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声 | 扬州广陵区委书记潘学元:努力建设一个“令人向往的好地方”
扬州市广陵区委书记 潘学元
“扬州是个好地方,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对扬州的肯定,不仅让这座千年古城再一次被世人认可,也让作为扬州主城区的广陵倍受鼓舞、倍感振奋。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对照“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要求,砥砺奋进再出发,争先进位创一流,努力把广陵建设成为令人向往的好地方,奋力开创“强富美高”新广陵的现代化篇章。
01
我们致力打造万里长江的最美岸线,努力让广陵成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和谐共生的好地方。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总体要求,已成为长江沿线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自觉。在江苏调研视察时,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打造好优美生态环境的同时,同步做优包括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政治生态等在内的各领域生态,护航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一是塑造水绿交融的自然生态。长江和运河在这里交汇,孕育了广陵水网纵横、绿网密布的绝佳生态系统,是广陵的宝贵财富。我们将以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为目标,积极参与长江大保护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点线面”结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园体系,持续提升长江、大运河、廖家沟三条生态廊道。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以“环洲一号公路”等四好农村路为链接,全面串联提升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把沿江160平方公里的乡村板块,打造成全域美丽大花园,加快呈现美丽广陵的现实模样。
二是缔造开放包容的经济生态。着眼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大力解放思想,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每年实施一批重点改革事项,不断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瓶颈障碍。特别是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上下功夫,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零距离、心贴心的优质服务,全力打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不断吸引优秀人才集聚、经济要素汇聚,持续激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三是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生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聚焦社会治理、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社会利益协调、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等机制,弘扬清风正气,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陵,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是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以“1+5”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改革、改革创新风险备案制、党建阵地“5+X”标准化建设等创新举措为抓手,落细落实“三项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夯实党的基层基础,把每个基层党组织都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全面激发全区上下齐心创大业、合力干大事的激情活力。
02
我们致力传承千年运河的开放基因,努力让广陵成为产业人才和粮田都市互动并进的好地方。
扬州是与大运河同生共长的“原点城市”,而大运河扬州段最精华的一段就在广陵。大运河作为水上交通要道,破除要素流动的地域阻隔,造就扬州从两汉到隋唐再到明清的三次历史辉煌。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广陵仍将传承好这种运河精神,为扬州争创城市发展的第四次辉煌贡献主城担当。
一是以企业培育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积极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实施“345”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全力打造3个百亿级“企业航母”,培育4家以上50亿元“企业编队”,形成50家以上10亿元企业方阵,推动金属新材料及船舶、液压装备、医疗器械、食品加工、电气线缆、汽车零部件等6大主导产业加快升级,发展布局新能源、高端装备以及航天航空等战略新兴产业,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二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积蓄经济发展动能。坚持“项目为王”,聚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一带一路”等重点区域,精心组织好各类招商活动,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尤其是把重特大产业项目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1135”重大项目工程,力争每年实施新开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进入省投资库50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市级重点项目30个,省级重点项目5个,以一个个实打实的大项目、好项目,全面夯实经济“基本盘”。
三是以载体打造为支撑,持续厚植创新创业热土。全面优化各大生产力板块,尤其是聚焦开发园区主阵地,推动“二次创业”“二次振兴”。
工业方面,以广陵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为引领,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航空装备等10个百亿级产业社区,形成千亿规模,打造产城融合样板。
服务业方面,以扬州未来城市新都心广陵新城为主战场,持续提升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区江苏信息产业基地发展能级,打造一批亿元楼宇、众创空间,全力推进新兴科创名城建设。
农业方面,以沿江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争创国家级农业园区为重点,带动沿江乡村板块全面振兴,不断提升广陵承载人才、项目、资金、技术等各类发展要素的能力。
03
我们致力赓续历史古城的深厚文脉,努力让广陵成为文化发展和文明实践相融合的好地方。
5.09平方公里的广陵明清古城,承载着扬州2500多年建城史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精华,不仅氤氲着浓郁厚重的文化气韵,也留存着贯古通今的文化根脉,是全国为数不多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之一,也是最能展示扬州魅力的人文荟萃之地。我们抢抓扬州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等世界级名片叠加的机遇,聚焦古城、新城等重点区域,全力打造新时代的广陵文化高地。
一方面,让历史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古城是文化宝库,也是精神家园。从东关街、南河下等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到个园、何园等享誉世界的古典园林;从扬州包子、大煮干丝等淮扬美食,到清曲、评书、剪纸等非遗文化,再到阮元、朱自清等名人家风,这些有形无形的文化瑰宝共同铸就了广陵的文化内核。我们正以国家5A级景区创建为目标,全面推动古城保护复兴,构建“不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古城整体格局”结合的三级保护体系,积极引入市场元素,布局发展与古城特质相契合的文旅产业,让有形的文物古迹焕发新彩,让无形的文化气质薪火相传,真正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另一方面,让文明实践彰显时代风采。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好用好区融媒体中心,全覆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不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同时,推进文化铸区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系统建设大运河文化集中展示区、食品工业旅游区、美丽乡村体验区等一批特色文旅板块,打造一批亲水漫道、特色民宿、文创空间、网红街区、美食地标等旅游打卡地,创造一批歌咏大江风情、运河风光、人文风采的精品力作,全面提升广陵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04
我们致力践行造福百姓的不变初心,努力让广陵成为本地市民和外来居民真心点赞的好地方。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牵系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民生“八个更”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持续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的工作部署,坚守“发展一方、造福百姓”的初心使命,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问题入手,不断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方面,牢牢兜住民生底线。兜底线,需要真金白银投入。一直以来,广陵公共财政用于民生支出比重达70%以上,不断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广陵区在2017年就已实现年收入70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我们在此基础上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制定出台扶持城乡贫困户、扶贫帮困救助等文件,实施“三保五助”“关爱卡”等政策,全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确保真脱贫、不返贫,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努力稳定扩大就业,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推动土地变资源、农民变股民,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全力推动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整治,持续提升居民居住质量。
另一方面,不断刷新民生高度。作为主城区,我们的全面小康和即将开启的现代化新征程不仅要在速度上领跑,更要在质量上发挥标杆作用。我们在落实好扬州市民生“一号文件”的基础上,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去年开始全面启动城建“双十”工程和民生社会事业补短板三年行动,每年实施区级十大项目和镇街层面十大类项目,累计开工项目超100个,计划总投资469亿元,涵盖教育、医疗、养老、助残、交通、生态、住房等重点领域,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城市形象和民生领域服务供给质量,满足市民群众对于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我们就是要通过一个个实打实的民生项目、一件件心贴心的民生实事,让生活、居住、就业在广陵的每个人都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里的温暖,让更多人爱上广陵、扎根广陵,努力把广陵建设成为令人向往的好地方。
(作者潘学元系扬州市广陵区委书记)
延伸阅读
江苏战疫观察:怎得梅花扑鼻香
深度 | 听了省委书记上的这堂大课,南京大学师生这样说
江苏省省管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
政声 | 姑苏区委书记黄爱军:织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更新“双面绣”
江苏省委常委会: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切实做好明年工作研究谋划
图片来源 广陵区委宣传部 广陵发布
值班主编 孙巡
实习编辑 王晗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作者、二维码;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