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人安心的酱油味

碗丸同学 碗丸食事 2023-02-11
说看过《孤独美食家》第二季第八集的同学可能会记得一个情节:五郎大叔在相扑火锅店喝了一口火锅汤,然后一脸销魂的表情,默默自语:“不矫揉造作的酱油味,让人安心。果然日本人的原味最终还是回到这里。”


看到此处,看完阅兵没多久的某些爱国人士估计要愤然拍碎三两张黄花梨茶几了:“酱油不是中国传到日本的吗?”“霓虹国人真矫情,我天朝这样的东西多得很~”bla,bla……所以呢,咱们来聊聊日本酱油吧。


日本酱油的历史

关于日本酱油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多半和中国有关。日本人比较倾向的一种说法是:镰仓时代(13世纪)的禅僧觉心向紀州汤浅的村民传授金山寺味噌(做法源自南宋杭州径山寺)的做法,结果一个不小心做出了些酱油(大师果然到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境界~),也就是“溜酱油”的雏形。


安土桃山时代(16世纪),人们开始了酱油的手工业生产。1666年出现了有关淡口酱油做法的最初记载;1697年出现了有关浓口酱油的最初记载。明治时代后以“浓口酱油”为代表的酱油成为霓虹国市民饮食不可欠缺的调味料。

日本酱油的种类

日本酱油按颜色、香气和味道,分为以下几类:

1
溜酱油
溜酱油是日本最早出现的酱油品种。江户时代中期前所说的“酱油”都是指溜酱油。这种酱油旨味浓郁,香气独特,适宜搭配寿司、刺身或做照烧、佃煮酱汁。
窒素分是指氮含量,用来衡量酱油中的氨基酸水平。

传统溜酱油做法是把味噌压榨,取其汁液制作而成,原料主要是大豆,不使用小麦或只使用少量小麦。但现在的制作方法也同普通酱油(浓口酱油)基本一致,多数情况下只是把不使用小麦或只使用一点点小麦的酱油称为溜酱油。同豆味噌相同,以东海三县(爱知、岐阜、三重)为主要产地。


2
再仕込酱油
再仕込酱油也称甘露酱油,味道甘甜,色泽浓厚。传说是天明年间周防国的柳井创造出来的。发酵时以生酱油或酱油代替盐水二次酿制而成。用于搭配刺身、寿司、豆腐冷盘等。再仕込酱油产自以山口县为中心的山阴、九州地方。

3
浓口酱油
浓口酱油是目前日本最常见的酱油,占日本酱油总产量的80%以上,日本人所说的“酱油”通常就是指浓口酱油。浓口酱油出现于江户时代中期,作为江户料理的重要调味料而发展起来。

据传是由关东地区最古老的酱油酿造厂商higeta向溜酱油的原料里添加了小麦并做了改良,从而确立了今天浓口酱油的酿造工艺。浓口酱油原料中的大豆和小麦基本各占一半,被认为是调和了五味的平衡味道,所以适于各种料理。日本各地广有出产,但关东地区产量极大。 千叶县的野田市、铫子市、香川县的小豆岛是知名产地。

higeta酱油老铺的限定品玄武藏浓口酱油~

4
淡口酱油
淡口酱油流行于关西地区,用于汁物、煮物、乌冬面等料理 。关西地区的料理常用昆布高汤,为了不破坏昆布的风味,也避免浓口酱油使食材颜色变黑,以京料理为代表的关西料理比较青睐颜色清透的淡口酱油。

制作淡口酱油时,原料除了大豆和小麦,还会添加大米。小麦炒制的程度较浅,并加入酒。发酵时放入的麴比例低、盐水比例高。所以,淡口酱油的盐分比浓口酱油稍高,而颜色清淡。
东丸酱油的吟旬芳醇淡口酱油~

5
白酱油
白酱油颜色很浅,味道淡泊,甜味鲜明。适宜制作吸物、茶碗蒸、渍物等。主要用小麦制作,所以有近似麦味噌的香气。因易氧化变色,保质期很短。以爱知县碧南市为知名产地,关东其他地区也有出产。

不失时机滴总结一下~
Duang~
有没有发现和之前说味噌的时候有点相似呢?


