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发表“辛仲平”署名文章:茉莉格桑共芬芳
雪域高原,一片神奇而令人向往的土地。位于“世界屋脊”上的珠穆朗玛峰是全球登山爱好者挑战极限的圣地,每年慕名前往的挑战者络绎不绝。与这些登山的勇者一样,有一群人,他们作别亲人和故乡,跨越千山万水,奔赴雪域高原,支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他们,是心怀大义的仁者,也是直面挑战的勇者。
今年是江苏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1994年7月,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全国对口支援西藏的重大决策,确定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助形式,明确江苏对口支援拉萨。30年来,江苏全心全意、尽心尽力、接续用力,真情援藏、科学援藏、持续援藏,先后选派10批次1021名援藏干部人才、投入计划内财政资金80亿元、完成援藏项目700个,援藏资金总量、项目质量、选派干部人才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援藏工作持续发力,投入援藏资金超过50亿元,其中80%以上投向基层,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30年来,拉萨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区生产总值从1994年的14.37亿元上升到2023年的834.79亿元,拉萨各项事业取得的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凝聚着江苏援藏干部的智慧和汗水。
援藏事业需要不断攀登、接续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必须长期坚持,认真总结经验,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30年砥砺前行,江苏援藏硕果累累;30年接续奋斗,“茉莉”香飘雪域高原。新起点,新使命;新要求,新作为。迈步新征程,江苏将持续攀登援藏事业的“珠穆朗玛峰”,在雪域高原书写新的时代答卷!
盛夏江苏,莲花盛开,清荷摇曳。约3800公里之外、平均海拔3658米的拉萨,则是油菜花开、青稞初长的另一番景象。
江南与高原,差别远不止于此。有“日光城”之称的拉萨,是我国年平均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高海拔、高温差、强紫外线、低压、低氧、低温,来到拉萨必须闯过的第一关,是环境的考验。“高反不能不在意,但也不必太在意,注意休息适应几天就好了,意志力很重要。”第十批江苏援藏干部说,他们更在意的是如何跑好“接力棒”,在对口支援西藏上做出新成绩。
跑好“接力棒”,既抓“输血”“补血”,又抓“造血”“活血”,为拉萨发展留下“带不走”的产业引擎。放眼江苏投入援藏资金6680万元援建的墨竹工卡“格桑花开产业园”,标准化厂房、综合楼、园区服务中心一应俱全,弥盛塔巴陶瓷等6家企业已注册落地,成为当地创业就业重要去处;来到江苏投入计划外资金1.5亿元建设的西藏首个全产业链的综合性农牧示范园区——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这里已构建起草、牛、肉、奶一体化产业链,一年育肥出栏牦牛超400头;走进达孜区邦堆乡拉萨朗热酒村项目建设点,只见塔吊来回运转、运输车辆来回穿梭,作为江苏援藏引进的重大产业项目,拉萨朗热酒村项目总投资10亿元,投产后预计年产成品酒5000吨以上,达产后年产值超10亿元;江苏累计投入援藏资金近1.5亿元的曲水县才纳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一排排智能温室大棚井然有序,西红柿、草莓、辣椒、黄瓜等长势喜人,这个集产、学、研、旅于一体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已成为曲水群众家门口的“致富高速路”……从投入资金、援建项目到注入理念、引入机制,江苏援藏不仅为拉萨兴办了一个个项目,更为拉萨送去了发展理念与经验,留下了“带不走”的财富。
跑好“接力棒”,既抓“关键大事”又抓“民生小事”,让援藏“有形、有感、有效”。南京援藏干部到达墨竹工卡后发现,经过多年接续奋斗,这里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但“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突出,许多村民出门就被河沟阻拦、出行不便,为此他们从援藏资金中拿出数百万元,在全县实施“溪桥工程”,累计建设70多座便民溪桥,畅通了5.6万名农牧民家门口的“微交通”;为解决农牧民“门前黑”问题,苏州援藏干部在林周也抓了一件“小事”——启动“万家灯火”工程,准备建设1万杆太阳能路灯,照亮农牧民回家路。江苏第十批援藏干部到达拉萨后,瞄准藏族群众“急难愁盼”扎扎实实办实事、解难事:实施“心佑工程”和“光明行”行动,免费救治先心病患儿和白内障患者;设置“高原移动体检车”,为农牧民送体检上门;建设“青稞小磨坊”,为村民小组购置磨制设备;开办“便民小浴室”,方便农牧民洗浴;打造家门口的“幸福驿站”,为群众提供日间养老、托幼服务,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德不厌小,善不拒微。“一杆路灯”“一座溪桥”这类投入看似“不大”,却解决了农牧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得到了群众真心点赞。
