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总书记考察的这座大型水利枢纽,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朱威 王高峰 北京西路瞭望 2021-09-28


编者按 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都水利枢纽,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江都水利枢纽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也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亚洲最大的泵站枢纽。一代代江都水利枢纽人以争先、创新、坚守的精神底色,守护着一江清水向北流。12月15日起,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推出全媒体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示现代版“大禹”甘守源头的责任与担当。“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今天转发前两篇报道,敬请关注。


01

南水北调,从这里发源


一树金黄,一地静美。近日,江都水利枢纽的银杏大道,迎来了一年中最绚烂的时节。


秋日黄金大道 郁兴 摄


老江都人亲切地把这座特大型水利工程简称为“引江”——引长江、连淮河、穿湖泊……从这里开始,13级泵站调水让浩浩长江水攀越十几层楼的高度,送达山东半岛。2013年底,从这里北上的长江水有了一个“新身份”——南水北调东线水。


源头石碑 黄强 摄


银杏大道不远处刻有“源头”字样的石碑提醒着往来的人们:这里,正是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起点。


“南水北调,我很关心。这是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今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都水利枢纽时的重要讲话言犹在耳。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梦想成真,时间见证了江都水利枢纽走过的不平凡历程。7年酝酿,17年建设,57年运行……这颗“江淮明珠”不仅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也是全国第一、亚洲最大的泵站枢纽。一次次破冰试水,一项项思想上、实践上的探索与创新,向世界展示了江都水利枢纽建设管理者敢闯敢试、筑梦前行的争先精神。


一江清水向北流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点来是可以的。”1952年,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提出了南水北调的伟大设想。如今,这一世界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已在中国版图上勾画出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网格局。


鸟瞰江都水利枢纽 郁兴 摄


“南水北调工程源自江苏,始于缺水问题。”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曾任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的张劲松解释道,“苏北地区从整体上讲,除洪水威胁外,还是个缺水地区,特别是沿海垦区和徐淮地区,缺水严重。”江苏省水利厅原副总工程师潘贤德回忆:“兴建江都水利枢纽,从1954年开始酝酿,其思路最初就是从‘扎根长江、引江济淮’开始的。要把长江水抽引上来,运送到徐淮地区,就必须建抽水站。”


将长江水调到黄河,有30多米的高差。当调到微山湖地区时,就有28米左右的落差,相当于9层楼的高度,其难度可想而知。那时,新中国正遭遇经济最困难时期,要不要建设这个大型抽水站?能不能让长江之水往高处流?会不会产生海水倒灌等负面效应?经过一系列的疑问、争论,经过无数水利专家多年的论证,“1960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站。江都抽水站第一站,1961年底开始建设。”尽管时光已过去近一个甲子,江都抽水站建站时的情形,曾任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总工、94岁的张尧培仍历历在目。1963年江都第一抽水站试车那天,现场指挥一声令下,奔腾的水柱伴着隆隆巨响随高压空气喷泻而出,越过出水管驼峰(:水到达最高扬程,再下来形成类似曲线一样的弧度,其顶点处就是驼峰),汇入上游高水河……张尧培至今还记得现场群众爆发出的掌声与欢呼声。


“很多创造和尝试都是第一次!”88岁高龄的潘贤德非常感慨,“上世纪60年代初建设这样一个大型抽水站,国内没有现成图纸,从国外也没法搞到资料,生产厂家没有制造过大型机泵设备。”


江都抽水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自行安装的大型抽水站。1982年,江都水利枢纽被国家质量鉴定委员会评为全国第一个水利建设优质工程。


南水浩荡润天下


江都水利枢纽是一个匠心独具的庞大水利体系,它以江都抽水站为核心,由4座大型泵站(现定名为江都一站、江都二站、江都三站、江都四站)、12座大中型水闸及套闸、输配电工程、引河工程等配套工程组成,工程至1977年全部完工,实现了江水北调、自流引江、抽排涝水、排泄洪水等多个功能效益最大化。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江都水利枢纽全貌  缪宜江 摄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基础上的扩建工程。可以说,南水北调堪称江水北调的‘放大样本’。”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夏方坤表示。


