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万小时”心灵鸡汤对高考不成立
刘远举:为什么我们谈到教育的时候,很少提到天资、智商这些因素,反而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到拼天资的程度”这类心灵鸡汤?
文 丨 FT中文网专栏作家 刘远举
全文共2447个字
政策严厉的抑制课外教培后,很多家长没了安全感,觉得自己无法把握自己孩子的前程。其实,当所有人都在进行教育军备竞赛的时候,胜出的仍然是那些天资更高的孩子。天资,这个高考游戏中最重要的因素,长久以来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这是关于教育最大的谎言。正是在这个谎言之上,家长才试图用金钱与时间上的投入,去获得成功。
为什么我们谈到教育的时候,很少提到天资、智商这些因素,反而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到拼天资的程度”这类心灵鸡汤?
01
没人会对家长说实话
首先,人们很容易就能看到“勤”,很容易“模仿”,但别人学习3个小时的效率,却是无法模仿的。打个比方,立体想象能力,有些孩子能在头脑中把魔方走三步,有些能想象出5步,还有些能想象出8步。这种能力在做几何题的时候,就会呈现出非常大的分数差距。在小学阶段,勤奋尚能弥补天资,但随着难度增加,天资越来越重要,更难通过其他方式弥补。
讽刺的是,这个大实话没人会告诉家长。家长接触的教育专业人士,都不会告诉家长这个事实。
学校的老师会告诉家长吗?
老师告诉家长,“您的孩子,以我30年的教学经验,恐怕上211都很难?”“您的孩子恐怕不是读书的料”。这样负面性评价学生,是不专业的,违反了职业道德、教师守则。激怒了家长,还会被投诉、被处罚。即便家长听进去了,放任孩子,配合老师的力度小了,老师工作更难。所以这样做,老师没有任何好处,不会自找麻烦。
辅导班的人会告诉家长吗?
辅导班的老师与销售会告诉家长:“您孩子在班上处于中等,985、211可能性不大”“学这个编程其实与将来学计算机没有任何关系”。这样说还怎么销售呢?除了被家长投诉,被老板炒鱿鱼,员工还能得到什么?
微博大V会这样告诉家长吗?
教育领域的大V,发明了一套又一套的理论,谈培养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动力、培养注意力、还有什么培养内在驱动力、自我驱动之类的理论,无非是告诉家长,你孩子的问题,我有答案,有方法。按照我的理论去做,您的孩子能考上更好的学校。但绝对不会告诉家长,智力、天赋是孩子上985、211的最重要因素,因为这么说了,还有什么人粉教育大V呢?还怎么卖课程呢?
02
各种教育理论的暗藏前提仍然是天资
教育大V说的一套一套的,市面上流行的各种教育理论,对不对呢?这些理论都差不多,不能说错,但是他们都回避了一些东西。
先从微观层面说。培养注意力,其实就是心流理论的扩展,都是差不多的道理。“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件事不太难,不至于让你畏惧;也不太简单,不至于让你觉得无聊。恰好是你可以挑战,并且一步步的逼近成功的——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有难度,不太难,才能产生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
一些孩子的心流程度是考卷上最后的难度拓展题,因为他能看到题目隐藏的端倪,并且顺着这些线索去想,并逐渐解密,这个过程本身就很刺激,能获得乐趣。另一些孩子,看到的就是一堆汉字,一些图形,每个字都看得懂,但就是无法下手,自然没有兴趣。
这种机制,扩展到宏观,就是学习动力、内驱力这一堆大同小异的理论。
人都是需要正反馈的,付出,然后得到回报与奖励,促进下一次付出。孩子年纪都不大,长期主义对他们来说是不存在的。别说孩子,成年人能做到长期主义的都不多,所以,他们需要及时的回报。这种回报的前提就是,学习对他们来说,可以取得成果。这个成果,不是最终学会,而是在班上同学中,能早一些学会、能考更好的成绩。反过来说,苦学一天,搞懂了别人二十分钟就学会了的东西,然后考试考了全班中等,甚至末等,这个局面能驱动什么呢?
所以,资质高才能成绩好,成绩好获得成功,才能产生内驱力,这反过来又导致更积极的学习态度,更好的成绩。所以,天赋高、成绩好的孩子才容易产生内驱力。内驱动力是天赋、更高智力的结果,而不是凭空产生源源不断的内驱力导致了成绩好。
这个大实话,既不政治正确,又让人难以接受,家长们会拒绝自己隐隐约约明白的事实。于是,教育的利益相关者都不约而同的合谋,不断贬低天赋的重要性。这让所有家长都看到了希望,但也不断掏出家长的钱,开启了教育军备竞赛的残酷战火。
03
“一万小时”的心灵鸡汤
对高考没有作用
教育市场会告诉家长一个道理:“以绝大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没有要到拼天赋的地步”。类似的理论是“一万小时定律”,即在一个领域投入一万小时,都会有一番成就。
一个身体健康的青年男子,经过训练,基本都可以百米跑进12秒,超过大多数人,因为大多数人没有训练。同样的,一个人可以学习欧洲历史,每周读一本相关的书,坚持10年,不说成为专家,起码超越大多数人。一个人学小提琴,每天一小时,坚持10年,也能超越大多数人。这就叫一万小时效应,也是典型的“不拼天赋,只需努力”的例子。
但是,这个鸡汤对高考不起作用。
从人群规模看,短跑、小提琴、篮球,不是所有人都会投入去训练的。从时间上看,这些领域没有时限,一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二十年,慢慢练。从筛选看,只要超过入门以上,达到中等水平,就拿得出手了,就算依靠努力超越大多数人了,没有人要求在这个领域成为前0.1%,拿到奖牌。
但是,高考体系完全不一样。
首先,从小学开始,几乎所有人都要参加,而且参加的是同一个游戏,同一套课本,做同一套题目。不断淘汰,有天赋的孩子会留得更久。
其次,高考游戏是有时限的,是在规定时间内,12年,最多复读能多个两三年。在最关键的高中三年,所有学生都投入了自己的全部时间,早上7点起,晚上12点睡,更勤奋者也无法挤出更多时间。如果允许反复复读,一个人读10年高三,也能不断进步,但这种努力的效果会越来越小。而且,现在都有讨论,限制复读或复读降分,就是因为高考体系,是为了筛选有资质的人,不应该允许用时间换天赋。
第三、这是一个高筛选机制,前3%(211)、0.7%(985)才算成功。不是“只要10万小时”达到超过常人就算成功,而是要成为前1%。
所以,高考是这样一个游戏:在规定时间内,成为1%。这个游戏中比拼天赋相当重要。
其实,人生与高考并不一样。放到人的一辈子去,努力没有时间限制。随着人进入社会,人的方向也分散了,不是所有人都在看同一本物理、历史教科书,做同样的练习题。社会是多元化的,在一个细分领域,努力的作用更大。
所以,对大多数孩子而言,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家长要做的是,在孩子的诸多天赋中,选一个天赋靠前的方向。但在此之前,家长要能明白并接受,高考天赋这个事实。只有这个事实,才能让家长打破教育军备竞赛的囚徒困境,让公平教育政策更好的实施。
仅代表作者观点
责任编辑:闫曼 man.yan@ftchinese.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