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抑郁症越来越多,中医治疗方法揭秘!

点击关注👉 喜悦心自在
2024-09-04

微信最近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不加★星标★,即使你关注了本号,都极有可能收不到推送。所以请先点上面蓝字喜悦心自在,然后点击右上角(...),就可星标本号,谢谢新老朋友,感恩一路有您!

所有的抑郁,都和自己的内在有关系,

一切抑郁都在告诉你:回到生命的本身,接纳真实的自己。



抑郁症就是身心能量不够了

现代医学是把身体、情感和意识分开看的,身和心被当作两个东西,它们有关系,互相影响,叫心身相关,还是属于二元论。


但是,身心在中医来看其实是一个东西,叫形神一体,中医的神包含了心和意。


在现代医学里面常说的抑郁症,在中医来看,很多情况下其实是因为整个身体的能量不够了。


我们都知道,哪怕你平时是很积极、很正面的一个有精神的人,假设让你连续三天不睡觉,三天就给你吃了两顿饭,然后还让你干很多活,那个时候你还能有精神,还会很积极吗?


当我们身体的能量,低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我们的精神、意识和心智的运作能力都会下降。


举个例子,当电脑内存够的时候,程序也不那么冲突的时候,可以运行那些高版本的程序;


当内存不够的时候,那些高版本程序,不要说运转了,下载都不能,只能运行低版本的。


所以,当一个人能量很低的时候,他的身体状态会很低,他的内心状态、意识状态也会很低。


可以想象,在这样一个低版本的状态下,他在跟世界万物交流的时候,他很多东西都消化不了,包括食物和情绪,很多体力活或者复杂的运动他做不到,很多事情都变成了阻碍。


身体内部的运行也出现问题,比如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或者心动过速、心率失常,这些其实都是能量低之后身体无法负荷、无法运转了。


在情感上也是这样,当一个人能量低的时候,可能他的表达和接纳的能力都会出现一些问题。


他在意识、思维和社会交往上,可能相对来说就会封闭一点,可能只能吸收某一类他愿意吸收的东西,其它的都拒绝,甚至以前能吸收消化的东西也开始拒绝。


到了这个状态的时候,其实就成了“被压缩的人”,他的形、气、神或者说身、心、意都被压缩了。


在压缩状态下,他所在的时空、社会和生活,乃至他周围的一切,他能够接触和愿意接触的东西,也是受到压缩的。


就这样,他进入了,一个内和外的低水平的循环,但是自己不一定能意识到。


一旦到了这个状态的时候,因为进入了一个低水平的循环,他就会身心意整体往下走。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明白了,当我们现在说某人是抑郁症,一般人会想这只是一个心理的问题。但实际上它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心理问题,而是整个生命的问题。





疾病只是名称

我们需要去了解它的根源


我们需要想一想:


第一个问题:抑郁症只是大脑的?


现在医学的观点是:抑郁症或者所有的心理问题,是大脑里的化学物质变化导致的。


比如说多巴胺,一种神经递质,心理状态和情绪会受这种物质浓度变化的影响。


现在很多精神类药物的研究基于这类认识。


抑郁症难道真的只是大脑的化学递质的变化吗?


第二个问题:是头脑先病还是身体先病?


现代医学和心理学认为这是心理和头脑的问题,所以让患有抑郁症和某些精神疾病的人,吃很多抑制这些化学元素或者让头脑停止工作的药。


但是这么多年实践下来,效果并不是很好。


对于一个整体的人来说,他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他的情感、思维、认知、行为模式的改变,难道只是由于这些化学物质的变化吗?会不会是倒过来呢?


会不会是因为我们的身、心、意出现了问题,而产生了这些化学物质的变化?


就像我上课时一样,因为有了一堂课,所以我点了一柱香,香是我们开课的原因吗?


不是,是因为在讲课,才有香,不光有香,还有光线,有那些声音,我们叫做“同步出现的副产品”。


在心理问题的认知上,西方医学的思路是不是有逻辑上的漏洞呢?


在一些平行的相关性的现象当中,去寻找原因和结果。


从逻辑上来说,原因和结果应该是有先和后,有根源性的和后生的区别。


就像一颗种子长成一棵树,但你不能说这个树叶、这些花和树叶上的虫子是产生这棵树的原因。


这个要注意,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不光很多病人就这样接受了关于自己当前状态的简单解释,医生亦可能这样认为。


人都容易被洗脑。


流行媒体说什么,医生说什么,就是什么。


面对抑郁症,如果不究其根源,找到病因所在。我们的病是治不好的,问题也是解决不了的。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现代抑郁症越来越多?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会有不高兴的时候或者阶段,每个人都有很多种情绪。


可是为什么突然就有了抑郁症这样一个概念?并且得“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很奇怪的事情。


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不接纳这些正常的情绪,害怕这个不高兴的状态,而且认为:


一个人某一段时间的不快乐,没有力量去维持一个“像以前一样”的生活,是不能被接受的、是不正常的。


这个背后是大家认为人就是应该一直很high、很得意、自信、积极努力的才是对的。这个真的正常吗?