如今,江都水利枢纽也是国家水情教育基地。讲解员颜蔚对参观的中学生们介绍南水北调工程的前世今生: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开工。2013年8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过全线通水验收,工程具备通水条件。从扬州市境内的长江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以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为调蓄水库,经泵站逐级提水进入东平湖分水两路,一路向北穿黄河后自流到天津,另一路向胶东地区供水。全线设有13个梯级抽水站,其中江苏境内9级,山东境内4级。


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水文站站长孙正兰1991年6月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这里。当时,里下河地区发生洪水,在老家的她心急如焚。让她没想到的是,洪水很快退去,使得她在7月如期报到,从此她对岗位萌生了由衷的自豪:“这些年来咱们江苏风调雨顺,有江都水利枢纽这座‘定江神针’天大的功劳!”


50多年来,江都水利枢纽不辱使命,自1963年至今年9月底,共抽引江水1525亿立方米(下称“亿方”),相当于51个洪泽湖的蓄水量。抽排涝水400亿方、泄洪20071亿方、自流引江1328亿方、发电9500万千瓦时。浩浩长江水奔腾北上,滋润着数十座大中城市,修复着北方的自然生态,惠泽约1.2亿群众。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7年,江苏累计向山东调水超47亿方,相当于给齐鲁大地送去5个骆马湖的水量,水质也持续稳定保持在地表水水质Ⅲ类以上,可以说保质保量、按时按段地完成供水目标。


引水敢为天下先


不为外界所知的是,近60年来,在江都水利枢纽这座不起眼的“小岛”上,累计走出1位全国先进生产者、1位全国先进工作者、1位全国人大代表、2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位全国水利技能大奖获奖者、11位全国水利技术能手,130余人获得省级先进个人。“国家优质工程金奖”、“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中国大禹水利科技一等奖1项……单位获得的省级以上荣誉更是不计其数。


江都水利枢纽近景 郁兴 摄


上世纪60年代,在高中毕业生都很稀缺的情况下,来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工作的不少都是大中专生、甚至是名校大学生,技术人才占总人数的八成以上。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汤明根等率先研发出自浮式移动气压沉柜,运用气压排水、浮体稳定等原理,解决水闸水下平面的修补问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上世纪90年代,孙汉明等对二站进行自动化监控系统改造,使泵站较早实现“集中控制、少人值守”;


进入新世纪,汤正军、周灿华等率先研发新型启闭机,并对泵站进行信息化改造;魏强林、张宇、李扬等将智能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创新成果“泵站智慧巡检系统”获2019年全国水利职工创新成果评选一等奖……


争先创优的基因、争当标杆的意识,深深融入江都水利枢纽几代人的血脉里。


“我们工程最大的特点是泵站,泵站的设计水平、施工水平和管理运行的水平在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副主任周灿华满是自信,“江都水利枢纽一直在做技术和管理输出,至今全国有不少泵站仍然交给我们代管”。


“江苏不仅是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地理位置上的‘源头’,也是这一宏伟工程规划概念上的源头,更是南水北调工程实践意义上的源头。”张劲松说。


江水汤汤,岁月流转。无数的“首次”“第一”早已凝铸成江都水利枢纽的成长标签,历经半个多世纪,见证着现代版“大禹”甘守源头的责任与担当。



02

一江清水,润泽北方大地


1960年,南京长江大桥开工建设。一年后,在其下游百余公里的扬州江都,又一项“当惊世界殊”的世纪工程破土动工。


2013年,经过10年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段基本建成,其“源头”与半个多世纪前“江水东引北调”工程的起点在江都交汇,国家战略与江苏民生工程在此叠加融合。


