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中的“黑恐龙”丨施展札记04

施展 施展世界 2020-09-06
文「施展」

将近三周前,网上流传一篇文章,说中国疫情以来,美股一路上扬,不受丝毫影响,所以证明西方根本不依赖中国经济,中国制造业的“枢纽”地位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

我简单写了一篇小文“疫情对于中国制造业到底有什么影响(点击回顾)”回应,提出美股涨跌与中国制造业之间的关联非常间接,不能从两者的走势中得出什么因果性的结论。

没想到,在我的小文发出之后,刚过了三四天,美股突然开始狂跌。有朋友问我怎么看,我仍然坚持小文中的观点,美股与中国制造业之间的关联很间接,在相当程度上,两者是各自独立的逻辑。美股涨不能证明中国制造业不行,美股跌也不能证明中国制造业对美影响大。

/ 美股全线暴跌触发史上第二次熔断


没想到,3月9号出现了更加令人震惊的消息。国际油价突然之间狂跌30%,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全线飘绿;同时,各国股市一路狂泻,美股甚至接连熔断。美国10年期国债在狂涨(国债狂涨就意味着供不应求,它的收益率就会大幅下降),收益率只有0.524%,英国、德国的国债收益率甚至已经变为负数,但对投资者来说仍然值得作为避险资产购买,钱在拼力往避险的方向跑,这已经都快是踩踏效应了。美国标普的恐慌指数VIX从2月15号的13.18,狂飙到一度突破50。

到了3月10号早上一看,意大利已经全国都封城了。

/ 近一月VIX恐慌指数走势

跟朋友们讨论这些问题,我们都认为,这次西方股市的狂泻,确实是跟中国有关系了。但仍然不是跟中国的制造业有关系,而是跟从中国传播出去的疫情有关系。疫情让西方国家对于经济的预期普遍变差,而且这很可能是个短期(一两个月)内过不去的事情,股市狂跌也就很正常了。

美联储前几天刚降息50个基点,股市回光返照了一下,但随着各国疫情的继续恶化,股市继续狂泻。美联储只剩下100个基点的降息空间了,接下来只有开闸放水。全球经济很可能陷入衰退。

/ 石油减产协议瓦解引发国际油价下跌30%


当然,还有个谁都没想到的黑天鹅是沙特,由于跟俄罗斯没有达成限产协议,于是开闸放油。这个对俄罗斯的影响是最大的,对正在疫情中挣扎的伊朗也是当头一棒。尽管俄罗斯嘴硬,说自己能扛几年,但实际上俄罗斯的石油开采成本在17美元左右,沙特、阿联酋这些国家的开采成本低于10美元,俄罗斯有多苦,只有自己心里知道了。不知道它是否会在叙利亚等地赌一把,把中东局势更加搞乱,让油价恐慌地再反弹起来。

不过普京正在做自己结束总统任期之后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正在努力进行复杂精微的内部均衡之际,赌一把可能会破坏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均衡,但是放任油价下跌同样也可能会破坏均衡,究竟会怎么选择,看不清。

但还有更加细思极恐的事情。石油价格大幅下跌,会引发各种大宗商品价格连锁下跌,而新兴市场国家里面很多是资源型国家,它们的经济会遭遇到大麻烦。更要命的是,这些国家的公卫水准和医疗能力本来就差,政府的治理能力也不足,一旦疫情传播过去,防控能力跟不上,很可能会出大问题。再跟大宗商品跌价导致的经济困境相结合,会引出多少问题,已经很难想象了。

届时已经疫情平息的地方,包括中国,无法保证不会被这些地方的疫情再拖下水。参与讨论的一位朋友评价道,沙特简直就是在一个经济状况脆弱超级易感的环境里,扔了一枚核弹。


仅从中国的角度来看,经济层面还有其他让人头疼的。半个多月前看到各种消息,说因为中国这边的供应商停工,导致韩国现代、起亚等汽车厂都被迫停工,甚至因为中国的鼻梁条供给不足,韩国的口罩生产都遇到麻烦;越南那边也因为中国的供应链停摆,其制造业陷入停顿;还有很多其他国家都遇到类似问题。这还是中国对外的影响,但供应链的跨国依赖从来都是双向的,不会是单向的。