跑好“接力棒”,既抓“单向援建”又抓“双向协作”,实现“国家要求”“拉萨所需”与“江苏所长”的有机结合。在南京设立“天边墨竹·净土产品展销中心”“藏式生活馆”等展示展销点;搭建“拉萨好物”购物平台,在江苏对口援藏城市设置智慧前置仓,让拉萨好物一日直达苏浙沪;举办江苏拉萨周,通过开展招商推介会、项目对接会和产品展销活动,加强苏拉两地文化交流;开展“云上达孜”特色农产品销售活动,带动“藏品入苏、苏品进藏”……西藏和江苏,资源互补性、市场互通性较强,合作的空间很大。南京援藏工作组围绕墨竹工卡县44项非遗,探索现代条件下的利用路径,既保护传承了当地文化基因,又促进了两地交流。泰州实施“以水为媒 真情援藏”项目,推动“拉萨好水”走向江苏,既帮助当地做好“水的文章”,又满足了江苏消费者对高原水的需求。通过合作建设工业园,推动了拉萨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各类要素合理流动以及产业有序转移,进一步优化了江苏产业布局。近年来,江苏注重促进西藏能源资源优势和江苏产业市场优势紧密结合,在能源开发利用、产业合作转移、共抓生态保护、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现代农业等方面拓展双向协作广度,把对口支援与合作发展提升到新高度。
“落实了几个项目”“和藏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人生意义和价值有了新的理解”,面对记者“援藏3年,您感到最欣慰的事情是什么”提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有一点共同的是“交了一份自己还算满意的答卷”。3年来,江苏投入援藏资金近17亿元,完成援藏项目近170个;招商引资、合作共建示范园区等经验得到国家推广;在国家开展的“十四五”对口援藏阶段性综合考核中,江苏位列第一方阵……在江苏援藏干部看来,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让江苏援藏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这,才是他们感到最欣慰的事。
二
行走拉萨,很多人会有一个强烈印象:这里“很江苏”。首先,这里的路就“很江苏”,有江苏路、江苏东路、江苏大道、金陵路、苏州一路、苏州二路、太湖路、镇江路、句容路、泰州路、扬州路;这里的学校“很江苏”,有拉萨江苏中学、拉萨市江苏幼儿园、墨竹南京实验幼儿园、墨竹扎西岗乡南京希望小学、墨竹南京实验小学、林周苏州小学、达孜镇江幼儿园、曲水南木乡江村扬州希望小学;这里的设施和小区名也“很江苏”,有南京小区、苏州小区、镇江公园、镇江新村、泰州广场。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30年来,江苏实施援藏项目700个,有的以“江苏”命名,更多的虽然未以“江苏”命名,却深深印刻在当地干部群众心中。
30年时光流转,30载接续奋斗。江苏派出的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在雪域高原洒下汗水、留下足迹、建功立业。今天,他们中的大部分已回到家乡,有的已退休,而拉萨河谷依然流传着他们的故事。
一条路,一束纽带。《江苏援藏志》记载:“拉萨市江苏路,1998年开工建设,1999年竣工通车,总投资4128.3万元,其中援助资金4000万元。道路原名金珠东路,为表达对江苏的谢意,竣工通车时拉萨市政府将其更名为江苏路。”走在拉萨繁华市区,全长3237米、双向4车道的江苏路宽阔笔直,彩色方砖点缀的人行道充满民族风情,建成时因其质量优良、形象壮美,被誉为“西藏第一路”,成为江苏援建拉萨的亮点工程。在藏族同胞看来,修路是积德行善的事,这条路刚通车时,有藏族出租车司机听说乘客是江苏人,立即表示不收打的费。今天,行走拉萨,如果有人说你来自江苏,大概率会听到一句由衷的祝福:“江苏扎西德勒!”这,就是一条路的美好。它,是江苏与拉萨友谊的联结纽带。
一家医院,一段见证。拉萨市人民医院是拉萨市属综合性三甲医院。今天,走进这家医院,映入眼帘的是现代化的大楼、优美的环境、先进齐全的医疗设施、宽敞整洁的病房。而30年前,因为资金匮乏、长期亏损,医院难以为继,病房几乎全部空置,院子里时常有羊进来吃草,当地甚至产生了把它改成招待所的想法。1994年起,江苏先后投入援助资金近1.4亿元,兴建住院部、急诊中心门诊部、门诊楼综合楼,改造病房大楼、医技楼,优化医疗、办公环境。1997年到2014年,江苏先后选派7名援藏干部担任拉萨市人民医院院长,派出16名骨干医生到该院工作,80余名技术骨干、干部前往该医院进行授课。2002年12月,该院成功实施自治区首例异体原位肝脏移植手术,这也是全球首例在海拔3650米高原缺氧地区实施的此类手术,一时间轰动全国。这,就是一家医院的涅槃。它,是江苏30年医疗援藏累累硕果的见证。
一部规划,一个缩影。规划是城市发展总蓝图,然而,由于人才稀缺、技术薄弱等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自治区首府的拉萨一直没有一部城市总体规划。江苏第五批援藏工作组进藏后,把科学规划作为推动拉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性任务,投入援藏资金2600万元、组织100多位专家参与,开展了拉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投入最多的《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编制工作,同时还编制了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城市管线综合规划等,其中两部规划获得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正是在规划引领下,拉萨开启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历程。聊起这一话题,拉萨很多干部由衷感慨:“拉萨今天发展的框架,就是那个时候搭建起来的!”这,就是一部规划的影响。它,是江苏智力援藏、技术援藏的缩影。