在酱油的结构里,同样是大豆贡献了氨基酸(鲜味、旨味),而小麦和大米贡献了葡萄糖(甘味)。所以,大豆比重较高的溜酱油旨味浓郁,小麦比重较高的白酱油甜味鲜明,而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浓口酱油在豆与麦的结合点上摸到了五味平衡的脉搏。而从颜色上来看,溜酱油熟成时间最长、颜色最深,而白酱油熟成时间最短、颜色最浅。更具体的酱油味道差异比较,可以参考下图~

日本酱油的地区分布

不同的酱油在何处、以何种方式流行,既和历史有关,也和本地的食材、风土和料理习惯有关。所以,酱油的地域性也是关于酱油和乡土料理结合的故事。


1
东北日本
日本东北地区传统上以使用浓口酱油为主。对浓口酱油品质的追求使这一地区浓口酱油颜色纯净、香气浓郁、质量上乘。关东料理的代表食物荞麦面、天妇罗、蒲烧鳗鱼、握寿司等,配料中都有浓口酱油。现在关东地区仍然是日本酱油产量最大的地区,有万字酱油、yamasa酱油、higeta酱油、Marukin忠勇酱油、正田酱油等知名酱油品牌。


2
近畿地区和中国、四国地区
在近畿地区,煮物和吸物主要用淡口酱油或白酱油调味,以保持食材的颜色和高汤的格调,日本人所说的「关西の薄味」就是源于关西人对淡口酱油的偏爱。关西广为人知的淡口酱油品牌是东丸酱油。


当然,关西人并非永远死抱淡口酱油的大腿,在搭配生刺身的时候他们多用浓口酱油,甚至是溜酱油。和歌山县自古以来就是出产浓口酱油的,制作技法是从铫子、野田等地传过来的。

3
北陆地区(福井、石川、富山)
北陆地区偏爱强烈浓郁的酱油味道,混合酿造工艺的酱油比例很高。虽然不比九州地区,但是甜味浓郁的酱油也出产很多。这里的浓口酱油颜色不一定很深,介于关东的浓口和关西的淡口之间。另外,受到京都地区的影响,这里也食用淡口酱油。


4
东海/中京(爱知、岐阜、三重)
这个地区最大的特点是喜用味道浓郁的溜酱油,与当地的豆味噌文化密切相关。而前面提到的碧南市等地多出产白酱油。所以,当地人制作料理的时候有了更多酱油选择的自由度,有人会使用浓口酱油制作煮物和吸物,也有人使用白酱油;而做刺身蘸料、酱汁时一般会使用溜酱油。


5
九州
在历史上,倚仗长崎的贸易便利,九州很容易容易获得砂糖。在制糖工业没有普及的时代,可以想象加了糖的酱油是多么的壕。九州混合酿造工艺的酱油占比较高,以甜味为突出特点的酱油广受欢迎,有人称之为“ 甘口酱油”。

即便是浓口酱油,颜色也比关东地区的深,香气会慢慢散开,而不会像关东浓口那样味道直接。添加了甜味成分的酱油会比较粘稠,适合搭配脂肪肥厚的刺身 。

日本酱油的酿造工艺

可能注意到在上文说到酱油的地区分布时提到过“混合酿造工艺”,那是个什么鬼鬼鬼呢?!

日本的酱油酿造工艺包括三类:

1
本酿造酱油
本酿造酱油是以大豆、麦、米等谷类经蒸煮等处理,培养酱曲糖化、加食盐发酵、熟成制作而成的。本酿造是较为传统和自然的酿造工艺,需要的酿造时间长,风味复杂细腻。日本85%以上的酱油都是采用本酿造的方式制作的。

2
混合酿造酱油
混合酿造酱油是在酿造原料中添加氨基酸液、酶解液、甘味料等添加成分来酿造酱油的方法。

3
混合酱油
混合酱油是在生酱油中添加氨基酸液、酶解液、甘味料等添加成分来制作酱油的方法,熟成与否不是必要条件。

来来来,有图有真相~


那么将酱油的种类、酿造方式和地区分布结合起来看,会有什么结果呢?大家一起来细细看起来吧~


生产方法
首先,从生产方法上来看,中国酱油和日本酱油都分为纯生物发酵生产的酱油和添加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成分生产的酱油。毫无疑问,前者的风味更好、品质更高。在中国,前者称为酿造酱油,后者称为配制酱油。在日本,前者称为本酿造酱油,后者称为混合酿造酱油和混合酱油。

