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鸣镝 |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作者 | 刘晓
图源 | 网络


那句鼓励,我们究竟等了多久。

“你看看隔壁家的某某某,学习多自觉啊!”“我同事的女儿今年考上重点中学了,你怎么就没人家这么争气呢!……

小时候是否经常听到父母唠叨这些熟悉的话语,而作为家长是否也常对孩子这样说呢?
曾经有一篇名为“别人家的孩子”的帖子在网上“走红”,网友们纷纷响应“别人家的孩子”是自己的“夙敌”,因为自己一路就是被父母“比”着长大的——

上学时,比的是成绩;毕业时,比的是证书;毕业后比的则是职业、收入;退休后比的是孩子……

 

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


曾经看过湖南卫视一档叫《少年说》的节目,有一个女孩说她妈妈总拿自己跟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的闺蜜比较,而面对自己努力他妈妈却视而不见,这让她很难受。
她妈妈经常对她说:“你这么差,怎么会有人愿意跟你做朋友。”
久而久之,她压抑了很多不满。当女孩勇敢地站在台上和妈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之后,他妈妈一句“我都是为你好。”便让女儿失去了所有的力量。就算已经委屈得哭出来,她妈妈依旧不能体谅她的想法,全程居高临下的阐明自己的观点。
“你应该这样做才能事半功倍……”“我是为了你好……”“我认为你的性格是需要一些打击的……”
和女孩的坦诚、理智相比,作为成年人的家长,反而显得固步自封。 
这个节目看上去像是小孩子们的各种吐槽,其实很多学生的心声都折射出了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坦白来说,大家都会喜欢“鼓励式教育”,因为“鼓励式教育”能让你感觉到父母的爱意,而“挫折式教育”只会让父母跟孩子的关系变得很紧张,孩子也会不间断的怀疑父母是否真的爱自己,他们会不自信,也会不自立,逆反心会很强,内心深处也不是那么有爱。
如果和孩子换位思考,孩子每天问你:别人家的父亲今天赚了多少钱?别人家的母亲会做这个会做那个,为什么自己的妈妈不会?那么作为家长的你肯定也会很不舒服,甚至会原地“爆炸”。当自己都接受不了这种否定时,这种教育方法又怎能激励到孩子呢?

父母的三观,藏着孩子的未来


近日,#杨迪下跪感谢父母#上了热搜,他一改以往的诙谐幽默,向父母说了自己出道以来的心声,暖哭了千万网友。

在节目中杨迪说道:他父亲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但是他父母对于他的选择都是一种鼓励式教育,他父亲也会通过他母亲来鼓励他。当杨迪怀疑自己的时候,最支持他的永远是父母。也是因为父母的鼓励使得他可以勇敢追梦,过上了自己想过的生活。
不难看出,他能够有今日,是跟自己的父母脱不开干系的。
“鼓励式教育”最大的好处就在于给了孩子选择梦想的机会和实现梦想的信心。当孩子想要张开翅膀飞向远方时,父母成为了永远坚实的后盾和源源不断的支撑力量,因此孩子才会成为有梦想并且觉得自己有能力实现梦想的人。 

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清代教育家颜元曾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在孩子面对挫折时,收到来自父母的鼓励,能让孩子不再惧怕,甚至越挫越勇!
家长积极的态度、表情和语言,会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孩子,激起孩子更大的热情去向父母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 
但鼓励式教育不是一味的夸奖,要注重方式方法,如果只是一味的夸奖,孩子就会一味的去做取悦父母的事情。但如果只是一味的教育,不加鼓励,就会让孩子缺乏自信心。
因此要区分开鼓励和表扬,掌握一个度。不管是“鼓励式教育”还是“挫折式教育”,都要适度。
可鼓励可不鼓励的要鼓励、可批评可不批评的别批评。
别人家的父母总归是别人家的,别人家的孩子也总归是别人家的,其实自己的父母或孩子也是最好的。
父母和子女相处时,双方都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沟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发现双方身上的闪光点,用最好的状态与对方相处,维护好彼此感情。

推荐阅读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多多关注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向社会长期征集未公开发布的原创稿件,一经采用,会在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旗下全媒体平台发布。欢迎投稿:neirong1@peopledigital.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