一剧《天·梦》,一部传奇。2023年8月17日,原创音乐剧《天·梦》在拉萨上演,该剧讲述了出身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藏族少女卓玛在援藏干部帮助下来到江南培训,成长为西藏首批直升机飞行员、最终把“铁牦牛”开上天的真实故事。与“卓玛”一样,25岁的大学生嘉措在苏藏两地很多人的关心下,在苏州接受培训,获得翱翔蓝天的机会。放羊姑娘成为“飞天仙女”、农牧民子弟成长为飞行员,“卓玛”“嘉措”们的传奇“天梦”,是江苏智力援藏、民生援藏的鲜活呈现。30年来,江苏在拉萨援建幼儿园8所、小学14所、中学5所、县级职业教育中心3所、高等学校1所,常态化组织各类培训,仅2023年就组织拉萨人才赴江苏培训1680人次,在藏培养培训干部3500人次。这,是一段圆梦的历程。它,是江苏教育援藏、人才援藏的传奇。
一帧画面,一个注脚。2001年,有媒体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江苏援藏干部准备乘飞机离开拉萨时,几十名藏族同胞从170多里外的墨竹工卡县赶至机场送行。扎西岗乡仁青林村的平措旺堆带着家人,用藏族人民最真诚的俯拜礼作别援藏干部;工卡镇贫困户白珍老妈妈拎着一篮鸡蛋送到机场,执意让援藏干部带回家乡补养身体。离开时,援藏干部脖子上的哈达堆得高近头顶;藏族老百姓紧紧拉着援藏干部的手迟迟不愿松开,泪洒当场,祝福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这样的感人场面,也是江苏援藏干部离藏返乡时的“常景”。“一次援藏行、一生拉萨情”“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这,是来自江苏援藏干部的真情告白。它,是江苏30年援藏事业的生动注脚。
三十年春华秋实,三十年人间巨变。30年前,作为松赞干布故乡的墨竹工卡,全县只有4栋小楼,不通电、不通自来水,也没有水泥路。如今,这里已是一个设施齐全的中小县城模样。30年来,苏州先后投入资金17.45亿元,实施援藏项目140余个,推动林周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5倍、428倍、23倍。1994年至2023年,镇江累计投入援建资金64.7亿元,2023年,达孜区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994年的234倍、202.3倍和29倍。达孜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普布仓觉说:“上世纪80年代达孜财政收入只有2.5万元,2004年达到400多万元,这都是江苏援藏干部来了后大力招商引资带来的结果。”1996年,曲水县财政收入只有27万元,全县连一部电话都没有。党的十八大以来,泰州援助曲水县资金9.48亿元,实施项目73个,曲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5870元增长至2023年的25128元。
读懂了这一切,就读懂了为什么拉萨“很江苏”。
三
在藏语中,“林周”的意思是“天赐之地”。在拉萨前往林周的路上,两旁的柳树苍劲古朴、枝繁叶茂。传说这种柳树是文成公主入藏时带来的,每棵柳树都虬曲旋转,故名“左旋柳”。凝望东方的“左旋柳”,寄托着文成公主对故乡的眷念。文成公主入藏,至今已过去1383年。她带去的青稞种子经过试种成功后大量推广。她带去的工匠以青稞为原料,成功酿造出青稞酒。从文成公主入藏起,内地与西藏交往交流交融的种子就开始生根发芽。
在拉萨,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种子”的故事:为了改良西藏的生猪品种,扬州的一位援藏干部想尽办法、历尽艰辛把3头种猪带到了拉萨。遗憾的是,这些种猪未能存活下来。然而,改良西藏生猪品种的努力从未间断。2021年6月,由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捐赠的22头“苏姜猪”作为种猪跨越千里到达拉萨。“苏姜猪”是通过杂交实验和适应性研究培育出来的生猪品种,适合在西藏饲养,具有增重快、繁殖性能强、瘦肉率高、肉质好等优点,能够有效弥补藏香猪生长速度慢、繁殖率低的不足,有力提高了拉萨生猪供应能力。
青山绿水间,蓝天白云下,墨竹工卡县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随风摇曳,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打卡。墨竹工卡全县种植小油菜3万余亩,年产660万公斤。然而,由于知名度、市场认可度不高,这里的小菜籽油过去一直打不开销路。2020年,南京援藏工作组聘请农技专家指导,引进青杂4号、青油21号、北油4号等6个品种进行推广,为种植户免费发放种子1.25万公斤,并以“净土公司+合作社+农牧民订单”模式,与种植户签订2.1万亩油菜收购协议,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本地菜籽原料,推动该县小菜籽油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同步提升。
