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字化时代,人民币的全新尝试|参阅第9期


编辑|武雯婧、申志莹

图源|网络


商务部官网日前公布《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在《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任务、具体举措及责任分工》第93条提到,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人民银行制订政策保障措施;先由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等地及未来冬奥场景相关部门协助推进,后续视情扩大到其他地区。


《方案》公布后,数字人民币的进展再次引发多方关注。一位苏州地区银行技术部门主管透露,目前深圳、苏州等试点区域金融机构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设定,主要集中在零售、交通卡充值、餐饮等小范围场景封闭试点,未来可能会延伸到医疗、教育、电子商务服务、旅游、文化消费等更多场景,进一步提升这些场景的支付效率与金融服务体验。


至此,历经7年漫长探索的数字人民币终于站上时代的浪尖,中国成为全球首个推出主权数字货币的大国,引领人类货币体系迈入新纪元。数字人民币时代真的来了!





一、厘清“数字人民币”的概念

1、基本特征

2、优势在哪

3、支付场景

4、如何使用


二、央行推数字货币具有突破性意义

1、保障居民支付的私密性

2、降低纸币的发行成本

3、提升政府打击滥用货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效率

4、增强金融稳定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5、提高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

6、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7、推动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8、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内容和机遇


三、推进数字人民币需在哪些方面加强监管措施

1、建立健全数字货币监管框架,从源头上降低行业风险隐患

2、对数字人民币初创企业引入“监管沙盒”

3、利用科技手段不断发展和强化监管能力

4、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共同打击数字货币跨国犯罪活动



一、厘清“数字人民币”的概念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数字人民币的功能和属性跟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它的形态是数字化的。
也就是说,国家的法定数字货币,就是纸钞的数字化替代,是“人民币的数字化”,不需要账户就能够实现价值转移。此外,跟现金一样,数字人民币属于法定货币,具有无限法偿性,在交易支付中,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拒绝接受数字人民币。
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2017年末,经国务院批准,央行组织部分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和有关机构共同开展数字人民币体系(DC/EP)的研发。2020年,中国建设银行官方APP显示,建设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已上线测试。用户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后,可以用来收付款、扫一扫、转款,在付款时可以选择二维码或“碰一碰”向对方付款。据建行客服表示,目前该功能在部分分行测试开通。

1、基本特征
其一,数字人民币系统的主要构成为“一币、两库、三中心”。即“一币”指央行数字人民币,“两库”指“数字货币发行库”和“数字货币商业银行库”,“三中心”指认证中心、登记中心和大数据分析中心,分别负责认证用户身份、登记数字货币发行、转移、回笼等流程和管理系统风险。
其二,采用双层投放体系,既降低了投资成本又提升了风险防控能力。
其三,坚持技术中性原则。
其四,可实现有限匿名。即运营机构只能掌握数字人民币的收付金额变化,只有央行才能监控交易双方的姓名、金额等完整信息。因此,数字人民币实现了强化货币监管与保护居民隐私之间的平衡。
其五,现阶段仅用于替代现金。现阶段数字人民币不会支付利息,不具备投资价值,不会替代银行存贷款,因此,商业银行预计不会受太大影响,整个金融体系不会产生较大震荡。虽然前期仅替代M0,但是长期来看,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推进,将会衍生到M1、M2。届时,居民可将持有的数字人民币从电子现金转变为存款、理财资金等。
其六,钱包账户存在额度限制。
2、优势在哪?
DC/EP与电子支付有何区别?
一是数字人民币的法律效力更高。央行数字人民币是国家法定货币,在用其收付款时,任何机构或个人必须接受,不得拒绝。
二是数字人民币的信用等级更高。数字人民币的背后是国家信用,直接以央行人民币进行结算。
三是数字人民币可双离线支付。数字人民币最大的区别是其采用了“账户松耦合+数字钱包”的模式。在该模式下,不需绑定银行账户,可以满足用户面对面时的离线交易,即交易双方在脱网的情况下可将终端设备相互贴近,利用近场通讯功能实现价值的交换,这也是数字货币相较于第三方支付的一项重要突破。另外在大额支付方面,数字货币可能也会有一定的突破。
DC/EP与比特币: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相比于比特币, DC/EP的关键词就是“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M0替代”以及“双层运营体系”。
DC/EP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是流通中的现金(M0)的替代品,在法定地位和功能上来说和纸钞没有任何区别,可增发且不具备任何投资功能。而比特币则不同,其并无国家信用支撑,相比起货币来说更像投资品,总量恒定具有稀缺性,因此具有投资价值。
为了解决货币贬值和人为操纵价值波动的问题,同时在国家信用背书的前提下,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 DC/EP采用双层运营体制。
即央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为了保证DC/EP不超发,商业机构向央行全额100%缴纳准备金。
另外,DC/EP依然是央行负债,由央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
而比特币并无任何中心化机构运营和管理,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中,可以向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可出于任何目的、发送任何数量的资金,同时可以在不获取或共享任何私人信息的情况下完成交易。
3、支付场景
从使用场景上看,央行数字货币不计付利息,可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与使用纸币差别不大。它不依托于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只要用户装有数字货币钱包即可使用。目前,数字货币的使用已经覆盖至购物消费、工资支付、交通出行、旅游外出、外卖结算和学费支付等各类场景。总体而言,数字货币的使用人群仍占小部分,但是其使用人数正在不断增长。
4、如何使用?
正如5G来临让人们兴奋一样,“数字货币社会”也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提及货币,人们常常就联想到“支付”。就目前的内测情况来看,DC/EP的确主要应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央行前任行长周小川就曾指出,研究数字货币,本质上是要追求零售支付系统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低成本。
有媒体报道称, DC/EP的内测功能之一,便是以交通费补贴的形式,在5月发放给苏州相城区各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和直属企业员工。
结合当前央行选择将四大行作为内测第一站,并与美团、滴滴、支付宝等平台合作,不难想象到未来数字货币如果落地,很有可能从原有商业银行的传统消费、储蓄、投资类业务开始布局,聚焦于普通人的衣食住行,特别可能用于缴水电费、煤气费、暖气费,或者是工资性所得的存款,或理财、基金定投等金融产品的投资等业务。
更令人欣喜的是,当下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对老年人并不友好,门槛更低且对网络无要求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或许将被推广至更大的人群,真正实现无现金社会。
支付或许仅仅是DC/EP的入口,如果再将DC/EP的有限匿名进行扩展,则有更丰富的想象空间。设想一下,在保障用户隐私的基础上,对获得合法权限的机构而言,现金的流向将像地图一样清晰可循。