就像一年有春夏秋冬,这是规律,也是自然的状态,但有的人只喜欢春夏,不喜欢秋冬。


所以他们抗拒秋冬,因为抗拒,反而就更容易在秋冬生病、或者感觉到不舒服。


我想要说的是:现在很多的疾病名称,或者很多疾病,其实是被我们创造出来的。


换句话说:我们不接受生命本来如是的样子,非要强迫它只保留其中的面向,于是生命就开始扭曲、开始变形、开始出问题。


就像一条流动的河流,我们把它拦起来,不让它自然流动了。


我1997年去读研究生,学心理学和心身医学,在大学的时候我就开始看心理学的书。


我们都知道老一代,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些抑郁症、焦虑症的诊断,就两种:


一种叫神经衰弱。那会儿所有这些不高兴的、想不开的,睡不着觉的,都叫神经衰弱;


还有的直接就批评你意志不坚定、思想不积极......属于思想问题。


神经衰弱那会儿常用的药是两个药,一个是谷维素,还有一个是复合维生素B。


大概到八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病名,叫更年期综合症。


在这之前,医学词典里或者教材里是没有这个病的。到了九十年代更年期综合征开始“普遍”了。


那会发现有好多中年妇女兴冲冲地来问,大夫啊,我最近睡不好、头晕健忘、心烦意乱、容易紧张激动、潮热盗汗、月经失调......这是不是更年期呀?


大夫就说,嗯,你这个就是更年期。


医生和病人都不在乎:这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只需要一个解释,发现“很多人都这样”,于是就安心了。


有一件事情我印象很深,我在大学三四年级实习的时候,当那个病人急匆匆地说了一通之后,医生斩钉截铁地说,没事,你这个是更年期,病人一下子就舒缓了。


这个要注意,我们需要很多疾病被“明确诊断”的原因,是我们需要一个解释,就像我们需要归类,需要有序,需要路标和指路明灯......


某些意义上来说,是我们的内心需要一个解释。至于这个解释是否来自实相,很多人并不关心。


后来我读西方心理学的一位大家的观点,很有意思,他说:


对于这些茫然无措的人来说,当有一个人告诉他,你这个问题其他人也有的时候,他就不再觉得自己是孤立的,也不再觉得自己是异端了,然后他就放心了。


然后到了九几年的时候,我发现开始有什么抑郁症、焦虑症了,那会儿还不多,九七年我读心身医学专业的时候,这个学科还是非常冷门的。


到了2000年的时候,一些大学开始有心理学系了,中国的心理治疗行业开始蓬勃发展了,大量的药物和大量针对性的课程出现了。


我记得大概是2000年左右出现了一些新的病,比如说抑郁症开始分型了,有产后抑郁和老年抑郁。而老年抑郁,过去就叫作神经衰弱。


这个过程非常有意思,它让我想到了咱们的历史,我们父母一辈人,都经历过很多,


我爸爸当时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这其实也是一种“诊断”。


在那个时代,这个诊断是非常厉害的,它会贯穿你的一生,甚至会影响你的下一代和再下一代的命运。


最近三十年,社会的观念改变了,这些“诊断”消失了。


现在的80后、90后已经不知道这些东西了,但在那个时代,这些可是比天还要重要的东西。


所以,我们要对生命当中的很多东西,有观察、觉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样你就不会轻易地,被人带入一个误区,随随便便的给自己制造疾病和承受随波逐流的痛苦。


从某种角度来说,各行业都在互相喂药吃。


为什么互相喂药?因为这样轻松、容易、好赚钱。



一切的疾病与问题,

都在提醒你:回到生命本身。


在中医眼里,去具体分析抑郁症有多少型、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其实是没有太多意义的。


所有所谓的心理问题,背后关乎的是什么呢?


