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看时尚产业风向和机会

中国时尚商业洞察 时尚商业洞察 2022-05-21


近日公布的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中,有2位来自纺织服装行业:原合肥市服装鞋帽工业公司副经理马毛姐和13岁进入纺织行业、参与了多地多个棉纺厂建设的黄宝妹。


那些为实现“穿好衣”梦想而奋斗的服装人身后,中国飞速发展的纺织工业和传统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实际上,以服装业为代表的时尚产业是创造美好时尚生活的基础,其中既包含了人类物质生活必须的消费品产业,也包含着关乎社会秩序稳定的民生产业,同时也是集中体现技术进步、社会文化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创新型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继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之后,作为行业指路人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了《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五年规划向来都是行业发展的指南针和风向标,对产业发展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综上,从纺织行业的“十四五”发展纲要里,或可见整个时尚行业的未来趋势和发展动能。


不同于“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对于GDP增长的具体指标,“十四五”规划提出,2020-2025年GDP“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从创新、产业现代化、数字建设、绿色可持续等角度演绎新发展格局,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在纺织服装产业也一样,基于国际供应链格局的调整,提出畅通国内大循环构筑产业发展战略基点,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纺织服装产业机遇,并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刚性要求,开启数字化时代的增长新布局。



“十三五”期间,中国纺织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稳步提升,基本实现了纺织强国的目标。以2020年数据为例,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52万亿元,占全国工业4.3%,利润总额2065亿元,占全国工业3.2%。纤维加工总量达5800万吨,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化纤产量占世界的比重70%以上。同时,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2990亿美元,占世界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稳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纺织品出口额占全球的比重从2016年的36.6%提升到2019年的39.2%。



服装纺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增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十三五”期间,中国的纺织工业绝大部分指标已达到甚至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建立了全世界最为完备的现代纺织制造产业体系,生产制造能力与国际贸易规模长期居于世界首位。


“十四五”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要在“十四五”末即2025实现服装、家纺、产业用三大类终端产品纤维消费量比例达到38:27:35。同时,纲要提出要建设有序健康的产业协同体系,发挥内外联动、东西互济的产业发展优势。这对于纺织服装产业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而言,是优化的挑战,而对于中西部地区无疑是一次提升的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品牌价值被再次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而且明确提出“与中华优秀文化、开放多元文化进一步融合,提升行业文化软实力。”



继“三品战略”之后,纲要提出要“推进消费品牌、制造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培育一批科技创新能力高、时尚消费引领能力强、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优质品牌。”对于规上企业,这是极好的跃升机会。在此要求之下,未来将有更多中国制造品牌跻身世界品牌第一梯队,其中百亿以上品牌价值企业数将会超过40家。


在“十四五”规划中,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依然是国策级战略。未来,纤维新材料、纺织绿色制造、先进纺织制品、纺织智能制造与装备等四个领域的技术装备研发创新已被列为重点发展工程,其中碳纤维、对位芳纶、聚酰亚胺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领域的尖端技术,生物基纤维和原料关键技术研发和其终端产品应用会成为产业基础建设中急需面对的。



而与科技创新一样被作为重点任务的还有:推进社会责任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在此之下,节能低碳、以绿色技术驱动产业链各环节降低污染物产排量、循环经济和社会责任建设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按纲要要求,在“十四五”末,纺织服装行业的用能结构要进一步优化,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分别降低13.5%和18%;印染行业水重复利用率需提高到45%以上;生物可降解材料和绿色纤维(包括生物基、循环再利用和原液着色化学纤维)产量年均增长要在10%以上;循环再利用纤维年加工量占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要达15%。



而且,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解决民生与美化生活的基础产业”的新定位下,增进民生福祉也成为行业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这要求企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并同时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样作为重点发展任务的还有:畅通内需为基点的产业链循环、化国内布局提升发展调性、提升国际发展层次与水平。


自去年5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被提出,在疫情后,消费和贸易市场充分体现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但在“十四五”纲要所提倡的内需为基点的产业链循环是什么?



首先是高质量的供给,通过技术进步、产品创新、产销衔接,使各类纺织消费产品满足多层次需求;其次是消费升级和新型消费,将先进技术、流行趋势、品牌文化融合体现在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中,满足功能、时尚、绿色等升级消费需求;然后是拓展多功能多场景的产业应用,贯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工具、土工建筑、安全防护和农业等领域重点产品的跨部门应用体系。


无疑,新型消费领域,对于能以信息技术捕捉流行趋势,依托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技术,能实现规模定制、创意设计的企业和品牌是一种机会。


而对于能统筹国际国内资源的企业,打造国际水平的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品牌中心,建设纺织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则成为满足“国际化发展层次与水平”的重要举措。尤其是纤维原料、高端装备和基础件、精细化染料助剂、品牌和渠道等优质国际资源,能有效满足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和纺织产品消费升级需求。


同时,在京津冀一体化、长三角洲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下,在不同区域落实不同的发展重点,其中,先进制造业成熟地区引导形成单项冠军、领航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领先企业的集聚,纺织服装行业相对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未来将立足价值链中高端,提高协同制造、精益制造和绿色制造水平。而中西部地区则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方面着力,以资源条件为基础,完善产业体系、服务配套和综合投资环境。未来,纺织龙头企业将扩大在中西部地区投资力度。


最终依托区域范围内核心区带动外围、下游带动上中游的联动关系,形成产业跨区域联动发展效应。在此过程中,产业集群可有效运用现代科技,打造具有世界领先的创新能力、制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集群,制造和流通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即将诞生。


其中,龙头企业在“十四五”期间可以重点布局跨区域合作,以兼并重组,带动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体系,建立“总部+基地”的新格局。


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先生所说,“中国服装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已逐步形成东中西部地区分工明确、互联互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协同开发利用的产业新格局。”未来,以贯通产业全生态的科技时尚为支撑,以东方文化精神为导向的文化创造为引领,以可持续为核心的责任发展为导向,服装强国不断输出时尚力量的同时,产业机会遍布其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