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如何与孩子谈论战争
父母不见得有能力引导一场关于战争的对话,但只要愿意倾听和讨论,就已经迈出了给孩子提供心理支援的第一步。
文丨徐海娜
全文共3664个字
最近随着俄乌冲突爆发,新闻媒体大量篇幅报导有关局势,社交媒体上也充满相关讨论。我们真的可以完全避免让孩子知道有关新闻,以保护他们幼小的心灵免受伤害吗?在许多孩子们都或多或少无可避免地接触到了有关新闻的时候,我们作为父母该如何与孩子们谈论战争呢?
1
谈论可以缓解焦虑
最近几天,只要打开电视,就会看到有关乌克兰形势的报道;只要登录社交媒体,就随时可以找到有关的视频直播;甚至连一些原本主题不相干的以及本来从不讨论政治话题的社交群组也在热烈地讨论这次冲突。我们都是平民百姓,此刻却比政治家更懂政治,也比经济学家更懂经济,好像什么人都能运筹帷幄、挥斥方遒。有人说,我们不过是升斗小民,为何为这个话题每日争论不休?还有人说,我们现在的争论,其实都是在为明日的我们发声。然而,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们的行为并不可笑,也不荒谬。聚焦这样大型的国际冲突,并热烈讨论的行为是有助于维持人们的心理健康状态的。当这样重大的国际新闻发生时,成人内心一样有着迷茫和焦虑,然而通过与他人谈论,这种迷茫和焦虑也会得到释放。
这样的讨论至少有几个显而易见的好处:首先,在不断追踪有关新闻的同时,个人内心的压力也会随之而升级,讨论能给人缓解压力的机会;其次,人们可以发现自己不是孤独的,原来周围的人都因为这重大的冲突有着和自己类似的感受,这种情感上的回应与观点是否相同无关,而是让我们明白,其他人也有着同样的关切;最后,与人讨论,可以令自己了解与自己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发现自己没有想到的东西。
成人需要与他人之间的对话,来缓解自己内心的不安,孩子们也一样有此需求。于世界120多个国家运营,以推进儿童教育、医疗等福利,以及发生灾难性事件时提供紧急援助为目的的国际组织“Save the Children”曾经研究过儿童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国际冲突中的反应,揭示了大多数儿童对于战争有关新闻表现出严重的情绪困扰。近日,该组织的心理学家和儿童顾问 Ane Lemche 也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乌克兰正在发生的事情对儿童和成人来说都是可怕的。忽视或回避这个话题会导致孩子们感到迷茫、孤独和更加害怕,这会影响他们的健康和幸福。与孩子们进行开诚布公的对话以帮助他们处理正在发生的事情至关重要。”
本来最近杂事缠身,我一开始也没有和孩子讨论这件事,但是俄罗斯出兵乌克兰的那天,我的孩子主动地向我推荐了一场发生在推特上的直播,这是许多人轮流主持的一场24小时不间断的直播。他一直在听,一直听到晚上11:30了,才在我劝说下去睡觉。第二天,我告诉他的老师,他在关心这个话题。他的老师立即说我们可以问问他有什么看法、有什么困惑、有什么希望等。我这才想起,那天晚上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玩电子游戏或者看手机视频,而是一直关注着有关新闻,连吃饭的时候都在看YouTube上的有关直播。
别说是儿童,很多成人其实也无法完全理解正在乌克兰发生的冲突,孩子们接触到这类新闻的时候,也一定有更多的疑问。我们作为家长,此时最重要的是开放对话的渠道,让孩子愿意和我们分享他们的感受、看法和疑惑。当然,我们也不可能全知全能,但是我们至少“愿意”和孩子谈论有关事件和回答孩子的疑问,就已经给了他们第一步的心理支援。孩子们可能在接触了很多新闻和言论之后,已经形成了与家长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家长也不需要让孩子改变看法,而是先把注意力放在倾听上。在谈话中,孩子们如果能感受到自己被支持才会愿意继续谈论下去,而不需要一直担忧自己会被父母批评。当孩子们有机会和家长对话,说出让他们感到不安和不适的事情,他们心里才会有一种解脱感和安全感。
2
如何谈论的关键是适龄
在过去一些家庭中,电视机差不多是一整天开着的,以至于有些年幼的孩子在毫无保护的情况下,看到一些战争有关的血腥画面,或者听到炮弹轰炸的声音,这些都可能引起孩子的心理不适和严重的情绪困扰。我们应该让一些年幼的孩子远离这些新闻,因为他们还无法承受。