关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关乎一个人对自己了解多少,或者关乎一个人。


是否愿意去了解真实的自己,是否愿意了解这个真实的世界。


了解自己的内在到底出了什么样的问题;了解自己需要怎么去处理这些问题;


了解在自己的内外在和外面世界的交换当中,自己的身心意是怎样在变化着。


当一个人具备这样的能力的时候,他就不太容易掉到这些精神心理疾病的陷阱当中。


因为即使他此刻正在不舒服、正在不高兴,甚至已经有非常大的情绪——他会知道,这是人生必要的东西,这很正常。


因为人生,本就是起起落落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一切本就如此。


身体健康也是这样,当一个人身体这段时间不是太好的时候,他如果知道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他就不会心里发慌到处找中医或者找西医,让人开一堆药来把自己的身体搞的更糟。


他会借由对自己的观察,或者旁人的提醒,或者看书思考,会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跟家人、朋友等等的关系怎么样,看看对待自己是不是过于严厉了;


他也可能会借助一些外在的参照,意识到自己是不是一直过于封闭,或者在坚持一些不一定需要坚持的东西,在维护一些不需要自己去维护的东西。


同时留意一下自己的饮食、睡眠、运动,哪些地方还有之前没有意识到的盲点,生活是不是过于单一。


当他回过来看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调整已经自动开始了。


一段时间以后,不管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问题,都会好转或者消失。


其实医学的本质应该是这样的,不管是中国的医学和西方的医学,最初的本质是在这里。


经由问题和疾病,经由情绪和现象,去看见我们那些真正出错的意识、信念和根源。


从根源调整自己,生出改变和智慧,过的越来越幸福和快乐。


而不是说:你有病,要吃药,不能停。


如果吃药、求助外面,真的能解决问题,我们的病就不会越治越多,你说对吗? 



那么,为何人会患抑郁症呢?


在西医领域,迄今抑郁症的病因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


心理学研究者观察到,病前性格特征与此病关系密切,如抑郁气质。或者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如果生活因素导致情绪不佳,出现肝气不舒的情况,则很容易出现抑郁情绪。同时,阳气不足也可能与此病关系密切,因为中医观察到,这样的患者,很多人表现为阳气不足,在秋冬天容易发作。



中医是怎么来治疗的呢?


我们一般使用疏肝理气的方法,比如用医圣张仲景的柴胡类方,效果也是不错的。但是,今天我介绍一个完全令人想不到的方法,开拓世人的思路。


此事由我的一个朋友的生病说起。


事 例


我这朋友与我关系很好。他当时在做生意,有一年我与朋友们聚会,席间我们高谈阔论,意气风发,但是我这朋友一直没有什么表情,也很少说话,我当时就观察到了,饭后,他开车送我,我就问他经营得如何?


他愁容不展,说现在压力很大,经济形势不好,开工资都有压力了。然后,突然问我,有没有什么有效的经营法则可以借鉴?


我当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就说:“我小的法则没有,但是大的法则有,我觉得人需要信仰,有了信仰以后,会有意想不到的改变,我看你就修佛吧!”


然后,我们就分别了。后来过年,我见到他,他对我说:“你知道我当时处于什么状态吗?”


我回答说不知道啊。他说:“当时我每天严重失眠,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总是想着如何自杀!”


然后他又问:“你记得当时你劝我做什么吗?”


我说我记得,我劝你修佛。


他说,你这一句话,把我救了。我回家就想,南怀瑾先生的书,关于儒家的我买了,可是佛家的我一本没有买过,我要看看。


于是,他拿来开始看,慢慢看了进去,有一天,他看《金刚经说什么》的时候,突然被佛祖的大慈悲心给感动了,于是开始泪流满面,痛哭流涕,心想这是大慈悲啊!


结果,意外出现了,他自己说:“突然,我感觉在十几秒钟的时间里,心里的乌云散开了,一片光明,当天晚上,我就没有再失眠,然后,之前所有的症状逐渐消失了。”


后来,他的生意开始腾飞,越做越大。前天,我刚刚与他通了电话,他说现在,仍然每天清晨起来,看一段佛经,其中的智慧,给他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启发。


我想,如果当时他对我描述病情,然后我给开方子,也许现在他仍然在吃药呢,因为此病比较难以治疗。而他居然不药而愈,实在令人惊叹。


后来,我一直思考这个特殊的例子,这个比较疑难的病,为何可以这样痊愈?然后,我有意无意地在网络上搜索类似的病例,检索《金刚经》和抑郁症这两个关键词,结果一搜索,惊人的情况出现了,原来,在网络上,有很多患抑郁症的患者,在诵读了《金刚经》后,痊愈了,然后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痊愈过程!


我的观察,其中很多患者已经是非常顽固的了,但是居然得到彻底的康复。


而其中多数人诵的,都是《金刚经》!


这不但奇怪,而且令人震惊。其中原理何在?


我们是医学工作者,我们的习惯是,看到了现象,不会去断然说不合理,而是要问:为何会如此?里面有合理的成分吗?


