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秘!做脱敏治疗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卓正编辑部 卓正科普Health Express 2023-10-13
▲关注卓正科普,300+位医生为您写健康贴士本文作者:卓正编辑部


过敏,在小朋友中越来越常见。过敏发作时常免不了使用激素、抗组胺药物,可每天喷药、吃药,家长还能接受,一提到每周/每月要打针的“皮下脱敏治疗”,不少家长第一反应都是抗拒的。“长期”的注射计划、并不便宜的治疗费用、孩子对于打针的恐惧,都让家长望而却步。

 

虽说脱敏治疗是最接近“治愈”过敏性鼻炎的办法,还能预防变应性哮喘,但它对于过敏的改善效果究竟如何?多数观望中的家长都想看到一个直观的答案。


卓正编辑部采访了两位带娃完成了脱敏初始阶段的家长,Alex妈妈、欣欣妈妈,来聊聊历程和感受。



过敏阴影,笼罩着鼻腔和支气管



陌生疾病的降临,从不打招呼。


第一位小朋友Alex,不到一岁时,一次感冒,状态很不对劲,小肚子起起伏伏得很厉害。刚到门诊,医生一惊,立马把Alex送进抢救室,解释道“血氧很低,要立刻做雾化”,家长可吓坏了,后来才知道这是“喘息”,即支气管管腔变窄,气流进出不畅,导致呼吸困难。


喘息,图源:网络


自此开始,一到秋冬天Alex便喘息频繁,且“感冒”的频次也比其他孩子高,一个月至少一次,症状也比其他孩子重。这时他已开始抗哮喘治疗。


抗哮喘治疗(图中蓝色的是雾化剂),图源:网络


到了两岁八个月,Alex确诊了过敏性鼻炎,户尘螨sIgE 大于100KUA/L。Alex的鼻部症状特别严重,鼻粘膜常常肿胀,导致难以鼻呼吸、易咳嗽(鼻后滴漏)。夜里,鼻塞的症状不时折磨着孩子和家长,孩子无法躺下,爸妈通宵陪伴。


到了四岁,反复喘息又出现了,抗哮喘治疗才结束了不到一年。渐渐地,Alex经常要跟幼儿园请假,本来这个年纪的宝贝但凡有点感冒、发烧,家长都得操心许多天,而过敏反应严重的孩子,咳嗽、鼻塞、流涕的频次更高、症状更重。


哪怕在没有典型症状的日子里,Alex也总是吸鼻涕,黑眼圈很重。辅舒酮雾化、吹峰速仪,加上喷内舒拿、洗鼻,每天都有好多道工序待完成。


图源:网络


几年下来,Alex妈妈微博关注列表攒下了好几页医生,儿科、耳鼻喉科、过敏反应科,妈妈对于“脱敏治疗”最初的认识也来自于此——一种让孩子逐步地、小剂量地接触过敏原的治疗,等孩子慢慢适应了,就不过敏了。

 

脱敏治疗是“免疫治疗”的通俗讲法,通过给机体按计划注射“过敏原疫苗”,调节过度的免疫反应,使机体对这些过敏原长期耐受,从而达到减轻甚至长期不出现过敏症状的目的。 

——刘家佳《过敏性鼻炎反反复复怎么办?


刚好在Alex五岁时,卓正开设了过敏反应专科,带着“改善过敏体质”的憧憬,Alex一家从佛山千灯湖去到广州马场路看诊。但没想到,这项治疗的“门槛”远比妈妈认知中要高。


卓正的脱敏不是服药,而是打针(皮下脱敏治疗),第一个阶段(大概2-4个月)多数孩子需每周到诊所注射,每次要注射一到两针,到了第二个阶段则每月注射一次。脱敏的整个周期也比Alex妈妈想象中长,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


图源:网


如果接受脱敏,这三年要付出哪些成本?多数家长的脑海里,或许已然堆起一张张账单、一页页日程安排,而记忆中孩子接种疫苗时嚎啕的哭声,也霎时间回荡于耳边。


可不进行脱敏治疗,眼前这三年又会怎样?


