迈过去。如果在一个问题上逗留的太久,就可能贻误时机。特别是我所从事的大数据分析领域,对于未来能做到什么程度都还在不断探索中。
另一方面,面对的客户也是各种新公司和新方向,为了能够服务好客户,必须去学习客户的业务,了解如何把数据分析和具体的业务场景结合起来。这两点都需要比较强的学习能力。事实上我认为互联网的一个本质特点就是变化,互联网领域三年所经历的变化,比其他一些传统领域要多一个量级,当然,现在阶段一些传统领域也进入了快速变化期,未来可能所有的公司都是互联网公司,都需要互联网,都会具备变化快的特点。这种形势下,作为个体或组织所能做的就是拥抱这种变化,就需要更强的学习能力。
在面试的时候,我会询问候选人最近一段时间都学了什么东西,看过什么书之类的问题。但客观来说,这些问题只能从侧面了解候选人是否爱学习,但爱学习不代表学得快。我有考虑过是不是给候选人一堆材料,让他看完后谈谈认识,或者讲解一段较为复杂的技术或业务场景,看看他能领悟多少,但目前还没有付诸实践。
因为对这个问题思考的多,最近算是有所进展,我开始把学习能力分解成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
开放性一个人开放不开放,是比较容易判断的,比如能不能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愿不愿意接触新知识,以及愿不愿意提问题和分享自己的知识见解。也就是说,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能够进的来,就是外界的东西能够进到心里去,另一方面是能够出的去,把内心的东西,不管是问题还是知识传递给周围的人。开放性可以说是前提,如果是锁在套子里的人,显然是不可能有好的学习能力的。
二
悟性悟性这个词比较抽象,一个人悟性好,你能感觉得到,但很难说一个人为啥悟性更好。悟性受影响比较大的是智商,而智商包括抽象能力、记忆力和联想能力等多个方面。这些能力凑在一起就体现了性能的差异,同样的输入材料,输出的效率是不同的,不管是速度还是质量,都是不一样的。悟性好,就像机器学习迭代效率高,少几轮迭代就到了最优解。而悟性差了,就要不断地给材料,不断的去试错,才能到达最优解,甚至总是达不到最优状态。
三
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的多经历的多了,自然遇到类似的问题,比葫芦画瓢,就可以做的像模像样。世间的问题类型是有限种类的,总是类似的场景重复出现,有了比较多的实践经验,有更多的方法,那就更容易掌握一门新知识、新技能。
我现在面试候选人时,就会尝试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判断。至于这是不是一个好的衡量方法,还不好说,比毫无根据的乱猜,还是要科学一些。
那如何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去努力。开放性很好办,实践也很好办,有人可能觉得智商可是生下来就决定了。我对这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做过一些智商测试的题目就会知道,里面还是有许多规律可寻的,如果从来都没有见过那种类型的题目,做起来就会比较困难。当然,天分肯定会影响你能达到的天花板。最近在看的一本书《暗时间》,里面有不少讲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内容,有兴趣可以学习一下。书中还有一半的编程和算法的内容,可能只有程序员比较适合了。
最后做个广告,神策数据在招聘一些重要职位,积极主动又具有快速学习能力的同学可以留意一下:2019 神策春招 | “数”天下神人,都“据”于此。
好文推荐
▽▽▽
收藏 ★ 公众号,可及时获取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