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行业评论》| 新时期我国电商物流发展特征、挑战及对策建议
摘要
近年来,电子商务带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数字经济领域的重要业态之一。随着电子商务的日趋繁荣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电商物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成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然而,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航空运力、海运运力急剧减少,物流拥堵、通道中断事件频频发生,加之电商物流自身标准化、信息化、绿色化程度不高,综合服务能力不强等短板,使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这对我国电商物流体系提出更高要求。可以说,新时期我国电商物流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建议应统筹国际国内市场,加强对快递、即时配送、同城配送等物流活动和电商物流平台的监督监管,加快电商物流配送和仓储模式与技术创新,持续推进电商物流标准化、数字化、多元化、绿色化、规范化发展,为“双循环”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介绍
1
刘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数字经济、供应链管理。
2
冯耕中: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
3
朱佳雯: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助理教授。
研究方向:供应链物流、信息安全。
4
周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流通分会副会长。
研究方向:产业链供应链管理、大宗商品流通。
本文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梳理我国电商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发掘存在的瓶颈问题,探究新发展格局给电商物流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电商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新时代我国电商物流发展特征
近年来,我国电商物流总体发展态势继续向好,电商物流网络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电商物流服务体系的植根性、纵深性、响应性大大加强,进一步激发服务消费和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潜力。“布局完善、结构优化、功能强大、运作高效、服务优质”的电商物流体系基本形成。
1)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引领电商物流模式不断创新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对以快递为代表的传统电商物流企业提出了综合化、多样化的要求,推动电商物流形成了即时物流、生鲜电商冷链物流等模式,并促使其朝着多元化、智能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增长空间广阔。
2)电商物流服务转向行业生态圈竞争
面向一体化供应链的需求,电商物流服务逐渐向电商供应链服务转变,打造行业生态圈。传统的电商物流竞争已经转向供应链和生态圈的竞争。电商物流企业从价值创造的来源体演变成价值共创的承载体,促进参与主体协同创造价值。3)电商物流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数字化、智能化
数字化、智能化成为电商物流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智能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在新兴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电商物流业也迎来了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为物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快物流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有力引导和支撑。4)农村电商物流网络向纵深发展
电子商务进农村,物流配套体系下乡,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商物流网络向纵深发展。电商进农村补齐了农村流通短板,推动农村消费升级,激发农村创新创业,带动农民收入增长,农村电商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新载体。5)城市物流以城市配送为主,城际运输为辅
以城市配送为主,城际运输为辅的即时物流市场规模增长迅速,行业迎来向精细管理要效益的拐点。在摆脱野蛮和无序增长的惯性后,即时配送企业开始发力内部的精细化运营和能力建设,追求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6)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融合发展
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融合发展,推动外贸逆势增长,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疫情对国外产品生产与物流造成一定影响,导致这些年我国出口跨境电商增势迅猛。与此同时,跨境电商物流渠道不断拓展。此外,海外仓建设与跨境业务加速展开。二、我国电商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1)电商物流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
现有电商物流的体系、结构、能力与快速变化的物流需求不相适应,出现供降需增的突出矛盾。面对不同规模、业态和地域的电子商务需求以及快速变化的商业模式,传统快递物流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均难以满足。2)跨境电商物流网络短板较明显
我国在出口高峰期没有形成与之匹配的国际物流体系,外贸高度依赖海外货运公司。大批原本走空运、海运的货物转到铁路运输,导致中欧班列线路相继爆仓,大量货物无法及时运出,短板制约严重。3)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存制约
在面对零售新变革时,国内电商物流企业面临需求预测难度高、仓储管理与运输规划复杂化、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高等新问题。各地仓库采用的托盘、包装盒的数据传输接口标准不统一,给运输车型匹配、包装盒回收、数据共享等带来巨大阻力。4)农村电商物流配送能力仍较弱
服务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递物流薄弱,小城市、乡镇和农村的配送服务网点覆盖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全程冷链目前仅能支持陆运运输,在多式联运时无法完全保证全程冷链;前端农产品采摘环节预冷不足,末端配送以冷链保温箱为主,冷藏时效有限。5)电商物流服务能力和效率需提升
部分电商物流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配送时效考核不科学,使用超标配送车辆。在疫情的常态化防控下,物流网络还面临各类阻隔和切断,效率降低,网络严重受阻;而运输线路暂停、地区性道路封闭也使得全国和区域性网络受阻,这些都对电商物流的时效保证带来了较大压力。6)电商物流绿色化进程仍显落后
包装安全、材料、强度和环保等相关标准仍然缺乏。部分物流园区存在功能重复建设、能力闲置、功能单一、粗放集聚等问题。新能源物流车目前的市场占有率还比较低,与新能源物流车相关的配套设施仍需进一步完善。7) 电商物流员工队伍建设需加强
许多电商物流从业人员队伍呈现出临时性强、流动性高、素质水平偏弱、社会认可度低等特点。物流从业人员缺乏体系化、延续性培训,整体从业人员素质提升远远落后于行业规模增长速度,制约着电商物流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三、我国电商物流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在新的发展格局下,电商物流产业必须秉承创新、突破瓶颈