Alex妈妈这么去推算。孩子过敏症状较重,每天至少要洗鼻一次、喷药不止一次,有时候还要请老师帮忙用药;每个月都要做好因鼻塞被剥夺睡眠的准备,常常跟老师请假……


权衡之下,脱敏治疗提上了日程。


图源:卓正过敏反应科


不少家长会问,脱敏治疗适合所有五岁以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吗?


并不是的,这需要充分且严格评估,指征包括:尘螨过敏的程度(点刺试验、sIgE/tIgE的比值)、是否有多重过敏原过敏、是否属于高敏感体质、是否有禁忌症等等。不光要考虑身体状况能否接受治疗(如伴有中重度的哮喘),还需预判治疗有效的概率。


Alex对尘螨过敏,这种过敏原令许多家长叫苦不迭,孩子可能一去到陌生的房间,咳嗽、鼻塞马上就开始了。妈妈跟Alex商量,好好控制住过敏,以后就能好好读书,不用经常请假,也不用这么辛苦洗鼻子、用这么多药。半哄半骗下,孩子答应了每周打针的治疗计划。



关于“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就发作”的担忧,开始渐渐消退



第一次打针时,Alex很紧张地闭着眼睛,针头刺进皮肤时,孩子紧紧皱着眉头、握着拳头,想哭却不敢哭。留观半小时,医生确定没事后,爸爸立马履行承诺,一家人去游乐园玩,Alex对此很满意。


初始阶段的三个月,注射剂量从0.1开始,按0.2、0.4、0.6、0.8的进度,慢慢打到1(最大的剂量),随后进入到一个月注射一次的维持阶段。意外的是,相较于反复练习仍“表现欠佳”的每日洗鼻,Alex对打针的接受度反而更高。


很多家长都想问,平时有点风吹草动,孩子反应都不小,这样小剂量地接触过敏原,孩子会不会很难受?


Alex妈妈回忆,孩子前三次注射后,鼻塞流涕都有加重,但医生交代了如何用药,症状能够控制。还有一次,注射处起了一个直径5cm的小包,外用了一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后就复原了。


图源:卓正过敏反应科


到了维持阶段后期,Alex去外婆家过夜,睡觉时基本不鼻塞了,鼻子的“心情”稳定了很多。哪怕在感冒时,症状也轻了,鼻塞、鼻涕靠洗鼻就能控制住,睡眠不再是棘手的难题。


最令家长惊喜的是,经医生评估后,雾化的药物也准备减量了,从每日2次降为1次,医生说Alex就快能停药了。

 

在哮喘的迷雾下,Alex家长眼前有着更复杂的难题,他们本以为脱敏治疗是一种更复杂的解法,几个月下来发现,改善比预期中更明朗。



把“时间”和“活力”还给孩子



第二位小朋友欣欣,确诊过敏性鼻炎时3岁,在上幼儿园。起初症状并不严重,基本内舒拿使用2周就能停药。欣欣爸妈都患有过敏性鼻炎,两位“老选手”正轻车熟路地带着“小选手”,适应着有些特殊的“体质”。


可到四岁时,情况突然变了。欣欣的内舒拿稍微一减量,鼻塞、打呼噜的症状就出来了。后来,内舒拿甚至对欣欣的鼻炎都不太管用了,得换更“猛”的鼻喷激素雷诺考特。


图源:欣欣妈妈


眼看着欣欣就快上小学了,在生活上,小学老师对孩子的照顾,肯定没法像幼儿园这么细致。上学时,喷嚏、鼻涕停不下来怎么办;鼻子痒,学习没法集中注意力怎么办;鼻塞,上体育课跑跑跳跳跟不上怎么办……种种顾虑在妈妈心里排着队,队伍越来越长。


有一次欣欣在幼儿园跳绳,咳得很厉害、很辛苦,有好心的家长安慰道“孩子长大点就好了”。欣欣妈妈心里很无奈,过敏性鼻炎和多数儿童常见病并不一样,过敏等级、过敏原数量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合并的症状也可能更磨人。