我们用中医的理论来分析一下吧。


中医自古就重视情绪的调理,认为不良情绪导致身体出问题,这叫七情内伤。所谓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会伤五脏,会令气机紊乱。


那么,什么能化解这七情呢?我认为是慈悲心。为什么呢?因为七情,都是为自己而起,因为我自己的心的患得患失而来,比如我获得某物会喜,别人侵犯我的利益我会怒,我为了获取某物会忧思,我失去某物会悲,我要受到伤害会恐惊。


归根到底,七情致病,都是围绕着一个“我”字放不下。


而慈悲心,是放下自己,看到众生的痛苦,愿意为解除这种痛苦去努力。此时,把“小我”放下了,于是,七情无处落脚,烟消云散。


那么,抑郁症和这个有关系吗?其实,我们只要研究抑郁症的症状,我们就会发现,患者多数的反应,是在“我”的价值定位上出了问题,“我到底重不重要?”“我活着有价值吗?”“如果我死了,大家就都轻松了吧?”这都是陷在“小我”里面的表现。在评价“我”的价值的时候,出现了偏差,引起了心理失调,而他们身体的症状,多是因为这种心理失调而来,然后再反过来影响心理。


所以,如果他们懂得了“放下自我”,不再纠结,而是坦然地去利益众生,这样会更加快乐,这个道理如果明白了,则心理压力会减少很多。



而《金刚经》正是讲述“慈悲”、“放下”的道理的经典。


所以,我观察到,这些痊愈的患者,并不是单纯地诵读《金刚经》,而是一边诵经,一边学习理解,有个患者说:看了好几本注解的书。


我的那个朋友,也看的是南怀瑾先生写的《金刚经说什么》一书的。


理解了其中的思想,才能彻底提升境界,摆脱阴郁的心理状态的。


而《金刚经》的说法模式,也是非常特殊的,很可能正好切合了抑郁症患者的思维模式,让他们更容易接受。


《金刚经》里面先是破除了对于自我的执迷,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没有那么重要,布施不要想回报,要放下“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等于是在告诉我们,“我”终究也是虚妄的,也会消失,不必执着,“我”并没有那么重要。


而抑郁症患者,恰恰是表现为对我的评价出现了问题,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了,拖累了大家,对自我的评价极低,此时,《金刚经》恰好与患者这样的思维模式取得了某种角度的“共同点”。大家一起“归零”。


然后,从这个起点出发,《金刚经》告诉大家,虽然“我”没有什么价值,都是“虚妄”的,终究也会失去。但是,我们依然要好好度过此生,这是修行。我们虽然渺小,但是,当我们看到了众生的痛苦,我们依然可以发出极大的愿力,发出无量无边的力量,去利益众生。


而这种不计回报,不考虑自我的布施,不但我们每个人是可以做到的,而且,这竟然才是真正的最高境界的布施!每一个认为自己没有价值的人,居然都可以做到的!


所以,这是一种思维上的逆转,这种从“无”,再到“有”的过程,给了很多认为自己很渺小的人,无边的力量,原来我们可以这样过一生的啊。


所以,我觉得可能是这种说法的模式,启动了抑郁症患者的生机,令他们的内心,发生了改变。


了解了这个道理,我想,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金刚经》会治疗抑郁症了吧?或许,类似的思路,都会有此效果,只不过,是《金刚经》讲得实在太经典了,如果心理学者能够借鉴这样的模式,相信会有研究成果出现的。


我想,这个方法,值得推荐给大家。


有人会问:作为一个医学工作者,不从开方子的方面提高自己,介绍这样虚幻的方法,这科学吗?

我觉得,存在的,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这个方法既然有效,可以救人,我们就要研究其中的道理,这是对生命负责。


所以,我知道我介绍这样的方法,会有人攻击我,但是我觉得攻击就攻击吧,我的名誉地位,没有什么价值,如果这个方法确实可以救人,哪怕有朋友看到了,心中有所感悟,认真去做了,从此获救,我觉得就是值得的。


其实,仔细想想,这个事情一点都不玄妙,我们所见到的身体的疾病,有几个不是和心理状态相关呢?两者互为因果,会陷入恶性循环,越来越重。


那么,无论您从哪头先下手,无论您是先从心理,还是身体,哪个方面下手先解除障碍,截断这种恶性循环,不都是合理的吗?


我认为用一种思想体系,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这是属于医学领域的事情。如果患者因此而获得痊愈,这也属于治疗方法。而只要有被治愈的患者,这个方法就有研究的价值。


所以,无论别人会怎么说,我还是会向大众介绍这个方法的。


-(本文完) -


如果你认同本文的观点,欢迎在文章结尾给我们点一个“赞”+“在看”,谢谢!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为良医,必定促进中国传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生活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喜悦心自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