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3亿特需人群蓝海,「康乐龄」为老人及病患提供国产吞咽障碍功能性食品

黄志敏 36氪广东 2022-12-29
 

「康乐龄」以临床医学研究,结合生物化学技术开发吞咽障碍功能性食品,以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帮助1.3亿特需人群。

丨黄志敏

编辑丨江倩君


 
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针对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产品面向服务市场潜力巨大,其中食品及相关辅食产品作为刚需成为康养市场蓝海之一。

吞咽障碍是指在进食、吞咽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困难,如咀嚼和吞咽食物或液体的困难。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相关报告显示,我国有近1.3亿人存在吞咽障碍,且在老年群体的发生率高达30-40%。

吞咽咀嚼功能下降另长者可选择的食物较少,一般只能以流质状的“糊仔”或碎餐为主要形式,很多长者因此难以愉悦地进食,并影响进食意欲,进而导致营养不良。严重者甚至会出现饮水困难,危及生命安全。
 
「康乐龄」(柏丝(香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功能型食品研发企业,团队以长者吞咽障碍切入市场,以校企研发联动,陆续开发不同系列的功能性食品,以“吞咽障碍产品矩阵”打造老龄和病人群体的数据闭环和服务闭环。
 
「康乐龄」CEO 周益俊表示,“针对吞咽障碍市场开发的产品在国外已较为普遍,例如雀巢集团旗下营养及健康科学公司,年销售额达1000亿人民币,而在近邻的日本OilliO公司,年营收也有约200亿人民币。

由于口价格昂贵、国内相关科研较少,造成长期以来相关产品在国内普及率低,「康乐龄」通过自研技术以降低固体食物硬度以减少咀嚼难度,通过增加液态食品粘稠度从而便于吞咽减少呛咳,为有相关需求的老人及病患提供更经济的国产化吞咽产品矩阵”。
 
「康乐龄」目前根据不同级别、不同需求的吞咽障碍人群开发包括原貌易食软餐、液体及食品增稠剂、塑型粉、软化粉、特医食品及膳食补充剂等产品。

「康乐龄」易食软餐产品
 
目前团队已申请7项发明专利,并与香港大学等高校和医疗机构合作,就吞咽障碍及营养学开展广泛研究及技术研发,在生物化学领域团队自主开发了超声波辅助酶技术及真空浸渍(VI)技术,实现“原貌软餐”的食品形态,令吞咽障碍者“告别碎餐、糊食”。
 
「康乐龄」团队部分专利展示
 
首先,为了实现针对吞咽障碍人士的食材软化需求,团队通过超声波辅助酶技术(基因重组优化酶技术)将不同的酶作用到特定食物中以改变其硬度水平,如下图实验数据显示,超声波辅助酶技术在不同类型的食物上都能发挥作用,使食物的硬度降至基准的25%以下。与现有方法相比,此技术可以使各类食物的硬度再平均降低22%
 
超声波酶技术与传统技术在处理食品硬度的试验对比
(来源:「康乐龄」团队)
 
除超声波酶技术外,团队还通过自研真空浸渍(VI)技术对食材进行加工,此技术是利用了有压差引起的水动力学机理和变松弛现象,将酶注入到不同的食材中。

技术使得包含微生物抑制剂、功能性营养成分的浸渍液更容易渗入物料结构内部,从而提高产品营养成分并延长保质期。同时由于在真空和低温环境下实现作业,能够有效抑制褐变过程及微生物繁殖外,还能够降低食材加工过程中对食材营养、颜色和风味的影响。真空浸渍(VI)技术使浸渍效率得以提高,能够在降低生产能源消耗的同时提高工业化食品生产水平。
 
原貌软餐不仅保证了食品在软化后依然具备正常食物形态,同时也确保了营养成分不过多流失,以莲藕作为食材案例,用「康乐龄」的技术进行软化的莲藕有更高的营养含量,维生素C含量是经过长时间煮沸而软化的莲藕的6倍,同时莲藕硬度相比也减少93%。
 

针对莲藕食材的营养含量及硬度试验结果
 
「康乐龄」产品较国际品牌(如雀巢、OilliO)相比终端价格降低50%,目前月销售额近百万元,在中国香港及中国大陆地区已有数十家B端合作机构及客户,如招商局集团、香港保良局、香港明爱、上市集团香港松龄护老集团等企业和机构。

关于C端市场的拓展「康乐龄」已在主流线上(包含HKTVMall、淘宝、京东、拼多多)和线下渠道(如香港卓思廊)进行售卖,并提供长期订餐服务。

团队方面,「康乐龄」团队核心人员来自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知名学府,拥有多年食品和临床医学经验,并得到中国香港特区政府科研补贴支持。

今年6月,「康乐龄」 获得新加坡ID Capital种子轮融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