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中国人的灵魂谱系
我疯狂喜欢《封神》这部电影,觉得它已经说了我想说的,以及我想不到的。这个电影已经足以加入武王伐纣这个宏大的神话叙事了。
我们这个时代会这样讲这个故事,这个版本的武王伐纣会得到中国人这么热烈的共鸣,这其实有助于我们理解整个神话。
电影《封神》对原著的情节改动很大,夸张一点说,原著情节一点没有,但是人物设定全都突出了。我认为,这是最出色的改编。
如果我是四五岁初看《封神演义》小人书的时候,我会哭闹着说,“原著不是这样的”,显示我看过原著。我现在当然不会这样了。每一次改编,删去了什么,保留了什么,加入了什么,想说什么,都是有意义的。
《封神演义》是不怕魔改的,因为它本来就是魔改别人。武王伐纣,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古老神话了。在儒家的经典中,以及在同时代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就能找到很多关于武王伐纣的叙述。
这些老先生讲武王伐纣,当然不是讲这件事本身,而是充满了对武王、纣王和其他人物的评判,是为了传达自己的观念。这些经典的叙述,传诵了千百年,很多已经化为了中华民族的一种叙述模式。
也许当时本来不是这样,但是后人用了自己更习惯的模式去理解;也许当时真是这样,但是后人在遇到其它事的时候,会把自己经历的事套到这个模板上去。所以,武王伐纣讲的是商周之际的事,但也是三千年来的事,它已经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一个神话。
《封神演义》在之前武王伐纣神话的基础上,又做了很多丰富,把它写成了一部神魔小说。里面的一些情节,是有点历史依据的,但是改动和新添的设定也实在是不少。保有人设、重新设置情节,本来就是原著的精神。
《封神演义》为人们称道的一点是,它在老百姓心目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国神魔体系。很多神仙叫什么、是干什么的,老百姓都是通过《封神演义》知道的,接受的也是《封神演义》的设定。
这里面,哪些神仙一定要有,哪些神仙可以没有,谁和谁可以拉到一起、算成一组,都反应了中国老百姓一定的心理预期。中国人的梦里会出现谁,中国人的潜意识里有谁,我们可以从《封神演义》中找到很多答案。
从这个意义上说,《封神演义》也可以算作中华民族的心理人格谱系,确实是一部中华文化的《封神榜》。
但是,《封神演义》也是一部不完善的小说。这部小说给人的印象就是乱、重复,光看见神魔斗来斗去的。过去我们创作理论比较粗糙的时候,就光会往思想上抽鞭子,说它思想境界不高。
电影《封神》砍了很多人物,合并了很多人设,做了人物间的对应关系,看起来就清爽多了,这个思路是对的。《封神演义》不如四大名著,就吃亏在人物模糊上。
在武王伐纣的神话体系中,《封神演义》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它并非创始者,也不是完成者。《封神演义》的故事情节不是什么金科玉律,完全还有再创造的余地。重要的是,《封神演义》贡献的一些人物形象,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再利用的。
姬昌、姬发、姜子牙,都是儒家的圣人。在《封神演义》以后,他们变成了可亲可感的小说人物。这说明,中国人其实是很有娱乐精神的。当代的影视作品,又不断对这些人物做着精彩的再创造。
比如,90版的电视剧《封神榜》就让一系列的主要人物从书里走出来了。又比如,现在的《封神》对姬发、殷郊等形象有非常出色的创造,让我们今天的人可以共情,可以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从而愿意去了解他们,了解伴随着他们走过的三千年的中国文化。
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好的,是我们今天应该做的事。
我要讲的第一组人物是殷郊和哪吒。
电影《封神》一上来,姬发就说:“殷郊是我最好的朋友。”作为看过原著的,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第一反应是,怎么还能这么搞?这魔改大了。
毕竟在原著里,姬发跟殷郊都没说过话。
后来我看到很多跟我年纪差不多的人不喜欢这个电影,我想是跟这个有关的。这可能都是原著党,毕竟不是谁都像我这么大度。
但是我稍微一转念,就意识到:“原来是想说这个!行!可以!我喜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