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7月2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天朝的崩溃》:看透一个民族现代化的难题所在

先知书店 时代的稻草人 2022-07-22



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重新认识“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茅海建老师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大概是无法绕开的,譬如这些命题:

1,“成事,则皇帝英明;毁事,则大臣背锅”的叙述模式,如何内化于著史者的自觉?

2,“妥协→投降→卖国”的“奸臣模式”,是如何成为一百多年来历史学家们的基础命题?历史研究又是如何在这种命题中转化为宣传的?

3,为什么真实的战况到开战一年多以后,道光皇帝依然蒙在鼓里,进而胡乱发出前后矛盾的作战指令?

4,翻译因素在鸦片战争期间的对外交涉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5,为什么众多主权被轻易出让,而侵略者和满清政府都各得其所欢庆成功?

6,真实的林则徐、琦善又是什么样子?

诸如此类大大小小的疑问,《天朝的崩溃》都会给你靠谱的答案。




其实,当年的琦善算不上真的卖国贼,而林则徐也并没有那么英勇神武。真实的历史太过丰富,不应该简单地用忠奸二分法来对历史人物归类。

而当年,也正是简单疯狂的归因方式,令天朝持续盲目自信,无法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回到1840年,有两个根本性问题必须回答:其一,面对侵略应不应该抵抗;其二,如果这种抵抗注定要失败,是否仍须抵抗?

前者从道德层面出发,结论是肯定的;后者乃政治层面的结论,却不能从前者引申而来。思想家与政治家家的区别正在于此。

近代史中有太多太多的谜团与误解,有待揭开或澄清。如书友所言,读罢《天朝的崩溃》,我的史观被重塑了。


张鸣教授这样评介这本奇书:

茅海建刚写出《天朝的崩溃》,海内震动。据说,不仅某些学界元老大感不快,连有关单位也表示关注,众口一词,说他为汉奸翻案。其实呢,这本研究鸦片战争的著作,无非讲了几句大实话,而且句句都有档案的根据。

易中天先生对这本书的评价更脍炙人口:

我读茅海建先生《天朝的崩溃》一书,感触最深的,就是在这场“鸦片的战争”中,谎言成了麻痹和麻醉清廷君臣的一剂鸦片。

罗志田教授的评价也是难得的中肯:

《天朝的崩溃》具有在今日已很难见到的坚实的史实考订基础。在能够预见到的时间内,中外鸦片战争的研究者都不能绕过该书。

再看看一位普通书友朴实无华的评价:




《天朝的崩溃》是茅海建先生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历经十余年所得成果。它对鸦片战争这段历史作了全景式回顾,试图以全新的视角去解析这场令清王朝开始走向崩溃的著名战争。

作为一名求真的治史者,茅海建先生历数了清朝的军事力量、骤然而至的战争、广州的“战局”、“抚”议再起等等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鸦片战争对于清朝统治打击的致命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学论著。

该书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很荒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

《天朝的崩溃》至今已重印近20次,十分珍贵。时代的稻草人&先知书店特此诚挚推荐茅海建教授这本难得好书。敬请长按下图识码,一键收藏下单。

关注备用号:

延伸阅读:
当错误的代价由别人承担时,犯错是容易的,坚持错误也很容易
雷颐:天朝体系和条约体系的碰撞
饶毅: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是对待真理和自然的态度
马克斯·韦伯:要改变国家,思想远比金钱更重要
虚假的历史,对一个社会能有多大的危害?
自由不可阻挡,却命运多舛:托克维尔的世纪预言
秦晖| 只有不择手段的邪恶 没有不择手段的正义
刀尔登|阴谋论真是太好用了
恶之所以盛行,是因为无条件的服从
逻辑比常识更稀缺
废名悖论:知识分子与时代的悲剧性代沟
金雁:后苏联民族问题的症结
是什么在批量制造丑陋?年轻人为何更容易成为“威权型人格”的俘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