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中生职业生涯技能规划的实践与启示
考虑到在中学阶段加强职业生涯和人生规划教育、帮助青少年顺利升学/投入工作的重要性,应采取多种方法来满足学校和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一直有人询问中学生的职业发展与不同国家的政策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职业发展项目分析显示,丹麦的职业发展活动参与度较高,“……而香港、上海和比利时的参与度都很低,而且参与的种类也少”。值得注意的是,来自香港、上海和澳门的15岁年龄组的学生的潜在职业发展能力相对较低。在参加实习和“影子实习”(job-shadowing)、参加招聘会、与校内或外部职业顾问交谈、通过问卷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上网搜索职业或培训项目信息、参观一家教育机构等活动方面,丹麦和芬兰等发达国家学生的参与比例高于香港学生。就搜索工作机会和培训计划信息、准备求职面试等职业相关能力而言,香港学生所展示的技能也弱于丹麦和芬兰的学生。
在此背景下,笔者希望探讨学校的课程改革与支持结构,以及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中学生在生涯技能规划方面面临的挑战。本文为下篇,以两所中学为例着重探讨香港。上篇:《中国高中生生涯技能规划能力怎么样? 》。
C学校是香港新界一所没有宗教背景的中学,这所学校有20多年的历史。该校的排名较高,所录取学生的学术能力相对较强。在2013/2014学年,该校约50%的毕业生进入本地大学学习,但也有约15%进入全日制专上教育/职业培训学校学习,约10%复读高中三年级(12年级)。此外,约5%到境外(包括中国内地)留学,只有0.03%的学生找了全职工作;其余的学生从事其他活动。该校向所有初二(8年级)和初三(9年级)学生提供“成长营”和“把握未来——职业规划活动”训练营。
学校为初三(9年级)至高二(11年级)学生安排了为期3年的职业辅导教育计划;该计划每年组织3次活动。初三年级的活动突出3个主题:“飞得更高”(了解“新学制”和不同科目的要求)、“职业取向”(职业能力测验,为学生确定其独特性和兴趣提供便利)以及“选修课选择模拟”(了解影响选修课选择的因素,制定个人学习目标和计划)。高一(10年级)强调3个主题。一是“学习过程”(介绍高中教育、其他学习经历(OLE)以及学生学习概览(SLP));二是“了解大学”(介绍本地大学、他们的特点与文化、以及课程/院系设置);三是“通往大学之路”(大学不同院系的要求)。高二(11年级)涉及的主题为:“职业潜力”(提供职业能力测试,以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取向)、“课程选择策略”以及“面试技巧”。
职业指导小组还编制了一份《高中生涯规划手册》,其与上述该校的辅导计划大致相符,涵盖以下主题:学习方法分享会;参加大学资讯日;校友介绍工作场所情况分享会;访问报告;个别辅导面谈;其他学习经历;高三学生参加的“大学联合招生办法”(JUPAS)分享会;高三学生去向指引;面向高三学生的“大学联合招生办法”个别辅导;以及学生学习概览(学校文件,2014版)。
D学校是一所城市学校,招收的大部分学生学业中等、有宗教背景。该校采用了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来开展“生涯规划教育”(CLPE)。许多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其中不少学生倾向于参加当地的副学士学位课程(香港专上教育的一种——译者注)(教师面谈)。CLPE从初一(7年级)开始,该校与香港青年协会(Hong Kong Federation of Youth Groups)合作,组织“生涯规划日夏令营”。夏令营的活动包括协助学生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和个人目标。该夏令营旨在帮助学生体验继续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了解自己,思考未来的人生方向,并发现个人观点与社会现实之间可能存在的差距。为了让学生了解工作环境,学校举办讲座和参观,并要求学生在周记上分享其对理想职业的看法。
向初二(8年级)学生提供的是一项名为“从学校到工作场所”的拓展练习。与中文课程老师联合举办以“我的理想职业”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以便学生了解实现职业梦想所需的技能。
针对初三(9年级)学生的活动是组织与选修课选择有关的讲座、家长之夜以及校友分享会,以协助学生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作出决定。学校还在课程设置中安排学生发表简短讲话,用普通话作自我介绍。
高中生(10-12年级)生涯规划教育专注于职业指引。高一学生举办主题职业展板比赛,以帮助大家了解与继续深造和特定职业相关的信息。高二年级学生的重点是职业能力倾向测试。该项测试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天赋。高三年级以升学和工作面试为重点。学校安排模拟面试和发布公开考试结果(文件和教师面谈)。
职业指引协调员还解释说,C学校采取了“全校参与的做法”,学校每周召开周会;担任班主任的男女教师发挥重要作用,他们同学生讨论未来发展路径、并在学生的周记上对其在继续深造和职业方面的想法提供书面反馈。除了出版刊载最新教育和职业相关信息的《职业通讯》(Careers Newsletter)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学习和职业/工作场所参观之旅,目的地包括韩国、台湾和中国内地。学校还鼓励合适的学生学习“应用学习课程”,并为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支持。在夏季,该校还参加由外部机构组织的商校合作计划(BSPP)。
启示
虽然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学校都有学校自行编写的课程,但仍没有明确的职业指引或职业与人生规划课程框架作为干预的维度之一。作为渐进式的调整,香港/中国内地的教育工作者和政府部门不妨借鉴其他国家的一些经验。澳大利亚是“城市青年国际研究”(ISCY)参加国之一。该国的维多利亚州制定了“职业课程框架”(Careers Curriculum Framework),旨在“提供一个职业教育课程脚手架,面向7至12年级的所有年轻人以及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VET)和‘本地学习’(Learn Local)成年人社区教育机构(Learn Local 提供商)学习的年轻人”,目的是帮助年轻人“成功地完成过渡期,进入继续教育、培训和就业”。
该州还为学生们提出6步职业行动计划,即“我发现”、“我探索”、“我专注”、“我规划”、“我决定”和“我申请”。所有这些计划都可以根据学生未来学习和职业规划进行修改,并且在适当和资源允许的情况下提供辅导和咨询支持。
另一方面,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教育和职业/人生规划方案从幼儿园延伸到12年级。7至12年级的学生都被要求在“基于网络的个人成长路径计划”(IPP)中制定自己的目标。IPP为他们提供一个审议和完善计划的资源组合,并让他们与老师、辅导员、父母或监护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目标。
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学校都安排学生评估自己的职业能力或偏好。这些工具有的从外国引进,有的是本土开发和修改的。台湾师范大学副校长宋曜廷及团队曾指出,这些工具多数针对高中生和大学生,针对初中生的工具相对较少。他们为初中生设计了一种“基于情境的职业兴趣评估”(SCIA),目的是让“学生们在被要求做出选择之前,更好地了解所描述的工作职责,甚至包括一些初级操作程序”。
中国内地和香港可进行更多的SCIA评估,以探索其在类似社会文化背景、但不同教育制度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职业评估工具以电子形式提供,从而以更高效率收集和分析数据。此外,最可取的结果是,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向个别学生和学校提供反馈,并提供适当的跟进咨询和职业相关支持。
李子建,香港教育大学副校长(学术),课程与教学讲座教授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全文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推荐阅读
如何吸引女生学计算机专业?美国做了这些实验
05-10
给毕业生的小建议:正视你的无知
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