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疫情时代获亿元融资,「云工厂」李钦如何看待工业互联网 | 创氪说

刘晓潼 36氪广东 2021-10-16

巨头加码布局?“热炒冷吃”?工业互联网走向究竟如何?



文丨刘晓潼
采丨施燕芬

编辑江倩君 马赛氪


2017年,国务院曾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今年是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也是工业互联网被划分为“新基建”的第一年。


今年5月,腾讯宣布将拿出5000亿,用于新基建与产业互联网的进一步布局,全面升级“基础设施、技术创新、研究资源”三大能力。近日,腾讯发布2020年二季报,其中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298.26万,同比增长30%。业务数据背后,腾讯云、产业物联网是贯穿其中的关键词。紧接着8月12日,京东工业品宣布完成对工业用品供应链电商公司工品汇的收购交易。消费互联网巨头纷纷加码工业互联网,瞄准2B市场,试图为自身的中长期发展锁定增量空间。


而在此之前的2014年,36氪广东早前报道的深圳云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云工厂”)创始人兼CEO李钦就已察觉到中国工业互联网的暗涌,成立了在线制造服务平台——云工厂,成为较早期的工业互联网企业。


今年8月,云工厂完成了1亿元B轮融资,由回声资本领投。此前曾获得来自中科创星、盈孚资本、富士康的投资。

 

后疫情时代的工业制造


受疫情影响,不少行业发展一度停滞。疫情扰乱全球供应链体系,客户需求骤减,货物囤积难以销售,对制造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同时面对出行受限,原以线下传统方式执行的订单,也亟需转向线上。云工厂凭借线上制造模式及快速整合海外供应链产能的优势,提高了资源匹配效率,解决了制造业企业供应链断层的困扰。李钦坦言,在疫情后云工厂平均每个月都有超过30%的业务增长。伴随“云经济”的爆发,对于制造业而言,也能很明显看到产业云化的加速进程。


最近半年工业互联网再次被提上日程,李钦阐述了他对工业互联网的理解:


“工业互联网是一个长期的机制,未来二、三十年的工业发展趋势会是自动化、智能化和高度数字化。自动化制造产能接入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工具将产业链、业务流进行结构化的管理,实现工业数字化转型。


他认为,目前已经可见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雏形,有着两个基本特征:自动化和无人化。


“尽管我们仍被这一波智能化浪潮裹挟着,看不清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全貌。实际上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在很多场景发生了,例如食品工厂或服装工厂,少于30人规模就能实现几百万件的产量。


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场景在实现高度无人化和智能化,大家的工作方式、生产效率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制造业就业人口占比总体在下降,未来制造业不再承担这么多的就业人口,降本增效就是工业革命的证明。”


李钦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结果展开了设想:“工业互联网实际是从设计、制造到量产的综合能力体现,亦是全球工业发展的趋势。


以往的工业革命最终结果都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地域转移。假设未来制造业不再承担大量劳动人口,就不需要遵循过去产业转移的逻辑。具备自动化技术之后,哪里离市场更近,工厂就在哪里,不需要再过多考虑人力成本;或是产品直接在厂家当地销售,不需要面对跨国高额关税和运输成本,实现高效益。”

 

万亿赛道,谁在捕捉风口


在工业互联网的大赛道中已有不少选手。李钦认为可以将他们分为三类:

第一种是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如格力、美的等。在过去几十年已经积累了大量数字化的能力和解决方案,但属于定制开发,产品基本不具备通用性和共性。对外输出能力。假设用这套系统去为行业内的其他企业赋能,可能会“水土不服”。


第二种是在传统产业链做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企业,针对产业里的某个特定场景提供的解决方案。过往的业务模式是提供单机版的设备和软件,现在有了新的业务模式,就是给设备联网。设备上传的数据可以由厂家、经销商等多方使用,便于共同监控运行、远程维保等。这类企业本质是在做传统设备的数字化改造和升级。


第三类则是过去做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等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在各种细分行业的单一工厂或工序里提供解决方案。

总体而言,工业互联网是对工业的数字化改造。单一大厂能够解决自身的自动化问题,但不一定适用于整个行业,需要平台型方案去解决产业链上数以百万工厂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尽管工业互联网前景广阔,但从用户应用端到产品销售端,仍存在不少落地难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数字化解决方案跟工厂实际需求的匹配性问题。李钦介绍,过去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在中国企业实施的成功率只有不到40%,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的成功率可能更低,究其根本还是解决方案实用性和应用性不足。


第二,成本问题。工厂接入数字化系统成本较高,哪怕系统功能再强大,大多数工厂尤其是中小型工厂无法承担这个费用。


第三个问题是数字化系统的销售难度大,销售周期长、获客成本高。


最后是企业教育成本问题,使得企业主、工厂主转变意识,接受数字化观念存在较高的门槛。

 

新基建下的工业互联网,如何更进一步


从政府密集出台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可见,国家对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大力支持。在新基建推动下,工业互联网再站上风口,成为众多企业争夺的新赛道。而落到实际来看,工业企业普遍接受度不高、落地困难,更有观点概括工业互联网是“热着炒、冷着吃”


在李钦看来,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固然是好事。工业互联网是一个高度创新型的产业,从软件开发到自动化生产,有着各个细分赛道。李钦认为,发展工业互联网,首先要构建创新型人才体系,将软件短板补齐。
合适的办法是围绕产业链,对创新型的工业互联网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在这当中,则需要政府以发展基金的形式积极引导。


李钦期待,未来中国能在通过工业互联网抢占工业制造先机,站在世界前沿。




“天问一号”发射成功,我们离去火星做农民还有多久?


托育赛道成必争之地,全优加获中科科创3500万元战略投资 | 大湾区前沿

三维家数据、技术赋能后,「e2e建材新零售平台」如何在下沉市场做家居建材生意 | 大湾区前沿


从消费级到轻B端产品,「潜行创新」挖掘水下机器人世界|噢氪了

披荆斩棘的购物车大作战|求其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