林周是拉萨的牧业大县,这里的广阔草甸是高原牦牛的天然草场。有着“高原之舟”之称的牦牛,是西藏牧民赖以生产生活的重要畜种。然而,因为长期粗放饲养等原因,当地牦牛种质资源不断退化。养好牛必须养“好牛”。为提升当地牦牛品种质量,由江苏援建的格桑塘现代农牧业产业示范园从全国选育优良牦牛品种,在林周推广,改良后的牦牛体格更为健壮,出栏时间更短。在推广良种的同时,示范园区还大力发展牦牛规模化养殖、肉制品精细化加工,为当地农牧民带去新理念新技术的“种子”。
夏日炎炎,迈步拉萨,啃上一口西瓜,是莫大的享受。很多人也许还不知道,过去西藏本地并不种西瓜,完全依赖外地长途运输。江苏援藏干部把特色种植业作为推动群众脱贫的重要产业,从江苏带来葡萄、西瓜、玉米、草莓的种子,利用当地洁净的空气和充足的阳光,种植出口感更好、营养更高的果蔬。今天,甜而不腻的桃子、酸甜可口的菠萝、柔软多汁的山竹、鲜嫩爽口的荔枝、细腻浓郁的芒果,既满足了西藏各族群众的需要,又改善了拉萨的农业产业结构,拓宽了农牧民群众致富路径。
位于雅鲁藏布江与拉萨河交汇处的曲水县,是拉萨的农业大县。由于当地没有进行商业化育种,种子质量不高,青稞产量不尽如人意。为培育青稞良种,江苏援藏干部引来种业“排头兵”江苏红旗种业,成立西藏首家集品种选育、良种生产、市场推广于一体的高原种业公司,培育推广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2023年,公司繁育的“藏青2000”“藏青3000”等青稞良种推广种植面积已超12万亩、亩均增产超25公斤,今年推广面积扩大到15万亩。
与生猪、牦牛、西瓜、青稞等可见可感的种子相比,江苏援藏干部为西藏发展带去的教育、文化、人才、理念等无形的“种子”更显得弥足珍贵。30年来,江苏注重搭建智力援藏平台,发挥援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纽带作用,大力实施人才和智力援藏项目,组织内地专家学者进藏授课,培养培育各类人才。江苏注重加大教育援藏力度,构筑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链条援藏的模式,建学校、育人才、兴文化、传技术,把“输血”变为“造血”,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积极播撒文化的种子、智力的种子、先进理念的种子、优良作风的种子,为拉萨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内生动力。
“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千百年来,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西藏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牢固。从一粒种子到一片森林,汉藏交流、民族相亲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四
江苏与拉萨,海拔相差3800米。进藏之前,很多江苏人会说的唯一一句藏语恐怕就是“扎西德勒”,而到了拉萨,很快就能新学到一句“亚古都”(意为“好”)。“江苏,亚古都”“江苏干部,亚古都”,漫步拉萨河谷,时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让藏族同胞由衷发出这样赞叹的背后,是一批批援藏干部前赴后继的辛勤努力。
因海拔高、气温低、气压低、含氧量低,西藏被称为“只有雄鹰才能飞过的地方”。对口支援西藏30年来,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人才与海拔比高度、与雪山比纯洁、与戈壁比坚韧、与草原比广阔,硬是把自己变成了“雄鹰”的模样。他们响应党中央号召,克服种种困难,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韧劲,把党中央的关怀、江苏省委省政府和8500万江苏人民的重托转化为援建西藏的不竭动能,为西藏的发展进步与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接见援藏干部人才代表时指出:“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这个事情必须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殷殷嘱托寄深情,雪域高原满眼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继续在对口支援上走在前列”目标任务,围绕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全力做好对口支援拉萨工作,在雪域高原谱写新的援藏华章。