我也记得我小时候,父母每天晚上看《聊斋》,这个连续剧正式开始前的片头音乐简直就是我童年最大的噩梦。外面都是漆黑的,我只能呆在屋子里无处可逃,有时候我会拼命尖叫,试图盖过恐怖的音乐声。还有一段时间,似乎无论哪里,都在播放一部关于731细菌部队的电视连续剧。每当这时,我就尽量站到窗外,到处是恐惧,无处可逃,无处可诉说。但是孩子们上了小学之后,会无可避免地接触到媒体上报道的新闻和身边的传闻。那么我们该怎么和孩子谈论这些关于战争的新闻,而不令他们感到过分恐惧呢?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我们一般不需要和他们谈论战争的细节,我们只需要用简单的高度概括的语言告诉他们现在发生了什么事。幼小的孩子甚至得到“国家之间也会打架”这样的解释就满意了。然后,父母可以在他们有疑问的时候回应他们,也不需要过度解释,过度地阐释细节只会引起他们不必要的焦虑。父母更不要在孩子面前释放自己对于战争话题的焦虑不安或者义愤等情绪,因为这同样会给他们带来困扰。在情绪方面,孩子也会模仿成人,当成人表现得焦虑不安的时候,孩子们也会如此。对于年幼的孩子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是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现在是安全的,解决这场冲突是成人的事情,他们不必担忧。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或者中学生,我们可以做的就更多。首先我们可以询问他们对于这次战争了解多少。通过问问题,我们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检视我们所知道的“真相”到底有多少。我们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而一步步地接近事实。例如某个信息的来源是哪里,父母可以向孩子展示在哪里可以找到可靠的信息,以及如何批判性地思考我们所获得的信息,甚至可以一起学习和探讨战争的起源等复杂问题。现在互联网的发展,让一个普通人也能播送新闻消息,这也是一个和孩子一起学习分辨真假消息的机会;互联网还让一个普通人的意见也可以广泛传播,这又是一个和孩子分析言论背后的价值观念的好机会。但是,一切讨论的前提都是“适龄”,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心理发展阶段探讨相应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习探索这个复杂的世界,孩子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学习能力也会得到促进。这时候一定会有人说,父母不见得有能力引导一场关于战争的对话,但这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依然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态度,只要愿意倾听和讨论,就已经迈出了给孩子提供心理支援的第一步。
3
适合所有年龄的反战绘本《敌人》
我想,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厌恶战争的,因此,反战主题的书籍也很多。只是,有的描述过于残酷,甚至成人阅读都会产生生理不适;同时,还有很多文学作品,侧面反映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给孩子推荐有关读物的时候,最好家长自己先读一遍。例如英国作家迈克•莫波格的儿童文学作品《战马》和美国儿童文学作家洛伊斯•洛里的《数星星》这种书籍就比较适合孩子们阅读。但有一本绘本我在不同场合都推荐过,这本绘本的名字叫《敌人》,它把人们从关于战争的所有宏大叙事中拖回到个人关切之上,是适合几乎所有年龄层阅读的精彩读物。
《敌人》是意大利作家大卫•卡利的作品。这本书一开头就写着“这是一场战争。”“一片如同荒漠般荒凉的土地上……栖息着两个孤单的洞。每个洞里分别驻守着一个士兵。他们是敌人。”故事就这样简洁明了地开场了。
然后作者开始描绘一个士兵在洞里的生活:射击、防守、还有饥饿。并描述了这个士兵的心理活动。他认为自己和敌人之间有着天壤之别,按照他获发的战争手册中的描述,敌人残忍如野兽,杀人不需要理由;世界上之所以有战争,都是因为有对方这样的人存在。总之,敌人根本就不能算是人。
接下来作者还详细描绘了这位士兵在战争中经历的饥饿、孤独和茫然。当他夜晚凝视星空的时候,会想敌人此刻在想什么,“如果他也喜欢凝视星空的话,也许他就会明白,这场战争其实是毫无意义的。”这位士兵渐渐想要结束战争,却不知道该如何结束。在一个大雨滂沱之夜过后,他终于下定决心爬出自己的洞穴。他努力向敌人的洞口爬去,意欲快速杀敌以结束战争,然后回家与家人团聚。然而当他终于到达敌人的洞穴时,敌人却不在那里。洞里有一张敌人的全家福和一本战争手册。他这才发现,敌人也有家庭,敌人的战争手册里的自己也狰狞如怪物。那敌人现在在哪里呢?他猜想敌人可能和他一样去偷袭了,敌人原来和他一样盼着结束战争。最后,这位士兵把自己想要停战的字条塞入塑料瓶投向敌人。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留给读者的是无尽的回味。彼此都被对方描述为“非人”一般的存在,不曾相见却彼此攻击,谁知道原来都是一样的人。
很多冲突的缘起都在于“看不见”对方,人们对所谓的敌人总是充满偏激的想象而不自知,当冲突发生的时候,也会倾向认为都是所谓敌人的错。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有各种历史文化和想象造就的种种“天壤之别”,但是人类仍然有共同的追求,就像《敌人》这个绘本中美丽而深邃的星空,让他们觉得这场令彼此消耗的战争是那样的没有意义……
责编邮箱 yilin.yuan@ftchinese.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