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鸡汤丨你快不快乐,你自己知道
被他人看见是真快乐,被自己看见是真幸福。
—虹教授—你快不快乐 你自己知道
文 | 张洪
快乐对于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味道。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会不遗余力地,非要证明苹果比橘子好吃,或者人们应该更喜欢吃苹果而不是橘子。我们要见过世面,要有教养,要让灵魂有香气。我们要如此这般,把自己活成他人理想中的样子。虽然每个人都需要自我修炼,但自我修炼不是韩式整容。更何况现如今的鸡汤,不管如何包装,都掩盖不掉它藏着的恶毒,那便是对上层社会的追逐,对普通人生活的不齿。
想了解真正的自己,不妨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分别用10个词语,来描述真实的你,理想中的你,以及在不同场合下表现出的你。那么,你会看到,如果你所想要的自己和所表达出的自己,与你的真实自我越接近,你就会越感到放松,被认可,也更快乐。你甚至会觉得,当你能展示真实的自我时,你的人生便获得了意义。如果你不确定真实的自己是怎样的,那么也许你可以从否定的方面,即自己不是怎样的入手,那会让你对自己的看法更清晰。想想自己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想想为何在某些场合,自己变得不太像自己,今后是要避免这样的场合,还是要进行自我调整。想想那些自己觉得生命中十分重要的东西,它们为什么重要,它们会带给你什么。你对自己的认识,会告诉你可能获得快乐的来源。
但如果快乐完全因人而异,那么,心理学就失去了其成为一门科学的根基。人们之间就算千差万别,在基本的心理机制上,却仍然有着极大的相似。想了解一个人是否过得幸福,不妨先问这样几个问题:
他/她是否与某些个人或群体之间有深厚的、持续性的情感联结和相互支持?
不是一定要恋爱或结婚,才可以获得幸福。但是,爱与归属感仍然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能够离群索居,完全不需要社会关系的,要么是野兽,要么是圣人(你此刻正在阅读这段文字,所以我肯定你不是其中之一)。所有的社交软件,都因为我们对他人的需要而存在。有人主张我们要先付出爱,才能得到爱;也有人主张,只有先得到足够的爱,我们才有能力付出爱。这些说法各有各的道理。也许,最佳的境界是,你无需小心翼翼衡量自己得到和付出了多少,爱只是发乎内心自然流淌的感受和行动。
爱远非让我们对自己感觉好那么简单,它可以让我们超越自身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与更宏大的宇宙发生关联。爱也不一定发生在人际之间,人们所爱的,也可以是一个虚拟的符号,比如国家、上帝或是某个偶像。但是,不管怎样,人们必须将自己放置在这个世界的某个位置上,与世界发生实质性的,对彼此而言都很重要并带来相互满足的交互。
他/她是否觉得自己能够胜任工作和生活的要求,而不是在其中感到无助和无能为力?
一个人不是一定要有多大的成就才有资格快乐,但至少应该能适应所处的环境,能从容应付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否则,他/她便很难讲是快乐的。完成一次挑战,战胜一个困难,这对于我们的快乐感受真的很重要。简单的任务令人倍感无聊乏味,而任务太过困难以至很难完成,又会令人感到畏难和受挫。设立对你而言有着适当的挑战性的任务,并努力完成它,你才能收获真正的自信。自信并不取决于他人对你的态度,它只取决于你自身的行为。而快乐,建立在对自己的清晰认识之上。
人的能力确有差异,经历也各不相同,但成就感并不为这个社会的某些幸运个体所独有。小婴儿从尝试自己系鞋带中得到的乐趣,不一定小过物理学家发现相对论的快乐。知道卢浮宫有几根柱子,也并不比知道食物从何而来更高贵。认真做好最平凡的工作,也能体验到真正的满足。诗意并不都在远方,它完全可以存在于你通过劳动获得的一粥一饭之中。
他/她是否能够在工作或生活中那些最重要的方面自主做决定,而不是依照他人的意志行事?