有什么不同吗?仔细看,再仔细看~

但问题是,在中国,据不完全统计,酿造酱油占酱油总产量40%左右,配制酱油占60%。在日本,本酿造酱油占酱油总产量的85%左右,混合酿造酱油和混合酱油占15%。所以,如果闭着眼睛随便从中国超市抓一瓶酱油回家的话,摸到配制酱油的可能性还是挺高的。当然,因为很多配制酱油厂商会把自己的产品包装成酿造酱油的样子,所以大家看到的还是一片酿造酱油的繁荣局面~

酿造工艺
如果在购买酱油的时候留意,你会听到“高盐稀态发酵”和“低盐固态发酵”的说法,这是中国酿造酱油的两种主要工艺。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小芝士~
高盐稀态发酵V.S.低盐固态发酵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是指以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或小麦粉为原料,以较高浓度(18.5~20.5%)的大量盐水(总原料的2~2.5倍),以流动状态酱醪经长时间(3-6个月以上)低温发酵制成的酱油。这种酱油品质高,更为香醇,营养物质丰富,啦啦啦~


低盐固态发酵酱油是以脱脂大豆(或大豆)及麸皮、小麦粉等为原料,经蒸煮、制曲、并采用低盐(食盐6~8%)固态(水分为总原料50~58%)发酵方法高温发酵生产的酱油。这种酱油发酵温度较高,制作周期较短,1个月内即可制出成品。

在中国,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的占比为10%,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的占比近90%。而日本酱油基本为高盐稀态发酵酱油。这回你知道中日酱油行业的整体水平差在在哪了吧~


你可能会问,既然大家都知道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好,为什么中国酱油业还没心没肺地做大量的低盐固态发酵酱油呢?

黑历史
其实,中国传统的酱油发酵技术是低温制醪天然发酵,包括固稀发酵和稀态发酵两种,前者如《齐民要术.作豆酱法》中所示,后者如《本草纲目.谷部.酱》中所示。所以,低温稀态发酵其实是我们的传统做法。


然而,到了建国以后,国家觉得落后的传统酱油制作难以满足广大人民对酱油的需求,需要奋力提高产量才好。于是,1958年我国引入了苏联的“固态无盐发酵”技术(速酿技术)。速酿技术到底有多迅速呢?据说可以使酱曲生产周期从半年以上缩短到一周(请结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自行脑补历史氛围~),酱油产量大幅上升。


欲速则不达,这似乎是永恒的真理。中国人民很快发现,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速度做出来的固态无盐发酵酱油果然味道很差,缺乏香气,焦糊味和酸味很突出。

忍无可忍的中国人民于是发明了“低盐固态发酵法”,降低发酵温度,延长发酵时间。做出来的酱油果然比固态无盐发酵酱油风味有了很大提高,但比传统工艺制作出的酱油还是要差一大截。主要原因是,低盐固态发酵还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发酵,蛋白酶、淀粉酶会很快失去活性,一些有益的发酵微生物也无法在这么高的温度下生存,所以在风味上很难有突破。


之后的若干年,我国一直致力于普及低盐固态发酵技术,以至于现在这种技术成为酱油行业的主流技术。

如果说早期采用“低盐固态发酵法”是在物质条件有限情况下的无奈之选,那么现在继续坚守这种技术似乎是在惯性与一切求快的时代氛围中无意识的前行。


好了,那么中国的酱油行业到底谁在做高盐稀态酱油呢?主要有两个群体。以广东酱油企业为代表的天然晒制工艺生产群,如海天、李锦记;以河北省和北京酱油生产企业为代表的采用日本工艺的高盐稀态发酵工艺生产群,如石家庄“珍极”、北京和田宽“宽”牌、烟台欣和、加加等。


这两种工艺又有什么异同呢?
小芝士~
中国传统工艺 V.S. 日本温酿工艺

中国传统酱油工艺讲究“春曲、夏酱、秋油”,利用自然气温变化的规律,再经“日晒夜露”制作出鲜美的酱油。

日式酱油生产工艺是在相对独立的封闭式发酵环境,按照酱油发酵的微生物生化机理,通过对温度、PH等的控制,达到对酱油发酵的精细控制(相对于这种温酿发酵工艺,日本也有天然发酵工艺,但不是主流)。在本酿造酱油的制作中,先用冷却为0 - 5°C的食盐水和冷却后的曲料混合,在15°C发酵1个月, 然后提高品温至28°C~30°C主发酵3~4个月,再降至常温后熟发酵1个月以上,发酵周期6~8个月。这种发酵工艺实质上是把“春曲、夏酱、秋油”酱油制作规律加以科学的总结,用现代控温技术准确地控温发酵。 