淮河入江水道万福闸 缪宜江 摄


“古有李冰都江堰,今有人民江都站”。江都水利枢纽开建以来,一代代建设者胸怀“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豪迈气概,勇担“人民至上”的光荣使命,吞江吐淮,除害兴利,使一江清水逆流北上,让丰盈的江淮活水泽被广袤的北方大地。


开创我国大型泵站建设先河


“60多年前,父亲参与江都站建设时,国内没有任何可供参考借鉴的技术,连设计多大出水流量也不知道。为了翻译多方收集来的外文图纸,父亲甚至还自学了外文。”江都水利枢纽的第一代建设者、江苏省水利厅原总工程师沈日迈已于2010年去世,他的女儿、同样也是水利人的沈之望慨叹道,“老一辈治水人,真是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江都抽水站第一站


1961年12月,江都抽水站第一站开工建设,设计功率达6400千瓦,成为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型抽水站。泵站设计、机组制造、土建施工、机电设备安装都完全是从零起步。而当时,国内最顶尖的上海电机厂、上海水泵厂都没有生产过如此大型的电机、水泵,不能满足江都一站的功能设计需求,这成为困扰沈日迈团队的首个难题。


为此,沈日迈带着攻关小组一头扎进上海厂家,边设计、边实验、边生产。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沈日迈甚至自学机电知识,与厂方技术人员一起攻坚克难。经过长达两年多的实验、改进,终于研制出直径达1.6米的叶片,创下了中国纪录。


此后,这一纪录不断被刷新:江都三站叶轮直径扩大到2.0米,四站达2.9米。而由江都水利枢纽技术输出的、位于宿迁皂河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第六梯级泵站,其叶轮直径更是达到5.7米。


如何让江水克服自然规律,从地势平缓的江淮平原,逆流而上到达有二三十米落差的齐鲁大地,这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面临的技术难关,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江苏江水北调的实践中找到了现实答案。


“让长江水爬楼梯去苏北!”回想当年,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原副主任、83岁的汤明根仍豪情满怀。他说,仅江都站上下水位差就达6-8米,设计之初,建设者极富想象力地借鉴了楼梯的设计,从江都到铜山,只需一声令下,九级泵站的电机便会开足马力,逐级向上提水。而在此基础上向北延伸的南水北调工程,在山东境内又增添了四级泵站,总数达十三级之多。由此,浩荡江水从江都“源头”出发,攀越十三级“台阶”奔腾向北而去。


“水下太空舱”技术助力葛洲坝


在江都水利枢纽所属万福闸管理所,记者看到一个倒扣的碗状庞然大物,组装起来足有一两层楼高。它就是进行水下检修作业的气压沉柜,工作人员形象地称其为“水下太空舱”。它的发明者就是汤明根团队。


1974年,万福闸管理所在对该闸上下游进行全面潜水检查时,发现明显损坏的部位有80多处,其中8处损伤严重。按常规检修办法,就要打坝拦水并清空库区,不仅效率低下,且代价高昂。


如何更经济便捷地解决水下检修难题?管理所成立由新老技术人员和潜水工组成的研发团队。经过4年的反复实验,汤明根团队运用气压排水、浮体稳定等原理,研制出一个其貌不扬的大家伙,并命名为“自浮移动式气压沉柜”,一举解决了水闸水下平面的修补难题。


自浮式气压沉柜


沉柜主体呈倒扣的碗状,上方连接一个圆筒状的通道。不断注入的气体,可将“碗底”的水彻底排出,创造出一个无水环境,检修人员便可由此下探到“碗底”对水闸底部区域进行探伤和检修。该设备还能在水中自浮移动,变换施工部位,以便灵活机动地完成各类水下检修任务。汤明根回忆道,气压沉柜第一次下水测试时,作为发明人的他第一个下到柜中。“虽然已经过反复试验,但不排除存在高压、漏水等危险,我亲自下去看看才能彻底放心。”


