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带女儿来东京念书的目的是什么?

秦轩 FT有教无类 2023-01-11

秦轩:保护好孩子和世界的连接是基础教育的核心之一。




文丨秦轩 

全文共3617个字



昨天处理女儿的情绪,大概花了一个半小时。起因很简单,妻子把女儿日语补习班的作业拿过来给我看。女儿坚持那是她的东西,妈妈未经许可拿走,还给折了,很生气。女儿哭得梨花带雨,不断批评妈妈,很唠叨。尽管这事在我们眼中并不在意,但对于女儿来说,她当然可以觉得事情很严重。问题在于她的情绪来得重且久,大概作业事件只是由头,成为压力的泄口。我只好安抚和陪伴,又在她坚持下陪着做作业。等她情绪好了,我耐心快没了。本来这个时间说好一起出去逛东京最大的二手货市场,莫名其妙地浪费了时间。我把心里的情绪压抑住,但还是告诉她,我也有情绪,不开心。


当然,这件事很快过去。我们依然去逛了二手货。回到家时,我听到女儿开心地哼哼哈哈,不知道唱些什么。这段时间,我一直关注她的情绪问题。她似乎比在国内时更容易有情绪,也经常听到她说“宝宝太难了”,或者“我好无聊”之类的话。


10月中旬落地东京,一星期后女儿进入当地的公立小学。对于8岁的孩子来说,能够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生活学习一段时间是挺难得的体验。起码她能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不同的活法不同的观念。但另一方面,没有熟悉的朋友、邻居,会很孤单。将心比心,我有时候觉得她挺可怜,只好多陪伴。


以前看新闻,说某某家长带着孩子用一年的时间游历,边走边学。又有家长骑车走川藏线,车后拉着小拖车,女儿坐车里。我并不认同这些家长。按出厂设置,人作为灵长类的动物,大概是和那些猩猩、猴子一样活在社群之中,彼此连接。尤其是孩子,在10岁之前,他们最需要的是日常生活的群体关系。在相互碰撞与连接中找到自己和世界的边界与关系,获得共情与同理的能力。在这个角度上讲,不断且持续的迁移,并不利于孩子和外界的连接。


以前我们住在乡郊,有邻居,几个孩子一起长大。疫情期间,孩子们也能互相串,没耽搁。大言不惭地说,他们的疫情生活比在小区住楼房的同龄人好过得多。出发前一晚,邻居们跑到我家道别。我们边收行李边聊天。孩子们满屋子乱飞,叽叽喳喳。听着女儿的笑声,我想她应该还没意识到分离是什么。


现代人的迁徙比古人要决绝得多。几个小时,能够从过去的时空把自己连根拔起,突然在完全陌生、语言也不通的地方安家。异域与故乡最大的差别在于,和时空、和他者的连接弱很多,身心会累,自然会孤单。这对大人都不容易,何况是孩子。


我本来在爱彼迎APP去找民宿,可是找来找去,没有满意的。民宿适合游客或短居,没有“家”的感觉。大人可以凑合,但我一点都不希望女儿将就。待一天就认真生活一天,态度决定生活状态。我们运气好,朋友搭桥找到合适居所。房东也暖心。


在东京的家离市区远,环境开阔自然,没有大城市的喧嚣,和我们在国内住的环境很像。我们以前在宋庄住,窗外是条小河沟,河沟对面是一片树林。日落时,红霞漫野,能把人看醉。彼时开玩笑,我说我家有沟景房。这边住山上,窗外一侧是树林,鸟叫不绝于耳,一侧是山坡,房屋依山而建,一直延伸到山下的都市之中,视野空阔。从宋庄到东京,生活上大抵无缝对接了。我相信这更有利于女儿融入和适应新环境。


抵达东京后,行李还没顾得上收拾,先去所在地的区政府办各种登记,尤其是女儿上学的手续。来之前我听到两种说法,一种说手续很好办,一天就好。另一种说要一个月。不管怎样,我们希望女儿尽早去学校,有自己的同龄玩伴。


顺便提一句,我们去区政府坐的公交车,在停靠医院站台时,直接把车开到医院内的大厅门口。汽车还具备气泵,在老人上下车时可以让车向下车一侧微微倾斜,方便老人上下车。后来遇到一位华人朋友说,这边最上心的就是孩子和老人的事儿。


办理上学的流程还挺麻烦,我们根据工作人员给的说明,一个柜台一个柜台的跑,居然要大半天。从办居住证明到社会保险申请等等,然后是择校、办理学费登记等手续。


这里也是划片,根据居住地选择对口的学校。我们选的学校距离居住地步行只要5分钟,非常近。学校以音乐著名,曾经在全国性的音乐比赛有很好的成绩。所以我还有点半开玩笑地担心学校会不会“卷”。


在确定了学校后,政府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留下我们的邮箱,说他会和学校联系,让我们等通知。在随后几天我并没有等到消息,心里有些着急。那时候我和妻子都还没意识到这个入学有多繁琐。


在抵达东京的第二周周一,我们去学校和老师见面,政府派了翻译。这是我第一次进日本的小学,进去要穿拖鞋,先是一位副校长和我们见面交换了名片,说有事可以到办公室找她。不过按照这边的规定,家长不能和校方私人交流,所以名片上留的也是学校办公室的电话。


随后翻译带我们去教室见了老师。两位老师一男一女,分别是两个班的班主任。他们先说刚刚在组织学校运动会,比较忙,让我们久等了,又说还没有明确女儿去哪个班级,所以两位老师都来谈。他们给我们介绍了学校的情况,注意事项,孩子要带的书包、文具、午饭用具等等,繁琐细致,无微不至,专门的文件准备不少。我当时的反应是,他们在给孩子上课的同时还要准备这么多文件,这几天肯定没少加班。