所以,两者既有技术和制法上的区别,在理念上又有暗合。此外,无论是中国传统酱油制法,还是日式酱油制法,都强调多菌种在发酵中的运用,这是为酱油带来丰富风味的重要因素,也是低盐固态发酵所难以做到的。

中国传统酱油的日晒夜露~

当然,广式酱油虽然号称是传统工艺制作,在很多环节也已经采取了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方式。比如,海天酱油号称全面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动酱油生产的智能化、标准化,从原料、菌种、制曲、晒制、灌装到产品检测等,均存在大数据的监测、采集和分析(听起来很像一个上市企业的口吻吧~)。

海天酱油工厂~
添加剂?!
理论上,这两种酱油只是风味不同,应该都很美味。但实际上,当我随口尝了下家里的万字浓口酱油和海天金标生抽,还是会发现差异并非只是风味上的。香气上来看,万字酱油闻起来有香甜激扬的豆香;而海天生抽有种沉沉的酱香。万字酱油入口味道非常复合,咸香甘酸的层次分明;海天生抽入口味道直白,咸味霸道。(按江湖规矩,我还是声明一下,我和这两个品牌毫无利益关系和恩怨,咳咳~)


看了下配料表。万字酱油的配料是:
水,脱脂大豆(非转基因大豆),小麦,食盐,大豆(非转基因大豆),食用酒精

而海天酱油的配料表是:
水,非转基因脱脂大豆,非转基因黄豆,小麦粉,食用盐,谷氨酸钠,白砂糖,酵母抽提物,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苯甲酸钠,三氯蔗糖

呜呜~当看见一些某酸某纳类的抽象名词,整个人都不好了。之前写出汁的时候提到过,谷氨酸、肌苷酸、鸟苷酸都是鲜味物质,那么生生加上这些东西,提鲜的目的昭然若揭。白砂糖和三氯蔗糖也是赤裸裸地添加的。这就是为什么好像鲜和甜的味道都在那里,但就是不自然、不能融合。


如果你还记得我们开篇是说的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的定义,你会发现一件神奇的事情。理论上,中国的酿造酱油与日本的本酿造酱油的定义近似,但释义却不同。在日本,这类酱油是不会添加其他添加剂的;而中国的酿造酱油也是可以放添加剂的!

于是,又看了其他国内主要酱油品牌的配料表,看到品牌下大部分产品没有用添加剂的酱油有古龙、千禾、欣和(并没有看遍所有品牌,所以如有遗漏,见谅。江湖规矩again,我和这些品牌也毫无利益关系和恩怨,咳咳~)。海天也推出了不含添加剂的零添加酱油和有机酱油,但在其众多的产品中占比甚微。


欣和其实就是做六月鲜酱油的那个欣和啊~细心的你可能会发现上文我们提过欣和是采用日本工艺的企业,虽然它自己并不会经常提起这点。关于欣和特别有意思的段子是:为了让菌种快乐生长,欣和的制曲技师会通过播放欢快的音乐来激发其发酵潜力(音乐在食品行业屡建奇功~)……


千禾酱油的技术大家似乎都语焉不详。只说“传承并创新古法酿造工艺,引进国际先进的高盐稀态发酵工艺,采用管道连续蒸煮、圆盘制曲等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又说“创新的低盐稀态发酵技术顺利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作为一个为上市蓄势的企业,它显得很神秘嘛~(写到此处,又手欠去超市买了瓶千禾有机酱油,香气集中而醇厚,色泽淡而清透,入口的香醇感是有厚度的。和日式酱油虽然不是一个路数,但也很有韵味。)

古龙酱油。

期待大家都有敏锐的、不为世俗左右的味蕾,让用心做产品的国内酱油企业可以更愉快地生存。
原料
此外,会影响酱油风味的因素还包括原料:
1
大豆V.S脱脂大豆(豆饼、豆粕)
如果再仔细看酱油配料表,你会发现有的酱油使用大豆做的(比如李锦记、东丸),有的则是脱脂大豆(比如味事达),有的则是大豆和脱脂大豆(比如海天、万字)。到底哪个更好呢?