1978年,气压沉柜小试锋芒便大获成功。在经过简单的改进之后,即被应用于万福闸以及枢纽内的水下检修。很快,该技术又被应用于谏壁闸、新洋港闸、九曲河闸、泗源沟闸等省内外多个水闸的检查维修。1982年,汤明根还应邀带着沉柜技术远赴湖北解决葛洲坝坝底的检修难题,一去就是一年多。1985年,这一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而今,42年前江都水利枢纽的这项颠覆性发明仍在全国水利系统中被广泛使用。


水文自动测报终端机技术国内领先、同轴主副卷筒固定卷扬式启闭机研制填补国内空白、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国际先进……近60年,江都水利枢纽人攻坚克难,不断刷出技术新高度。


万福闸鱼道 邓宇轩 摄


不仅如此,早在1972年,建设者们就在不多的经费里拿出专项资金,在万福闸、太平闸之间开建一条全长541.3米的鱼道,再次创下全国之最。从此,江河中的鱼类多了条“绿色通道”,这种生态优先的创新意识确保湖泊与河流之间长期稳定的生态联系。


从“少人值班”到智能时代


“机器一开,噪音可飙升到80多分贝。即便是寒冬腊月,泵房值班室里的温度都可高达40多摄氏度,三伏天更是热得不能待。”年逾七旬的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原副总工程师、科研所所长孙汉明1978年东南大学毕业后到此工作,回忆起当年值班室极其艰苦的工作环境,仍感慨不已。


为了解决泵站巡检、管理、数据采集难等一系列问题,孙汉明等人开始进行自动化监控系统的改造。当时,江都第四抽水站已建设完工,遥控、遥测、遥调、遥信的“四遥”远动装置初步建成。“我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给四站的‘四遥’装置进行调试。”孙汉明告诉记者。


“1979年,我们就基本实现一根电缆控制整个水利枢纽的能力。”孙汉明说,如果说控制系统是“中枢”,“四遥”装置就是控制系统的基础,此后完成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则让控制系统初见雏形。这些技术进步,不仅彻底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了数据共享,而且使20多人的值班班组减少到每组8人,减少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让“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成为可能。


智慧巡检机器人 邓宇轩 摄 


在江都水利枢纽第四抽水站站房,一个智能机器人正忙碌地在站房内往来穿梭。该站副站长李扬介绍,这是四站团队研发的智慧巡检机器人,可以即时发现机器存在的隐患。记者跟随他来到仓库,经过密码输入、人像识别等操作之后,一排排类似超市货架的陈列柜整齐地出现在记者面前。“货架”上摆放着贴有磁性标贴的各类工具。


原来,这个智慧仓库已实现无人管理——工具出借情况、借还时间等,都会被电脑记录在案。而紧邻仓库的资料室也足够智能:只需在书架前的屏幕上输入要查询的资料名称,相应的资料柜即可自动打开。“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化技术,大大提高了泵站自动化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真正让泵站管理进入了智能时代。”身为“85后”的李扬不无自豪地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江都”活水来。一代代江都水利枢纽人传承发扬“源头”精神,接续创新、不懈奋斗,不仅书写了一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治水“史诗”,更用一个个“No.1”的技术与创举,点亮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江淮明珠”,换来了百姓安居、江河安澜。


延伸阅读 







江苏战疫观察:怎得梅花扑鼻香

深度 | 听了省委书记上的这堂大课,南京大学师生这样说

江苏省省管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

政声 | 姑苏区委书记黄爱军:织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更新“双面绣”

江苏省委常委会: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切实做好明年工作研究谋划


采写 新华日报记者 任松筠 田梅 包闻军 王高峰 朱威 纪树霞

执笔 新华日报记者 朱威 王高峰 

图片 邓宇轩 郁兴 缪宜江 交汇点新闻 方志江苏 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

班主编 孙巡

实习编辑 王晗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作者、二维码;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