谱写雪域高原新华章,必须强化使命担当。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是国家重要的安全屏障,西藏稳定关系国家稳定,西藏安全关系国家安全。开展对口支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口支援西藏是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中央把对口支援拉萨的任务交给江苏,是对江苏的充分信任,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我们要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做好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重大意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高度重视对口支援拉萨工作,始终将其摆在重要位置,始终加大力量投入,始终坚持久久为功,按照全国第四次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立足拉萨所需、竭尽江苏所能,聚力推进产业援藏、民生援藏、智力援藏、文化润藏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重点任务,推动对口支援拉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续写“苏拉情”。
谱写雪域高原新华章,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对口支援西藏,是一项神圣的使命,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既要“讲激情”又要“讲方法”。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精准援藏、系统援藏、长期援藏,全面提升对口援藏综合效益。江苏拥有科教、制造、开放等优势,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藏是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水风光热资源、土地草场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厚,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把握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握西藏边境地区这一国家安全屏障重要性,把国家要求、西藏所需和江苏所长结合起来,加强重大战略对接,拓展双向协作新空间,加大“组团式”工作力度,更好增进民生福祉,深化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两地文化互学互鉴、文旅深度合作,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为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谱写雪域高原新华章,必须大力弘扬援藏精神。在雪域高原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无垠戈壁绿一丛,历尽沧桑骨殷红;只缘根生大漠下,敢笑翠柏与青松。”翻开厚厚的《孔繁森日记》,这首孔繁森写于1993年6月的诗作,表达了共产党人在极端环境下不畏艰苦、坚定乐观的精神。肩负着支援西藏的使命、承载着西藏人民的期望,广大援藏干部人才要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传承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按照“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要求,在扎实推进产业援藏、教育援藏、医疗援藏、智力援藏中展现江苏干部的风采。
五
援藏之路,是江苏援藏干部“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的幸福“天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30年来,援藏干部人才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勇于担当、乐于奉献,与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一起,谱写了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放眼未来,苏拉两地将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续写新时代“山海情”,携手并进、昂首阔步行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天路”上,共同谱写新的盛世牧歌!
2023年8月1日,“长江第一滴水”揭碑仪式在西藏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雪山姜根迪如冰川脚下举行。“长江第一滴水”在此滴落成溪,这一泓清水跨越千山万壑,一路蜿蜒向东,流经数千公里后到达江淮大地,奔向浩瀚的大海。喜马拉雅山巍然耸立,见证着雪域高原的沧桑巨变;雅鲁藏布江奔流不息,诉说着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我们相信,在推动西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江苏与拉萨人民用共同奋斗铸就的情谊,必将像美丽的格桑花一样,在雪域高原迎风怒放,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上留下灿烂的印迹!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