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记市长这一周 | 领航新发展,江苏各地奋楫争先开启新征程

方思伟 王晗 北京西路瞭望 2021-09-28

有志者,事竟成。


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12月8日在《新华日报》刊发署名文章《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领航新发展开启新征程》。文章明确,江苏要抓紧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树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前进航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当前最紧要的就是要科学谋划江苏“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本周,江苏各地快马加鞭收官“十三五”,接续奋斗规划“十四五”,力争“走在前列”。


立足当下,放眼未来


立足当下,快马加鞭冲刺“十三五”;放眼未来,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年末的江苏冲劲十足。


12月7日,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到沛县调研。要乘势而上攀新高,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围绕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周铁根对沛县提出新要求——


牢固树立“工业立县、产业强县”鲜明导向,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围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超前谋划,按照现代化的要求,加快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展,不断提升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围绕民生福祉水平的提升,努力实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住有宜居、老有颐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现代生活的需要;围绕治理能力提升,深化完善落实“四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努力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2月11-12日,常州市召开领导干部研讨会,对常州“十四五”的发展思路再谋划、发展重点再明确、发展举措再深化,对2021年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十四五”新航程上,常州市将要解放思想,深谋远虑,结合实际,系统规划、重点突破,抢占先机,积极在变化挑战中探路先行、乘风破浪,充分体现“勇争一流、耻为二手”的常州精神。


常州市委书记齐家滨强调,要突出抓好智能制造,在优势产业上率先抢占“制高点”,在未来产业上抓紧形成“动力源”,在传统产业上持续跑好“升级赛”。要突出抓好能级提升,形成“中轴辐射、新城发力、老城复兴”的格局。要突出抓好城市经济,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大力推动文旅融合,推动发展创新型、服务型、开放型、总部型、流量型的“五型经济”。要突出抓好对外开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高水平利用外资,加大招商队伍培育力度。要突出抓好乡村振兴,建设全域美丽乡村,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突出抓好民生保障,更有力地兜牢民生底线,加快补齐民生短板。要突出抓好社会治理,持续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坚决筑牢公共安全防线。要突出抓好队伍建设,增强思想的敏锐性、工作的前瞻性、落实的穿透性。


12月8日上午,盐城市长曹路宝主持召开企业座谈会,就“十四五”规划听取企业家意见。他强调,“十四五”期间,要把沿海开发作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重要抓手,系统谋划产业布局,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推动“十四五”起跳跨越。要加快培育现代特色产业集群,聚力聚焦汽车、钢铁、新能源及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领军企业和整机企业牵头整合产业链、吸引上下游,着力建链补链强链,建立自主可控产业体系。要发挥农业强的优势,深化与高校院所合作,提高农业规模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重抓农业产业链建设,做强农业特色品牌。要持续提升城市能级,高水平规划设计城市,更高标准打造更优城市形态,提高城市知名度美誉度。要突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把生态优先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积极建设“低碳城市”“零碳社区”,不断塑造绿色发展新优势。



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奋力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12月9日,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主持召开会议,听取他领办的市政协重点提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跨江融合新思考》办理落实情况。


徐惠民表示,南通要全力以赴加快跨江融合步伐,在沪苏通核心三角中打破交通壁垒、畅通经济循环,借助一体化提升发展能级。突出交通协同,积极推动张皋、海太、通沪等过江通道开工建设,加快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及集疏运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南通新机场规划建设。突出产业协同,主动承接苏南、上海产业转移、成果转化,再招引突破一批重特大项目。突出功能协同,深化医疗、教育、文旅、生态等重点领域合作,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十四五”规划编制需要广泛征求意见。12月8日,连云港市市委书记项雪龙主持召开重点部门座谈会,深入听取部门对连云港“十四五”发展及“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建议和明年工作目标思路、重点举措等情况。


“十四五”时期是连云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奋力开创“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新境界的重要阶段。在他看来,谋划未来五年工作,要继续坚持“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主题主线,秉持“七个主”工作方略,提升“六个大”目标追求,深化其具体内涵,进一步强化举措和力度,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围绕“八个更”的人民需求新期盼,扎实办好就业、住房、教育等十方面民生实事,不断增强群众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抓住宝贵“窗口期”,加强对接、积极争取,齐心协力推动我市重大工程、产业布局、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和设想诉求,力争纳入国家和省“十四五”发展规划,为今后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安全生产需要警种长鸣。12月11日下午,镇江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汇报会召开。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要求,总结提炼好做法,打好打赢持久战,市县两级督导组要督促各地不折不扣完成好“开小灶”任务,继续配合省督导组做好总结收尾阶段工作。市安委会要细化完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明确需要持续推进的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作出专题部署,持续加力、深度发力,有序推进三年“大灶”。



会上签约项目22个,协议总投资212.5亿元……12月8日,宿迁(上海)产业合作对接会在上海传来好消息。自2015年以来,宿迁(上海)产业合作对接活动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5年来,宿迁以项目合作为着力点,以活动举办为总抓手,全面加强与上海的交流合作,合作机制逐步健全,合作领域逐步深化,合作成果逐步显现。


宿迁市市长王昊表示,宿迁和上海之所以交流如此密切、成果如此丰硕,不仅在于上海拥有企业转型、产业外溢的客观需求,更在于宿迁具备承接转移、服务企业的良好环境。王昊说,宿迁拥有生机盎然的发展活力,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宿迁速度,形成了蓬勃发展的产业支撑,构建了日趋多元的平台支撑,能够承接各种类型企业在宿迁落地发展。期待更多企业家继续关注、走进、投资宿迁,共同分享宿迁新征程中的新机遇、新活力,参与宿迁的建设、见证宿迁的成长,携手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更多智力支持,护航高质量发展