常见过敏原,图源:网络


2021年,五岁的欣欣查出了腺样体肿大,医生判断是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的反复刺激引起了腺样体增生。


妈妈回忆,那段时间,夜里欣欣呼吸声很重;早晨阳光洒进房间时,刚睡醒的欣欣便开始一阵阵干咳。看着游弋在光线中的灰尘,妈妈感觉满屋子的尘螨都在伺机而动。


图源:网络


去年2月,欣欣出现了一次特别严重的“感冒”,就诊后发现是“肺炎合并鼻窦炎”,抗生素治疗十四天后,又巩固一周才停药,可一停药鼻窦炎、肺炎却卷土重来。欣欣问妈妈:“我不是吃药、洗鼻子了吗,怎么还不好呢?”

 

种种不确定性如同泥沼,妈妈作为“老选手”很不愿深陷其中,于是下定决心,欣欣在六岁这年的七月份开始了脱敏治疗。


和Alex不一样的是,欣欣第一次打针时就哭了,在妈妈印象中,护士一边哄着孩子,一边用纱布挡着针头(减少孩子的恐惧),可说时迟那时快,欣欣突然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妈妈心里一紧,幸好注射也在这一瞬结束。


欣欣本身有“变异性咳嗽”,一次注射后干咳得很厉害,夜里一声接一声,根本无法睡觉。复诊后,医生开了药物进行雾化治疗,一周后,峰速仪数值慢慢恢复正常,情况控制住了,脱敏治疗才继续进行。


峰速仪:用以监测肺部通气情况的仪器,每位小朋友都有一个根据身高来预测的峰速值(或者个人最佳值),孩子注射前、注射后都要吹峰速仪,如果数值过度低于预测值,则需要调整注射计划。每一位脱敏治疗的小朋友都配有这个仪器。


大概在注射第3、4针后,欣欣晚上睡觉呼噜声就基本没了。注射到第10针时,欣欣入住酒店也不咳嗽了。


完成初始阶段的最后一针时,医生检查发现,孩子鼻腔很干净,原本用的是比较“猛”的激素鼻喷剂,可以换为内舒拿了。咳嗽变应性哮喘的情况也有改善,从前风速仪的平均数据大概在180-190,十一月后每天都在200以上,由于孩子鼻涕、鼻塞、咳嗽的情况改善得挺明显,医生将辅舒酮雾化减量至1天1次,计划二月底停药。

 

如今孩子马上开学了,“过峰”后“网课时代”估计告一段落,妈妈回忆起欣欣以前上体育课,跳绳后容易干咳,甚至需要用一下药,可寒假期间去户外,大运动后的不适明显减少了。对于新学年,妈妈充满期待。


图源:网络


此外,两位小朋友的家长都盼望着在“大复盘”时能看到满意的数值。也就是脱敏治疗满一年时,将检查过敏原IgE、肺功能,评估治疗效果。


过敏反应专科刘家佳医生科普过,“在儿童中,免疫治疗更大的优势在于预防过敏原泛化、预防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变应性哮喘,有助于减少以后新发其它过敏原的概率。” 许多对每周/每月注射感到棘手的家长,之所以仍关注着这个治疗,也正是因为当这三年付出所带来的改善,作用于人生的长度时,获益很值得期待。


在卓正的过敏反应专科里,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和“活力”还给孩子,让孩子不必陷在吃药、洗鼻等负面情绪里,可以正常去学校、尽情玩耍,可以更轻松地应对“小感小冒”。


图源:Alex妈妈 

 

我们不能直接替孩子做决定,但孩子可能比大人想象中勇敢。


| 审稿专家

卢嘉铭

卓正过敏反应科医生

广州医科大学硕士

刘家佳

卓正过敏反应科医生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博士

| 内容团队

医学编辑/隼   监制/耶娄


免责声明: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健康信息,个人医学问题请向医生咨询。文章转载请联系:medicine@distinctclinic.com。

点个“在看”再走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