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工部副部长孙树坤表示,以脱脂大豆(豆粕)作原料可更有效的利用粮油资源,节约油脂,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在同样发酵周期内,豆粕发酵后的氨基态氮含量相对较高、鲜味足、色泽红润,是酱油生产的首选蛋白质原料。


实践出真知的李锦记研究人员则认为:大豆和脱脂大豆的主要成分差异是有机溶剂浸出的油脂类物质。分别以大豆和脱脂大豆为主要原料酿造酱油试验, 结果表明,大豆酿造酱油整体滋味协调,醇香、酱香浓郁,色泽棕红亮,而脱脂大豆酿造酱油滋味一般,酸味较强,醇香和酱香较淡,色泽较深。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差异是引起二种酱油风味差异的主要原因。

另一位研究人员赵德安认为,相对于脱脂大豆,大豆的脂肪含量较高,约为20%左右,生成的脂肪酸与醇结合成酯,而大豆的风味与高级脂肪酸乙酯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大豆酱油的营养价值更高,风味更浓厚。


好了,你们掐吧。我们只知道中国的酱油企业对大量使用脱脂大豆。我们还知道,日本自1930年后为了降低大豆进口成本,开始使用脱脂大豆制作酱油,大多数日本酱油也是使用脱脂大豆为原料,但是知名大厂仍用大豆,或大豆与脱脂大豆混合做原料。

2
生面粉V.S.焙炒小麦 V.S. 麸皮
目前日本酱油制作会用焙炒小麦为原料。我国的酱油企业好一点的会用生面粉做原料,大量差一点的会用麸皮做原料,少量企业也借鉴了日本的做法,改用焙炒小麦。

小麦经过焙炒会产生包括麦芽酚在内的香气成分,为酱油最后的风味增色。而麸皮的淀粉含量较低,最终生成的醇、酸、酯类物质较少,风味会有所欠缺。



其实在二战期间,日本小麦供应困难,也曾经用麸皮代替小麦。但战后经济好转,又恢复用小麦做原料。我国1956年因为经济原因开始推广以麸皮代替小麦,目前麸皮仍然大量使用。唉,这个真是很难忍住不吐槽啊~

总结一下下~中日酱油的差异主要是:1、生产方法:中国以配制酱油为主;日本以酿造酱油为主2、酿造方法:中国以低盐固态酿造酱油为主;日本以高盐稀态酿造酱油为主3、释义差异:中国的酿造酱油一般会放添加剂;日本的本酿造酱油不放添加剂4、原料差异:中国一般用生面粉或麸皮;日本用焙炒小麦

聊完这个糟心的话题,我的感受是技术确实是个问题,但节操是更大的问题。虽然中国酱油并非没有佳品,但从行业整体水平与情操来看,还是背点日本酱油回来更省心~


最后,你可能会好奇,在中国以日本工艺制作的酱油到底和日本本土制作的酱油有没有区别?上文提到的石家庄“珍极”其实是日本龟甲万和台湾统一的合资公司,而北京和田宽“宽”牌是首库(香港)和田宽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所以,好奇的同学不妨买瓶“珍极”、北京和田宽“宽”牌的高端产品,与日产的“龟甲万”、“宽”牌酱油比较一下~


参考资料
《依靠科学扬弃酱油酿造工艺》赵德安/著
《我国酱油酿造工艺的演变与发展趋势》赵德安/著
《传统工艺与酱油行业的发展》鲁肇元/著
《酱油的起源及酱油生产工艺的沿革》鲁肇元/著
《中国酱油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彭涛、杨旭新、陈韶华/著
《酱油生产技术问答》徐清萍/著
《全大豆和脱脂大豆酿造酱油的差异化研究》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 李学伟、朱新贵、梁姚顺、曾小波/著

http://news.iqilu.com/baoguang/20130703/1584448.shtml
http://bbs.foodmate.net/thread-442221-1-1.html
http://www.ce.cn/cysc/sp/info/201404/14/t20140414_2654395.shtml
http://news.sina.com.cn/c/2011-09-01/094423087418.shtml
以上文字内容为本人原创,原载于日料栈;除注明外,图片来自网络。如需转载请联系公众号【日料栈】或ryori@robaiter.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