二、央行推数字货币具有突破性意义



1、保障居民支付私密性
一方面,数字人民币易携带储存;另一方面,数字人民币支持双离线支付,不依赖网络信号,更好地保护了居民隐私。未来,数字人民币可能进一步向存贷款、理财产品等转变,届时将为百姓提供全新的财富管理渠道。
2、降低纸币的发行成本
人民币纸币需要高科技技术、特殊油墨和印刷工艺等支持,而硬币铸造则需要铝镁合金、不锈钢、钢芯镀镍、钢芯镀铜等材料,因此成本居高不下。与实物现金相比,数字人民币免除了高昂的防伪、印刷、回笼、运输、库存和安保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减轻了社会的经济负担。
3、提升政府打击滥用货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效率
数字人民币具有可控匿名特征,央行可在后台获取每笔交易的具体金额和交易双方的实名信息,锁定真实身份,实时追踪资金流向,有利于协助政府迅速高效地打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等。
4、增强金融稳定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数字人民币的普及意味着社会上任何个人或机构的资金流量与存量都处在央行的监管系统之下,将金融风险提前扼杀于摇篮之中,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确保国民经济稳健运行。
5、提高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
一方面,数字人民币的落地将推动中国率先完成对传统货币政策体系的升级改造,释放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红利。另一方面,数字人民币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财政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6、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数字人民币具有可追溯性,经由企业授权,银行等金融机构能以较低的成本迅速获取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流水信息,评价企业的信用等级和偿还能力,甚至能实时观测企业的风险变化情况,从而提高其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意愿,扶持国内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7、推动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可将实体资产和虚拟资产整合成为数字资产,再把数字资产无限分割和重新组合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数字产品和服务,推动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和专业化,带来更大的技术进步和市场规模,此时,经由数字人民币对其量化定价和销售,产生新消费,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8、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内容和机遇
当前国际形势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金融风险加剧。为了规避国际金融风险带来的冲击,全球更需要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DC/EP可以有效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由于DC/EP系统天然具有的开放特征, DC/EP钱包的要求比开设人民币存款账户要低得多,将进一步增强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功能,一旦其理论可靠性、系统稳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场景适用性和风险可控性等得到充分验证,那么其未来大规模应用后,将有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三、推进数字人民币需在哪些方面加强监管措施



针对推进数字人民币需在哪些方面加强监管措施这一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给出四点建议。
1、建立健全数字货币监管框架,从源头上降低行业风险隐患
建立健全数字货币监管框架,明确数字人民币监管部门及职能,根据数字货币的发展变化,及时选择和出台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从源头上降低行业风险隐患。
2、对数字人民币初创企业引入“监管沙盒”
如数字人民币初创企业的准入制度、进驻期限、运行责任、“沙盒”内数字人民币用户及投资者权益保障机制等,既保护投资者权益又支持金融创新。
3、利用科技手段不断发展和强化监管能力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区块链等技术,对反洗钱、数字货币交易平台、ICO等进行合规性监管,提升监管效率。
4、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共同打击数字货币跨国犯罪活动
各国之间应制定原则性监管法规,建立统一的数字货币国际纠纷解决机制,加强信息共享与交流,共同打击数字货币跨国犯罪活动。
从目前业内所观察到的数字人民币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和影响来看,其正面作用将显著大于其负面影响,不过,这些影响将在数字人民币的逐步渗透和发展中得到充分的显现和解决。
作为全世界最早开始尝试推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国家,我国在金融科技、消费金融领域都将走在世界的前列,并且对于人民币国际化产生更为积极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个人而言,这些宏大叙事可能离生活太远,我们会更关心我们的日常消费是否会更加便捷,我们的资金账户是否安全。
未来,在每一次几乎无感的数字交易的过程中,我们其实也应该感到一丝幸运,能够生活在第四次货币演化的阶段,享受数字货币带给我们的全新数字生存的体验。

本文摘自人民论坛网《历经7年探索,数字人民币时代真的来了!》、人民网《数字人民币试点来了,专家解读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新华网《别误读了!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仍是“4+1”》、证券日报《数字人民币即将试点 助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数字人民币,将怎样影响你我的钱包?》


推荐阅读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多多关注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向社会长期征集未公开发布的原创稿件,一经采用,会在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旗下全媒体平台发布。欢迎投稿:neirong1@peopledigital.com.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