我们需要控制感,我们需要品尝自由,我们需要为自己负责。很多人都认同,不能自主选择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虽然我们没有必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声明自己的控制权,但是,至少在那些对我们自身最有影响力的大事上,我们需要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我可以不介意是坐公交还是搭地铁,但是,我必须亲自挑选自己的结婚对象和所从事的职业。如果这些也不可以,那么,请至少允许我养一盆自己喜欢的花吧!当人们可以自由选择时,人们往往选择从众,但即使在最严酷的环境下,人们依然可以享有不为人知的乐趣和自由。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复杂到难以描述,我们后面再接着讲。
我自己有一个理论,来说明爱、自主和胜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爱是地基,在这个地基之上,我们用胜任力搭建一所自己的房子。这个房子,便是我们的人生。我们需要爱,没有爱,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我们需要自主,因为就算我们的房子有很多道门,很多扇窗,允许很多人来来去去,但那也是我们自己的房子。我们需要胜任力,因为,就算搭不成一所金碧辉煌的宫殿,我们至少得有一个能遮风避雨的容身之所。
所以,一个人快不快乐,并不取决于他/她所拥有的物质财富,或者被多少人所仰慕。当然你不能说这些完全没有关系。关系在于,金钱和地位也许是衡量我们的胜任力和能否自主的一个指标。或者,你甚至能看到,金钱和地位还能影响一个人能得到多少爱。就像美丽外表之于爱情,金钱和地位对于快乐,既不是充分,也不是必要条件。可是,人们却很难不去用金钱和地位来衡量自己和他人的人生。
自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特别有意思。一方面,社会环境塑造了我们的自我。你在与他人的交互中获得成长,你对自己的任何认识和评价,都依据你所处的社会环境而作出。另一方面,社会环境似乎又常常在妨碍我们成为真正的自己。无数的力量都想让我们变成它们想要的模样。而自我,那个被环境所塑造,却又不肯服膺于它的自我,总是倔强地想要冲破樊篱。自我与社会环境反复纠缠,在相生相杀中完成彼此。你以为你可以摆脱环境的控制,却发现摆脱之后,你便也不再是你了。你无法活在虚空之中,不得不另起炉灶,搭建环境,铺陈自我。我们永远无法完成与环境的分离,只能与之相融合。你的自由,便是在环境的支撑和约束中收放自如。
自我是一种建构,快乐是一种态度。但是,如果认为快乐的态度完全取决于每个人自身,那么就陷入了不切实际的唯心主义当中。正如自我在社会环境中完成建构,快乐也被社会环境所左右。一方面,快乐为社会所支持和限制。你需要的爱、自主和胜任感,均发生在你与环境的交互之中。在所有这些条件都欠缺时,你无法仅仅通过自我说服,让自己感到真正的快乐。另一方面,快乐在社会中被展示。快乐需要表达,人们很难习惯沉默。任何不能向别人展示的快乐,似乎都失去了快乐的意义。我们通过表达快乐,向他人,向世界,向生命本身,宣布我们的胜利。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快乐,就是一支炫目的舞。
幸运的是,快乐就像自我,虽然无法脱离环境,却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并不需要完全听从环境的摆布。你一定曾经感受过,那些只有你自己才能懂得的快乐。它们不一定能够被这个世界所接受,或是被他人所理解。但是,你知道,关于快乐,最大的秘密,就是你不需要别人来告诉你,你是否快乐。你可以定义自己的快乐,就像你可以自由选择如何布置自己的房子。一个人自我的形成以及快乐与否都不是一种必然,在同样的外部条件下,有些人像大海一样深沉,有些人如溪流一般轻快,有些人总是不苟言笑,有些人却偏爱嬉戏吵闹。
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快乐,或者快乐是否有高下之分,这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些活动似乎能带来最纯粹的快乐,比如那些诉诸感官的刺激。有些活动带来的感受,似乎要复杂得多,比如,养育小孩。花钱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和赢得心上人的爱慕,似乎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我不敢说,哪种快乐比另一种更高贵,更值得拥有。但是,我却感到,在受苦与享乐之间,隐隐似乎有种平衡。如果你不曾殚精竭虑,你的快乐似乎也会过于轻薄,轻易就被风吹散。只有那些似苦还甜的,在肉体或心灵留得下痕迹的体验,才能勉强应付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对我而言,我知道,给我金钱、爱情或是赞美,并不会令我真的快乐。因为我的快乐并不取决于我能从外界得到什么,而是取决于我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定义自己。快乐建立在对自我和世界的了解之上。快乐正是对自我和世界的探索本身。
所以,你真正的自我是什么?不要被鸡汤所蒙蔽,不要因为没有见过世面而自卑,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也不要试图把自己变得不切实际的自信和强大。你阅读的文章,你听来的道理(包括我这里写的),对你来言,永远都只是部分真理。它需要用你自己的心灵和行动来修正和补充。
你快不快乐,你自己知道。
本文部分基于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而写作,有关这一理论的更多信息请参考网站:
http://www.selfdeterminationtheory.org/。
张洪教授
张洪,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是一个学了一些理论,做了一些研究,但仍行事天真的心理学家。喜欢思考与自我、关系和幸福感有关的问题。
29岁寒门硕士自杀,生前18篇日记曝光:或许他在面对一个我们想象不到的人生
民国才女教授,24岁结婚,30年后丈夫自杀,她精神分裂,晚年被外国报纸登上头版
☂
文 编 慧文丨 美 编 糖糖丨音 乐 糖糖半城编辑部
凭一颗强大内心在世间砥砺前行终有一天能收获想要的精彩请大家多点在看感谢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