以电商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流通业在激发内需潜能、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实现跨区域良性循环、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等方面作用突出。为充分发挥纽带和传动器的作用,快递物流、即时物流等要摆脱同质化竞争和盈利模式单一的经营陷阱,积极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实现转型升级,在国内协同、国际竞争、乡村振兴、应急等关键领域提高服务能力,为国内大循环畅通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提供完善的流通基础。2)在新的发展阶段下,电商物流产业应统筹好安全和发展两条线
电商物流产业发展要站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高度,既把好传统范畴中的经营安全、运输安全、仓储安全、消防安全、员工安全,也要更加重视数据安全、疫情防控、无人机的隐私侵犯等新问题。电商物流业还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做好全过程服务监控,完善风险预警机制,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3)在新的监管环境下,电商物流产业要平衡好扩张与有序的关系
目前,电商物流行业的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部分电商物流平台在经营管理上仍存漏洞。电商物流企业应摒弃低价占领市场的恶意竞争思维,深耕细分市场,做好模式创新;应提高社会责任感,做好资金管理控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还须推动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票据流、货品轨迹流“五流合一”,实现合规合法经营。4)在新的“双碳”目标下,电商物流产业亟待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目前电商物流行业生态环保意识还依然薄弱,粗放发展方式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行业面临着成本制约与绿色环保的双重压力。未来,电商物流产业应通过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编制碳排放清单,制定“双碳”发展战略规划,加快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推进包装标准化、环保化等路径,最终推动整体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同统一。四、我国电商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1)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打造高水平供应链体系
鼓励优势企业整合中小企业和上下游企业,构建协同制造、电商、物流、金融、信息、科研等机构组织的现代电商物流供应链体系,着力打造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电商物流产业链。2)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构建全覆盖立体式网络
支持物流企业搭建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发挥平台企业赋能作用,带动更多中小微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3)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推进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加强物流包装安全、材料、强度和环保有关标准与物流新技术、新产品运营管控标准的研究。引导电商物流企业开展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工作流程标准化,降低人员流动带来的影响。4)推动物流服务模式创新,持续提升末端配送能力
鼓励有条件的电商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大数据+仓配”一体化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客户需求,优化配送中心仓储策略和中转运输等物流活动。5) 强化电商物流环保要求,促进行业绿色集约发展
紧紧围绕电商物流在包装、运输、加工、快递、配送等环节存在的环保问题,研究制定强制性法律规范,细化法律责任主体,明确责任内容。6)加强行业监督监管力度,提升企业合规经营水平
进一步完善对快递、即时配送、同城配送等物流活动和电商物流平台的监督监管,研究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和规范准则。7)着力构建协同育人体系,丰富行业专业人才供给
优化物流学科设置,加快建设适应电商物流发展特点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 /
★
《安泰行业评论》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联合主办,旨在为学界、业界和政府部门的相关人士提供一个探索解决重点行业发展中的难点和痛点,寻找转折点的研究平台。鼓励学者学以致用,更加深入地关注中国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问题;鼓励学者和企业管理者相互借鉴,共同探索新的商学研究范式,营造充满活力的商学生态。
本期的12篇文章都由国内著名高校的资深教授和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者撰写,从多产业视角切入,涵盖了中国互联网平台监管、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实践、互联网医疗、电商物流发展、硬科技产业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等诸多重要问题的前沿探索,同时也对智慧视觉、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一系列重要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本书既适合学术界对数字经济发展问题感兴趣的相关领域研究者学术讨论,也有助于企业家对产业转型、数字化发展与平台赋能相关产业发展实践问题的深入思考。
《安泰行业评论》征稿
安泰经管学院始终致力于建设由产学研用多方共建、共享、共创、共赢的商学生态圈,为助推行业研究发展、加强各界交流合作,《安泰行业评论》面向学界和业界公开征稿,热忱欢迎有识之士赐稿。
本刊主要聚焦以下五个研究方向:
趋势分析
反映国际国内行业最新发展趋势
问题探讨
深入探讨行业发展热点、痛点、难点问题
政策解读
影响行业走势的最新政策研究
理论方法
探讨行业研究的方法论
案例研究
分析具有行业典型意义的企业案例
期刊的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① 来稿应属于原创性行业研究,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篇幅一万字左右为宜。
② 研究方法可以是理论模型,也可以是基于行业数据和企业案例的相关分析,重点在于揭示行业新特征,解决行业新问题能力。
③ 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有副标题时加破折号叠排在文题下。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④ 中文摘要应写成报道性文体,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100-300字。
⑤ 文(含图表)中不允许使用不规范的量的名称、符号及非法定计量单位。除了特别常用的符号外,一般符号必须说明含义。
⑥ 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文中标注见图1-1或如图1-1所示)。
⑦ 文中所有数据和引用资料需要标注引用来源,如需详细《投稿模板》,可咨询投稿邮箱。
⑧ 投稿邮箱:antai.ir@sjtu.edu.cn(请注明“《安泰行业评论》投稿+作者+文章名”)。
推荐阅读
①《安泰行业评论》| 勇立潮头: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实践探索
②《安泰行业评论》|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算法-场景价值链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