本周,不少校地合作项目“落户”江苏,这些项目的落地、孵化,将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崔晓 摄


校地融合发展是南京建设创新名城的重要抓手。12月8日,南京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共同举行共建重大创新平台、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会。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南京市市长韩立明出席。 


推进会上,南京分别与南京大学签署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依托共建协议,与东南大学签署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依托共建协议,与重庆大学签署共建重庆大学南京研究(生)院合作协议,“一室一中心”发布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高校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张敬华表示,“十四五”期间,南京将坚持把创新摆在全局工作的核心位置,把校地融合作为推动创新的重点方向,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的机遇意识、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担当、科技体制改革的路径探索,全面提升校地融合发展水平。校地合作打造重大创新平台,要着眼高质量、对照高标准、实现高水平。



12月8日,苏州市政府和南京医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发展协议。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在签约仪式上讲话,并为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学院揭牌,苏州市市长李亚平参会。


“瞭望君”搜索相关资料发现,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学院一期建设规划5年,以研究生教育培养、临床和公共卫生研究等为主要方向,下设研究生院和3个创新中心。许昆林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的远景目标。苏州市政府与南京医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发展协议,这是苏州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最强比较优势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助于加快补齐苏州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的短板。苏州要充分借助高校的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健康中国典范城市”,希望校地双方紧紧围绕做强市属医疗卫生机构、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等合作目标,聚焦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药卫生人才交流、健康医疗业态培育等领域,强化首选地。


顾祥忠 摄


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培育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泰州市政府与北京大学医学部12月7日在京正式签约,双方将在全面战略合作基础上,共建“北京大学医学部(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该中心由泰州医药高新区牵头,泰州市相关园区、部门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相关院系、部门、下属医院等共同参与建设。


“近年来,作为全国唯一的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城市,泰州始终坚持将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作为打造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建设全国首家国家级医药高新区——中国医药城。”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说,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起点,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推动优势互补,加快在项目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果。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加强临床试验合作、建立人才培养交流机制、推进科教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推动医疗健康领域合作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国际化的临床试验中心,推动更多研究成果在泰州落地转化,提升双方在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扎实做好民生工作不松劲


民生无小事,一头连着群众,一头连着发展。本周,江苏各地扎实做好民生工作不松劲,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交出高水平全面小康过硬答卷。


宦玮 摄


12月10日,无锡市委书记黄钦主持召开无锡市委常委会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听取2020年度省对无锡市综合考核指标推进情况分析汇报,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会议明确,要强化实施民生共建共享战略,着力抓好保基本、兜底线的民生工作,突出强化特殊群体、困难群众的民生保障,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巩固工作成果,既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继续加大兜底保障力度,关心好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又要继续做好对口帮扶与合作。要形成长效机制,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产业富民行动,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大病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稳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健全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


会议听取2020年度省对无锡市综合考核指标推进情况分析汇报。“对领先指标要固优固强、扩大领先优势,对落后指标要攻坚克难、努力缩小差距。”会议明确,全力以赴做好年终冲刺工作,确保实现年度既定目标,确保拿出符合“领跑者”定位的发展业绩。


12月8日,扬州市四套班子领导集体视察东部综合交通枢纽,以高标准新形象迎接高铁开通。连淮扬镇铁路线是江苏高铁网中轴线的“脊梁骨”,苏北、苏中、苏南从此在铁路上接通。扬州是这段高铁网中轴线的重要节点,连淮扬镇铁路线的贯通标志着扬州人民进入了“高铁时代”。


扬州市委书记夏心旻表示,东部综合交通枢纽是展示扬州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是为群众、旅客提供优质高效交通运输服务的重要基础,要有力有序推进东部综合客运枢纽的建设运行工作,积极做好站房建设、交通接驳、周边环境提升及开通仪式组织等高铁开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全力迎接即将到来的“高铁时代”。要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旅客实际需求,以市场化和便民利民为原则,切实完善交通枢纽使用功能、空间布局,做好线路衔接,优化公交车、出租车、社会车辆的行车路线,为广大旅客提供安全、有序、顺畅的通行环境。


赵启瑞 摄


12月7日,淮安市市长陈之常率队实地调研教育卫生重点项目,推进在建项目建设,研究谋划“十四五”和明年基础设施规划布局。


教育卫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民生,淮安明确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准确把握供给和需求两者关系,统筹考量教育卫生资源配置,在优质、均衡、多元、特色上着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对“十四五”和明年教育卫生项目规划布局工作,陈之常说,要围绕“学在淮安”品牌打造和“苏北区域医疗高地”建设,统筹布局各类项目,切实满足教育卫生资源需求。要科学合理规划、充分论证研究、分步分类推进,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延伸阅读 







江苏战疫观察:怎得梅花扑鼻香

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江苏印发实施办法

品读江苏|大江东去,奔流诗情

政声 | 张家港市委书记潘国强:在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争当排头兵

五峰山长江大桥建成运营 连淮扬镇铁路全线开通


整合 新华日报记者 方思伟 实习生 王晗

素材来源 江苏省十三市发布、党报等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宿迁发布 南京日报 苏州发布 泰州日报 无锡日报 淮安发布

值班主编 郁芬
实习编辑 王晗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作者、二维码;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