结果3月10号看到彭博社发的消息,因为疫情的传播,外部开始反向影响中国了。有一些依赖于韩国供应商的中国企业,因为韩国的疫情原因,被迫停摆了。更以及,中国大量的企业是面向西方国家的市场出口的,随着疫情的蔓延,西方国家的需求大幅萎缩,中国的相关企业面临严峻困境。

这一切经济震荡以及可能由此扩散出的其他危机,已经不能用黑天鹅来形容了,简直就是黑恐龙。


我们从黑恐龙带来的shock中略微抽身回来再看一下,中国在2020年,该如何看待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呢?

我想再把我之前说过的两个观点再重复一遍。

第一,中国经济运转的逻辑和GOV政策的逻辑之间,并不是同步的,相当程度上是分离的;最起码就中国的供应链网络、就中国制造业的“枢纽”地位而言,政策的影响是外在于它的。中国制造业的强大、“枢纽”地位的强韧,是从民间经济中内生出来的一种力量,它强大的内在活力,与政策之间没有必然关联。

经济逻辑和政策逻辑之间的分离性,是我们讨论中国问题时必须看到的一个前提,脱离开这个前提,就有可能会用愿望取代事实,各种讨论也就丧失了意义。

第二,因为中国在世界经贸循环当中的结构性地位(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衔接起发达国家的创新产业与不发达国家的原材料产业,这就是所谓的“枢纽”),让中国的内部活动在国际上的溢出效应越来越强,溢出效应反过来也会深刻影响到中国自身。在新冠疫情期间,这种双向效应呈现得很明显。

经济活动已经越来越不受主权空间的限制了,这次的疫情以一种很极端的方式提示着我们,瘟疫同样是不受主权空间所限制的,它会穿透国界,影响到多个国家。公共卫生问题与经济问题之间形成了越发深刻的复杂联系,简单地以主权国家为单位来应对,很多情况下已经不奏效了。

实际上,在黑恐龙咆哮起来之前,我们曾经有机会把它的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今天网上有无数网友在接力传播的一篇调研文章《发哨子的人》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的公卫机制设计得更好,落实得更好,是有机会挽救很多事情的。

公卫机制的改进,不会杜绝瘟疫的出现,但是能够把它的影响控制在一个小得多的范围。而公卫机制的不足,让中国和世界都付出沉重的代价,并且还必须面对事先想不到的大量次生灾害。

所有这一切都证明,即便仅仅是为了本国的利益,中国在各个层面上也都无法以本国为单位来思考自己的问题了。中国的规模决定了,中国的内政决策所具有的外部性影响,会产生很强的反向影响效应;所以中国的决策当中必须有足够的对于外部性效应的考虑,决策机制中必须有能够充分反映外部性效应的制度设定,才能够真正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尤其是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的枢纽性大国,若想在国际上不因公共卫生原因遭遇反向影响,在公共卫生决策机制中也应引入国际上的相关方共同参与。所以,我们大观研究团队提出了关于CDC改革的一种思考,甚至进入到了一种较为具体的方案性设计“学者建议:CDC应直接对中央负责,邀请全球专家参与(点击回顾)”。虽然这只不过是学者的一种思想实验,但我们认为这是值得进行认真讨论的。

实际上,前面关于中国所讨论的所有这些问题,归结到最后都是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经济的世界性影响力,与中国囿于民族主义的内部管理机制之间,有着颇大的矛盾张力。如何化解这个矛盾,是中国必须要直面的一个问题。(完)

往期阅读
疫情中的摇滚乐丨施展札记03
为何中国必须保持开放?丨施展札记02
灾难时期,历史学家何为?丨施展札记01


▾【阅读原文】查看新书《溢出》豆瓣书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