当天我们谈了近3个小时,到晚上8点。我后来意识到,这边很习惯于把每一个细节都拆解明白,生怕没给你讲清楚。有次我去买自行车,走时工作人员拦住我,把车灯拧开,交代我怎么换电池。


按部就班,是我在日本这些天感触最深的体会之一。但凡是个事,就有规矩。有规矩就守规矩。这么干省心省事。不过也有副作用。有位在日本待了几十年的朋友开玩笑说,呆久了感觉会变笨。


当天的好消息是次日女儿即可上学。而我们花了两天的时间才基本完成了上学用具的采买。这里上学的孩子除了自己准备便当、室内鞋之类的东西,还要准备小手帕。让我想起自己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妻子和女儿在手帕区挑了好久,我等得很不耐烦,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手帐区混的时间不比他们少。


我很喜欢这里学校不用接孩子,像我小时候。学校给了外国孩子一周时间适应。女儿上学第三天,我去教室接她。她刚出教室,八九个孩子跟着,围个半圆,盯着我看。眼神像看到了外来的新物种。我的感受,其实也差不多。仿佛走到半山腰,出现一群小猴子,吵吵闹闹。如果我能从兜里掏出一堆零食,大概率能成为山大王。


有个小男孩,一看就是能量足,走路带风那种,像女儿的发小。他冲我说几句话,旁边小孩大笑。我知道他在跟我说怪话,于是和他比划做鬼脸,还拿手指他,仿佛告诉他臭小子别捣蛋,我知道你想干嘛。然后我俩互相模仿,旁边孩子笑得更欢。最后我用中文说再见,他们也跟着说再见。


经过这一幕,我心里过了一道坎。孩子们眼睛里有光,和陌生人的交往自然又生动,完全是孩子应有的样子。看起来女儿应该不会遇到排挤或者霸凌。我后来和东京大学的日本学生交流,却感觉不到孩子们身上的灵气。


类似的感受不少见。地铁里大人们都安安静静的守着自己,孩子却可以相互打闹。在图书馆我也遇到过,三四岁的孩子在儿童图书区大声的说话,陪伴的家长耐心回复,并没有丝毫要孩子安静的表示。


这个事挺让我困扰,一边看到的是满眼的规矩,到处都在克己复礼。一边又看到孩子的自在。


另一件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防疫。前几天女儿国内的同学家站在讨论上网课还是回校上课的时候,有人在微信群丢进日本防疫的小道消息,说是孩子们上课不仅戴着N95的口罩,还有透明的塑料板隔着。我查了消息来源,发现是推特上一位呼吁取消隔离的日本人在发牢骚发的照片。实际上,我女儿他们学校要求在室内上课要戴口罩,体育课自愿。他们出去游学,倒不需要口罩。


女儿上学的第一挑战自然是语言问题。我专门咨询了一位研究日本教育的专家布彦隆之老师。按他的说法,3年级以下入学都没问题,孩子们适应的会很快。此外政府每周安排两次翻译陪伴,大概会持续半年。


回过头看,详尽的手续和翻译都在帮助孩子尽快且顺利地融入,和学校产生连接。


女儿上学月余,我们收到了学校展览会的海报。


海报介绍说本次学校年度展览的主题:感动的心,表达的身体。我理解大概就是用身体表达感动的意思。


展览在学校的体育馆,参观有时间限制,不同年级的家长各有专门的时间段,限不到1小时。走进大厅,眼前先是墙一样的展板,贴着全校孩子们集体创作的作品。每个人一个小方格,长宽都是10公分左右。每个人在纸上画点什么。这种作品我见过一次,多年前去韩国出差,赶上类似的展览,创作者是中日韩三国小学生。我当时特意拍了不少照片,想着做内容分析和比较。那次我注意到三个国家,画宏大叙事主题的,中国最多,韩国其次,日本第三。这次看女儿同学的作品,几乎没有宏大叙事,不涉及政治。另外我不知道,为什么没看到奥特曼和恐龙,猫倒不少。


女儿是2年级,用纸板和纸条做便当。高年级的则是设计搭建店铺,有的是咖啡馆、有的是寿司店。材料多了木条,设计上多了些空间的维度,要素也更丰富。


馆内的作品有的写实,但也有精彩的抽象,甚至有幅大画,画了一堆骷髅,黑褐色的底,题名战争。总的来说,表达呈现的确如主题所说,是感受,而非概念、知识。


我没看到有人画宇宙、行星。


创作材料丰富多样,似乎在刻意训练孩子们对材料的觉察与使用,并基于此去想象作品追求身心与现实的连接。


是的,连接。我始终觉得,保护好孩子和世界的连接是基础教育的核心之一。在女儿那个年龄,应该避免那些扭曲割裂她感知、觉察体验的事情。知识当然要学。但有时候过早地学习了知识,很容易切断真情实感,用某种套路替代。举另一个例子,我觉得孩子学成语是危险的。容易造成的问题是,孩子看见事物的第一表达就是成语,而不是内心自己的想法。而内心的真实想法才是语言发展的能量来源。成语学伤了,与其说是提升汉语能力,不如说是压制。


所以,看展览时我是有点激动的。我开始清晰地意识到带女儿来东京念书的目的,说到底还是连接。


我们离开宋庄,和故乡切断了连接,但却有机会和更大更多元的世界连接。


连接的过程并不简单,但是没关系。还有时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袁漪琳 yilin.yuan@ftchinese.com



推荐阅读

公办为主如何影响流动儿童教育?



英国首相的精英学校起跑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